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第二日,梁屠户如约送来了整整三十斤肉。<br />
只是他知道季菡这才刚做生意不久,手上余钱一定有限,便约定这肉钱三天一付。<br />
与嫣姐儿忙了大半天,分了好几批烤,这才终于烤出了四十多条脆皮五花。<br />
两人做完肉已经是累得不行,也点醒了季菡日后若想要做大营生,还得先留余钱雇人才是。<br />
今日这些脆皮五花光靠放食盒是拿不下了,只得继续用推车装着,走了三里路才总算到地方。<br />
这脆皮烤五花原是需要保温的,此时惠州城温度高,早就褪去了冬日严寒,虽然不比继续放烤炉里保温,可口感上,也只是略微差上一点。<br />
等到有了钱能开铺子,她便直接在店里放几架自制烤箱,口感便更能上一层楼。<br />
今日路上的人不比昨日多,可还是热闹的,季菡这刚一停下推车,便见不远处有人倏地站了起来。<br />
“就是她!”<br />
“昨日我就是在她那买的烤肉!”<br />
季菡和裴语嫣被这场面吓得呆愣,这才看清了那群人,似乎是早就蹲在边上等着自己来了。<br />
裴语嫣嘴巴哆嗦道:“嫂……嫂嫂……他们不会要来打我们吧?”<br />
季菡咽了咽口水,眼下已经在四处寻趁手的武器来防身了。<br />
那群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瞧着有些面熟,似乎都是昨日在她那买过脆皮五花的,中间还夹杂着些完全陌生的面孔。<br />
一群人乌泱泱的压了过来。<br />
“你、你们……”<br />
话还未说完,就听见“啪”的一声,为首的人将钱囊甩在了摊面上。<br />
“给我来一条脆皮烤五花!”<br />
季菡与裴语嫣面面相觑。<br />
紧接着,后头的人也依次掏出钱囊:“我也要!先给我!我一大早上就来了。”<br />
“我也一早上就来了,小娘子,先卖给我吧!”<br />
“……”<br />
好一番拥挤下,季菡这才明白了,这群人不是来找事的,而是昨日吃了自家的脆皮五花后,觉得意犹未尽的食客们。<br />
四十多条脆皮五花,在一顿拥挤下,只剩下了十几条。<br />
裴语嫣目瞪口呆。<br />
昨日本以为十六条卖的够快了,这才多做了些,没想到她们摊面还没收拾好,便都卖出去了?<br />
周围的商贩们也都露出了羡慕的神情。<br />
这东门大街,还有谁家做生意第二天便能做成这样火爆的局面?<br />
有几个不信邪的商贩,硬是跑过去也买上了半条试试味,可最终也只能心服口服的把那剩下半根又买了回来。季菡这花了钱定制的旗幡,在这时候也派上了用场,已经开始有人喊她季娘子了,只要这名号传的远了,慢慢整个芦洲镇上,就都有人知道东门大街的季娘子,卖的脆皮烤五花最是一绝。<br />
临到晌午,季菡摊子上的脆皮烤五花便都卖光了。<br />
她低着头开始收拾摊位上的杂乱,眼前突然有人敲了敲摊面。<br />
季菡还以为是来买肉的,便头也不抬道:“今日的脆皮烤五花都卖完了,等明日再来吧。”<br />
可那人却似乎并没有离开的意思,反而怔怔的站在原地。<br />
季菡心中觉得奇怪的紧,便抬头一看——<br />
眼前的妇人穿着丝线绣的花纹衣袍,那衣裳上甚至还有暗纹,手腕上也戴着只青玉的镯子。<br />
那张脸越看越熟悉。<br />
耳边乍然响起裴语嫣错愕的声响——<br />
“王……王嬷嬷?”<br />
季菡愣了愣。<br />
王嬷嬷?在府中服侍老太太的王嬷嬷?<br />
可她不应该跟着相府的下人们,一起被发卖到那烟柳之地做苦役了吗?<br />
面前人头发丝虽已有银白之色,可气色尚佳,头上的簪子,耳边的钗珠,上上下下哪里像个奴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那大宅里的太太。<br />
王嬷嬷眼中噙着泪,双唇嗫嚅,紧紧牵住裴语嫣的手。<br />
“二小姐……您受苦了。”<br />
第26章 (加更)<br />
一屋子人, 看着贵妇模样的王嬷嬷坐在对面,彼此之间心情都有些奇怪。<br />
王嬷嬷一见到老太太就哭上了,直把老太太也哭得两眼汪汪才作罢。<br />
听说她是老太太的陪嫁丫鬟, 只有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着老太太嫁进裴家了,二人之间感情很是亲厚。<br />
季菡更好奇,她是为什么能来这的。<br />
“那花柳地的婆子们,见我年纪比她们还要大些,便只让我做些洒扫的活。也是我身子不好,没去两天就染上了重疾, 她们怕我这病传染人, 就让官府又将我送回老家了。”<br />
王嬷嬷岁数和老太太可堪比,在府中也算是最有资历的老人了。<br />
老太太抹了把眼泪:“你来这里,你的孙儿可怎么办?你儿子和媳妇可还放心啊?”<br />
