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qingshuge.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1304章君臣情分<br /><br />元丰七年二月。<br /><br />章越已是二辞,官家照例不许。<br /><br />顺州,茂州,沅州等地先后叛乱,官军镇压不利败绩,枢密院又调兵进伐,在开湖广以长江上游之粮济下游的大命题,朝廷并力用湖广。<br /><br />据章越所知。<br /><br />湖广之地确实不好收服,譬如都掌蛮为例,此族大多人没听过,但游历过长江的人一定看过悬崖峭壁上一口口悬棺。<br /><br />都掌蛮就是悬棺部落。<br /><br />这悬棺部落长年累月生存在此,而明朝为了推进改土归流,从景泰元年对都掌蛮进行围剿,<br /><br />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让老乡曾省吾为四川巡抚,由刘挺之父总兵刘显出动十四万明军攻破都掌蛮的凌霄城和九丝城。<br /><br />经历百年战争,最后都掌蛮不见史。<br /><br />还有乾隆时期平定大小金川。<br /><br />故开发湖广,以及平定四川交趾,看似困难,其实一点也不轻松。<br /><br />特别是开发湖广之事,章越将之比喻成为秦朝修郑国渠之举。<br /><br />但在改土归流的过程中可效仿宋朝平定熙河例。<br /><br />为此章越特别将在熙河路屯田修渠有功的何灌,破格提拔为权荆湖南路转运副使。<br /><br />何灌是武将,从武资转入文资可谓破格之举。<br /><br />属于费力极大,但功在千秋之举,与此相较灭六国都可以缓之。<br /><br />至于茂州也属于此例。<br /><br />而交趾也不可姑息,熙宁七年交趾出动十万兵马攻下邕州。苏颂堂叔苏缄身为邕州知州殉国,交趾屠城杀大宋军民六万。<br /><br />官家遣郭逵平交趾,虽说打赢了,但此战消耗甚大。<br /><br />如今两国围绕顺州还在扯皮,互有攻守。章越积极劝天子先平息内务,再谋党项。毕竟仁宗皇帝时,就派兵击败过侬智高,最后逼迫大理国杀了侬智高,以首级献给大宋。<br /><br />是月,王韶病故。章越以平熙河之功奏请,追赠官职谥号,并在熙河设庙。<br /><br />二月春宴。<br /><br />章越仍以右相赴宴。<br /><br />章越清楚地记得当年官家在此宴时举盏与王安石祝酒的场面。<br /><br />宴后,王安石即罢相回家。<br /><br />其实百官也知章越铁定要走,官家也从宫里放出消息了,现在官员们都在打赌章越第几辞时,官家会答允。<br /><br />春宴上正进行一半,忽捷报从北传来。<br /><br />原来吕惠卿在太原击败辽军,辽军兵退三十余里。<br /><br />众官员们一并向官家贺捷,章越也是心知,为何捷报早不到晚不到,非要在春宴时到,也算是巧合至极了。<br /><br />这套路不知是不是学了自己,倒也是越来越娴熟了。<br /><br />在一片歌功颂德和莺歌燕舞之中,官家满面春风地接受着群臣的祝贺。<br /><br />当然群臣贺完官家后,便向章越等宰辅祝酒。<br /><br />章越平静地与众僚们推杯换盏。<br /><br />此时此刻王珪坐在首席,众人都是说些恩荣不衰之言。王珪一头鹤发,气度雍然,真是有领袖群臣的风范。这些年章越立下功劳他作为首臣,自也有他的一份。<br /><br />王珪难得也没有肘制自己太多,到了这个位置能够不嫉贤妒能,也算是不易了。<br /><br />他日元丰名臣,必有他的一席之地。<br /><br />章越向王珪祝酒,王珪微微一愣,旋即道:“度之……”<br /><br />说到这里没有下文,太多话都在未尽之言中了。<br /><br />蔡确走到章越一旁低声道:“今日皇子没有侍宴。”<br /><br />章越看了一眼原先皇六子侍立的地方,知道蔡确言下之意。<br /><br />他沉默片刻后举杯,二人都是一饮而尽。<br /><br />“持正,以后的路不好走。”<br /><br />蔡确一怔,旋即神色凝重。<br /><br />旋即章越又走下台阶与章直、吕公著、苏颂、王安礼等一一敬酒。<br /><br />但殿上章党官员或敬重章越的官员,似知道了什么一般,纷纷争着向章越敬酒。<br /><br />“丞相!”<br /><br />“丞相!”<br /><br />“丞相!”<br /><br />不少官员都是欲言又止,他们固然想让章越再任右相下去,但是挽留宰相是天子的权力,不是他们的权力,所以他们只有把这话放在了心底。<br /><br />眼下殿中泰半官员上来祝酒,不少是受过章越恩惠和提携的官员,也有是因忠义大节相感。<br /><br />章越知此举喧宾夺主,所以他明白真是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了。<br /><br />……<br /><br />回府之后,章越又写了一疏向天子辞相,同时移交一切事务。<br /><br />最后自己再度搬入定力寺中,与世隔绝。<br /><br />吃了两日咸菜豆腐后,天子命宋用臣传召章越至延和殿。<br /><br />“卿去意已决否?”官家问了章越。<br /><br />章越道:“回禀陛下臣请以一宫观致仕。”<br /><br />宫观官是趋闲养俸大臣之典,属于既有钱拿,又不干事的差遣。<br /><br />换了一般人理解,又不用干事,又有钱拿还不高兴。<br /><br />但也有官员不愿意,比如司马光,章惇,认为自己无所事事,白拿朝廷俸禄不好。<br /><br />可到了章越则是另一个境界了。