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凭什么!<br />
破坏神童试他不敢,可拦下女童进场,倒是没问题。<br />
神童又怎么样,现在还不是无计可施?<br />
霍洗马心神不定,清了清嗓子:“小郡主,这真不是某故意为难你,你这……说得再在理,女子进科举考场,她就是不合规矩啊。还请郡主莫要难为我。”<br />
颜令徽:“哪来的规矩?哪本律法,哪一卷,哪一章,哪一条?”<br />
霍洗马微微笑:“是世人眼里的规矩。”<br />
颜令徽“哦”了一声,突然低头抹泪,发出抽噎声:“可、可是我娘她一生好强,最遗憾自己没能成为女官,平日里郁郁寡欢,茶饭不思。我作为子女看在眼里,如何能忍心母亲受苦,方才不远千里,独自从辽东来京师。”<br />
“主考官你不许我进去,恐我娘知道,要更加悲痛欲绝了。”<br />
“娘啊——”<br />
周围来看神童试的士子本来也觉得颜令徽一个小女孩非要进去科举,多少有些不识好歹。但一听到对方是为母考科举,小小年纪带着几个家仆独自坐着马车从辽东到京师,顿时好感大增。<br />
好几个士子已经开始发出声援:“既然前朝能进,本朝也能进,就让她考一考吧。”<br />
是的,孝顺是最大的免死金牌,可以开绿灯的。<br />
哪怕一个人是杀人犯,只要这人是为父母杀人,很大可能会被酌情处理轻判。<br />
霍洗马压根没想到颜令徽会拿孝道来压他。<br />
他连对方用郡主身份压他都想到了,甚至想顺势表现自己的不畏强权,但……怎么会用孝道?!<br />
眼瞧着支援颜令徽的声音越来越大(主要是,又不是支援她当官,只是支援她进个考场),霍洗马额头的汗水越来越多。<br />
【哦豁!赶上热闹了!】<br />
霍洗马瞳孔缩小,汗水更多了。<br />
许烟杪怎么会来这里?!<br />
许烟杪压根就没去关注霍洗马的困境,在那里自言自语,自得其乐:【要不人家怎么是神童呢,这脑袋瓜子,一点都不死板,可灵活了。】<br />
霍洗马觉得许烟杪是在暗讽他死脑筋,不由得暗自恼怒起来。<br />
又觉得自己和许烟杪无冤无仇,自己甚至从未针对过对方,作甚这般嘲讽人。<br />
许烟杪一头雾水:【诶?霍洗马看我做什么?看小郡主去啊,人家都已经开始抽抽噎噎问:孝道和规矩哪个更重要了。】<br />
【哦!】<br />
许烟杪脑袋瓜子灵机一动。<br />
如果老皇帝在场,肯定会想办法制止这颗“聪明”的脑袋瓜子乱动。<br />
然而,霍洗马经验不足——<br />
【他是不是想让我帮他解围啊?】<br />
【毕竟一个孝心外包的人,可能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br />
观望着神童试的官员们:“?”孝心外包?什么意思?<br />
作者有话说:<br />
女童林幼玉求试,中书后省挑试所诵经书四十三件,并通。四月辛酉,诏特封孺人。<br />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br />
*<br />
女童子吴志端,令中书复试<br />
——《宋会要辑稿》<br />
*<br />
第200章 你娘活着影响你发挥了?<br />
孝心他们知道,“外”他们知道,“包”他们也知道。<br />
但结合起来……这词就很怪。<br />
好几个普通御史聚在一起看热闹。<br />
他们一起看向老御史:“葛公,你从前朝到本朝,守了四十多年的皇家藏书阁,见多识广,这……‘孝心外包’是什么意思?”<br />
老御史捋了捋胡子,把自己的学识从脑海里揪出来,试图解读:“孝心应当没有别的含义,外包——或许是指,用一样东西从外面把孝心包起来。”<br />
那几个普通御史:“!!!”<br />
纷纷赞同:<br />
“肯定是这个意思了。”<br />
“葛公智慧过人!”<br />
“也不知,小白泽说的将孝心包起来,到底是用好的包还是坏的包。”<br />
“必然是坏的。若是好的,好上加好,怎么可能会不知道怎么回答孝道和规矩那个更重要。孝心外面裹上一层污泥,孝心外包,应当就是在说他:明明在做孝顺的事情,然而被外人误解了!”<br />
“不错不错!这个理儿很对!”<br />
“那也不一定,说不得就是太孝顺了,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若是说孝心更重要,岂不是就得放小郡主进去了?”<br />
“我赞同这话!”<br />
官员们一旦讨论起就会各执一词,旁边的老御史面含微笑,不紧不慢地捋着胡须。<br />
并且十分高兴自己又学会了一个词。<br />
孝心外包。嗯,想必这是一个和“金块珠砾”相似的词语吧。<br />
【反正我是不会帮他的,孝心外包的人真的很让人恶心,自己娘自己不孝顺,娶了媳妇让媳妇孝顺。】<br />
“咦?”<br />
孝心外包原来是这个意思?<br />
老御史已经不管自己是不是猜错了,连忙让人把纸铺好,把墨磨好,提起笔。快!细说这位太子洗马是怎么不孝顺的!我们御史的业绩又来了!<br />
——至于娶媳妇让媳妇孝顺这种事情,在许多人眼里,都是应该做的事情。<br />
媳妇就是该孝顺公婆啊。<br />
另一边,把心声听得清清楚楚的霍洗马又是心慌,又是尴尬,偏偏这是许烟杪的心里话,他又没办法冲过去狡辩。
