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节
粉白的兔子憨态可掬,四周点缀着色泽同样粉嫩的花叶。<br />
手指轻碰一下,那兔子轻颤起来,瞧着栩栩如生。<br />
韩松勾唇,已经能想象到锦锦收到这朵珠花后眉开眼笑的模样了。<br />
他也不问韩榆为何去首饰铺子,不客气地收下了:“我替三个孩子谢谢小叔。”<br />
韩榆莞尔:“一家人不说两家话。”<br />
韩松也笑了。<br />
......<br />
马车停在文武伯府,韩榆下来,又往城南驶去。<br />
韩榆进门,韩一就迎上来。<br />
“主子,那位在您房间。<br />
”<br />
韩榆点头表示知道了,褪下大氅交给韩一,径直推开房门。<br />
越含玉坐在灯下看书,腿上趴着肥猫。<br />
黑煤球对她的态度堪称谄媚,尾巴圈着手腕,叫声也嗲里嗲气,圆咕隆咚的猫瞳直勾勾望着越含玉。<br />
韩榆静静观望片刻,故意说酸话:“我的猫对你比对我还要亲近。”<br />
越含玉抬眸,看着他笑。<br />
这样一来,反而笑得韩榆不好意思了,以拳抵唇轻咳一声,在她旁边落座。<br />
“喏,新年礼物。”<br />
越含玉指了指桌上的盒子,示意韩榆打开。<br />
韩榆饶有兴致地看了眼,心底浮现诸多猜测,起身打开盒子。<br />
是一只走马灯。<br />
竹条扎成,灯壳里贴着彩纸剪成的图案。<br />
在蜡烛的作用下,剪纸图案映在灯壳上,缓慢往来回转着。<br />
图案跟活了似的,一幕幕自眼神闪过。<br />
韩榆俯下身,仔细打量。<br />
初遇时。<br />
并肩作战时。<br />
离别时。<br />
重逢时。<br />
云远府府衙的屋顶上,迟来百年的亲吻。“咳——”<br />
韩榆心头酸楚,耳尖却不受控地浮起热意。<br />
不必问就知道,这只走马灯是越含玉亲手制作。<br />
韩榆从灯上移开眼,落在越含玉手指上。<br />
烛火昏暗,但不影响韩榆看清素白手指上刺眼的红痕。<br />
韩榆一言不发地走到角落,取出家中常备的药箱,打开找到伤药。<br />
竹条只划破表皮,韩榆挨个儿敷上浅黄的药粉。<br />
这药粉里掺入了小白的叶片,治愈效果极佳。<br />
越含玉敏锐地察觉到,眼<br />
底笑意盎然。<br />
上完药,韩榆轻声说:“我也给你准备了。”<br />
见韩榆往书桌走去,蹲下身打开暗格,越含玉忍不住轻笑。<br />
总是这样,什么东西都往暗格里塞。<br />
当然,她同样清楚,能在韩榆的暗格里占据一隅之地,必然是万分重要的东西。<br />
越含玉单手托腮,拭目以待。<br />
韩榆把白玉色的陶瓷小罐放到桌上,在凳子上正襟危坐:“打开看看。”<br />
越含玉拿起来,比她手心还小了一圈。<br />
打开盖子,一股甜香涌入鼻息间。<br />
“口脂?”<br />
越含玉无名指在檀色的细润膏体上轻轻按压,点涂在下唇,又用指腹晕染。<br />
口脂的颜色并非当前在贵妇小姐中极受欢迎的朱赤色,却意外非常适合越含玉。<br />
点涂完上唇,轻抿一下,越含玉侧首看向韩榆:“如何?”<br />
韩榆别开眼,又转回来。<br />
自然是极好的。<br />
越含玉又问:“你做的?”<br />
韩榆眨了眨眼,没有否认。<br />
越含玉唇畔的笑意无限放大,沾染口脂的唇弯起像月牙。<br />
“我很喜欢。”<br />
她靠近,韩榆嘴角一暖。<br />
丝丝缕缕的甜蔓延开来。比蜂蜜还要甜。<br />
烛火摇曳,两人都红了脸。<br />
-<br />
翻过年,便是永庆二十七年。<br />
正月下旬,地方官员陆续回京述职,并等待礼部的任命。<br />
韩景修就是这时候带着妻子儿女回京的。<br />
他回来的那天,韩榆公务繁忙,挤不出时间出城相迎,只韩松和顾复前往。<br />
韩景修没想到他外放几年,爹娘又认<br />
了个干儿子。<br />
看着顾复熟悉的面孔,韩景修脚下踩空,险些从马车上摔下来。<br />
“阮......”<br />
