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就要想到三。<br />
这点茂武记住了。<br />
他十分开朗地笑起来:“知道了!”<br />
不就是翻屋子吗?这题他会。<br />
--<br />
周鸣玉回到绣坊,就开始赶制端王妃所要的那些物件。<br />
花样不难,难的是要精细,一根线劈成二十四根的做法,若不是为了这些皇亲国戚,她寻常根本不会去用。<br />
她只管混线去做,旁的杂活,都另有绣娘和绣文帮她去做。<br />
如此,赶了小半个月,才带着成品来到端王府上。<br />
许是有了先前王妃的青眼,周鸣玉这回上门,通报的速度极快。来门口接周鸣玉的是个年纪不大的侍女,周鸣玉记得她是那日站在端王妃身边伺候的。<br />
侍女一路引着周鸣玉来到后院。<br />
端王虽非今上的同胞兄弟,却十分得今上看重,虽久居封地,上京的王府却占地极大,后院还有个不小的马场。<br />
周鸣玉到时,遥遥便见着马场上有人红衣黑马,英姿飒爽,疾驰之下抬手放弓仍能正中红心,正是原之琼。<br />
端王妃坐在阴凉处看原之琼跑马,见周鸣玉来了,笑意盈盈,叫她到身边说话。<br />
周鸣玉未敢造次,规矩行礼,听端王妃免了之后才起身献上木匣。<br />
端王妃早不在乎这些东西了。<br />
当日那把扇子,她随手就给了原之琼,这些玩弄之用的小物件,她手里也从来不缺。<br />
故此,端王妃不过是随手拿起一样瞧了两眼,夸了周鸣玉几句,便放在了一边。<br />
周鸣玉心里十分不痛快。<br />
她虽受了几年波折,如今回了上京,倒也算日子舒坦。即便自己只是平头百姓,往来也都是官眷夫人,面子上做不足,钱财上总能做足。<br />
端王妃随口这一句费了她这么多功夫,如今就这么撂下了,让她很不开心。<br />
从前的谢惜就十分不喜欢端王妃的这副做派,每每有端王妃在的场合,总是能避则避,总之谢家门庭高贵,也犯不上给她一个王妃面子。<br />
但现在周鸣玉不能如此做。<br />
她面上未有一丝波澜,口中说着王妃喜欢就好,而后行礼告退。<br />
谁料原之琼遥遥见着她,却下马过来了。<br />
“周姑娘。”<br />
她接过侍女递来的帕子,擦了擦脸上的汗,眉眼弯弯地迎上来:“周姑娘今日是来送东西的?”<br />
她瞧见那边侍女手上的木盒:“拿过来叫我瞧瞧。”<br />
周鸣玉如今瞧着原之琼就警惕,心里暗暗戒备着,不知她又要做什么。<br />
原之琼却是一副俏皮活泼讨人喜欢的模样,挨个将东西瞧了瞧,又取出里头那件端王妃看都没看的小屏风摆件来,有模有样地捧到端王妃面前去。“这件喜鹊报春的小屏风,我前些日子去云裳坊就看上了。当日她们那掌柜姚娘子同我说,这喜鹊还没绣好,卖不得人。谁知周姑娘细心,今日一并送来了。”<br />
端王妃给原之琼轻轻扇扇子,听见她这话,才将目光转到这摆件上来。<br />
这小屏风不大,不过一掌高,难得的是绣工精细,色彩明亮,放到女孩儿家的闺房里,最是奇巧不过。<br />
端王妃见原之琼喜欢,也对周鸣玉此举满意起来,叫厨房把今日宫里新赏下来的樱桃,给周鸣玉带一盘去。<br />
周鸣玉面露欣喜之色,跪下谢恩,十分感谢地接过那盘樱桃。<br />
