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qingshuge.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237章 朝着真大儒迈进<br />
朝中的视线, 都集中在李玄霸宣扬大复仇理论,试图再起兵戈上。<br />
朝臣阻止了李玄霸继续宣扬大复仇理论,为了安抚溺爱晋王的陛下和焉坏的晋王, 李玄霸在国子监新开的其他课程没有被终止。<br />
比如算术课。<br />
每个穿越者都会把现代数字和数学符号、公式拿出来。<br />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爹妈, 所有自然科学都必须有数学的支撑。<br />
从先秦时代起, “算”就是士人必备的课程。“算学”不是诸子百家,但诸子百家都会研究算学。<br />
儒家自然也不例外。<br />
汉朝独尊儒术后的儒学就是披着儒学皮的诸子百家,按照明朝大儒王阳明的说法, 圣学海纳百川,岂是如此不便之物?只要先进的思想,都可以融入圣学。<br />
能称得上大儒的人都要有开创性的思想, 要能开宗立派。就算是程朱理学,也融入了佛道等学说, 并不是闭门造车的狭隘学问。<br />
至于明末清末的大儒们, 那都是最先开眼看世界的人,翻译海外著作的人铭牌一翻,个个都写着“大儒”二字。<br />
因循守旧的迂腐儒生占据朝堂高位的时候,这些迂腐的儒生可没有一个被尊称为大儒。<br />
毕竟孔孟荀等先贤自己就是开拓创新的人,“大儒”的评价标准从先秦时就已经确定了, 拿不出新的东西,只知道咀嚼前人书本, 就没资格成为儒家的领袖。<br />
孔家后来被捧上神坛,但孔家子弟却很少是大儒,便是这个原因。<br />
儒家各学派打得鼻青脸肿, 砸儒家先贤神像破儒家先贤庙宇的往往就是儒生自己。看一看孔庙里的神像搬进搬出的历史就能略窥一二。<br />
没办法, 先秦时儒家先贤就是互骂贱儒, 这也是传统。<br />
“儒”对华夏的士人而言, 是一种精神,一种操守,而不是单纯的学问。所以后世有外国研究学者认为,“儒”不是学派,是宗教。<br />
当然,华夏人都是不赞成这一点的。<br />
别拿宗教碰瓷先贤,这明明就是思想,是文明,是传统,全是传统。<br />
李玄霸拿出新的算学,士子们一看,没错,就是大儒推陈出新,能学,建议加入儒生必学课程。<br />
当李玄霸拿出简单物理时,儒生们又一看,这就是格物致知啊,学,必须学!<br />
也有人抨击李玄霸的理论是错误的。<br />
“算学”和“格物”是儒家的传统学说。<br />
算学就罢了,这还只是工具,对错只要算一算数一数就知道,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狡辩的余地。<br />
“格物”则不一样。“格物致知”出自《礼记》,“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从《礼记》诞生起就众说纷纭。<br />
后世“理学”和“心学”最大的分歧,就是对“格物致知”的认知不同。<br />
李玄霸的“物理”,在儒生们看来,很明显就是“格物致知”。他认为世界是唯物的,物体和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推力”,只有规律允许,才能产生作用。比如单纯人体本身是不可能飞上天的,就算再努力也不行,只有借助工具。<br />
士子们都感慨,李玄霸虽然一直被尊称为大儒,但只是世人的奉承,而不是丹青承认的真正大儒。<br />
现在晋王殿下拿出他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是要朝着能入孔庙的真正大儒迈进了吗?<br />
“我注六经,六经注我。”注经若能被世人认可,那就是真正的大儒!当李玄霸的“格物致知”思想让普通儒生爆发争吵(斗殴)热潮,朝中公卿才发觉李玄霸隐藏在宣扬大复仇理论下的真正图谋。<br />
“为什么要说这才是真正图谋,而不是都是真正图谋?”<br />
不知为何被拉进了“防备晋王搞事公卿小组”的楚王李智云,发出灵魂质问。<br />
朝中公卿皆认为楚王殿下言之有理。<br />
他们感慨:“晋王计谋百出,就像是箭矢从四面八方袭来。我等只能盯着一面,怎么能防住所有箭矢?”<br />
李智云再次发出灵魂质问:“为何要防备?他的箭又不是对你们射的。难道你们太笨了,学不会新算学和新格物?”<br />
朝中公卿把楚王李智云踢出了群聊,并把他拉入了黑名单,发誓以后都不会再拉他入群。<br />
李智云摸摸鼻子,觉得莫名其妙。<br />
他转头就告密。<br />
李玄霸一边默写数学公式,试图编写小学数学课本,一边道:“朝中公卿都很聪明,当然不是因为学不会才反对我。他们只是担心我声望太高,以后更制不住我。”<br />
李智云疑惑:“他们为什么非要和三兄作对?”<br />
李玄霸放下笔,活动了一下肩膀,微笑道:“朝堂每一项改革,都会让一部分人利益受损。若是其他人提出的建议,他们还能抗争一下。我的提议,二哥几乎没有驳回过。我有这样的特权,他们当然不放心。”<br />
“有的人不在乎利益受损,但他们担心大唐,担心二哥和未来太子的皇位。我权势太过,声望如果也太过,岂不是动摇皇帝的统治?而且我也不是绝对正确,如果我的提议都能不经过群臣商讨直接被二哥认可,如果我判断失误怎么办?”<br />
