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物价,果然名不虚传, 不过江城府也是富庶之地, 大家听到价格,总算是没有丢下巴, 撑住了场面。<br />
鉴于周嘉时一行人少,谭氏又喜欢这个贤侄,所以盛情难却,大家就住彼此隔壁。<br />
宋大志最后用三百两银子租了一年的院子。<br />
谭氏她们留在家里收拾,传家陪着宋大志出去转悠一圈。<br />
院子还是比较新的,还干净,收拾起来快得很。位置比较偏,但是还算安静,也方便两个读书人静心读书。<br />
宋明诚的屋子在东厢房,宋思意和宋思慧住在西厢房。正中间的两间大屋留给了爷爷奶奶和宋大志夫妇。<br />
传家和明昭一个屋,住在东厢。<br />
宋大志回来的时候,带回了一些菜,看来是找到了附近的集市,“今天就吃这些吧,集市就在西边,过去两个胡同,也不远,以后就去那里买就好。”<br />
“四周都瞧过了吗?”<br />
“都瞧过了,还都是那些东西,咱们的东西都还没传过来。”宋大志仿佛闻到了商机,“我明天再去转转,去看看这边的物价。”<br />
“也好,既然咱们要在这扎根,总要摸清楚状况,才能放开手脚干。”一想到要在京城开铺子,谭氏就充满干劲。<br />
“放心吧,明天我再出去一趟就行了。辛苦你先把饭菜做了,家里还有几个小的要吃饭呢。”宋大志揉了揉自家小儿子的脑袋,将他推到一边,指了指东厢房那头,竖着指头,轻声“嘘”了一声<br />
宋明昭点头,自顾自去了一边。<br />
宋大志去东厢房绕了一圈,就看到宋明诚静心读书,也不敢多打扰,然后悄悄离开。<br />
这次砚台没有跟着来,是因为临走前突然生了病,让他后面自己跟过来。<br />
谭氏看着思慧,心里也犯嘀咕。徐氏在大家出发前,特意把她拉到屋子里耳语,就说要让她给思慧看一门合适的婚事。可能现在对于徐氏而言,没有任何事,比她女儿更重要了。<br />
但是对于谭氏来说,临危受命,肩上的压力大。<br />
而宋思意百无聊赖地躺在床上,从包袱里翻出了在船上的时候,周嘉时给她的蜜饯果子,捻了一颗放进嘴里,甜得过分。<br />
“原来,是这样一个人。”宋思意笑着摇头,将蜜饯往里面一塞,翻身起来。<br />
现在来了京城,她要做的事情有很多。<br />
第一步,她们先把自己的住的地方,写了信送回了江城府,免得之后他们跑错地方。<br />
第二步,她要尽快把铺子开起来,免得坐吃山空,但是刚来京城,步子不能迈得太大。<br />
结合这段时间的走访,宋家人一致决定先开一个铺子,铺子里卖两个招牌。<br />
现在人手不够,开得大了,管不住也没用。<br />
宋大志去租了一间铺子,离小院有点距离免得打扰了连个年轻人读书。<br />
第一个招牌是宋记食铺,卖的是小吃之类的。<br />
之前卖的好的煎饼、狼牙土豆、铁板豆腐,肥肠包都有的卖。<br />
另一个招牌的是思周莫。<br />
宋思意和宋思慧打算先卖奶茶,铺子开起来,再慢慢找学徒。<br />
寻了个好日子,店铺就开张了。头一日的生意,一开始清淡了些,毕竟招牌还没有打出去。可马上人就多起来了。<br />
毕竟宋家的吃食都是辛香料放得重,很能勾引出人的馋虫。贵的肥肠包吃不起,但是煎饼啥的还是很便宜的。<br />
等尝了几样好吃的,还能对贵一点的肥肠包不产生好奇吗?马上就要求再来几份。<br />
尝了还想吃,吃了还想再来一份。<br />
至于奶茶生意,宋思意特别舍得让利。用了个开业大酬宾的理由,以一半的价格让大家购买。<br />
不少人贪这点优惠,都买了尝一杯。<br />
这东西多喝几次就会爱上,根本不愁下一次的客流量。<br />
没多久,先是京城的几个胡同,人手一个煎饼,人手一杯竹筒奶茶,再到后面,整个京城都被这新来的店铺吸引了过去。<br />
“听说了吗?城西有家铺子,卖的可好吃了。”<br />
“我知道我知道,我之前听我那个老伙计说了,他说那的煎饼一绝。”<br />
“哎呀,我也想去尝尝最近时新的奶茶,可一点也不比那雨前龙井差。”<br />
“说的好像你喝过一样。”<br />
