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qingshuge.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1301章定策之事<br /><br />历史证明了,策立之功恰恰是交给文官集团是最保险的,而交给宗室外戚武将宦官后宫都有点不保险。<br /><br />不过文官势力也是以上中最弱的。因为文官集团与皇权关系是最疏远的,而皇权的本质就是暴力。<br /><br />南明就是出现了这个问题。<br /><br />崇祯自缢后,兵部尚书史可法本打算立潞王朱常淓为天子,但江北四将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去迎福王朱由崧为后来的南明弘光帝。<br /><br />史可法无奈答允,但这也导致了南明文官集团与弘光帝的撕裂。<br /><br />因为策立之功不在自己手上,所以文官们人人自危,不肯向弘光帝效力。乱世之中,史可法自己手上没有像样的军事实力,却按照明朝继有制度,由文官阶层推选天子,这就是不通时局之变。<br /><br />最后皇帝不信任他,文臣也不支持他,史可法忠节可嘉,可惜只知道制度不知道权变。<br /><br />盛世中继承制度和乱世中继承制度是不同。<br /><br />乱世中兵马强壮者为天子。<br /><br />金匮之盟的兄终弟及也是乱世之中的继承策略。但赵宋承平已久,经过赵大赵二多年的培养,韩琦代表文官集团已成气候。<br /><br />章越继韩琦之后,更没有将权力让出去的意思,反而要更进一步。<br /><br />此刻福宁殿内,无数明烛围绕在天子的帷幄之旁。但照在官家的脸上却有等明暗不定之感。<br /><br />远远在帷幄之外宫人和医官,也感觉到殿内有一等莫名的压抑。<br /><br />官家沉默不表态。不表态就是一种态度。<br /><br />身为官家心腹石得一必须出来化解局面,连声道:“几位相公,这是如何,建储之事慢慢再说。”<br /><br />章越抬头盯了石得一一眼。连平日觉得与章越交好的石得一,此刻也不得不退避三舍。<br /><br />一旁张茂则出面了。<br /><br />张茂则是仁宗朝的老人了,曹太后,高太后都倚为心腹。在文官层面也说得上话,章越也与他交情颇深。但现在这些都没有用。<br /><br />张茂则道:“先帝也是从皇子登位,未见不妥。”<br /><br />章越道:“当然不妥,先帝登基是皇子,而陛下登基已是皇太子。”<br /><br />一言概之,皇子登基和皇太子登基是不同的。<br /><br />历史上北宋九帝唯独当今天子是走流程毫无异义的,其他在流程上都有一定问题或者过程上出什么幺蛾子。<br /><br />因为神宗是皇太子登基,名分上是嫡长子,而且没有竞争对手。<br /><br />所以连垂帘都不需要!<br /><br />张茂则道:“陛下当初为嫡长子,继承祖宗大统,何曾闻天下人有异言?”<br /><br />章越道:“立嫡立长确乃祖宗制度,自古以来,子承父业实理所当然。但帷幄深密,怕有不知之事。”<br /><br />张茂则闻言一堵,连一旁的石得一也是不敢再言。王珪也是讶异,章越这话都说出来了,真不怕得罪人,看来是铁了心要为之。<br /><br />章越道:“还请陛下早降指挥,安天下人心。”<br /><br />垂帘后的高太后听到这里,神色异样,他当然明白章越的意思。<br /><br />一旦文官集团有了策立之功,她们后宫说话顶个屁用。<br /><br />太后临朝最大的本钱就不是这个吗?<br /><br />韩琦为什么敢撤曹太后的帘?<br /><br />帘后高太后看向在章越一旁的王珪,缓缓吐出数字‘昏聩无能’。这几日雍王不断入宫,王珪,邢恕通过也通过家中子侄打探她的态度。<br /><br />她虽无此意,但也不会放过拿捏人的机会。<br /><br />而在立储这样大事上,被章越这个即将致仕的宰相给把住了。<br /><br />殊不知章越历经英宗即位之事,当然懂得这一切细节。<br /><br />当初英宗是皇子,不是皇太子,所以冯京才催官家弥留之际立下文字。<br /><br />到了这一步连官家死活,君臣之礼都顾不上。<br /><br />为什么曹太后,任守忠都策立英宗的问题上含糊其辞?为什么代表曹太后一系的富弼回朝时,对不敬曹太后的英宗言‘伊霍之事’。<br /><br />这背后争得是什么?<br /><br />但对官家而言,当然生气。这一切都是他眼皮子低下发生的,但朕还活着呢!<br /><br />“好一个休戚与共!没有辜负朕以槐位待卿等!”<br /><br />章越道:“陛下,臣等奋不顾身,只为了宗社大计。”<br /><br />官家看着七位宰执苦笑,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脚。<br /><br />这个策立之事一旦表态就不能收回去了。不能说我今天支持你当皇帝,明天支持他皇帝。<br /><br />从此这七个人与皇六子都是一条船上的人。<br /><br />官家不能同时否认自己选出来的宰执。除非他做好将他们全数罢免的准备。<br /><br />官家闭目片刻,知事已不可挽回徐徐地道:“诸卿之议,朕知道了。其实朕早心意已决,当初侍宴之时,便有来年春建东宫之意!”<br /><br />众宰相顿时大喜,齐声道:“原来陛下早有成算,是臣等多事。”