顾复松开扶住韩景修胳膊的手,后退一步,拱手作揖:“在下顾复,太平府人士。”<br />
太平府?<br />
难道不是阮家人?<br />
韩景修掩下眼底的惊愕,看顾复的神情不似作伪,也不再多想,笑着说:“我比你大了半个月,你唤我三哥便是。”<br />
顾复从善如流地喊道:“三哥。”<br />
韩景修拱手:“四弟。”<br />
韩榆无声注视着这一幕,心底十分宁静。<br />
他和韩榆、顾复商讨过,是否要告诉韩景修真相。<br />
顾复表示无所谓,总归是以兄弟相称。<br />
韩榆认为,韩景修作为局中人,有权利知道这件事。<br />
而眼下在城外,有些话不宜说。<br />
大家寒暄几句,一并回到韩家后,韩松就把顾复的身份告诉了韩景修。<br />
韩景修目瞪口呆,看着顾复半晌没回过神。<br />
良久,他才闭上足以塞下一颗鸡蛋的嘴巴,叹息感慨道:“真是造化弄人。”<br />
虽然震惊,但他还是接受了这个真相,也尝试着与顾复亲近。<br />
几年的外放生涯让韩景修的心性坚韧许多,不再是当年那个轻易被挫折和变故打败,鸵鸟一样只知逃避,一蹶不振的青年人了。<br />
傍晚时分,韩榆忙完堆积如山的公文,匆匆赶到韩家。<br />
韩景修的一双儿女正缠着顾复,撒着娇让他陪他们一起玩滑梯和跷跷板。<br />
韩榆会心一笑,心底愉悦油然而生。<br />
次月,韩景修出任顺天府府丞。<br />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灵岩寺事件后平安归来,永庆帝再一次给京卫指挥使司来了场大清洗。<br />
清洗的结果就是他的亲信——现任京卫指挥使曾被万两黄金收买,与梅武狼狈为奸,任由梅武在京卫指挥使司暗箱操作,安插自己的人手。<br />
永庆帝怒不可遏,把证据砸到京卫指挥使的脸上,命禁军将其拉至午门斩首。<br />
二月里,前云远府驻军总兵苏升泰回京,接任京卫指挥使一职。<br />
文臣不宜与武将走得太近,即便韩榆手握火药营,也只命人备了贺礼送去苏家。<br />
梅仲良已死,苏升泰理应得到重用。<br />
......
手指轻碰一下,那兔子轻颤起来,瞧着栩栩如生。<br />
韩松勾唇,已经能想象到锦锦收到这朵珠花后眉开眼笑的模样了。<br />
他也不问韩榆为何去首饰铺子,不客气地收下了:“我替三个孩子谢谢小叔。”<br />
韩榆莞尔:“一家人不说两家话。”<br />
韩松也笑了。<br />
......<br />
马车停在文武伯府,韩榆下来,又往城南驶去。<br />
韩榆进门,韩一就迎上来。<br />
“主子,那位在您房间。<br />
”<br />
韩榆点头表示知道了,褪下大氅交给韩一,径直推开房门。<br />
越含玉坐在灯下看书,腿上趴着肥猫。<br />
黑煤球对她的态度堪称谄媚,尾巴圈着手腕,叫声也嗲里嗲气,圆咕隆咚的猫瞳直勾勾望着越含玉。<br />
韩榆静静观望片刻,故意说酸话:“我的猫对你比对我还要亲近。”<br />
越含玉抬眸,看着他笑。<br />
这样一来,反而笑得韩榆不好意思了,以拳抵唇轻咳一声,在她旁边落座。<br />
“喏,新年礼物。”<br />
越含玉指了指桌上的盒子,示意韩榆打开。<br />
韩榆饶有兴致地看了眼,心底浮现诸多猜测,起身打开盒子。<br />
是一只走马灯。<br />
竹条扎成,灯壳里贴着彩纸剪成的图案。<br />
在蜡烛的作用下,剪纸图案映在灯壳上,缓慢往来回转着。<br />
图案跟活了似的,一幕幕自眼神闪过。<br />
韩榆俯下身,仔细打量。<br />
初遇时。<br />
并肩作战时。<br />
离别时。<br />
重逢时。<br />
云远府府衙的屋顶上,迟来百年的亲吻。“咳——”<br />
韩榆心头酸楚,耳尖却不受控地浮起热意。<br />
不必问就知道,这只走马灯是越含玉亲手制作。<br />
韩榆从灯上移开眼,落在越含玉手指上。<br />
烛火昏暗,但不影响韩榆看清素白手指上刺眼的红痕。<br />
韩榆一言不发地走到角落,取出家中常备的药箱,打开找到伤药。<br />
竹条只划破表皮,韩榆挨个儿敷上浅黄的药粉。<br />