酒香不怕巷子深,就算铺子开得位置没那么靠近繁华的地方,照样客流多多,每日忙得脚不沾地。<br />
宋家人到了京城,开了铺子,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是本来就留了耳目的傅景昭却不会不知道。<br />
他听着底下的人汇报,眼中有些赞许,“不错,家风勤奋朴素,是老实的。景祺知道了吗?”<br />
“还没有,要跟小殿下说吗?”追风低着头。<br />
傅景昭闭着眼敲打着桌面,唇角还有一丝笑意,“他不是嚷嚷着要去见他的思意姐姐吗?就让他去吧。让他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乔装后再去,免得给人家惹了麻烦。”<br />
“好的,太子殿下,属下这就去找小殿下。”追风应下,被准备告退。<br />
“等等,还是我带他去吧。”傅景昭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眼睛中划过一丝笑意,“让景祺好好念书,表现不好,就不带他去了。”<br />
在宫中,追风是太子的侍卫身份,出入还算自由。<br />
出了东宫,追风就来到了傅景祺的住处。<br />
傅景祺正烦躁着呢,太傅留下了不少作业,写得他手疼,但奈何他作为皇子,连逃学的机会都没有。<br />
“哎呀,真是的,怎么还有这么多书要抄!”傅景祺撅着嘴将手中的毛笔放到砚台上,就连发脾气,都还是收着的。<br />
追风从一旁出来,忍不住笑出声。<br />
一旁的公公,看见了,马上给追风行了个礼,“追风大人。”<br />
“你怎么来了?难不成哥哥也来了?”傅景祺望了望追风的身后,没看见傅景昭忍不住有些失望,“哥哥不是说好,多来看看我的吗?怎么他自己又不来,打发你来看我。”<br />
追风抿了抿唇,解释道,“太子殿下公务繁多,得闲会过来看小殿下的。”<br />
“说吧,你今日来,是做什么?哥哥让你带了好东西给我吗?”傅景祺直起身,就这样看着追风。<br />
追风暗道,不愧是太子殿下带大的,小殿下这么小就有些威势。<br />
不过他今日是来办差的,肯定是抓紧时间办好,“殿下,太子殿下说了,如果你表现得好,过几日可以带你出宫。”“出宫?”傅景祺重复了一遍,不屑地说道,“他当我三岁小孩子不成,外头都去过几次了,不能去的地方还是不能去,能去的地方我都去了个遍,有什么意思。别拿这个当成糖果。”<br />
“太子殿下,这几日京城中出现了几个人,想必你很有兴趣。”追风不漏声色地偷笑。<br />
“什么人?”傅景祺来了兴趣。<br />
“是一户做吃食的人家,味道好极了,听说是从南边来的,家里还有个小子在读书。此次来,正好是小子进京赶考。”<br />
追风每说一句,傅景祺的眼睛就亮一些。<br />
到了后边,他更是直接下了座位,抓着追风问道,“你说真的?可是宋姐姐家来这边了?”<br />
“是的。”追风点头,忽略了小殿下的手。<br />
“太好了,许久没见她了。不知道她有没有忘记我。”傅景祺此刻已经摩拳擦掌了,恨不得马上飞出宫去。<br />
这一年多过去,他时刻怀念宋思意她们家的氛围,那是他过得最安心的一段日子,还有好吃的东西,都前所未见。如今想来,都要忍不住流口水的。<br />
“她们什么时候到的?”<br />
“哥哥怎么现在才告诉我?”<br />
“什么时候能带我去?”<br />
傅景祺的三连问,直接把追风问到无语,“殿下莫急,太子殿下说了,得你表现好,才能带你出去。你如此心急,也是没用的。”<br />
……<br />
“行了,哥哥就知道拿着点东西威胁我。”<br />
傅景祺的迫不及待,作为另外一方的当事人的宋思意一家还并不知情。她们正快乐地做着生意,享受着日入斗金的快乐。<br />
或许过些日子,他们的小铺子会迎来些什么。<br />
“老板,再要一个煎饼。我要两个鸡蛋,再加一份小肉,再加一个脆饼!”<br />
“好嘞,客官您等着。”<br />
第97章<br />
半个月的时间如白驹过隙。<br />
