颜荔拿帕子给她擦了擦眼角,忍不住也红了眼眶:“您别这么说,之前我迟迟不答应您,并非是不想,而是真心觉得难承厚爱。”<br />
“方才听了您的话,得知您一直思念着女儿,若是我能时常陪伴在您身边,让您略有安慰,那便是颜荔十辈子修来的福分了。”<br />
云太妃欢喜至极,不禁将颜荔揽在怀中,满是慈爱地摩挲着她的背,迭声道:“好孩子好孩子,你这是答应了?殊不知,能遇到你才是我的福分呢。”<br />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颜荔小心翼翼地问:“义母,不知那位姐姐如何称呼?”<br />
“玉珠,她叫玉珠。”<br />
“虽然玉珠姐姐不在了,但您还一直思念着她,以后我也会记得她,只要有人在怀念她,她就会永远活在这个世上。”<br />
云太妃满眼含泪点了点头,“荔儿说的是。”<br />
颜荔被云太妃收为义女一事,并未过分张扬,只邀请了部分达官显贵在七王府宴饮。<br />
当七王爷笑吟吟地称呼颜荔妹妹时,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应策。<br />
如此一来,状元郎也立马与皇家攀上了亲戚,与七王爷关系一下子拉近许多,日后便可扶摇直上。<br />
类似的言论自然难免,不过应策并不在意。<br />
当初被文月公主纠缠时,比这难听数倍的话他也早已领教过。<br />
况且他本就比旁人多活一世,若是再被这些迷障遮眼,就白活一遭了。<br />
炎光西坠,微雨生凉,酒酣人散,应策与颜荔一道上了回府的马车。<br />
近些日子应策忙于公事,少有空闲去铺子里帮忙,两人每日也只是匆匆打个照面便各自忙去了。<br />
马车内,烛光晕黄,应策的目光落在颜荔身上,一错不错地盯着她。<br />
直白而炽热,让颜荔脸颊微微发烫,小声问:“我脸上有甚么东西么?”<br />
应策摇了摇头,“只是在灯下看美人罢了。”<br />
颜荔:“……”<br />
耳根也不争气地热了起来。<br />
应策朝她伸出手,“过来。”<br />
颜荔将手搭在他掌心,下一瞬,她便被他拉到了怀中。<br />
并非淑女的侧腿而坐,而是如抱孩童一般,跨.坐在他膝上。<br />
颜荔面色一红,小声提醒:“这样不太妥当罢?”<br />
应策低笑:“荔儿想到哪里去了?”他下巴抵在她颈窝蹭了蹭,嗓音低而慢,“我只是好几日没有好好看看你,想抱抱你罢了。”<br />
颜荔嘀咕:“我、我也没想甚么啊……”<br />
“唔……其实你想些甚么也是正常的。”应策亲了亲她绯红的耳垂,“毕竟,不是谁都可以坐怀不乱。”<br />
“哼,反正你也习惯了。”<br />
“荔儿你好狠的心。”应策压低声道,“难道你不知道万事皆有合适的度么?”<br />
“若是过了,便可能会坏掉。”颜荔身子微僵:“别人我不清楚,但是你不会。”<br />
如此清晰蛮横的存在,真让人难以忽视。<br />
应策嗓音微沙:“我可不可以理解为,这是荔儿对我的肯定?”<br />
……甚么乱七八糟的。<br />
颜荔捂住他的嘴,杏眼圆睁:“闭嘴,你这样说很容易让人误会!”<br />
应策凝望着她,黑眸眨了眨,暗示她放开,颜荔照做。<br />
“让人闭嘴的方法还有一个,荔儿想不想学?”<br />
颜荔疑惑地抬头,眼前蓦地一黑,应策便吻上了她的唇。<br />
于是两人一同闭嘴了好一会儿。<br />
具体多久颜荔不可知,因为她呼吸急促脸颊滚烫,没骨头一样依偎在应策肩上。<br />
他的情况显然比她危急,她一动不敢动。<br />
过了片刻,应策喘息平定,蓦地开口:“距离九月初六,还有二十七天。”<br />
颜荔怔了一瞬,旋即想起甚么,她望着他那双漆黑幽邃的眼眸,心口猛地一紧。<br />
到了那日,他们便要成亲了。<br />
“荔儿若是想反悔,现在还来得及。”<br />
颜荔摇了摇头,“我不后悔。”<br />
应策眸光微动,似是泛有水色,他将她紧紧拥入怀中,声音里溢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br />
“我也不会给你后悔的机会。”<br />
**<br />
翌日,颜荔从云太妃那里回来,带回来一个好消息。<br />
“义母说,她想到了一个法子,可以让晚霞斋的人主动承认作假。”<br />
文若兰忙问:“是甚么法子?”<br />
颜荔靠近她耳边低语一番,道:“是否可行,过两日便见分晓了。”<br />
三日后,果然有人到七王爷府求见,自称是制作“回春秘药”之人。<br />
颜荔与云太妃对视一眼,鱼儿上钩了。<br />
第46章 体贴<br />
所谓的“回春秘药”, 乃是云太妃故意让人放出去的消息。<br />
说在香茶巷偶然买得一盒胭脂极为好用,赞为回春秘药,特叫来画浓斋的老板询问,发现并不是她家铺子里的东西。<br />
云太妃十分执着, 定要找出胭脂的制作者, 重金悬赏的消息飞到大街小巷, 自然也传到了晚霞斋的老板杜茂耳中。<br />
他年近五旬, 做了各色生意, 一直没甚么起色。开了家水粉胭脂铺子,生意也十分惨淡, 远不如画浓斋名气大、客人多。
