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 28 章
<br />第28章<br /><br />回去的路上沈夫人并没有再叫殷莳和她同车, 反倒是和三夫人同乘一辆车,姑嫂俩一路亲亲热热地说话。<br />殷莳独占一辆车,舒舒服服地一路歪着, 歪回了家。<br />沈夫人也沉得住气, 回到家修整洗漱,一切如常。大夫人过来看她,还道:“去都去了,怎么不在那边多玩几日。”<br />沈夫人嗔道:“我又不是小姑娘。”<br /><br />大夫人叹道:“当年你可不就是个小姑娘,我也才当新媳妇没几年,你便嫁去了京城。这一辈子也不知道还能再见几次。”<br />这时代交通不便, 路有野兽, 路途花费不菲, 许多人一辈子没离开过生活的地方,有些乡下人甚至一辈子没去过县城。<br /><br />女人出远门的概率更是远低于男人。<br />即便是高门大户的女儿,若远嫁了也未必能回一次娘家。因她能不能回娘家,不由娘家决定, 而是要看夫家愿不愿意花这个成本。<br />大多是不愿意的。<br />相较之下,沈夫人已经回过两次娘家,实在是个幸福幸运的妇人。而她自己也明白,大约不会有第三次了。<br />俱都喟叹。<br /><br />休息了一晚,第二日沈夫人方才郑重地去了哥哥嫂嫂的院子,当面提亲。<br />殷三老爷和三夫人都惊呆了。<br /><br />以前沈缇年纪小的时候,殷三老爷都知道自己是发梦妄想,如今沈缇高中探花, 殷三老爷只想着外甥再有个高门的岳家, 自己这当舅舅的也可以跟着沾光。<br />甚至都不会再想什么亲上加亲。<br /><br />这个事当初跟老太爷一说, 老太爷第一反应是“好事不会凭空掉到我家脑袋上, 定是有什么隐情、短板”,但殷三老爷比之他爹可差远了,第一反应是“好事终于轮到我了!”。<br />这一点甚至还不如殷莳。<br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这件事里,殷三老爷只受益,而若有什么不好的结果,是由殷莳来承担的。<br /><br />总之沈夫人从首座大和尚那里吃了定心丸,相信殷莳和沈缇的缘分是佛祖庇佑来的,决定把殷莳订下来。<br />三老爷除了高兴还能怎地,自然是立刻唤人:“快去,唤四娘速来!”<br />三夫人拍了他一下,嗔了他一眼,嘱咐婢女:“叫四娘拾掇一下再来,别太随意。”<br />“对对对!”三老爷恍然,“捯饬捯饬!”<br />订亲呢,还是订给沈家,女儿得打扮得体面些。<br /><br />只他的父爱向来不稳定。心血来潮思念旧人的时候便汹涌一下,平时里看不见便退潮似的没了。<br />四女儿渐渐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成了麻烦,便不怎么得他喜爱了。<br />三老爷这时候只懊悔平日里没多关爱一下这个孩子,也不知道她有没有体面的衣服。<br />干脆推妻子:“你去,你亲自去。”<br />三夫人没办法,只好抬屁股亲自过去了。<br /><br />到了殷莳那里,扯着她的手到屋里说话:“好孩子,你否极泰来了!”<br />三夫人眉飞色舞,尽将功劳往自己身上揽:“不枉我日日在你姑姑面前说你好话。你猜怎样,你姑姑此次回来,原来是为了亲上加亲,与我们家再做亲家。亏得我天天夸你,时时赞你,你姑姑如今选中了你。以后,你就是进士夫人!”<br /><br />殷莳演技很好,倒抽一口气,做吃惊摸样:“母亲说的可是真的?”<br />“自然是真的,十足真金!”<br />殷莳袖子抹眼睛:“母亲大恩,我永不会忘。”<br />三夫人很满意,催她:“快换身衣服,与我去见你姑姑。”<br /><br />殷莳唤葵儿取了身衣裳,三夫人不满意:“没有全新的了吗?”