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新户帖
<br />沈宁跟里正问好,里正笑呵呵地寒暄两句,朝小鹤年伸手,“来,高爷爷领着你。”<br /><br /> 小鹤年也没犯怵,任由高里正牵着他的手往院儿里走。<br /><br /> 他却很清楚,高里正突然对他这么热情,是因为他会背书,他不会背书的时候里正可不会这样对他。<br /><br /> 里正对读书人都很热情,对大伯也这般。<br /><br /> 他虽然不懂背后的道理,但是他会举一反三,悄悄记住,然后模仿。<br /><br /> 他不慌不忙地背千字文给里正听。<br /><br /> 高里正年轻时候也读过书参加过科举的,只可惜文才实在有限,考了五年也没考过童生,最后只得遗憾放弃。<br /><br /> 后来他着力培养儿孙,可惜读书真的需要天赋,他几个儿子都不行,几个孙子都送去启蒙也就一个尚可,其他的启蒙识字不做睁眼瞎就拉倒。<br /><br /> 如今他那个八岁的孙子也在柳家洼读书。<br /><br /> 背了十几句他们就进了堂屋,高里正态度很好地让他们落座。<br /><br /> 里正老妻这几日不在家,去探望生病的闺女了,他让大儿媳过来陪着沈宁。<br /><br /> 田氏看得很是不满,他们家堂屋是会客的地方,公爹在除了婆婆其他儿媳妇是不能上桌的,今儿他竟然让村里有名的泼妇坐下。<br /><br /> 这不是丢人么?<br /><br /> 难道泼妇还能比她高一头不成?<br /><br /> 小鹤年背了三分之一左右高里正就让他停下来,又问会不会写。<br /><br /> 小鹤年如实道:“不是全都会写,只会写一些简单的字。”<br /><br /> 田氏又撇嘴,会背个三字经千字文了不起?<br /><br /> 她儿子会背得更多好吧。<br /><br /> 高里正拿了笔墨纸砚出来,要给裴二郎家写新的户帖,温和地问小鹤年:“会用毛笔不?”<br /><br /> 小鹤年也如实回答:“不会,小时候大伯教我,我手笨,学不会。”<br /><br /> 田氏立刻露出鄙夷的神色,她就说嘛,平时呆呆笨笨的,怎么可能突然就能背会写了?<br /><br /> 果然还是个笨的,只是人家裴童生会教罢了。<br /><br /> 高里正却是个人精,一下子就明白怎么回事。<br /><br /> 年过半百,当了二十年里正,见识过很多人和事儿,自己也经历了很多事儿,哪里还有看不透的?<br /><br /> 他简单和沈宁问了几句分家以及老人养老事宜,然后就拿出一份早就裁好折叠好的户帖。<br /><br /> 巴掌大,对折。<br /><br /> 沈宁拿出分家契书递给他。<br /><br /> 高里正扫了一眼,虽然跟裴大伯简单聊过几句,可看到分家契书他还是颇为惊讶。<br /><br /> 裴端竟然同意给裴母三亩地,这样裴二郎名下一共有十一亩地。<br /><br /> 这是裴端大方?<br /><br /> 以高里正对裴端的了解,那不可能,只能是这次分家有什么逼着裴端不得不如此。<br /><br /> 裴二郎有如此本事?<br /><br /> 还是眼前这个妇人?<br /><br /> 高里正以前对裴二郎和沈宁都没什么印象,只是村里一对普通的愚夫愚妇,不值当他正眼看的。<br /><br /> 可现在他们能成功跟裴童生分家,还能分到这些田地,又有如此一个聪慧的小儿,就让他不得不正眼相看。<br /><br /> 高里正有自己的交际准则,需要巴结的,需要平等相交的,需要耍手段的,需要……<br /><br /> 裴二郎夫妻有这样一个有潜力的小儿,那是可以待价而沽的。<br /><br /> 他心里想着,脸上却挂着温和的笑容,时不时还让小鹤年看看他写的字,问认不认识,让他给娘念念。<br /><br /> 小鹤年就把他写的户帖念了一遍。