她心里却在发苦:宫里赏下来这些樱桃,兴许还没她后院樱桃树上掐下来的甜。<br />
人间富贵至极的端王妃,赏她一把金瓜子也是好的啊。<br />
周鸣玉带着樱桃,再次告退。<br />
这回原之琼道:“我正巧骑马累了,送周姑娘出去罢。”<br />
周鸣玉摸不准原之琼的心思,道:“民女岂敢劳郡主相送。”<br />
原之琼道:“不妨事,我见周姑娘手巧,又与我年岁相仿,倒有些亲近之意,想与周姑娘说说话。周姑娘莫不是嫌弃我?”<br />
她脸色笑眯眯的,那厢端王妃的脸色却冷了。<br />
周鸣玉连忙道:“民女岂敢有这样的心思。郡主肯叫民女说话,是民女的福气。”<br />
原之琼走过来,道:“周姑娘紧张什么,就是两句话罢了。”<br />
她带头向外走去,周鸣玉只得在她身后一步跟着。<br />
原之琼叫侍女退远些,瞧着周鸣玉笑:“周姑娘离我那么远做什么?”<br />
周鸣玉只得靠近她些:“郡主有何吩咐?”<br />
原之琼将手上一个金镶玉的戒指取下来,放在她的樱桃托盘里:“这樱桃酸得要死,我母亲不肯吃,才将它赏人。你回去悄悄扔了,别叫人瞧见就是。”<br />
周鸣玉看着那个戒指,觉得自己也不是不能和她聊。<br />
“宫里赏的樱桃,自是浩荡恩典,岂能作践。”<br />
原之琼道了句“随你”,这才压低声音问:“杨简找过你了吗?”<br />
她甚至分外好心地提醒了她一遍:“杨简,杨八郎,龙爪司的冷面阎王。”<br />
周鸣玉无奈道:“不曾。”<br />
原之琼道:“那你可要小心了。身边的东西都管管仔细,身边的人都好好瞧瞧,保不齐哪个青天白日,就要遭了跟头。”<br />
周鸣玉道:“多谢郡主提醒。”<br />
二人一路穿过回廊,遥遥见得一个锦衣青年,背脊挺拔,风姿卓然,走过来问原之琼:“这位是?”<br />
正是原之璘。<br />
周鸣玉屈膝向他行礼:“民女是繁记的绣娘,见过世子。”<br />
原之璘眼神上下打量周鸣玉一遍,饶有兴趣问:“你怎知我是世子?”<br />
原之琼将周鸣玉一拉,对他没好气地道:“在端王府里穿着常服随意走动,不是世子是谁?她又不是没长脑子。”原之璘无语道:“我是问她,你插什么话?”<br />
府门近在眼前,原之琼没理他,将周鸣玉拉着绕过原之璘,向门口一推。<br />
“我的话说完了,周姑娘慢走。”<br />
周鸣玉看见原之璘第一眼就觉得不对劲。<br />
她从前与原之璘相处不多,大约知道此子嘴上风流,在宫中伴读还敢调戏宫女,不过只是嘴上说说,不曾越界。<br />
而如今,许是在封地散漫惯了,越发放肆。<br />
她口中提繁记,也是想叫他收敛。毕竟繁记的东家在今上跟前得脸,也不是什么好惹的人物。<br />
谁知这原之璘半分不怕死。<br />
周鸣玉忙不迭地行礼,转身离开端王府。<br />
待人走远了,原之琼才回过头来,对着一脸不爽的原之璘,扬手就是一个巴掌。<br />
“你——”<br />
“我什么我?”<br />
原之琼冷着一张脸,对自己的兄长没有半分敬意,只剩下满眼的厌恶。<br />
“我警告你,把你从前在封地里那些浪荡习气都给我收起来。此番父王回京,是有要事在身,你若敢节外生枝,我绝不放过你。”<br />
原之璘冷笑着摸了摸自己肿起来的脸:“你一个姑娘家,跟自己哥哥逞凶斗狠?来日到了外面,看谁还肯做你的倚仗?”<br />