莫风带着砚台, 按着宋思慧寄回去的地址,绕了几个地方,总算是找到了宋思意他们所在的胡同院子。<br />
“可真是让我们好找啊。”<br />
“你们这么快就来了?”宋思意惊讶地迎上去,“可是已经下了赏?高知府怎么说?”<br />
“没错!高知府是有话带下来。”莫风从马车上将剩下的几个箱子搬了下来, “这些都是高娘子她们准备的几件新衣, 都是嘉清小姐设计好的,她们这段时间连夜做好的, 都让我带过来一并给你们看看。”<br />
“行了, 先拿进去再说。”宋思意看了一眼砚台, 砚台也十分机灵地把东西都搬了进去。<br />
“高知府说,十月三日等着受赏就行。今年的觐见取消了, 好像是因为南方的茂林府一带受灾严重,就不打算操办今年的丝织节, 免得大费周章,还损耗国库。”<br />
“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宋思慧眼神里有些失望, 她原先还是对这件事情, 抱了很大期望的。<br />
“茂林府的涝灾每年大大小小都有一些,今年的比较严重。至于觐见这件事, 无妨的,还是直接会送牌匾和赏赐下来, 倒不至于太失望。”莫风解释道。<br />
没错,不妨碍婉衣轩的名声能起来就行。“觐见都是小事。倒是茂林府的灾情,哎, 天灾人祸, 谁说的上来。”宋思意摇头,“莫风哥, 江城府离茂林府也近,要是有难民,你挑几个合适的,拉到婉衣轩一起做事。”<br />
“行的,这你放心。”莫风点头。<br />
宋思意将莫风带来的一个个匣子打开,里面放着一件件美丽的衣服,都叠放整齐,深怕弄乱。<br />
“咱们可以先在京城开一家成衣店,然后每隔一个季度我送成衣过来,然后在京城卖。”莫风提议道。<br />
这个想法,他一路上都在设想。<br />
“前期或许可以用,但是这个成本太高了,每个季度往返一次,可不容易。”宋思意皱眉,显然对这个提议有所保留。<br />
的确有待商榷。<br />
“但是现在临时在京城招募绣娘,肯定是来不及的。现在水路的成本不是很高,每季度送一次也不麻烦。等以后,只送样衣过来,再由这边的绣娘如法炮制。”
鉴于周嘉时一行人少,谭氏又喜欢这个贤侄,所以盛情难却,大家就住彼此隔壁。<br />
宋大志最后用三百两银子租了一年的院子。<br />
谭氏她们留在家里收拾,传家陪着宋大志出去转悠一圈。<br />
院子还是比较新的,还干净,收拾起来快得很。位置比较偏,但是还算安静,也方便两个读书人静心读书。<br />
宋明诚的屋子在东厢房,宋思意和宋思慧住在西厢房。正中间的两间大屋留给了爷爷奶奶和宋大志夫妇。<br />
传家和明昭一个屋,住在东厢。<br />
宋大志回来的时候,带回了一些菜,看来是找到了附近的集市,“今天就吃这些吧,集市就在西边,过去两个胡同,也不远,以后就去那里买就好。”<br />
“四周都瞧过了吗?”<br />
“都瞧过了,还都是那些东西,咱们的东西都还没传过来。”宋大志仿佛闻到了商机,“我明天再去转转,去看看这边的物价。”<br />
“也好,既然咱们要在这扎根,总要摸清楚状况,才能放开手脚干。”一想到要在京城开铺子,谭氏就充满干劲。<br />
“放心吧,明天我再出去一趟就行了。辛苦你先把饭菜做了,家里还有几个小的要吃饭呢。”宋大志揉了揉自家小儿子的脑袋,将他推到一边,指了指东厢房那头,竖着指头,轻声“嘘”了一声<br />
宋明昭点头,自顾自去了一边。<br />
宋大志去东厢房绕了一圈,就看到宋明诚静心读书,也不敢多打扰,然后悄悄离开。<br />
这次砚台没有跟着来,是因为临走前突然生了病,让他后面自己跟过来。<br />
谭氏看着思慧,心里也犯嘀咕。徐氏在大家出发前,特意把她拉到屋子里耳语,就说要让她给思慧看一门合适的婚事。可能现在对于徐氏而言,没有任何事,比她女儿更重要了。<br />
但是对于谭氏来说,临危受命,肩上的压力大。<br />
而宋思意百无聊赖地躺在床上,从包袱里翻出了在船上的时候,周嘉时给她的蜜饯果子,捻了一颗放进嘴里,甜得过分。<br />
“原来,是这样一个人。”宋思意笑着摇头,将蜜饯往里面一塞,翻身起来。<br />
