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节
他不知道过去多久,只知道身边的人越来越少。<br />
当他走到穷途末路,一处断崖边,左右仅剩两名士卒。<br />
魏军手持宽刀步步逼近,月色下的眼睛闪着豺狼遇到猎物般的兴奋与贪婪。<br />
只需一瞬间,他们就会冲上来,咬断三人的脖子,大口大口地吞噬他们的血肉。<br />
“校尉大人。”<br />
士卒的声音被风吹散,传到耳朵里的时候已经不太清楚。<br />
陆听寒苦笑:“这都是我的错,我不该带兄弟们走上这条路。”<br />
士卒很用力地摇头:“不怪您,想必兄弟们也不会怪您,要怪只怪安王,全是他一意孤行,否则我们也不会中了魏军的埋伏。”<br />
说话间,魏军已然来到跟前。<br />
为首的魏军说话带着股口音,但不影响三人的理解:“大越的陆校尉,真可惜,今晚你的命要留在这里了。”<br />
“或者,陆校尉跟我们走,高官显禄,美酒美人,应有尽有。”<br />
陆听寒冷笑:“我读书时学过一句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br />
就算是死,他也不会投身敌营。<br />
只可惜他将要失约,无法履行和怀清以茶代酒痛饮的约定了。<br />
陆听寒眼里闪过一抹决绝,转过身,奋力跃出断崖。<br />
士卒亦然,和陆听寒一样,义无反顾地跳下断崖。<br />
魏军见状,一句脏话脱口而出。<br />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破风声由远及近。<br />
数箭齐发,命中断崖上的数十名魏军。<br />
“呃..<br />
....嗬......”<br />
魏军不可置信地低头,箭矢穿胸而过,箭头上裹缠着属于自己的血。<br />
一滴。<br />
两滴。<br />
洇入深褐色的泥土里。<br />
变故发生的瞬间,陆听寒在强烈的失重感中抬头看过来。<br />
一人踏破黑夜,向他飞身而来。<br />
“陆兄!”<br />
是韩榆。<br />
......韩榆扑到断崖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陆听寒的——<br />
头发。<br />
全身的重量都在头发上,陆听寒只觉天灵盖都被撬起来了,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br />
韩榆攥着陆听寒的头发,将他一寸寸往上拖拽。<br />
“陆兄,手。”<br />
陆听寒照做,向韩榆伸出伤痕累累的右手。<br />
“抓紧。”韩榆说。<br />
“好。”陆听寒应。<br />
韩榆先抓右手,然后左手,一用力,把陆听寒从断崖边拉了上来。<br />
两名士卒也被韩二韩三救了回来,两眼发直,软手软脚地坐在地上。<br />
“真好。”陆听寒扯出一抹笑,语调比月光还要轻,“我可以按时赴约了。”<br />
韩榆勾唇,正欲开口,陆听寒身体微晃,在他面前缓缓倒下。<br />
“陆兄!”<br />
-<br />
韩榆沿血迹找到陆听寒,顺利将他带回军营。<br />
除此之外,魏军的尸体也被越军拖了回来,连夜吊在城墙上。<br />
陆听寒的情况不太好,箭头和暗器上有毒,军医费了不少力气才配制出解药。<br />
“毒药性烈,若陆校尉半月未醒,怕是......”<br />
军医为陆听寒取下头上的银针,悄声离开了。<br />
韩榆叮嘱陆听寒的<br />
亲兵照顾好他,悄无声息地离开。<br />
昨天夜里,不仅三路大军遭遇伏击,军营也遭到了魏军的突袭。<br />
火药军十个有九个受伤,这会儿正在军医那边躺着。<br />
身为他们的上峰,必要的关心不可少。<br />
走在军营里,所经之处不见往日的轻快,凝重沉闷,一片风声鹤唳。<br />
韩榆想到昨夜。<br />
王将军带兵赶到时,朱飞及负责掩护的士卒尸横荒野,死相极为凄惨。<br />
他翻遍所有的尸体,不见安王其人。<br />
王将军和魏军一番恶战,以两败俱伤的结局险胜。<br />
回到军营,梅仲良正大发雷霆。梅仲良责怪陆听寒和朱飞没有保护好安王,害他极有可能落入大魏人手里。<br />
只不过朱飞已经魂归地府,陆听寒昏迷不醒,他只能对着空气发泄火气。<br />
军中将领的脸色难看至极。<br />
不仅因为安王的失踪,更因为两名幸存士卒的话。<br />
关通天不惧梅仲良,直言不讳道:“若非安王不顾大局意气用事,朱校尉不用死,陆校尉也不会性命垂危。”<br />