这药粉里掺入了小白的叶片,治愈效果极佳。<br />
越含玉敏锐地察觉到,眼<br />
底笑意盎然。<br />
上完药,韩榆轻声说:“我也给你准备了。”<br />
见韩榆往书桌走去,蹲下身打开暗格,越含玉忍不住轻笑。<br />
总是这样,什么东西都往暗格里塞。<br />
当然,她同样清楚,能在韩榆的暗格里占据一隅之地,必然是万分重要的东西。<br />
越含玉单手托腮,拭目以待。<br />
韩榆把白玉色的陶瓷小罐放到桌上,在凳子上正襟危坐:“打开看看。”<br />
越含玉拿起来,比她手心还小了一圈。<br />
打开盖子,一股甜香涌入鼻息间。<br />
“口脂?”<br />
越含玉无名指在檀色的细润膏体上轻轻按压,点涂在下唇,又用指腹晕染。<br />
口脂的颜色并非当前在贵妇小姐中极受欢迎的朱赤色,却意外非常适合越含玉。<br />
点涂完上唇,轻抿一下,越含玉侧首看向韩榆:“如何?”<br />
韩榆别开眼,又转回来。<br />
自然是极好的。<br />
越含玉又问:“你做的?”<br />
韩榆眨了眨眼,没有否认。<br />
越含玉唇畔的笑意无限放大,沾染口脂的唇弯起像月牙。<br />
“我很喜欢。”<br />
她靠近,韩榆嘴角一暖。<br />
丝丝缕缕的甜蔓延开来。比蜂蜜还要甜。<br />
烛火摇曳,两人都红了脸。<br />
-<br />
翻过年,便是永庆二十七年。<br />
正月下旬,地方官员陆续回京述职,并等待礼部的任命。<br />
韩景修就是这时候带着妻子儿女回京的。<br />
他回来的那天,韩榆公务繁忙,挤不出时间出城相迎,只韩松和顾复前往。<br />
韩景修没想到他外放几年,爹娘又认<br />
了个干儿子。<br />
看着顾复熟悉的面孔,韩景修脚下踩空,险些从马车上摔下来。<br />
“阮......”<br />
顾复松开扶住韩景修胳膊的手,后退一步,拱手作揖:“在下顾复,太平府人士。”<br />
太平府?<br />
难道不是阮家人?<br />
韩景修掩下眼底的惊愕,看顾复的神情不似作伪,也不再多想,笑着说:“我比你大了半个月,你唤我三哥便是。”<br />
顾复从善如流地喊道:“三哥。”<br />
韩景修拱手:“四弟。”<br />
韩榆无声注视着这一幕,心底十分宁静。<br />
他和韩榆、顾复商讨过,是否要告诉韩景修真相。<br />
顾复表示无所谓,总归是以兄弟相称。<br />
韩榆认为,韩景修作为局中人,有权利知道这件事。<br />
而眼下在城外,有些话不宜说。<br />
大家寒暄几句,一并回到韩家后,韩松就把顾复的身份告诉了韩景修。<br />
韩景修目瞪口呆,看着顾复半晌没回过神。<br />
良久,他才闭上足以塞下一颗鸡蛋的嘴巴,叹息感慨道:“真是造化弄人。”<br />
虽然震惊,但他还是接受了这个真相,也尝试着与顾复亲近。<br />
几年的外放生涯让韩景修的心性坚韧许多,不再是当年那个轻易被挫折和变故打败,鸵鸟一样只知逃避,一蹶不振的青年人了。<br />
傍晚时分,韩榆忙完堆积如山的公文,匆匆赶到韩家。<br />
韩景修的一双儿女正缠着顾复,撒着娇让他陪他们一起玩滑梯和跷跷板。<br />
韩榆会心一笑,心底愉悦油然而生。<br />
次月,韩景修出任顺天府府丞。<br />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灵岩寺事件后平安归来,永庆帝再一次给京卫指挥使司来了场大清洗。<br />
清洗的结果就是他的亲信——现任京卫指挥使曾被万两黄金收买,与梅武狼狈为奸,任由梅武在京卫指挥使司暗箱操作,安插自己的人手。<br />
永庆帝怒不可遏,把证据砸到京卫指挥使的脸上,命禁军将其拉至午门斩首。<br />
二月里,前云远府驻军总兵苏升泰回京,接任京卫指挥使一职。<br />
文臣不宜与武将走得太近,即便韩榆手握火药营,也只命人备了贺礼送去苏家。<br />
梅仲良已死,苏升泰理应得到重用。<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