现在来了京城,她要做的事情有很多。<br />
第一步,她们先把自己的住的地方,写了信送回了江城府,免得之后他们跑错地方。<br />
第二步,她要尽快把铺子开起来,免得坐吃山空,但是刚来京城,步子不能迈得太大。<br />
结合这段时间的走访,宋家人一致决定先开一个铺子,铺子里卖两个招牌。<br />
现在人手不够,开得大了,管不住也没用。<br />
宋大志去租了一间铺子,离小院有点距离免得打扰了连个年轻人读书。<br />
第一个招牌是宋记食铺,卖的是小吃之类的。<br />
之前卖的好的煎饼、狼牙土豆、铁板豆腐,肥肠包都有的卖。<br />
另一个招牌的是思周莫。<br />
宋思意和宋思慧打算先卖奶茶,铺子开起来,再慢慢找学徒。<br />
寻了个好日子,店铺就开张了。头一日的生意,一开始清淡了些,毕竟招牌还没有打出去。可马上人就多起来了。<br />
毕竟宋家的吃食都是辛香料放得重,很能勾引出人的馋虫。贵的肥肠包吃不起,但是煎饼啥的还是很便宜的。<br />
等尝了几样好吃的,还能对贵一点的肥肠包不产生好奇吗?马上就要求再来几份。<br />
尝了还想吃,吃了还想再来一份。<br />
至于奶茶生意,宋思意特别舍得让利。用了个开业大酬宾的理由,以一半的价格让大家购买。<br />
不少人贪这点优惠,都买了尝一杯。<br />
这东西多喝几次就会爱上,根本不愁下一次的客流量。<br />
没多久,先是京城的几个胡同,人手一个煎饼,人手一杯竹筒奶茶,再到后面,整个京城都被这新来的店铺吸引了过去。<br />
“听说了吗?城西有家铺子,卖的可好吃了。”<br />
“我知道我知道,我之前听我那个老伙计说了,他说那的煎饼一绝。”<br />
“哎呀,我也想去尝尝最近时新的奶茶,可一点也不比那雨前龙井差。”<br />
“说的好像你喝过一样。”<br />
酒香不怕巷子深,就算铺子开得位置没那么靠近繁华的地方,照样客流多多,每日忙得脚不沾地。<br />
宋家人到了京城,开了铺子,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是本来就留了耳目的傅景昭却不会不知道。<br />
他听着底下的人汇报,眼中有些赞许,“不错,家风勤奋朴素,是老实的。景祺知道了吗?”<br />
“还没有,要跟小殿下说吗?”追风低着头。<br />
傅景昭闭着眼敲打着桌面,唇角还有一丝笑意,“他不是嚷嚷着要去见他的思意姐姐吗?就让他去吧。让他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乔装后再去,免得给人家惹了麻烦。”<br />
“好的,太子殿下,属下这就去找小殿下。”追风应下,被准备告退。<br />
“等等,还是我带他去吧。”傅景昭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眼睛中划过一丝笑意,“让景祺好好念书,表现不好,就不带他去了。”<br />
在宫中,追风是太子的侍卫身份,出入还算自由。<br />
出了东宫,追风就来到了傅景祺的住处。<br />
傅景祺正烦躁着呢,太傅留下了不少作业,写得他手疼,但奈何他作为皇子,连逃学的机会都没有。<br />
“哎呀,真是的,怎么还有这么多书要抄!”傅景祺撅着嘴将手中的毛笔放到砚台上,就连发脾气,都还是收着的。<br />
追风从一旁出来,忍不住笑出声。<br />
一旁的公公,看见了,马上给追风行了个礼,“追风大人。”<br />
“你怎么来了?难不成哥哥也来了?”傅景祺望了望追风的身后,没看见傅景昭忍不住有些失望,“哥哥不是说好,多来看看我的吗?怎么他自己又不来,打发你来看我。”<br />
追风抿了抿唇,解释道,“太子殿下公务繁多,得闲会过来看小殿下的。”<br />
“说吧,你今日来,是做什么?哥哥让你带了好东西给我吗?”傅景祺直起身,就这样看着追风。<br />
追风暗道,不愧是太子殿下带大的,小殿下这么小就有些威势。<br />