<br /><br /> 【一户裴长青,淮洲府成阳县裴庄民户,计家五口。<br /><br /> 男子两口。成丁一口,本身年二十六岁。<br /><br /> 不成丁一口,男鹤年七岁。<br /><br /> 妇女三口。妻沈氏,年二十四岁。女珍珠,七岁。<br /><br /> 事产<br /><br /> 地一十一亩。熟地八亩,荒地三亩。<br /><br /> 草房两间。】<br /><br /> 下面是立户帖人,还有皇帝年号时间等。<br /><br /> 高里正笑着摸摸他的小揪揪,“是个聪慧的孩子。”<br /><br /> 他看对面的沈宁目露疑惑,笑问:“鹤年娘,这是有什么疑惑?”<br /><br /> 沈宁小声道:“里正伯,我们家那三亩荒地……”<br /><br /> 那是三年前裴二郎开的荒地,免税三年,今年秋天应该交税了。<br /><br /> 高里正闻言呵呵一笑,“那片地我看过的,地薄,收成不行,还是按荒地来吧,过两年侍弄熟了再交税。”<br /><br /> 沈宁便不再多问,只谢谢里正。<br /><br /> 她心里虽有疑惑却不会多问,留待以后和裴长青慢慢观察。<br /><br /> 她又问了一下房屋,分家登记的是两间草屋,等他们划了宅基地,自己家是不是可以盖三间?<br /><br /> 高里正笑道:“那是自然,别说三间草屋,就是三间瓦房,你们以后想盖就盖。”<br /><br /> 在旁边作陪的田氏又忍不住歪嘴,还想盖就盖,以为是焖豆饭那么容易呢?<br /><br /> 看沈氏那穷酸样,怕是一辈子也盖不起砖瓦房,等他儿子成亲能盖草房就不错了。<br /><br /> 户帖无误,高里正就盖上里正的小印,然后交给小鹤年,让他拿好。<br /><br /> 他对沈宁道:“户帖新立,你们就是单独一户,以后单独交夏税秋粮,单独服徭役,税额届时会通知的。”<br /><br /> 本朝正税低,但是其他附加税、损耗多,而且每年可能不一样,所以需要里正到时挨家挨户地通知。<br /><br /> 户帖是给民户保管的,高里正一般会积攒几户或者有事去县里的时候顺带去县衙户房把他们的户籍信息也更新过来。<br /><br /> 沈宁应了,又拿出一串钱,问高里正应该交多少润笔费和纸墨钱。<br /><br /> 听裴大伯说以前是32文,后来朝廷有新规定便宜了几文,现在只需要24文。<br /><br /> 当然,裴端那边也得交24文。<br /><br /> 高里正笑着摇头,“近来朝廷为了鼓励民间兄弟析户,增加户口,颁布了一些新条令,允许里正根据各家情况酌情减免新户的立户费用。你和二郎刚分家,处处用钱,这个钱就给你们免了。”<br /><br /> 沈宁一怔,不管原主印象还是听公婆的意思高里正不是多好打交道的一个人,怎么今儿这么好说话?<br /><br /> 随和得让她怀疑记忆里的高里正是不是眼前这人。<br /><br /> 原主记忆里高里正不苟言笑,每次见面都非常严肃、吓人,她大气都不敢喘。<br /><br /> 今儿不但和和气气,还给减免立户费用?<br /><br /> 不是有什么猫腻儿吧?<br /><br /> 虽然疑惑,沈宁也没表露出来,只再三致谢。<br /><br /> 旁边的田氏不满之情都要从脸上摔地下了,公爹是不是老糊涂了,都没给别人减免,凭什么给这泼妇减免?<br /><br /> 那可是24文,一斤猪肉还多呢。<br /><br /> 实际她们都不知道朝廷这两年为了增加徭役赋税的数额,鼓励析户,也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减免立户费用以及减免新户当年一部分赋税就是其中两项。<br /><br /> 但是里正们并不会跟民户交代清楚,依然延续从前的旧规定,该收钱收钱,该收税收税,只有他们想交好的人家才会由他们送出这个人情,让对方感激他们。