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qingshuge.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他醉醺醺地说:“我和你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以后要在缥缈的银河之间相见啊!”<br />
月亮高悬,影子绰约,仿佛都在回应他。<br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br />
【从此,中国人月下举杯,都会吟诵:“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br />
李白明明在写孤独,最后却还是走向李太白式的乐观。那寂寞中不失积极向上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所有人。<br />
陶渊明摸着胡子:“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有我的影子,但写<br />
得比我还多。”<br />
陶渊明也写过:“顾影独尽,忽焉复醉。”加上陶渊明自己只有两个人,不像李白写了三个人。<br />
陶渊明感慨道:“他真该被贬官!”<br />
朋友正为李白的遭遇而感到愤愤不平呢,此刻非常不解:"那皇上不识英才,应该是皇上的错啊,怎么是李白的错?”<br />
陶渊明摇摇头:"李白没有错,只是如果没有被赐金放还,这天下可能就少了一个酒中仙了。"<br />
朋友这才恍然:“可是入朝为官,才是正途。”<br />
陶渊明却不这么觉得,他一直在当隐士,不屑为五斗米折腰。<br />
他给自己满上菊花酒:"他写出了这首诗,就再也不会寂寞了。以后每个人独自喝酒的时候,都会想起李白,想和他喝酒。这是当宰相能做到的吗?"<br />
朋友讷讷不言,顿时心生向往。<br />
秦始皇心头扑通扑通,眼神一刻也没有离开天幕中。<br />
天幕中的诗人风姿绰约,遗世独立,仿佛下一秒要驾着白鹤,乘风而去。和这人相比,他曾经信任的那些方士都是歪瓜裂枣。<br />
天幕一直说李白是诗仙,秦始皇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诗词对他治国理政无用,他并不关注诗词的发展,也并不关注李白这位诗中之仙。<br />
可是直到这首词一出,李白那种超脱天际的想象力被展示得淋漓尽致。<br />
秦始皇难免有点被感染到,顺理成章地想。<br />
这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才能想象得出这样的诗词?<br />
昔日华胥有感而孕,玄鸟降而生商,神灵降世的情况是存在的。难道李白母亲做的梦是真的?李白真的是太白金星转世?<br />
他若有所思:“永结无情游,相期邀云汉……他居然要跟月亮在银河相见。他被称为诗仙,难道真的是仙人下凡?”<br />
李斯含笑说道:"李白出生玄异,得天幕神仙看中,臣觉得他未来必定会白日飞升,得道成仙!”<br />
【744年,李白离开长安,来到洛阳,遇见了一个小年轻,也就是杜甫。他们一见如故,相约接下来继续耍。<br />
745年,四十五岁的李白和杜甫来到齐地,他们两个共同去拜见了李邕。他就是瞎不上李白的那个文豪。<br />
李白*傲天曾经放下豪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而上九万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br />
【如果在小说里,龙傲天可能会恨死反派。<br />
可是李白并不是这样的人,他在这里玩的时候,听说了对方的事迹。这里发生了一起大案,一个女子的丈夫被害了,女子持刀复仇,按罪当斩。李邕上书朝廷,救下了女子。<br />
李白觉得对方非常高义,于是给他们写了首诗:“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夸对方做得好,会在当地留芳很久。<br />
值得一提的是,李白和杜甫离开的两年后,李邕得罪了李林甫。李林甫派爪牙到山东,把他杀了。这个时候李邕已经七十岁了。<br />
李杜二人非常悲愤。李白发声:“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br />
事实证明,李白很狂,但是不傲。他也没那么记仇。】<br />
天幕此话一出,很多人对李白的好感顿生,换成是他们,高低也得记仇。结果李白心胸开阔,跟普通人完全不一样。<br />
谁不喜欢这种洒脱的人物?<br />
他们不免羡慕起了杜甫等李白的好友,能和这样的人做朋友,真幸运!<br />
天幕下,李邕心情复杂,啥,他未来要被李林甫杀了?<br />
他已经六十多岁了,算算时间,再过几年就是他的死期。<br />
他重重地拍着大腿,心中有无数话想说,最后化为了一句:"我没看错那小子!"<br />
至于没看错的是谁,当然是李白了。<br />
他看不上李白,但李白却是个就事论事的人。李白不会因为曾经的过节而恨上自己,反而为自己发声,这是何等的高义?<br />
他就说李白不像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果不其然,他没有看错。<br />
家人本来觉得李白可能心思狭隘,以后会报复李邕,现在尴尬得都说不出话来了。<br />
“果真是诗仙,无论是文采还是品性,都非凡人所能及也。”<br />
——<br />