<br /><br />官家道:“诸卿忠允,临大事而脚跟定立,朕实欣慰。”<br /><br />官家说完,章越却道:“陛下此举实慰天下人心。但本朝继统之制一贯谣传甚多,请陛下定下制度!”<br /><br />王珪频频目视章越,你见好就收便是。但其余宰执再度将期待目光看向官家。<br /><br />官家略思了思,最后索性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br /><br />没错,是嫡长制,而不是长君为之。<br /><br />章越道:“臣奉陛下口谕,有嫡立嫡,无嫡立长。”<br /><br />章越知道到这一步差不多了。如果非要天子立下建储诏书不现实。<br /><br />事情要一步步来,不可以一步到位。<br /><br />就算一步到位,天子也会反悔。那我倒不如主动给你留下反悔的空间。<br /><br />章越道:““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有陛下这句话,天下臣民从此也有了制度可依。“<br /><br />”今陛下有子岐嶷,臣等溘先朝露,当以死报答陛下!”<br /><br />官家对此脸上神情淡漠。帘后也是一点动静也没有。<br /><br />章越说到这里,众宰臣们完成使命,齐齐从福宁殿中退下。<br /><br />章越也知今日之事将天子和高太后都得罪了,反正自己就要走人了也无所谓。<br /><br />永远要先小人后君子。<br /><br />不要怕得罪人,因为现在讲,比以后讲要好!<br /><br />看历史上的哲宗即位,从史料中看高滔滔从未想过用雍王取代亲孙子哲宗的动作。可高滔滔在这个过程,却充分利用自己的选择权,换取文官集团的让步。<br /><br />而期间蔡确表现得十分忠心,绕过王珪力推建储。哲宗登基时,蔡确在直宿宫里七天,一直确认对方正式登上帝位后,这才放心。<br /><br />蔡确回到家中对家人大哭道,我总算没有辜负了先帝的托付。<br /><br />但蔡确此举,也导致高太后要贬死蔡确岭南的有史以来最烂操作。<br /><br />为什么高太后宁可坏了规矩也要如此为之?<br /><br />因为蔡确与高太后争得是策立之功。<br /><br />有其功,必有其过。<br /><br />策立乃是第一功,而这策立之功越大,阻碍策立之过也就越大!<br /><br />而且凭着蔡确个性,他若被贬不死,他日复辟归来,后果不堪设想。<br /><br />王珪因为倾向高太后的操作,身故后数次被新党剥夺一切。<br /><br />所以章越要向天子确认制度。<br /><br />制度一出,好了大家都不要争了,所有人都没有策立之功。咱们一切按照规矩来办事。<br /><br />按照规矩来办事,功劳就是文官集团的。<br /><br />章越离殿后向王珪告罪道:“老师,殿上之事学生造次了,所幸大事已定。今日定策,若万一以后有不讳,顾命重责就拜托老师了。”<br /><br />“老夫老了顾命之事怕不能了。”<br /><br />王珪也是有自知之明,官家肯定不会托他顾命之事。<br /><br />他道:“度之,若是立储大事决之于公论,而不是私议,公功莫大焉。”<br /><br />章越道:“老师,无论是公论,还是私议,只要是能为天下好的,便可行哉!”<br /><br />“当然最要紧的是让我等免受其害啊。”<br /><br />王珪点点头道:“天下事不试一试则未可知,老夫太过持重了。”<br /><br />章越笑着附和了几句心底却道。<br /><br />持重?你明明是怀二心好不好。<br /><br />章越心道,不过话说回来,持重也好。你不持重,怎能显得我果锐。<br /><br />就如同登山一样,章越最喜欢和体力弱的人走在一起。这样既显得自己游刃有余,还能博一个照顾他人的名声。<br /><br />若是与蔡确这样走得快的走在一起,不仅跟不上,自己还要受累。<br /><br />不过蔡确,王珪不知道的是,章越其实此举是在挽救了他们,不过他们是否会走到历史上同一命运还要看二人的造化。<br /><br />王珪道:“是了,度之,你看邦直(李清臣)出任枢密副使的事?”<br /><br />章越闻言但觉好笑,你倒真是会见缝插针地拿好处啊。<br /><br />“枢密副使?”<br /><br />“是。”王珪与章越商量多次了。<br /><br />章越到:“何不尚书左右二丞?”<br /><br />王珪不由大喜过望道:“左右二丞?难道你是说蔡持正他要?”<br /><br />章越徐徐地点头道:“一个萝卜一个坑嘛。”<br /><br />王珪顿时对章越刮目相看,在论论功行赏这一块,章越出手绝对大方。<br /><br />经过太医院悉心诊治,一个月后,天子疾痊。<br /><br />旋即元丰七年已至。<br /><br />Ps:凌晨写的,下一更在后天。<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br /><br />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柳岸花又明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绿帽

冰花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