<br /><br /> 有本事知道朝廷新规定的人家,基本都是官宦乡绅之家,这些人家大部分不需要纳税。<br /><br /> 而纳税的普通百姓,也不可能知道这些规定。<br /><br /> 甚至他们从来都不清楚他们这一辈子到底要交什么税,交多少税,反正都是里正说收多少就是多少。<br /><br /> 别说朝廷新规定,即便是县令的规定他们也不知道的。<br /><br /> 立完户帖,沈宁又询问宅基地。<br /><br /> 析户分家村里会分一块宅基地,这个不需要花钱买,但是以后可以随房屋买卖,每年也要给朝廷缴纳一点税,按照户帖上的房几间缴纳。<br /><br /> 析户分家,宅基地一般会给三间正房和两三间厢房再加上院门院墙的面积,方便以后添丁进口再盖新屋。<br /><br /> 如果地段偏僻,面积也会大一些,五间正房的面积也不成问题。<br /><br /> 要是在村里面房屋密集的地方,也可能比常规宅基地还小,比如没有盖厢房的地方。<br /><br /> 毕竟如今村里户数多,没有绝户的话很难回收宅基地。<br /><br /> 宅基地可以继承,也可以随房屋买卖,只有绝户才会被里正收回重新分配。<br /><br /> 沈宁家一共有三处可选。<br /><br /> 村中两户人家中间有一处空地,位置不大,只能盖两间正房,院子也狭小。<br /><br /> 鸽子笼,沈宁不喜欢,裴长青更不喜欢。<br /><br /> 再就是村后头,那边位置倒是大点,可以盖三四间正房,院子也可以圈大点。<br /><br /> 只是里正家在那边养猪,还在那里堆猪粪,一年四季都挺臭的。<br /><br /> 沈宁也给排除了,谁喜欢整天闻臭猪粪味儿?<br /><br /> 最后一处就是村南头,只是前面人家都开了菜园子,她家就不能挨着村里盖房子,得单独一户。<br /><br /> “就是老谭家那个草屋子旁边。”小鹤年给沈宁比划了一下。<br /><br /> 沈宁一听,眼睛一亮,“就这里吧,你们爹也喜欢这里。”<br /><br /> 她自家人够热闹,没必要和左邻右舍热闹,住那边正好。<br /><br /> 这个选择倒是出乎高里正意外,不少人不喜欢这种地方,觉得太孤单且不安全,没有热乎气儿,风水上不好,不够人丁兴旺。<br /><br /> 高里正自然不会多说什么,只笑着说好,那里可以盖大院子,“你们圈一块五间正房的位置也不成问题的。”<br /><br /> 说完他拿出村里的田地册,把沈宁选的宅基地写上,又笑道:“你们现在分家正当好时候,再过段日子,村里没有宅基地,以后分家盖房子就得盖在自家地头了。”<br /><br /> 要么就买地盖,反正没有免费的宅基地分了。<br /><br /> 至于是真的没有还是怎么的,那就只有他知道了,普通人没资格知道。<br /><br /> 田氏忍了又忍,最后没忍住,对沈宁道:“二郎媳妇,你选宅基地不问问二郎啊?”<br /><br /> 你一个女人出来跟里正谈事儿就不对,你还自己拿主意了。<br /><br /> 你咋主意恁大呢?<br /><br /> 不等沈宁说什么,小鹤年脆声道:“田伯娘,我爹说了,我们家以后我娘当家。”<br /><br /> 田氏脸色瞬间难看得很。<br /><br /> 女人当家?<br /><br /> 你说什么胡话!<br /><br /><br /><br /><br /><b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uyuange.cc。书苑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yuan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