“方才听了您的话,得知您一直思念着女儿,若是我能时常陪伴在您身边,让您略有安慰,那便是颜荔十辈子修来的福分了。”<br />
云太妃欢喜至极,不禁将颜荔揽在怀中,满是慈爱地摩挲着她的背,迭声道:“好孩子好孩子,你这是答应了?殊不知,能遇到你才是我的福分呢。”<br />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颜荔小心翼翼地问:“义母,不知那位姐姐如何称呼?”<br />
“玉珠,她叫玉珠。”<br />
“虽然玉珠姐姐不在了,但您还一直思念着她,以后我也会记得她,只要有人在怀念她,她就会永远活在这个世上。”<br />
云太妃满眼含泪点了点头,“荔儿说的是。”<br />
颜荔被云太妃收为义女一事,并未过分张扬,只邀请了部分达官显贵在七王府宴饮。<br />
当七王爷笑吟吟地称呼颜荔妹妹时,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应策。<br />
如此一来,状元郎也立马与皇家攀上了亲戚,与七王爷关系一下子拉近许多,日后便可扶摇直上。<br />
类似的言论自然难免,不过应策并不在意。<br />
当初被文月公主纠缠时,比这难听数倍的话他也早已领教过。<br />
况且他本就比旁人多活一世,若是再被这些迷障遮眼,就白活一遭了。<br />
炎光西坠,微雨生凉,酒酣人散,应策与颜荔一道上了回府的马车。<br />
近些日子应策忙于公事,少有空闲去铺子里帮忙,两人每日也只是匆匆打个照面便各自忙去了。<br />
马车内,烛光晕黄,应策的目光落在颜荔身上,一错不错地盯着她。<br />
直白而炽热,让颜荔脸颊微微发烫,小声问:“我脸上有甚么东西么?”<br />
应策摇了摇头,“只是在灯下看美人罢了。”<br />
颜荔:“……”<br />
耳根也不争气地热了起来。<br />
应策朝她伸出手,“过来。”<br />
颜荔将手搭在他掌心,下一瞬,她便被他拉到了怀中。<br />
并非淑女的侧腿而坐,而是如抱孩童一般,跨.坐在他膝上。<br />
颜荔面色一红,小声提醒:“这样不太妥当罢?”<br />
应策低笑:“荔儿想到哪里去了?”他下巴抵在她颈窝蹭了蹭,嗓音低而慢,“我只是好几日没有好好看看你,想抱抱你罢了。”<br />
颜荔嘀咕:“我、我也没想甚么啊……”<br />
“唔……其实你想些甚么也是正常的。”应策亲了亲她绯红的耳垂,“毕竟,不是谁都可以坐怀不乱。”<br />
“哼,反正你也习惯了。”<br />
“荔儿你好狠的心。”应策压低声道,“难道你不知道万事皆有合适的度么?”<br />
“若是过了,便可能会坏掉。”颜荔身子微僵:“别人我不清楚,但是你不会。”<br />
如此清晰蛮横的存在,真让人难以忽视。<br />
应策嗓音微沙:“我可不可以理解为,这是荔儿对我的肯定?”<br />
……甚么乱七八糟的。<br />
颜荔捂住他的嘴,杏眼圆睁:“闭嘴,你这样说很容易让人误会!”<br />
应策凝望着她,黑眸眨了眨,暗示她放开,颜荔照做。<br />
“让人闭嘴的方法还有一个,荔儿想不想学?”<br />
颜荔疑惑地抬头,眼前蓦地一黑,应策便吻上了她的唇。<br />
于是两人一同闭嘴了好一会儿。<br />
具体多久颜荔不可知,因为她呼吸急促脸颊滚烫,没骨头一样依偎在应策肩上。<br />
他的情况显然比她危急,她一动不敢动。<br />
过了片刻,应策喘息平定,蓦地开口:“距离九月初六,还有二十七天。”<br />
颜荔怔了一瞬,旋即想起甚么,她望着他那双漆黑幽邃的眼眸,心口猛地一紧。<br />
到了那日,他们便要成亲了。<br />
“荔儿若是想反悔,现在还来得及。”<br />
颜荔摇了摇头,“我不后悔。”<br />
应策眸光微动,似是泛有水色,他将她紧紧拥入怀中,声音里溢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br />
“我也不会给你后悔的机会。”<br />
**<br />
翌日,颜荔从云太妃那里回来,带回来一个好消息。<br />
“义母说,她想到了一个法子,可以让晚霞斋的人主动承认作假。”<br />
文若兰忙问:“是甚么法子?”<br />
颜荔靠近她耳边低语一番,道:“是否可行,过两日便见分晓了。”<br />
三日后,果然有人到七王爷府求见,自称是制作“回春秘药”之人。<br />
颜荔与云太妃对视一眼,鱼儿上钩了。<br />
第46章 体贴<br />
所谓的“回春秘药”, 乃是云太妃故意让人放出去的消息。<br />
说在香茶巷偶然买得一盒胭脂极为好用,赞为回春秘药,特叫来画浓斋的老板询问,发现并不是她家铺子里的东西。<br />
云太妃十分执着, 定要找出胭脂的制作者, 重金悬赏的消息飞到大街小巷, 自然也传到了晚霞斋的老板杜茂耳中。<br />
他年近五旬, 做了各色生意, 一直没甚么起色。开了家水粉胭脂铺子,生意也十分惨淡, 远不如画浓斋名气大、客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