原之琼不屑道:“那就试试看,瞧瞧你世袭王位,又能走到多远。”<br />
--<br />
周鸣玉一路捧着那盘樱桃,坐马车回了云裳坊。<br />
姚娘子和绣文迎上来,接过她手里的盘子,稀罕道:“今日是怎么了,还捧着盘樱桃回来?是端王妃赏的?”<br />
绣文嘴馋,手里摸了一个就吃。<br />
“别吃!”周鸣玉打了她手,转身瞧了瞧,将她挡住,“赏的也没法吃,酸死了。”<br />
姚娘子偷笑,接过来道:“我拿去处理,你回房换衣裳罢。”<br />
周鸣玉应声,上楼回到自己房间。<br />
她平日里都在绣坊,绣娘们也都和睦,自己从来都不锁门。<br />
但今日,她的手抵在门上,刚一推,就察觉到了不对。<br />
地上有很细的暗金粉末,零零碎碎地撒在门口,藏在暗色的木制地板上,不仔细根本瞧不出半分。<br />
那是她每日出门前留在门上的小小心机。<br />
今日,有人趁她不在,进了她的房间。<br />
周鸣玉推门进去,检查了背街的窗户,窗边同样有很浅的铅粉痕迹。<br />
她蹲下身,手放在地上慢慢抚过去,大概猜到是有人从窗户进了她的房间,又去门边查看了一下,确保无人进来。周鸣玉转过身去,走到床边,将床内木柜上的锁晃了晃,冷笑了一声。<br />
有人翻过这柜子了。<br />
这里头,装的是她从奴籍换为良籍的身契。<br />
第6章<br />
周鸣玉想也知道这是谁做的。<br />
她幼时也有那么一把海棠团扇,绣面是她六姐出嫁前给她绣的。她心中记挂六姐,便时常拿着那把扇子。<br />
那时杨简雕了只玉兔子扇坠给她,她十分喜欢,就挂在那把扇子上。
这点茂武记住了。<br />
他十分开朗地笑起来:“知道了!”<br />
不就是翻屋子吗?这题他会。<br />
--<br />
周鸣玉回到绣坊,就开始赶制端王妃所要的那些物件。<br />
花样不难,难的是要精细,一根线劈成二十四根的做法,若不是为了这些皇亲国戚,她寻常根本不会去用。<br />
她只管混线去做,旁的杂活,都另有绣娘和绣文帮她去做。<br />
如此,赶了小半个月,才带着成品来到端王府上。<br />
许是有了先前王妃的青眼,周鸣玉这回上门,通报的速度极快。来门口接周鸣玉的是个年纪不大的侍女,周鸣玉记得她是那日站在端王妃身边伺候的。<br />
侍女一路引着周鸣玉来到后院。<br />
端王虽非今上的同胞兄弟,却十分得今上看重,虽久居封地,上京的王府却占地极大,后院还有个不小的马场。<br />
周鸣玉到时,遥遥便见着马场上有人红衣黑马,英姿飒爽,疾驰之下抬手放弓仍能正中红心,正是原之琼。<br />
端王妃坐在阴凉处看原之琼跑马,见周鸣玉来了,笑意盈盈,叫她到身边说话。<br />
周鸣玉未敢造次,规矩行礼,听端王妃免了之后才起身献上木匣。<br />
端王妃早不在乎这些东西了。<br />
当日那把扇子,她随手就给了原之琼,这些玩弄之用的小物件,她手里也从来不缺。<br />
故此,端王妃不过是随手拿起一样瞧了两眼,夸了周鸣玉几句,便放在了一边。<br />
周鸣玉心里十分不痛快。<br />
她虽受了几年波折,如今回了上京,倒也算日子舒坦。即便自己只是平头百姓,往来也都是官眷夫人,面子上做不足,钱财上总能做足。<br />