<br /><br />这是章越上疏建储后,君臣二人第一次私下谈论。<br /><br />官家皱眉道:“卿年尚不惑,便以宫观致仕,何以如此?”<br /><br />官家言下之意,你是不是对朕不满,溜得这么快哈?<br /><br />宫观虽清闲高薪,但多少有那么一点贬谪的意思。<br /><br />章越早就想过借口了道:“陛下,臣想过了,读书人以立言,立功,立德名流后世。立德的事臣不敢居之,立功的事臣办了一些,所以回乡著书,作立言的事。”<br /><br />“学司马光那般,再为陛下,为社稷稍尽绵薄之力。”<br /><br />官家听章越所言皱眉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朕已是看了,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br /><br />章越道:“司马光博学多闻,贯穿今古,此书上自晚周,下迄五代,成一家之书,褒贬去取,皆有所据依!”<br /><br />“论史学之功,唯有司马迁可与司马光相提并论。”<br /><br />官家点点头道:“司马光刚直忠允,这么多年都没变过。只可惜一直反对新法!”<br /><br />“平党项后,朕当调他入中枢。”<br /><br />章越道:“陛下,眼下平党项,事仍操切,辽军不过敷衍地攻太原,而吕惠卿打破的不过是此等二三流兵马。臣以为还是以开发湖广,安定茂州,顺州为先。”<br /><br />官家闻言怫然心道,你是嫉妒吕惠卿击退辽军之功吗?<br /><br />章越则是苦笑,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前,对左右道,只从得五分时了。<br /><br />官家听他的话,只听得五分了。<br /><br />天子越来越有主张了,不肯事事听王安石的了。<br /><br />官家顿了顿道:“皇子虽是聪慧,但平日言语不多,朕以为还需多加以栽培。”<br /><br />章越听了心底一动,一旁起居舍人正提笔记录呢。<br /><br />章越道:“陛下,臣以为深沉厚重乃为天下第一等品质;磊落豪雄次之;聪明才辩再次之。”<br /><br />“皇子深沉厚重实为国家之福。”<br /><br />官家闻言一哂。<br /><br />章越道:“能深沉厚重者,自能磊落豪雄,亦能聪明才辩。”<br /><br />“磊落豪雄者,能聪明才辩不难,只是不能深沉厚重。”<br /><br />“而能聪明才辩,仅此而已。”<br /><br />官家听了章越之言言道:“卿无论何时都是如此能言善辩。什么深沉厚重为第一等品质?说到底所谓深沉厚重还不是木讷少智,易于为臣下所操纵。”<br /><br />章越道:“陛下,臣斗胆言之从古至今从不缺能操弄权术的帝王,但缺的是恩泽百姓,德被天下的皇帝。”<br /><br />“似杨广之流虽是聪慧明辨,精通权谋,最后葬送了大隋的江山,这等没有节制,不知体恤百姓的智谋,只会害了天下!”<br /><br />官家道:“隋失天下,难道只是杨广一人的责任吗?”<br /><br />章越没接话,他是来致仕的,不是来吵架的。<br /><br />官家微笑道:“朕不需卿以宫观致仕,以观文殿大学士,金紫光禄大夫,判福州府兼福建路安抚使。”<br /><br />章越心道这个官职致仕算是正常待遇,换句话说还有一定的进步空间。<br /><br />毕竟章越这个级别,是可以给节度使致仕的。<br /><br />“其余封赏还在议中,卿家有什么其他要求,朕都如卿之请!卿事朕多年,又立大功于社稷,朕与卿要讲个君臣始终的。”<br /><br />章越心道,官家这人其实还是蛮不错的:“陛下的厚恩,臣不敢拜也。”<br /><br />官家有些忍不住了对一旁起居舍人道:“且退下。”<br /><br />“尔等也是。”石得一,宋用臣,李宪等随侍官员也是退得远远的。<br /><br />众人走后,官家对章越恼道:“卿真要朕立储后,方可允吗?连这么多年的君臣情分都不要了吗?朕当初言要与卿君臣始终的,这话卿忘了,朕可没忘。”<br /><br />章越闻言微怒道:“陛下记性真好,当初不豫时,雍王多次出入宫掖,旁若无人之事,这事难道忘了吗?”<br /><br />官家闻之当场哑口无言。<br /><br />章越道:“臣怎不知立储之事乃陛下家事。只恐太祖当年之事,故不得不说。”<br /><br />官家皱眉道:“真有此事,卿等不会力争吗?就如韩忠献一般。”<br /><br />章越不由翻白眼道:“韩忠献乃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br /><br />“即便如此,韩忠献当初也是奉了仁庙的遗命及慈圣光献太后(曹皇后)之恩典为之!”<br /><br />“最要紧当初慈圣光献太后膝下并无皇子!此一时彼一时也。”<br /><br />曹太后与高太后最大的区别是啥?官家你心底要有数啊。<br /><br />官家点点头问道:“卿这话简直与文彦博如出一辙,朕问你们由文臣来定策建制,好是不好?”<br /><br />章越道:“不好,文官都是因循守旧,若新君循制度策立,难破这悠悠积习。”<br /><br />“但除此之外,陛下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br /><br />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柳岸花又明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绿帽

冰花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