梅仲良恼羞成怒,指着死对头:“你!”<br />
关通天继续说:“还有梅将军,要不是你坚持先发制人主动出击,那几千士卒都还好好活着。”<br />
此战大越伤亡惨重,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梅仲良和关通天分别活捉了两名大魏将领。<br />
梅仲良自知理亏,被他说得哑口无言。<br />
“本将军会将此事如实禀报陛下。”关通天冷声道,“而眼下当务之急,是找出潜伏<br />
在军营里的内应。”<br />
是的,内应。<br />
魏军会在越军的必经之路上伏击,一定有人事先通风报信。<br />
梅仲良不咸不淡说了声“知道了”,一边派人寻找安王,一边在军中展开肃清。<br />
这场大规模的肃清行动,便是风声鹤唳的原因。<br />
韩榆面不改色穿行在人群中,探望受伤的火药军,仔细叮嘱两句,又去火药营继续做事了。<br />
昨夜的突袭几乎耗尽了所有的火药,多一人多份力量,韩榆和火药军一起制作火药。<br />
下午,陆听寒没醒,内应也没揪出来。<br />
申时左右,一名男童捧着木匣子出现在军营门口,指名道姓说这是给梅仲良梅大将军的。<br />
梅仲良打开木匣子,里面赫然是一只耳朵。<br />
人的耳朵。<br />
来自安王。<br />
梅仲良看着魏军从外孙身上割下来的器官,差点晕死过去。<br />
除耳朵以外,还有一张纸条。<br />
“明日巳时,魏营一聚。”<br />
说是一聚,实际多半是谈判,甚至威逼。<br />
“这是挑衅!”<br />
“魏军该死!”<br />
“明天真要去吗?”<br />
梅仲良呼吸紊乱,不容置喙地沉声道:“去!”关通天直视他:“如果大魏提出非常过分的要求,梅将军可会答应?”<br />
“我......”梅仲良咽了口唾沫,“安王被俘,他乃皇子龙孙。”<br />
关通天不说话了。<br />
作为永庆帝的亲信,他自然不愿安王落入敌军手中。<br />
“明天派谁过去?”他问。<br />
梅仲良眼神微闪:“陈先生能言善辩,他算一个,<br />
另外......韩大人如何?”<br />
坐在角落里,正在揣摩火器该如何改进的韩榆:“???”<br />
“还有刘将军,军中除了你我以外只他官职最高,刘将军去往魏营,也能为陈先生和韩大人镇场子。”
当他走到穷途末路,一处断崖边,左右仅剩两名士卒。<br />
魏军手持宽刀步步逼近,月色下的眼睛闪着豺狼遇到猎物般的兴奋与贪婪。<br />
只需一瞬间,他们就会冲上来,咬断三人的脖子,大口大口地吞噬他们的血肉。<br />
“校尉大人。”<br />
士卒的声音被风吹散,传到耳朵里的时候已经不太清楚。<br />
陆听寒苦笑:“这都是我的错,我不该带兄弟们走上这条路。”<br />
士卒很用力地摇头:“不怪您,想必兄弟们也不会怪您,要怪只怪安王,全是他一意孤行,否则我们也不会中了魏军的埋伏。”<br />
说话间,魏军已然来到跟前。<br />
为首的魏军说话带着股口音,但不影响三人的理解:“大越的陆校尉,真可惜,今晚你的命要留在这里了。”<br />
“或者,陆校尉跟我们走,高官显禄,美酒美人,应有尽有。”<br />
陆听寒冷笑:“我读书时学过一句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br />
就算是死,他也不会投身敌营。<br />
只可惜他将要失约,无法履行和怀清以茶代酒痛饮的约定了。<br />
陆听寒眼里闪过一抹决绝,转过身,奋力跃出断崖。<br />
士卒亦然,和陆听寒一样,义无反顾地跳下断崖。<br />
魏军见状,一句脏话脱口而出。<br />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破风声由远及近。<br />
数箭齐发,命中断崖上的数十名魏军。<br />
“呃..<br />
....嗬......”<br />
魏军不可置信地低头,箭矢穿胸而过,箭头上裹缠着属于自己的血。<br />
一滴。<br />
两滴。<br />
洇入深褐色的泥土里。<br />
变故发生的瞬间,陆听寒在强烈的失重感中抬头看过来。<br />
一人踏破黑夜,向他飞身而来。<br />
“陆兄!”<br />
是韩榆。<br />
......韩榆扑到断崖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陆听寒的——<br />
头发。<br />