端王妃随口这一句费了她这么多功夫,如今就这么撂下了,让她很不开心。<br />
从前的谢惜就十分不喜欢端王妃的这副做派,每每有端王妃在的场合,总是能避则避,总之谢家门庭高贵,也犯不上给她一个王妃面子。<br />
但现在周鸣玉不能如此做。<br />
她面上未有一丝波澜,口中说着王妃喜欢就好,而后行礼告退。<br />
谁料原之琼遥遥见着她,却下马过来了。<br />
“周姑娘。”<br />
她接过侍女递来的帕子,擦了擦脸上的汗,眉眼弯弯地迎上来:“周姑娘今日是来送东西的?”<br />
她瞧见那边侍女手上的木盒:“拿过来叫我瞧瞧。”<br />
周鸣玉如今瞧着原之琼就警惕,心里暗暗戒备着,不知她又要做什么。<br />
原之琼却是一副俏皮活泼讨人喜欢的模样,挨个将东西瞧了瞧,又取出里头那件端王妃看都没看的小屏风摆件来,有模有样地捧到端王妃面前去。“这件喜鹊报春的小屏风,我前些日子去云裳坊就看上了。当日她们那掌柜姚娘子同我说,这喜鹊还没绣好,卖不得人。谁知周姑娘细心,今日一并送来了。”<br />
端王妃给原之琼轻轻扇扇子,听见她这话,才将目光转到这摆件上来。<br />
这小屏风不大,不过一掌高,难得的是绣工精细,色彩明亮,放到女孩儿家的闺房里,最是奇巧不过。<br />
端王妃见原之琼喜欢,也对周鸣玉此举满意起来,叫厨房把今日宫里新赏下来的樱桃,给周鸣玉带一盘去。<br />
周鸣玉面露欣喜之色,跪下谢恩,十分感谢地接过那盘樱桃。<br />
她心里却在发苦:宫里赏下来这些樱桃,兴许还没她后院樱桃树上掐下来的甜。<br />
人间富贵至极的端王妃,赏她一把金瓜子也是好的啊。<br />
周鸣玉带着樱桃,再次告退。<br />
这回原之琼道:“我正巧骑马累了,送周姑娘出去罢。”<br />
周鸣玉摸不准原之琼的心思,道:“民女岂敢劳郡主相送。”<br />
原之琼道:“不妨事,我见周姑娘手巧,又与我年岁相仿,倒有些亲近之意,想与周姑娘说说话。周姑娘莫不是嫌弃我?”<br />
她脸色笑眯眯的,那厢端王妃的脸色却冷了。<br />
周鸣玉连忙道:“民女岂敢有这样的心思。郡主肯叫民女说话,是民女的福气。”<br />
原之琼走过来,道:“周姑娘紧张什么,就是两句话罢了。”<br />
她带头向外走去,周鸣玉只得在她身后一步跟着。<br />
原之琼叫侍女退远些,瞧着周鸣玉笑:“周姑娘离我那么远做什么?”<br />
周鸣玉只得靠近她些:“郡主有何吩咐?”<br />
原之琼将手上一个金镶玉的戒指取下来,放在她的樱桃托盘里:“这樱桃酸得要死,我母亲不肯吃,才将它赏人。你回去悄悄扔了,别叫人瞧见就是。”<br />
周鸣玉看着那个戒指,觉得自己也不是不能和她聊。<br />
“宫里赏的樱桃,自是浩荡恩典,岂能作践。”<br />
原之琼道了句“随你”,这才压低声音问:“杨简找过你了吗?”<br />
她甚至分外好心地提醒了她一遍:“杨简,杨八郎,龙爪司的冷面阎王。”<br />
周鸣玉无奈道:“不曾。”<br />
原之琼道:“那你可要小心了。身边的东西都管管仔细,身边的人都好好瞧瞧,保不齐哪个青天白日,就要遭了跟头。”<br />
周鸣玉道:“多谢郡主提醒。”<br />
二人一路穿过回廊,遥遥见得一个锦衣青年,背脊挺拔,风姿卓然,走过来问原之琼:“这位是?”<br />
