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纵观采叶今日言行,展露出来的性情,方岩终于抛开之前对她‘居心叵测’的偏见,提醒也安慰道。<br />
当晚,溺水孩童大榉——采叶的幼弟,果然肺部被呛的水所污染,约莫感染成了肺炎,表现出来的症状反正是发热。<br />
采叶根据用法用量,给用了半管,便止住了窜高的体温。<br />
大概是大秦的林间山溪汇成的河水非常干净,这几天又没有下雨,河水清澈,没有冲刷混杂的泥沙,肺部里没呛多少污物。<br />
因此就算没有肺部灌洗手术,也没有一系列对症的药物治疗,仅凭两管青霉素和大蒜素,在三天后的傍晚,大榉就稳定退烧了,人也完全清醒过来,还喝下一碗白粥。<br />
“救回来了就好。”周邈也非常高兴欣慰。<br />
又过了两天,采叶和她阿母,以及大好后能下地行走的幼弟大榉,果然带着谢礼,前来向周邈拜谢。<br />
对乱石村的村人来说,她们带来的谢礼不可谓不重。<br />
四条晾干的野味腊肉,两大袋山珍干蘑菇,三张鞣制好的皮毛,其中竟然还有一张熊皮!<br />
不管是论数量,还是论价值,都能值两三匹布了!<br />
要知道最开始改建咸阳城时,征召第一轮役夫的住宿补贴,也只有两匹布(仙缎)啊!<br />
周邈:好实诚啊。<br />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不缺钱粮布匹,更不缺山珍海味。<br />
那么道谢嘛,意思意思拿点谢礼,礼轻情意重,谢意到了也就是了。<br />
他本来也没在意对方先前的拜谢之语,更没想着会收到多重的谢礼。<br />
可结果!竟是扁担箩筐挑了几担,还请了锣鼓舞狮队(bushi!),郑重地给他送来谢礼。<br />
看这样子,怕是把存下的家资都搬来了。<br />
“……”<br />
一番拜谢应酬后,周邈原本想把谢礼退回去,或者另用东西回礼补给她们的。<br />
但忽然心中一动,就促狭地收下了全部谢礼,也没趁势说起回礼。<br />
——本<br />
来嘛,他出力又出药救了她弟弟一命,她家送上厚重谢礼是理所应当,不回礼并不失礼。<br />
“再次在此谢过周郎君。”<br />
采叶阿母病病恹恹的,也不是个能顶事的当家人,所以几乎都是由采叶在应酬说话。<br />
“……”周邈愣是没从对方神色中,瞧出半分肉疼不舍。<br />
谢礼送上,也行礼拜谢过,今日之行也临近尾声。<br />
采叶道:“救命之恩,难以相报……”<br />
“?”周邈视线投过去。<br />
“且待幼弟长成,周郎君凡有差遣,必以命相报!”<br />
采叶说着,拍拍身侧幼弟的肩膀。八岁男童大榉随即上前一步,郑重揖礼,言语坚定铿锵:“榉来日,必以命相报!”<br />
“言重了言重了!”周邈连连摆手!<br />
哈哈笑道:“今日既已送厚礼来谢过了,就不必再把这事挂在心上。”<br />
方岩收回目光,心上掠过一丝狐疑:郎君似有遗憾之意?<br />
可那似有如无的异样,怕是连本人都没意识到,风过无痕,方岩也没在意。<br />
……<br />
在这事之后,周邈的隐居生活再度回归平静。<br />
他与乱石村的村人,与采叶一家再次回归到无甚密切交集的状态。<br />
大约不同的是,在路上与采叶她们远远遇见时,对方会上前来打招呼。<br />
遇到打猎、采野菜或从田里归来时,或许还会送上一只野鸡,一篮子山珍,或几根玉米棒子……<br />
