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30节
【刑部侍郎李藩很喜欢读李贺的诗,是李贺的粉丝,自己搜罗了李贺的诗,想给李贺做一本诗集。】<br />
【他多方询问之后,得知李贺有一个表弟,这个表弟以前经常跟李贺互相写信,李贺给他写过很多诗。】<br />
【李藩就去找李贺的表弟,想在他那里找到更多的诗,编入诗集。】<br />
【李藩一听,还有这等好事?】<br />
【他高高兴兴地把自己手上的诗全交给了李贺的表弟,然后回到家里静候佳音。】<br />
【结果过了一年,一点儿消息也没有。他于是找到李贺的表弟,问诗集做好了没有?】<br />
【结果李贺的表弟说:“我从小跟他一起长大,他傲得很,我很讨厌他,一直想狠狠报复他。他给我的那些诗,我全都丢到厕所里去了!”】<br />
【“你给我的那些诗,我也全丢了!”】<br />
【李藩气得要命,把他赶了出去,悔恨了很久。所以李贺传下来的诗句很少。】2<br />
【谁能想到李贺的表弟居然如此叛逆呢?】<br />
李贺:“……”<br />
李贺的母亲:“……”……<br />
古青青:【清代文人陈成曾经说:“昌谷之诗,唐无此诗,而前乎唐与后乎唐亦无此诗!”】<br />
【他只活了二十七岁,还未到三十而立,已经开宗立派,登堂入室,创立起了自己特有的奇诡冷艳的“长吉体”。】<br />
【光是这份特殊性,就足以让他上悠悠我心这里的十大诗人榜单。】<br />
【悠悠我心版唐宋十大诗人第九,李贺!实至名归!】<br />
紧接着,声音戛然而止,视频消散一空,天幕中只剩下一句话。<br />
“下段视频,将在五天后播放。”……<br />
无数世界的人津津有味,讨论李贺这位才子的事情,争相背诵天幕收录的文章。<br />
不少人因为不是大唐人,此生无法跟李贺相<br />
见,心中不免有些遗憾。<br />
而李贺所在的世界中,很多行动力强的人,已经在收拾行囊,往李贺这里赶来了。<br />
那可是天幕点评的第九诗人!现在谁还有李贺名气大?谁还比他更风光?<br />
他们要向李长吉拜师学艺!!!<br />
无数人在往河南昌谷这个小山村狂奔,生怕落后一步。<br />
自从天幕提出李贺的名字,就有村人反应过来,包括刚刚路过李贺家门口的两个村民。<br />
他们震惊不已,心中嫉妒得要命,可是又无可奈何:“这……怎么会……”<br />
“他凭什么被仙人点评……诗写得有那么好吗?要是写得好,怎么会蜗居在这里?”<br />
紧接着,他们便看到很多同乡人拿着东西,往李贺家里跑。<br />
大人带着小孩,拿着束脩,想给小孩拜师。还有人拿着贺礼,想去恭喜。还有人就是纯粹想看热闹。当真是万人空巷,热闹得都不像是小山村了。以前他们办喜事,家里都没这么热闹。<br />
老母亲独自出去,把门关紧了:“你们别打扰长吉休息!”<br />
他们叫得亲热:“知道的,长吉这下要发达了呀!”<br />
“听说长吉病了,我家里有棵老人参,祖上传下来的,特别补,他需要不?”<br />
门外人声鼎沸,和以往萧瑟的模样大不相同。<br />
李贺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短短十几分钟的视频,让他从地狱到天堂。<br />
何其神奇。<br />
何其幸也。<br />
他从窗子那里看了很久,没看到表弟的身影,心中无言。<br />
表弟家距离这里不远,这么久时间,爬也能爬过来了,可他偏偏没来。<br />
他有些晃神,他知道自己心高气傲,也因此得罪过不少人,却没想到珍之爱之的表弟也对自己不满。<br />
可他改不了,要是改了,那还像他吗?<br />
他叹了口气,收回思绪,暗下决心,自己的诗集自己编。<br />
再编一本《昌谷集》吧,收录所有诗!……<br />
李贺的长辈韩愈看到天幕之后,双手负在背后,心中百感交集。<br />
他收了很多弟子,对李贺印象很深,也对他非常关注。只是自顾不暇,没有办法照顾李贺。<br />
算算日子,他今年二十七岁,他现在身体还好吗?<br />
悠悠苍天,为何如此薄待他!<br />
他忧心忡忡,准备去看李贺一眼。<br />