全身的重量都在头发上,陆听寒只觉天灵盖都被撬起来了,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br />
韩榆攥着陆听寒的头发,将他一寸寸往上拖拽。<br />
“陆兄,手。”<br />
陆听寒照做,向韩榆伸出伤痕累累的右手。<br />
“抓紧。”韩榆说。<br />
“好。”陆听寒应。<br />
韩榆先抓右手,然后左手,一用力,把陆听寒从断崖边拉了上来。<br />
两名士卒也被韩二韩三救了回来,两眼发直,软手软脚地坐在地上。<br />
“真好。”陆听寒扯出一抹笑,语调比月光还要轻,“我可以按时赴约了。”<br />
韩榆勾唇,正欲开口,陆听寒身体微晃,在他面前缓缓倒下。<br />
“陆兄!”<br />
-<br />
韩榆沿血迹找到陆听寒,顺利将他带回军营。<br />
除此之外,魏军的尸体也被越军拖了回来,连夜吊在城墙上。<br />
陆听寒的情况不太好,箭头和暗器上有毒,军医费了不少力气才配制出解药。<br />
“毒药性烈,若陆校尉半月未醒,怕是......”<br />
军医为陆听寒取下头上的银针,悄声离开了。<br />
韩榆叮嘱陆听寒的<br />
亲兵照顾好他,悄无声息地离开。<br />
昨天夜里,不仅三路大军遭遇伏击,军营也遭到了魏军的突袭。<br />
火药军十个有九个受伤,这会儿正在军医那边躺着。<br />
身为他们的上峰,必要的关心不可少。<br />
走在军营里,所经之处不见往日的轻快,凝重沉闷,一片风声鹤唳。<br />
韩榆想到昨夜。<br />
王将军带兵赶到时,朱飞及负责掩护的士卒尸横荒野,死相极为凄惨。<br />
他翻遍所有的尸体,不见安王其人。<br />
王将军和魏军一番恶战,以两败俱伤的结局险胜。<br />
回到军营,梅仲良正大发雷霆。梅仲良责怪陆听寒和朱飞没有保护好安王,害他极有可能落入大魏人手里。<br />
只不过朱飞已经魂归地府,陆听寒昏迷不醒,他只能对着空气发泄火气。<br />
军中将领的脸色难看至极。<br />
不仅因为安王的失踪,更因为两名幸存士卒的话。<br />
关通天不惧梅仲良,直言不讳道:“若非安王不顾大局意气用事,朱校尉不用死,陆校尉也不会性命垂危。”<br />
梅仲良恼羞成怒,指着死对头:“你!”<br />
关通天继续说:“还有梅将军,要不是你坚持先发制人主动出击,那几千士卒都还好好活着。”<br />
此战大越伤亡惨重,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梅仲良和关通天分别活捉了两名大魏将领。<br />
梅仲良自知理亏,被他说得哑口无言。<br />
“本将军会将此事如实禀报陛下。”关通天冷声道,“而眼下当务之急,是找出潜伏<br />
在军营里的内应。”<br />
是的,内应。<br />
魏军会在越军的必经之路上伏击,一定有人事先通风报信。<br />
梅仲良不咸不淡说了声“知道了”,一边派人寻找安王,一边在军中展开肃清。<br />
这场大规模的肃清行动,便是风声鹤唳的原因。<br />
韩榆面不改色穿行在人群中,探望受伤的火药军,仔细叮嘱两句,又去火药营继续做事了。<br />
昨夜的突袭几乎耗尽了所有的火药,多一人多份力量,韩榆和火药军一起制作火药。<br />
下午,陆听寒没醒,内应也没揪出来。<br />
申时左右,一名男童捧着木匣子出现在军营门口,指名道姓说这是给梅仲良梅大将军的。<br />
梅仲良打开木匣子,里面赫然是一只耳朵。<br />
人的耳朵。<br />
来自安王。<br />
梅仲良看着魏军从外孙身上割下来的器官,差点晕死过去。<br />
除耳朵以外,还有一张纸条。<br />
“明日巳时,魏营一聚。”<br />
说是一聚,实际多半是谈判,甚至威逼。<br />
“这是挑衅!”<br />
“魏军该死!”<br />
“明天真要去吗?”<br />
梅仲良呼吸紊乱,不容置喙地沉声道:“去!”关通天直视他:“如果大魏提出非常过分的要求,梅将军可会答应?”<br />
“我......”梅仲良咽了口唾沫,“安王被俘,他乃皇子龙孙。”<br />
关通天不说话了。<br />
作为永庆帝的亲信,他自然不愿安王落入敌军手中。<br />
“明天派谁过去?”他问。<br />
梅仲良眼神微闪:“陈先生能言善辩,他算一个,<br />
另外......韩大人如何?”<br />
坐在角落里,正在揣摩火器该如何改进的韩榆:“???”<br />
“还有刘将军,军中除了你我以外只他官职最高,刘将军去往魏营,也能为陈先生和韩大人镇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