完全是对待恩人的尊敬姿态。<br />
如此,又是几个月过去。<br />
时间来到九月末。<br />
因为去年十月初一大朝议时,始皇陛下下令自今年改历,今年的岁首正月就不再是十月了。<br />
还要等两个月后的春一月,才是正月岁首新年。<br />
虽然新年大节因为改历延后了,但十月初三,就是首个‘丰收节’了啊!<br />
仙使功德圆满,化星辰归去的日子,就在去年十月初三。<br />
第一个纪念仙使、庆贺丰收的丰收节,当然要隆重对待!<br />
第165章 番外一4(言情线慎买)<br />
时间一如乱石村外小河里的流水,潺潺流逝,不舍昼夜。<br />
转眼之间,已是九月将尽,十月已至。<br />
十月初三,大秦全国上下全体官民休假一日,以纪念仙使功德,丰收节也已到眼前。<br />
从都城咸阳,到郡县村镇,全民重视的姿态,不逊于新年大节。<br />
秋收结束,稻麦五谷入仓,今年名符其实大丰收的官吏黔首们,都喜气洋洋地准备起来。<br />
杀猪宰羊,磨面舂米,首要就是置办丰盛的菜肴饭食、瓜果糕点。<br />
而在为庆贺丰收大吃一顿之前,他们会先把菜肴饭食、瓜果糕点堆满的一桌大宴,摆到院中,对着夜晚天空最亮的那颗星辰,供奉给仙使享用!<br />
而后才一家人坐下来,推杯换盏,进食起仙使享用过的盛宴。<br />
(周邈:俨然后世年节的侍候,全家人入座动筷之前,先请祖宗享用一样了!捂脸.jpg)<br />
也有官民在白天时,就带上瓜果糕点,菜肴饭食,甜浆酒水,来到他们郡县的三丈登仙台下,一溜地摆上,供奉并拜请仙使享用。<br />
等到后面晚来的官民上前‘祭拜’时,登仙台下的瓜果供品已经堆积如山!实在没了空地堆放,只能摆到外圈,就这样一圈一圈地往外,最后竟然延伸出近一二里地!
当晚,溺水孩童大榉——采叶的幼弟,果然肺部被呛的水所污染,约莫感染成了肺炎,表现出来的症状反正是发热。<br />
采叶根据用法用量,给用了半管,便止住了窜高的体温。<br />
大概是大秦的林间山溪汇成的河水非常干净,这几天又没有下雨,河水清澈,没有冲刷混杂的泥沙,肺部里没呛多少污物。<br />
因此就算没有肺部灌洗手术,也没有一系列对症的药物治疗,仅凭两管青霉素和大蒜素,在三天后的傍晚,大榉就稳定退烧了,人也完全清醒过来,还喝下一碗白粥。<br />
“救回来了就好。”周邈也非常高兴欣慰。<br />
又过了两天,采叶和她阿母,以及大好后能下地行走的幼弟大榉,果然带着谢礼,前来向周邈拜谢。<br />
对乱石村的村人来说,她们带来的谢礼不可谓不重。<br />
四条晾干的野味腊肉,两大袋山珍干蘑菇,三张鞣制好的皮毛,其中竟然还有一张熊皮!<br />
不管是论数量,还是论价值,都能值两三匹布了!<br />
要知道最开始改建咸阳城时,征召第一轮役夫的住宿补贴,也只有两匹布(仙缎)啊!<br />
周邈:好实诚啊。<br />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不缺钱粮布匹,更不缺山珍海味。<br />
那么道谢嘛,意思意思拿点谢礼,礼轻情意重,谢意到了也就是了。<br />
他本来也没在意对方先前的拜谢之语,更没想着会收到多重的谢礼。<br />
可结果!竟是扁担箩筐挑了几担,还请了锣鼓舞狮队(bushi!),郑重地给他送来谢礼。<br />
看这样子,怕是把存下的家资都搬来了。<br />
“……”<br />