<br />富庶之家怎会缺衣裳,新衣当然是有。殷莳也不违抗,换上了还有褶子的新衣,跟着三夫人往沈夫人那里去。<br /><br />沈夫人已经观察她多日了,一看她衣裳簇新,便知道是三夫人的手笔。<br />沈夫人也不多说什么,只含笑:“四娘,唤你过来为何,你母亲可与你说了?”<br />殷莳像所有这时代的闺秀一样,微微垂头,用很低的声音回答:“已说了。”<br />沈夫人拍拍她的手:“以后做姑姑家的人,有姑姑在,不用怕。”<br /><br />殷莳点点头。<br />沈夫人取出一支华美的赤金嵌宝钗,给她插在了鬓间。钗上的红宝石映得少女面颊如泛彩霞。<br />京城沈家为探花郎沈缇定下了怀溪殷家三房的四姑娘殷莳。<br /><br />殷莳垂下头去。<br />虽然看过那么多穿越小说,但小说只是小说,殷莳从来没有过“皇帝为我清空后宫,三千宠爱于我一身”的想法。<br />正相反,殷莳觉得婚姻是穿越女的坟墓。她一直力图为自己筹谋一个能开个天窗透口气的坟墓。<br />没想到运气这样好。<br />穿越最大的难题解决了。<br />她的嘴角忍不住微微翘起。<br /><br />便这样,沈夫人都觉得她太冷静,太沉稳了,竟毫不失态。<br />沈夫人很满意,对笑得傻了的殷三老爷说:“哥哥,这事既定下来,该去禀告给父亲母亲知道。”<br />殷三老爷如梦初醒,腾地站起:“对对对,我这就去!”<br />又指挥妻子:“你去母亲那里。”<br />两夫妻喜气洋洋地分头去了,竟没人管殷莳了。<br /><br />沈夫人把这二人支开,就是为了和殷莳单独说话。<br />她屏退了婢女,轻声与殷莳说:“孩子,我知你现在正是又羞又喜的时候,但我是你亲姑姑,我既然订下了你的一生,有些事便不想瞒你。我想过了,还是让你早些知道,早做准备更好。”<br /><br />沈夫人还在琢磨措辞,刚才表现得“娇羞”的殷莳却抬起了头,一双眸子黑白分明:“姑姑是想说,表弟前头订的那位姑娘的事?”<br />沈夫人诧异:“咦?”<br />殷莳一点不客气地把沈缇给卖了:“前日里我去探望师父,表弟半路将我拦下,与我说了些话。”<br /><br />沈夫人沉下脸来:”他说了什么?可有说什么疯话?”<br />殷莳微微一笑:“表弟探花之才,怎么会说疯话。他只是将前头那位姑娘和他的情况与我说了,想让我拒绝这门亲事。”<br />沈夫人气得够呛,直骂:“孽障!孽障!”<br /><br />她问殷莳:“你如何答他?”<br />她观察殷莳半个多月了。<br />三夫人虽然在大夫人等妯娌跟前也会夸自己这一房的姑娘尤其强行夸赞殷莳,但实际上,私底下三夫人跟沈夫人抱怨的都是:“是个傻里傻气、笨嘴拙舌的。一点都不知道讨巧。”<br />当然三夫人说的讨巧是指讨好她这个嫡母。<br /><br />但沈夫人更相信自己的眼睛。<br />她观察了半个多月,相信殷莳绝不是三夫人抱怨的那样。她比她的妹妹们要成熟得多,非常稳得住。<br />此时,她更想知道的是在当时殷莳如何回答沈缇,她想知道殷莳对这件事的态度。<br /><br />殷莳在这里生活了八九年,对时代的道德脉络把握得很清楚。<br />她开始舞大旗:“我与表弟说,婚姻之事全凭父母之命,岂是我们两个能决定的?”<br />“长辈们若将我二人订下,我便明媒正娶地嫁过去。”<br />“长辈们若作罢,我们还是姑表至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代代都亲。”<br /><br />这个回答四平八稳,是殷莳早早就打好腹稿的,绝不会出错。<br />果然沈夫人听了非常满意,只骂沈缇:“……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还不如闺阁女儿家懂道理。”<br />“表弟还年轻呢。”