正是原之璘。<br />
周鸣玉屈膝向他行礼:“民女是繁记的绣娘,见过世子。”<br />
原之璘眼神上下打量周鸣玉一遍,饶有兴趣问:“你怎知我是世子?”<br />
原之琼将周鸣玉一拉,对他没好气地道:“在端王府里穿着常服随意走动,不是世子是谁?她又不是没长脑子。”原之璘无语道:“我是问她,你插什么话?”<br />
府门近在眼前,原之琼没理他,将周鸣玉拉着绕过原之璘,向门口一推。<br />
“我的话说完了,周姑娘慢走。”<br />
周鸣玉看见原之璘第一眼就觉得不对劲。<br />
她从前与原之璘相处不多,大约知道此子嘴上风流,在宫中伴读还敢调戏宫女,不过只是嘴上说说,不曾越界。<br />
而如今,许是在封地散漫惯了,越发放肆。<br />
她口中提繁记,也是想叫他收敛。毕竟繁记的东家在今上跟前得脸,也不是什么好惹的人物。<br />
谁知这原之璘半分不怕死。<br />
周鸣玉忙不迭地行礼,转身离开端王府。<br />
待人走远了,原之琼才回过头来,对着一脸不爽的原之璘,扬手就是一个巴掌。<br />
“你——”<br />
“我什么我?”<br />
原之琼冷着一张脸,对自己的兄长没有半分敬意,只剩下满眼的厌恶。<br />
“我警告你,把你从前在封地里那些浪荡习气都给我收起来。此番父王回京,是有要事在身,你若敢节外生枝,我绝不放过你。”<br />
原之璘冷笑着摸了摸自己肿起来的脸:“你一个姑娘家,跟自己哥哥逞凶斗狠?来日到了外面,看谁还肯做你的倚仗?”<br />
原之琼不屑道:“那就试试看,瞧瞧你世袭王位,又能走到多远。”<br />
--<br />
周鸣玉一路捧着那盘樱桃,坐马车回了云裳坊。<br />
姚娘子和绣文迎上来,接过她手里的盘子,稀罕道:“今日是怎么了,还捧着盘樱桃回来?是端王妃赏的?”<br />
绣文嘴馋,手里摸了一个就吃。<br />
“别吃!”周鸣玉打了她手,转身瞧了瞧,将她挡住,“赏的也没法吃,酸死了。”<br />
姚娘子偷笑,接过来道:“我拿去处理,你回房换衣裳罢。”<br />
周鸣玉应声,上楼回到自己房间。<br />
她平日里都在绣坊,绣娘们也都和睦,自己从来都不锁门。<br />
但今日,她的手抵在门上,刚一推,就察觉到了不对。<br />
地上有很细的暗金粉末,零零碎碎地撒在门口,藏在暗色的木制地板上,不仔细根本瞧不出半分。<br />
那是她每日出门前留在门上的小小心机。<br />
今日,有人趁她不在,进了她的房间。<br />
周鸣玉推门进去,检查了背街的窗户,窗边同样有很浅的铅粉痕迹。<br />
她蹲下身,手放在地上慢慢抚过去,大概猜到是有人从窗户进了她的房间,又去门边查看了一下,确保无人进来。周鸣玉转过身去,走到床边,将床内木柜上的锁晃了晃,冷笑了一声。<br />
有人翻过这柜子了。<br />
这里头,装的是她从奴籍换为良籍的身契。<br />
第6章<br />
周鸣玉想也知道这是谁做的。<br />
她幼时也有那么一把海棠团扇,绣面是她六姐出嫁前给她绣的。她心中记挂六姐,便时常拿着那把扇子。<br />
那时杨简雕了只玉兔子扇坠给她,她十分喜欢,就挂在那把扇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