破坏神童试他不敢,可拦下女童进场,倒是没问题。<br />
神童又怎么样,现在还不是无计可施?<br />
霍洗马心神不定,清了清嗓子:“小郡主,这真不是某故意为难你,你这……说得再在理,女子进科举考场,她就是不合规矩啊。还请郡主莫要难为我。”<br />
颜令徽:“哪来的规矩?哪本律法,哪一卷,哪一章,哪一条?”<br />
霍洗马微微笑:“是世人眼里的规矩。”<br />
颜令徽“哦”了一声,突然低头抹泪,发出抽噎声:“可、可是我娘她一生好强,最遗憾自己没能成为女官,平日里郁郁寡欢,茶饭不思。我作为子女看在眼里,如何能忍心母亲受苦,方才不远千里,独自从辽东来京师。”<br />
“主考官你不许我进去,恐我娘知道,要更加悲痛欲绝了。”<br />
“娘啊——”<br />
周围来看神童试的士子本来也觉得颜令徽一个小女孩非要进去科举,多少有些不识好歹。但一听到对方是为母考科举,小小年纪带着几个家仆独自坐着马车从辽东到京师,顿时好感大增。<br />
好几个士子已经开始发出声援:“既然前朝能进,本朝也能进,就让她考一考吧。”<br />
是的,孝顺是最大的免死金牌,可以开绿灯的。<br />
哪怕一个人是杀人犯,只要这人是为父母杀人,很大可能会被酌情处理轻判。<br />
霍洗马压根没想到颜令徽会拿孝道来压他。<br />
他连对方用郡主身份压他都想到了,甚至想顺势表现自己的不畏强权,但……怎么会用孝道?!<br />
眼瞧着支援颜令徽的声音越来越大(主要是,又不是支援她当官,只是支援她进个考场),霍洗马额头的汗水越来越多。<br />
【哦豁!赶上热闹了!】<br />
霍洗马瞳孔缩小,汗水更多了。<br />
许烟杪怎么会来这里?!<br />
许烟杪压根就没去关注霍洗马的困境,在那里自言自语,自得其乐:【要不人家怎么是神童呢,这脑袋瓜子,一点都不死板,可灵活了。】<br />
霍洗马觉得许烟杪是在暗讽他死脑筋,不由得暗自恼怒起来。<br />
又觉得自己和许烟杪无冤无仇,自己甚至从未针对过对方,作甚这般嘲讽人。<br />
许烟杪一头雾水:【诶?霍洗马看我做什么?看小郡主去啊,人家都已经开始抽抽噎噎问:孝道和规矩哪个更重要了。】<br />
【哦!】<br />
许烟杪脑袋瓜子灵机一动。<br />
如果老皇帝在场,肯定会想办法制止这颗“聪明”的脑袋瓜子乱动。<br />
然而,霍洗马经验不足——<br />
【他是不是想让我帮他解围啊?】<br />
【毕竟一个孝心外包的人,可能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br />
观望着神童试的官员们:“?”孝心外包?什么意思?<br />
作者有话说:<br />
女童林幼玉求试,中书后省挑试所诵经书四十三件,并通。四月辛酉,诏特封孺人。<br />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br />
*<br />
女童子吴志端,令中书复试<br />
——《宋会要辑稿》<br />
*<br />
第200章 你娘活着影响你发挥了?<br />
孝心他们知道,“外”他们知道,“包”他们也知道。<br />
但结合起来……这词就很怪。<br />
好几个普通御史聚在一起看热闹。<br />
他们一起看向老御史:“葛公,你从前朝到本朝,守了四十多年的皇家藏书阁,见多识广,这……‘孝心外包’是什么意思?”<br />
老御史捋了捋胡子,把自己的学识从脑海里揪出来,试图解读:“孝心应当没有别的含义,外包——或许是指,用一样东西从外面把孝心包起来。”<br />
那几个普通御史:“!!!”<br />
纷纷赞同:<br />
“肯定是这个意思了。”<br />
“葛公智慧过人!”<br />
“也不知,小白泽说的将孝心包起来,到底是用好的包还是坏的包。”<br />
“必然是坏的。若是好的,好上加好,怎么可能会不知道怎么回答孝道和规矩那个更重要。孝心外面裹上一层污泥,孝心外包,应当就是在说他:明明在做孝顺的事情,然而被外人误解了!”<br />
“不错不错!这个理儿很对!”<br />
“那也不一定,说不得就是太孝顺了,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若是说孝心更重要,岂不是就得放小郡主进去了?”<br />
“我赞同这话!”<br />
官员们一旦讨论起就会各执一词,旁边的老御史面含微笑,不紧不慢地捋着胡须。<br />
并且十分高兴自己又学会了一个词。<br />
孝心外包。嗯,想必这是一个和“金块珠砾”相似的词语吧。<br />
【反正我是不会帮他的,孝心外包的人真的很让人恶心,自己娘自己不孝顺,娶了媳妇让媳妇孝顺。】<br />
“咦?”<br />
孝心外包原来是这个意思?<br />
老御史已经不管自己是不是猜错了,连忙让人把纸铺好,把墨磨好,提起笔。快!细说这位太子洗马是怎么不孝顺的!我们御史的业绩又来了!<br />
——至于娶媳妇让媳妇孝顺这种事情,在许多人眼里,都是应该做的事情。<br />
媳妇就是该孝顺公婆啊。<br />
另一边,把心声听得清清楚楚的霍洗马又是心慌,又是尴尬,偏偏这是许烟杪的心里话,他又没办法冲过去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