一番拜谢应酬后,周邈原本想把谢礼退回去,或者另用东西回礼补给她们的。<br />
但忽然心中一动,就促狭地收下了全部谢礼,也没趁势说起回礼。<br />
——本<br />
来嘛,他出力又出药救了她弟弟一命,她家送上厚重谢礼是理所应当,不回礼并不失礼。<br />
“再次在此谢过周郎君。”<br />
采叶阿母病病恹恹的,也不是个能顶事的当家人,所以几乎都是由采叶在应酬说话。<br />
“……”周邈愣是没从对方神色中,瞧出半分肉疼不舍。<br />
谢礼送上,也行礼拜谢过,今日之行也临近尾声。<br />
采叶道:“救命之恩,难以相报……”<br />
“?”周邈视线投过去。<br />
“且待幼弟长成,周郎君凡有差遣,必以命相报!”<br />
采叶说着,拍拍身侧幼弟的肩膀。八岁男童大榉随即上前一步,郑重揖礼,言语坚定铿锵:“榉来日,必以命相报!”<br />
“言重了言重了!”周邈连连摆手!<br />
哈哈笑道:“今日既已送厚礼来谢过了,就不必再把这事挂在心上。”<br />
方岩收回目光,心上掠过一丝狐疑:郎君似有遗憾之意?<br />
可那似有如无的异样,怕是连本人都没意识到,风过无痕,方岩也没在意。<br />
……<br />
在这事之后,周邈的隐居生活再度回归平静。<br />
他与乱石村的村人,与采叶一家再次回归到无甚密切交集的状态。<br />
大约不同的是,在路上与采叶她们远远遇见时,对方会上前来打招呼。<br />
遇到打猎、采野菜或从田里归来时,或许还会送上一只野鸡,一篮子山珍,或几根玉米棒子……<br />
完全是对待恩人的尊敬姿态。<br />
如此,又是几个月过去。<br />
时间来到九月末。<br />
因为去年十月初一大朝议时,始皇陛下下令自今年改历,今年的岁首正月就不再是十月了。<br />
还要等两个月后的春一月,才是正月岁首新年。<br />
虽然新年大节因为改历延后了,但十月初三,就是首个‘丰收节’了啊!<br />
仙使功德圆满,化星辰归去的日子,就在去年十月初三。<br />
第一个纪念仙使、庆贺丰收的丰收节,当然要隆重对待!<br />
第165章 番外一4(言情线慎买)<br />
时间一如乱石村外小河里的流水,潺潺流逝,不舍昼夜。<br />
转眼之间,已是九月将尽,十月已至。<br />
十月初三,大秦全国上下全体官民休假一日,以纪念仙使功德,丰收节也已到眼前。<br />
从都城咸阳,到郡县村镇,全民重视的姿态,不逊于新年大节。<br />
秋收结束,稻麦五谷入仓,今年名符其实大丰收的官吏黔首们,都喜气洋洋地准备起来。<br />
杀猪宰羊,磨面舂米,首要就是置办丰盛的菜肴饭食、瓜果糕点。<br />
而在为庆贺丰收大吃一顿之前,他们会先把菜肴饭食、瓜果糕点堆满的一桌大宴,摆到院中,对着夜晚天空最亮的那颗星辰,供奉给仙使享用!<br />
而后才一家人坐下来,推杯换盏,进食起仙使享用过的盛宴。<br />
(周邈:俨然后世年节的侍候,全家人入座动筷之前,先请祖宗享用一样了!捂脸.jpg)<br />
也有官民在白天时,就带上瓜果糕点,菜肴饭食,甜浆酒水,来到他们郡县的三丈登仙台下,一溜地摆上,供奉并拜请仙使享用。<br />
等到后面晚来的官民上前‘祭拜’时,登仙台下的瓜果供品已经堆积如山!实在没了空地堆放,只能摆到外圈,就这样一圈一圈地往外,最后竟然延伸出近一二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