疏不间亲,沈夫人骂沈缇,殷莳就得替沈缇说话,“他不吵不闹,想私底下悄悄解决,十分晓得顾全大体的。”<br /><br />当娘的只能自己骂儿子,是不能听别人跟着骂的。殷莳在这时候维护沈缇,令沈夫人十分高兴。<br />这个媳妇果然没有选错。<br />沈夫人握着她的手,潸然泪下:“他是定要纳了冯氏的。以后要委屈你了。”<br /><br />殷莳心想,原来姓冯。<br />她反握了沈夫人的手,热切地说:“姑姑别担心,以后我过去,与姑姑过日子。”<br />夫君算什么,婆婆才是儿媳妇的大老板!<br />瞧,没有爱情瞎裹乱,人生就很清晰。<br /><br />懂事得让人心疼!<br />应该是生为庶女,在家里受过委屈。<br />沈夫人自己就是庶女,昔年在老太太手里讨生活。且更巧的是,沈夫人行四,殷莳也行四。<br />沈夫人看着美好的少女,宛如看到昔年的自己。<br />“你放心。”她坚定起来,“姑姑既订下了你,就绝不会让人欺辱你。”<br /><br />她说:“以后你要记得,未来我是你婆婆,可永远都是你姑姑!”<br />婆媳是社会关系,可姑侄是斩不断的血缘关系呐。<br />殷莳强压着内心的欢喜,真情实意地喊了一声:“姑姑!”<br /><br />这门婚事,震惊了整个殷家。<br />三夫人的妯娌们悔得捶胸顿足。要早知道沈夫人是来挑媳妇的,那肯定得使劲地把自己的女儿往前推啊。可谁想得到呢。<br />外甥中了探花竟来外家,如今想起来果然蹊跷。但那时候大家只顾着与有荣焉了。<br />又听说老太爷从一开始就知道,嘴竟这样严,直气得儿媳妇们个个磨牙。<br /><br />老太太一听说这个事就气得病倒了。<br />当年沈家来挑媳妇就跳过了她亲生的女儿,挑了个跟她没血缘的。<br />如今沈家挑媳妇,又挑了个跟她没血缘的。<br /><br />待听说老太爷原来早知道,本来刚坐起来,又气躺下了。<br />待起来,拍着腿嚎哭:“这老东西,就见不得我好!”<br />明明有嫡亲的孙女,偏要嫁庶子的庶女。<br /><br />老太爷难得来看看她,被气得直翻白眼。<br />“那由得我吗?”他叉腰道,“要由得我,我能嫁别人?我把我自己嫁到沈家去!”<br />“这都是命。”<br />“当年三娘没这个命。如今旁的人也没这个命。”<br />“该是谁的,就是谁的。”<br /><br />这事既定了,沈夫人母子就打算回程了。<br />虽然放榜之后新科进士们都有假,但有一些社交还是要早早地开始才好。回娘家固然难得,儿子的前程更重要。<br /><br />此时风俗,男女订亲之后直到成亲之前是不能相见的。<br />但在沈夫人母子启程前,殷莳的院子有人拜访。<br />来人是个童子,看着也就七八岁的模样,生得眉眼端正,雪白可爱。<br /><br />殷莳在东林寺的时候见过他,但没说过话。拿了糖给他:“你叫什么名字来着?”<br />“见过四姑娘。”小孩规规矩矩行礼,一看举止就是训练有素的,“小的名唤长川,是我们公子身边使唤的。”<br />一边恭敬有礼地说话,一边面不改色地把糖塞进了腰带里。<br />“公子让我给姑娘传个话。”<br /><br />“我们公子说,四姑娘先前所说的,都不用担心,他会安排好。公子说,妻者齐也,他心中都有定数。”<br />“公子还说,只请姑娘牢记初心,不负约定。”<br /><br /><br /><br /><br /><b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uyuange.cc。书苑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yuan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