【中年的李白漫游到齐州的时候,看到当地有很多游侠。李白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跟游侠混在一起,太熟悉这种风气了。<br />
他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侠客行》。】<br />
【很多人都说这里面形容的是李白自己,由此证明李白武力很高。其实大错特错,他说的是赵国的侠客。】<br />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疯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br />
侠客穿着普通的衣服,腰间的宝刀锐利无比,骑着银鞍白马,像天上的流星一样驰骋。<br />
“霜雪明”“银鞍白马”,都是冷色调,闪着凛冽的寒光。<br />
仿佛一部电影的开头,一下子就将人牢牢地抓住。<br />
这首诗一出,无数少男少女心中涌现万丈豪情,这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英俊潇洒的诗!<br />
连汉高祖刘邦都深深的被感染到了。<br />
他情不自禁地放下酒杯,浮想联翩,没人比他更清楚这首诗用的典故了。他年轻的时候特别崇拜信陵君,不惜狂奔千里去投奔对方。<br />
对方窃符救赵,<br />
力挽狂澜,以一己之力拯救天下,简直酷毙了。可惜他到的时候,对方已经死了,他只能辗转投奔了他的门客。<br />
这首诗前面一韵到底,读来觉得酣畅淋漓。他看着这首诗,仿佛回到了那个潇洒的年代,看到了真正的燕赵悲歌人士,看到了一生的偶像信陵君!<br />
他的儿子刘如意长得非常强壮,直接从席间站起身来:“父皇,这首诗写的好呀啊!听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人士,我将来也当游侠。也要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他年纪还小,说的是童言童语,逗得大家都乐了。<br />
汉高祖刘邦却喃喃低语:“当不了的,已经没有了。”<br />
刘如意歪头说道:“为什么?”<br />
汉高祖刘邦:“你们只看到了游侠的外表,没有看到游侠的气节啊。游侠是不讲究得失的。你能做到□□不留名吗?”<br />
刘如意愣了一下:“这……为何不留名呢?这是做好事啊!”<br />
汉高祖刘邦摇摇头:"那你就不是真正的游侠。"<br />
普通人能做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可谁能做到深藏身与名呢?只有真正的游侠能做到。<br />
如今大汉天下一统,路边的游侠大多是街头混混,根本算不上游侠。真正的游侠已经消失了。<br />
汉高祖刘邦有感而发:“那李白是真的会写!”<br />
他也会写诗,多读几遍,心里已经有了感觉。李白写的是赵国的侠士,其实写的也是自己的政治理想。<br />
像侠客一样拯救天下,最后深藏身与名,可偏偏大唐没有这样的土壤。<br />
汉高祖刘邦感慨,倘若李白生在大汉,就凭这首称赞他偶像的诗,自己高低也会封他个官当当<br />
秦始皇望着天幕:“……”<br />
在窃符救赵这个故事中,秦国可是大大的反派。秦国围困赵国首都邯郸,信陵君于是窃符救赵。如果没有对方,秦国的东出之路会加快不少。<br />
而且这种描述让他想起来了一个人———荆轲。<br />
秦始皇陷入沉思,秦朝的名声怎么这么差?怎么全是负面形象?<br />
李白还不知道自己的《秦王扫六合》让秦始皇成了他的粉,《侠客行》让汉高祖刘邦成了他的粉。<br />
他现在正和杜甫高适在梁宋玩,<br />
还没到齐地去写下这首诗。<br />
他兴致勃勃地听着自己的未来。<br />
【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品之一。从此,很多人模仿,但从未被超越。】<br />
元稹吸了口凉气,天幕接下来不会说他那首诗吧?<br />
他自己感觉还行,但距离这首诗可差得远了。人比人,气死人。<br />
第68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br />
汉高祖刘邦闻言睁大眼睛,满怀期待地望着天幕。<br />
他的梦想就是当游侠,李白歌颂游侠的诗让他非常满意,可是这首诗太短了,看得不畅快。虽然不认识元稹,但能被天幕一提的,应该是很不错的诗人。<br />
元稹写的《侠客行》应该也不差吧!<br />
紧接着他就看到了天幕放出来的诗。<br />
元稹《侠客行》:【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事成不肯藏姓名。我非窃贼谁夜行,白日堂堂杀袁盎……】<br />
元稹开篇就否定了李白构造的侠客形象。怎么能“深藏身与名”?侠客又不是窃贼,必须得扬名立万啊。<br />
汉高祖刘邦:“……”<br />
天幕下的所有人:“……”<br />
汉高祖刘邦抹了把脸:"什么乱七八糟的!侠客从来不图名利,元稹居然抹黑侠客,大胆,真的见过游侠吗?”<br />
“把李白的诗给我拿过来,让我洗洗眼睛。”<br />
元稹的诗没有他想要的那种侠气。<br />
汉高祖刘邦也能想出原因。
言情女生相关阅读More+

长夜将尽(古言简体版)

Roxi

《一觉醒来,全世界的性欲指数上升了一万倍,除了我》

盐梨

顶级暴徒2

周扶妖

金屋里的人鱼夫人

碧翠思思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