不过他今日是来办差的,肯定是抓紧时间办好,“殿下,太子殿下说了,如果你表现得好,过几日可以带你出宫。”“出宫?”傅景祺重复了一遍,不屑地说道,“他当我三岁小孩子不成,外头都去过几次了,不能去的地方还是不能去,能去的地方我都去了个遍,有什么意思。别拿这个当成糖果。”<br />
“太子殿下,这几日京城中出现了几个人,想必你很有兴趣。”追风不漏声色地偷笑。<br />
“什么人?”傅景祺来了兴趣。<br />
“是一户做吃食的人家,味道好极了,听说是从南边来的,家里还有个小子在读书。此次来,正好是小子进京赶考。”<br />
追风每说一句,傅景祺的眼睛就亮一些。<br />
到了后边,他更是直接下了座位,抓着追风问道,“你说真的?可是宋姐姐家来这边了?”<br />
“是的。”追风点头,忽略了小殿下的手。<br />
“太好了,许久没见她了。不知道她有没有忘记我。”傅景祺此刻已经摩拳擦掌了,恨不得马上飞出宫去。<br />
这一年多过去,他时刻怀念宋思意她们家的氛围,那是他过得最安心的一段日子,还有好吃的东西,都前所未见。如今想来,都要忍不住流口水的。<br />
“她们什么时候到的?”<br />
“哥哥怎么现在才告诉我?”<br />
“什么时候能带我去?”<br />
傅景祺的三连问,直接把追风问到无语,“殿下莫急,太子殿下说了,得你表现好,才能带你出去。你如此心急,也是没用的。”<br />
……<br />
“行了,哥哥就知道拿着点东西威胁我。”<br />
傅景祺的迫不及待,作为另外一方的当事人的宋思意一家还并不知情。她们正快乐地做着生意,享受着日入斗金的快乐。<br />
或许过些日子,他们的小铺子会迎来些什么。<br />
“老板,再要一个煎饼。我要两个鸡蛋,再加一份小肉,再加一个脆饼!”<br />
“好嘞,客官您等着。”<br />
第97章<br />
半个月的时间如白驹过隙。<br />
莫风带着砚台, 按着宋思慧寄回去的地址,绕了几个地方,总算是找到了宋思意他们所在的胡同院子。<br />
“可真是让我们好找啊。”<br />
“你们这么快就来了?”宋思意惊讶地迎上去,“可是已经下了赏?高知府怎么说?”<br />
“没错!高知府是有话带下来。”莫风从马车上将剩下的几个箱子搬了下来, “这些都是高娘子她们准备的几件新衣, 都是嘉清小姐设计好的,她们这段时间连夜做好的, 都让我带过来一并给你们看看。”<br />
“行了, 先拿进去再说。”宋思意看了一眼砚台, 砚台也十分机灵地把东西都搬了进去。<br />
“高知府说,十月三日等着受赏就行。今年的觐见取消了, 好像是因为南方的茂林府一带受灾严重,就不打算操办今年的丝织节, 免得大费周章,还损耗国库。”<br />
“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宋思慧眼神里有些失望, 她原先还是对这件事情, 抱了很大期望的。<br />
“茂林府的涝灾每年大大小小都有一些,今年的比较严重。至于觐见这件事, 无妨的,还是直接会送牌匾和赏赐下来, 倒不至于太失望。”莫风解释道。<br />
没错,不妨碍婉衣轩的名声能起来就行。“觐见都是小事。倒是茂林府的灾情,哎, 天灾人祸, 谁说的上来。”宋思意摇头,“莫风哥, 江城府离茂林府也近,要是有难民,你挑几个合适的,拉到婉衣轩一起做事。”<br />
“行的,这你放心。”莫风点头。<br />
宋思意将莫风带来的一个个匣子打开,里面放着一件件美丽的衣服,都叠放整齐,深怕弄乱。<br />
“咱们可以先在京城开一家成衣店,然后每隔一个季度我送成衣过来,然后在京城卖。”莫风提议道。<br />
这个想法,他一路上都在设想。<br />
“前期或许可以用,但是这个成本太高了,每个季度往返一次,可不容易。”宋思意皱眉,显然对这个提议有所保留。<br />
的确有待商榷。<br />
“但是现在临时在京城招募绣娘,肯定是来不及的。现在水路的成本不是很高,每季度送一次也不麻烦。等以后,只送样衣过来,再由这边的绣娘如法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