至于那弟子刘叉,看到天幕的时候,倍感不妙,收拾东西跑了。<br />
韩愈也没有留他,刘叉诗风奇诡狂气,和李贺有些相像,不然他也不会收下他。<br />
谁知道他品格居然如此之差,居然行偷窃之事。<br />
看不起他写墓志铭也就罢了,直接走就是了,偷他的钱是怎么回事!<br />
那是他辛辛苦苦赚来维持家用的……<br />
结果宫中突然传来消息,天子要召见他。<br />
他只好放下念头,跟人前去皇宫,觐见唐宪宗。<br />
他默默想,这下可算是托了长吉的福,不然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出头,得以和天子交流。……<br />
杜甫边看天幕边喝着酒,很快酒喝完了,视频也放完了。<br />
酒家的客人已经闹腾过好几轮,现在还在念叨那一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br />
杜甫心里也很惆怅。安史之乱,国土沦丧,整个大唐变成了一幅绸缎,人人都想来撕扯。<br />
他也想收取关山五十州啊!<br />
这个未来远房表侄子写诗直中他下怀。<br />
他一开始没认出来李贺,因为这个时候李贺还没出生,他只认识李贺的父亲李晋肃。<br />
李晋肃的祖先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八叔郑王,所以他们家属于郑王一脉。<br />
杜甫家庭背景就不得了了,祖父是著名诗人杜审言,母亲有李唐王室的血统。<br />
所以李晋肃是杜甫的远房表弟。<br />
不久前,李晋肃从湖北公安到四川去任职。<br />
暮年的杜甫对于亲人无比看重,即使关系隔得有点远、还是第一次见,也非常热情。<br />
他依依惜别,还给李晋肃写了首诗:《公安送李二十九弟入蜀,余下沔鄂》。<br />
李贺的家乡在河南昌谷。<br />
杜甫的家乡在河南巩县,距离李贺不远。<br />
听这意思,以后河南地区会平静下来,不然李贺也不会往家赶。<br />
可是现在正逢安史之乱,各地乱成一锅粥,李贺回到家才病死,可他就说不定了。<br />
他遥望家乡,思乡之情牵引心头。唉,说不定这辈子,要客死异乡<br />
了!……<br />
被杜甫记挂的李晋肃陷入沉默,他现在连亲都没成,居然冒出了一个大胖儿子……<br />
要不是反复确认家族的信息,他根本不敢相信。<br />
这大儿子居然因为他的名字考不了进士。简直无妄之灾。<br />
……不如到时候改个名吧。<br />
改名对于他们来说不算难事,不少文人改过名。<br />
比如,欧阳修觉得刘几文章太诡异虚浮,不喜欢他,所以让他落榜。刘几大彻大悟,跑去基层磨炼,文风一变,然后把名字改成刘辉。<br />
欧阳修再碰到他的时候,觉得他的文章写得太好了,后来才知道他就是那个刘几。……<br />
太史令带着手下的人把天幕所呈现的信息全部记录下来,当记录到《阿房宫赋》的时候,所有人眼前一黑。<br />
他们拿着竹简的手不约而同颤抖起来,不知该如何是好。<br />
这东西交上去之后他们会不会死?应该会的吧……<br />
最终还是太史令拍板,把杜牧写的诗文全部交给秦始皇。<br />
秦始皇之前看到那句“嬴政梓棺费鲍鱼”,气得眼前眩晕。<br />
医官熬了上好的参汤,考虑到他多疑的性格以及现在严峻的形势,还没等秦始皇问,就报出所有的原料:“陛下,这里面有灵芝、人参……滋阴潜阳,平肝熄风,降压安神,是上好的安神药汤。”<br />
侍从试完毒之后,给秦始皇送了过来。医官受宠若惊,立刻说道:“多谢陛下,那以后多熬一些备用。”<br />
秦始皇不置可否。<br />
随着年岁渐长,他越发稳重,已经很少发脾气了,要不是那鲍鱼的典故太恶心人,他也不会破防。<br />
这次不过是特殊情况,没有下次。<br />
“陛下,这是那杜牧的诗文,里面有一首《阿房宫赋》。”<br />
扶苏好奇地接过阿房宫赋,觉得很有趣,笑着说道:“父皇,想来这大唐人也觉得阿房宫建得好。”<br />
他心中有种奇异的感觉,虽然大秦会灭亡,但大秦依旧存在。无数人都在怀念大秦。<br />
这是他父亲建立的国家!<br />
这让他如何不自豪?