“我是臣子,就该有臣子的限制。声望不能过高,权势不能过甚,恩宠不能过厚。”<br />
“君君臣臣,各有本分,不逾矩。”<br />
李玄霸吹了吹纸上的墨痕:“其实他们的想法很正确,我确实过了。”<br />
李智云茫然:“啊?那怎么办?”<br />
李玄霸笑出声:“什么怎么办?过了就过了,我乐意。如果二哥不乐意,他自会告诉我。既然二哥没有不乐意,他们担忧再多也没用。至于我会不会开了个坏头,识人不清是后世昏君的错,与我何干?”<br />
李智云:“……”总之,三兄也知道群臣的担忧,并赞赏他们的担忧,但也就停留在赞赏,继续我行我素。<br />
李智云问道:“二兄知道吗?”<br />
李玄霸道:“你应该去问你二兄。”<br />
李智云脸上出现尴尬的神色:“不太好吧?”<br />
李玄霸收起笑容,叹了口气:“小五,二哥就算当了皇帝,还是你的二兄。”<br />
李智云使劲点头:“我知道,但……唉,就像三兄说的,君臣有别。”<br />
李玄霸道:“二哥知道你的想法,会很伤心。他伤心了就会哇哇大哭,并且一边哭一边揍得你满头包。”<br />
李智云:“……”好像三兄说的事极有可能发生。<br />
李智云失笑:“我会调整心态,当回二兄的好弟弟。”<br />
李玄霸颔首:“这才对。”<br />
他回答李智云之前的回答:“二哥当然知道。他特别喜欢看群臣忌惮我,却拿我无可奈何的模样。二哥说,当皇帝后,许多事他都只能隐忍,心里窝着许多火。看到群臣被我欺负,他也畅快。”<br />
李智云咋舌:“是二哥会说的话。”李智云满意而归。李世民暂时延后了把小五揍得满头包的计划。<br />
他向李玄霸抗议,自己虽然会揍小五,但不会哇哇大哭,自己怎么可能因为这点小事哭。<br />
李玄霸嗯嗯唧唧敷衍。<br />
朝中公卿虽然在商讨怎么制止李玄霸,但他们不但没有阻止李玄霸在国子监新开设的“算数”“格物”课程,还竭力推广。<br />
群臣隔三差五去找李玄霸,让李玄霸快点把教材写下来,要推广给天下所有官学。<br />
他们还撸起衣袖要给李玄霸打下手,让李玄霸加快速度。<br />
虽然李玄霸体弱,但只是编书而已,怎么会累?所以晋王殿下你这么年轻,怎么能睡四个时辰?两个时辰就够了!<br />
更让李玄霸无语的是,之前被他怂恿了一群人拳打脚踢的世家们最为积极,送家里祖传书籍誊抄本就算了,还有人送羊脂蜡来,委婉地让他挑灯加班。<br />
李玄霸真是服了这群人。<br />
是不是这些年写书的人太少了,你们都无书可读,感觉饥渴难耐了?<br />
李玄霸感觉自己变成了食堂里做菜的厨子,一群人使劲敲着饭盆让自己赶紧开饭。<br />
李世民见李玄霸把自己埋进了坑里,开心得每日被长孙康宁逼着吃水煮蔬菜都不逃跑了。<br />
朕愿意茹素一年,只求阿玄继续被坑!<br />
不过李世民也很好奇:“阿玄,你知道的也太多了。”<br />
李玄霸有气无力道:“你知道后世普通人中最博学的是谁吗?”<br />
李世民道:“我怎么可能知道?”<br />
李玄霸道:“是高考生!”<br />
他穿越前正在准备高考,更坑的是,他辍学的时候分文理科,几年后重新自学想要参加高考,文理已经不分科了!<br />
虽然高考不考现代火|药和工科材料比如水泥玻璃等配比,但基础理论都得背。<br />
李玄霸头悬梁锥刺股,一边当营销号一边读书,穿越前最后一次模拟测试估分能上一所不错的双数字高校。<br />
啪嗒一声,努力白费。<br />
“我要把我记忆中刻进去的知识都记录下来,才不枉我的刻苦。”李玄霸咬牙切齿。<br />
“记忆殿堂”是穿越后的“金手指”。前世只要背过的东西,哪怕穿越时已经忘了,但仍旧存储在今生的记忆殿堂。今生学习的知识也一样。<br />
但前世他只是一个稍稍聪明一点的普通人,重新捡起课本,课本和考试还和以前差别那么多,吃的苦可太多了!<br />
李世民听李玄霸泄露的“前世”,一点不惊讶,也懒得追问,只是特别同情道:“高考就和科举差不多吧?那你可太惨了,同情你。没事,现在你去当主考官出考卷,让其他人感受你的痛苦。”<br />
李玄霸捏紧笔,狞笑道:“好!”<br />
第238章 将算学地位拔高<br />
今年皇帝没怎么折腾, 朝中公卿按部就班的上班下班,顶多防备一下晋王的小打小闹,一年时间就过半了。<br />
新的科举制度终于确定。<br />
原本科举是一股脑都到京城来考, 分明经、进士、算数、秀才等不同科目。新的科举将所有科目都整合起来。科举分两级, 一级由各郡主持的童生考试, 靠明经和算数两项。<br />
明经考“贴经”和“经义”,即默写填空和看材料作文;算数只考最基本的计算,增加几道简单的算账题。<br />
考过童生的人就能获得免除自己本人徭役的特殊待遇, 而且有了这一层身份,无论是教书还是给官员当幕僚,都更加容易。<br />
李玄霸吐槽, 童生就是考语文数学,还是小学学力的语文数学。<br />
考过了童生之后, 就获得了前往京城会试的资格。
灵异鬼怪相关阅读More+

1979黄金时代

睡觉会变白

仙人消失之后

九方烨

神话之后

鹅是老五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皮皮树

大道之上

宅猪

我有一个修仙世界

纯九莲宝灯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