【他多方询问之后,得知李贺有一个表弟,这个表弟以前经常跟李贺互相写信,李贺给他写过很多诗。】<br />
【李藩就去找李贺的表弟,想在他那里找到更多的诗,编入诗集。】<br />
【李藩一听,还有这等好事?】<br />
【他高高兴兴地把自己手上的诗全交给了李贺的表弟,然后回到家里静候佳音。】<br />
【结果过了一年,一点儿消息也没有。他于是找到李贺的表弟,问诗集做好了没有?】<br />
【结果李贺的表弟说:“我从小跟他一起长大,他傲得很,我很讨厌他,一直想狠狠报复他。他给我的那些诗,我全都丢到厕所里去了!”】<br />
【“你给我的那些诗,我也全丢了!”】<br />
【李藩气得要命,把他赶了出去,悔恨了很久。所以李贺传下来的诗句很少。】2<br />
【谁能想到李贺的表弟居然如此叛逆呢?】<br />
李贺:“……”<br />
李贺的母亲:“……”……<br />
古青青:【清代文人陈成曾经说:“昌谷之诗,唐无此诗,而前乎唐与后乎唐亦无此诗!”】<br />
【他只活了二十七岁,还未到三十而立,已经开宗立派,登堂入室,创立起了自己特有的奇诡冷艳的“长吉体”。】<br />
【光是这份特殊性,就足以让他上悠悠我心这里的十大诗人榜单。】<br />
【悠悠我心版唐宋十大诗人第九,李贺!实至名归!】<br />
紧接着,声音戛然而止,视频消散一空,天幕中只剩下一句话。<br />
“下段视频,将在五天后播放。”……<br />
无数世界的人津津有味,讨论李贺这位才子的事情,争相背诵天幕收录的文章。<br />
不少人因为不是大唐人,此生无法跟李贺相<br />
见,心中不免有些遗憾。<br />
而李贺所在的世界中,很多行动力强的人,已经在收拾行囊,往李贺这里赶来了。<br />
那可是天幕点评的第九诗人!现在谁还有李贺名气大?谁还比他更风光?<br />
他们要向李长吉拜师学艺!!!<br />
无数人在往河南昌谷这个小山村狂奔,生怕落后一步。<br />
自从天幕提出李贺的名字,就有村人反应过来,包括刚刚路过李贺家门口的两个村民。<br />
他们震惊不已,心中嫉妒得要命,可是又无可奈何:“这……怎么会……”<br />
“他凭什么被仙人点评……诗写得有那么好吗?要是写得好,怎么会蜗居在这里?”<br />
紧接着,他们便看到很多同乡人拿着东西,往李贺家里跑。<br />
大人带着小孩,拿着束脩,想给小孩拜师。还有人拿着贺礼,想去恭喜。还有人就是纯粹想看热闹。当真是万人空巷,热闹得都不像是小山村了。以前他们办喜事,家里都没这么热闹。<br />
老母亲独自出去,把门关紧了:“你们别打扰长吉休息!”<br />
他们叫得亲热:“知道的,长吉这下要发达了呀!”<br />
“听说长吉病了,我家里有棵老人参,祖上传下来的,特别补,他需要不?”<br />
门外人声鼎沸,和以往萧瑟的模样大不相同。<br />
李贺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短短十几分钟的视频,让他从地狱到天堂。<br />
何其神奇。<br />
何其幸也。<br />
他从窗子那里看了很久,没看到表弟的身影,心中无言。<br />
表弟家距离这里不远,这么久时间,爬也能爬过来了,可他偏偏没来。<br />
他有些晃神,他知道自己心高气傲,也因此得罪过不少人,却没想到珍之爱之的表弟也对自己不满。<br />
可他改不了,要是改了,那还像他吗?<br />
他叹了口气,收回思绪,暗下决心,自己的诗集自己编。<br />
再编一本《昌谷集》吧,收录所有诗!……<br />
李贺的长辈韩愈看到天幕之后,双手负在背后,心中百感交集。<br />
他收了很多弟子,对李贺印象很深,也对他非常关注。只是自顾不暇,没有办法照顾李贺。<br />
算算日子,他今年二十七岁,他现在身体还好吗?<br />
悠悠苍天,为何如此薄待他!<br />
他忧心忡忡,准备去看李贺一眼。<br />
至于那弟子刘叉,看到天幕的时候,倍感不妙,收拾东西跑了。<br />
韩愈也没有留他,刘叉诗风奇诡狂气,和李贺有些相像,不然他也不会收下他。<br />
谁知道他品格居然如此之差,居然行偷窃之事。<br />
看不起他写墓志铭也就罢了,直接走就是了,偷他的钱是怎么回事!<br />
那是他辛辛苦苦赚来维持家用的……<br />
结果宫中突然传来消息,天子要召见他。<br />
他只好放下念头,跟人前去皇宫,觐见唐宪宗。<br />
他默默想,这下可算是托了长吉的福,不然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出头,得以和天子交流。……<br />
杜甫边看天幕边喝着酒,很快酒喝完了,视频也放完了。<br />
酒家的客人已经闹腾过好几轮,现在还在念叨那一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br />
杜甫心里也很惆怅。安史之乱,国土沦丧,整个大唐变成了一幅绸缎,人人都想来撕扯。<br />
他也想收取关山五十州啊!<br />
这个未来远房表侄子写诗直中他下怀。<br />
他一开始没认出来李贺,因为这个时候李贺还没出生,他只认识李贺的父亲李晋肃。<br />
李晋肃的祖先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八叔郑王,所以他们家属于郑王一脉。<br />
杜甫家庭背景就不得了了,祖父是著名诗人杜审言,母亲有李唐王室的血统。<br />
所以李晋肃是杜甫的远房表弟。<br />
不久前,李晋肃从湖北公安到四川去任职。<br />
暮年的杜甫对于亲人无比看重,即使关系隔得有点远、还是第一次见,也非常热情。<br />
他依依惜别,还给李晋肃写了首诗:《公安送李二十九弟入蜀,余下沔鄂》。<br />
李贺的家乡在河南昌谷。<br />
杜甫的家乡在河南巩县,距离李贺不远。<br />
听这意思,以后河南地区会平静下来,不然李贺也不会往家赶。<br />
可是现在正逢安史之乱,各地乱成一锅粥,李贺回到家才病死,可他就说不定了。<br />
他遥望家乡,思乡之情牵引心头。唉,说不定这辈子,要客死异乡<br />
了!……<br />
被杜甫记挂的李晋肃陷入沉默,他现在连亲都没成,居然冒出了一个大胖儿子……<br />
要不是反复确认家族的信息,他根本不敢相信。<br />
这大儿子居然因为他的名字考不了进士。简直无妄之灾。<br />
……不如到时候改个名吧。<br />
改名对于他们来说不算难事,不少文人改过名。<br />
比如,欧阳修觉得刘几文章太诡异虚浮,不喜欢他,所以让他落榜。刘几大彻大悟,跑去基层磨炼,文风一变,然后把名字改成刘辉。<br />
欧阳修再碰到他的时候,觉得他的文章写得太好了,后来才知道他就是那个刘几。……<br />
太史令带着手下的人把天幕所呈现的信息全部记录下来,当记录到《阿房宫赋》的时候,所有人眼前一黑。<br />
他们拿着竹简的手不约而同颤抖起来,不知该如何是好。<br />
这东西交上去之后他们会不会死?应该会的吧……<br />
最终还是太史令拍板,把杜牧写的诗文全部交给秦始皇。<br />
秦始皇之前看到那句“嬴政梓棺费鲍鱼”,气得眼前眩晕。<br />
医官熬了上好的参汤,考虑到他多疑的性格以及现在严峻的形势,还没等秦始皇问,就报出所有的原料:“陛下,这里面有灵芝、人参……滋阴潜阳,平肝熄风,降压安神,是上好的安神药汤。”<br />
侍从试完毒之后,给秦始皇送了过来。医官受宠若惊,立刻说道:“多谢陛下,那以后多熬一些备用。”<br />
秦始皇不置可否。<br />
随着年岁渐长,他越发稳重,已经很少发脾气了,要不是那鲍鱼的典故太恶心人,他也不会破防。<br />
这次不过是特殊情况,没有下次。<br />
“陛下,这是那杜牧的诗文,里面有一首《阿房宫赋》。”<br />
扶苏好奇地接过阿房宫赋,觉得很有趣,笑着说道:“父皇,想来这大唐人也觉得阿房宫建得好。”<br />
他心中有种奇异的感觉,虽然大秦会灭亡,但大秦依旧存在。无数人都在怀念大秦。<br />
这是他父亲建立的国家!<br />
这让他如何不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