王嬷嬷微微一顿, 拍了拍老太太的手:“主子, 你就放心吧,我毕生夙愿便是一直陪着您, 如今你遭了劫难,我又怎么能置之不理呢?”<br />
老太太瞧着王嬷嬷上下这模样,知道她在老家应当过的也是不错的。<br />
服侍自己的这几十年,她打赏过的东西, 零零总总算下来也颇为丰厚了,况且自己还听说过, 王嬷嬷给她儿子置办过几十亩良田, 还有一座宅院, 足够她后半生养老。
第二日,梁屠户如约送来了整整三十斤肉。<br />
只是他知道季菡这才刚做生意不久,手上余钱一定有限,便约定这肉钱三天一付。<br />
与嫣姐儿忙了大半天,分了好几批烤,这才终于烤出了四十多条脆皮五花。<br />
两人做完肉已经是累得不行,也点醒了季菡日后若想要做大营生,还得先留余钱雇人才是。<br />
今日这些脆皮五花光靠放食盒是拿不下了,只得继续用推车装着,走了三里路才总算到地方。<br />
这脆皮烤五花原是需要保温的,此时惠州城温度高,早就褪去了冬日严寒,虽然不比继续放烤炉里保温,可口感上,也只是略微差上一点。<br />
等到有了钱能开铺子,她便直接在店里放几架自制烤箱,口感便更能上一层楼。<br />
今日路上的人不比昨日多,可还是热闹的,季菡这刚一停下推车,便见不远处有人倏地站了起来。<br />
“就是她!”<br />
“昨日我就是在她那买的烤肉!”<br />
季菡和裴语嫣被这场面吓得呆愣,这才看清了那群人,似乎是早就蹲在边上等着自己来了。<br />
裴语嫣嘴巴哆嗦道:“嫂……嫂嫂……他们不会要来打我们吧?”<br />
季菡咽了咽口水,眼下已经在四处寻趁手的武器来防身了。<br />
那群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瞧着有些面熟,似乎都是昨日在她那买过脆皮五花的,中间还夹杂着些完全陌生的面孔。<br />
一群人乌泱泱的压了过来。<br />
“你、你们……”<br />
话还未说完,就听见“啪”的一声,为首的人将钱囊甩在了摊面上。<br />
“给我来一条脆皮烤五花!”<br />
季菡与裴语嫣面面相觑。<br />
紧接着,后头的人也依次掏出钱囊:“我也要!先给我!我一大早上就来了。”<br />
“我也一早上就来了,小娘子,先卖给我吧!”<br />
“……”<br />
好一番拥挤下,季菡这才明白了,这群人不是来找事的,而是昨日吃了自家的脆皮五花后,觉得意犹未尽的食客们。<br />
四十多条脆皮五花,在一顿拥挤下,只剩下了十几条。<br />
裴语嫣目瞪口呆。<br />
昨日本以为十六条卖的够快了,这才多做了些,没想到她们摊面还没收拾好,便都卖出去了?<br />
周围的商贩们也都露出了羡慕的神情。<br />
这东门大街,还有谁家做生意第二天便能做成这样火爆的局面?<br />
有几个不信邪的商贩,硬是跑过去也买上了半条试试味,可最终也只能心服口服的把那剩下半根又买了回来。季菡这花了钱定制的旗幡,在这时候也派上了用场,已经开始有人喊她季娘子了,只要这名号传的远了,慢慢整个芦洲镇上,就都有人知道东门大街的季娘子,卖的脆皮烤五花最是一绝。<br />
临到晌午,季菡摊子上的脆皮烤五花便都卖光了。<br />
她低着头开始收拾摊位上的杂乱,眼前突然有人敲了敲摊面。<br />
季菡还以为是来买肉的,便头也不抬道:“今日的脆皮烤五花都卖完了,等明日再来吧。”<br />
可那人却似乎并没有离开的意思,反而怔怔的站在原地。<br />
季菡心中觉得奇怪的紧,便抬头一看——<br />
眼前的妇人穿着丝线绣的花纹衣袍,那衣裳上甚至还有暗纹,手腕上也戴着只青玉的镯子。<br />
那张脸越看越熟悉。<br />
耳边乍然响起裴语嫣错愕的声响——<br />
“王……王嬷嬷?”<br />
季菡愣了愣。<br />
王嬷嬷?在府中服侍老太太的王嬷嬷?<br />
可她不应该跟着相府的下人们,一起被发卖到那烟柳之地做苦役了吗?<br />
面前人头发丝虽已有银白之色,可气色尚佳,头上的簪子,耳边的钗珠,上上下下哪里像个奴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那大宅里的太太。<br />
王嬷嬷眼中噙着泪,双唇嗫嚅,紧紧牵住裴语嫣的手。<br />
“二小姐……您受苦了。”<br />
第26章 (加更)<br />
一屋子人, 看着贵妇模样的王嬷嬷坐在对面,彼此之间心情都有些奇怪。<br />
王嬷嬷一见到老太太就哭上了,直把老太太也哭得两眼汪汪才作罢。<br />
听说她是老太太的陪嫁丫鬟, 只有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着老太太嫁进裴家了,二人之间感情很是亲厚。<br />
季菡更好奇,她是为什么能来这的。<br />
“那花柳地的婆子们,见我年纪比她们还要大些,便只让我做些洒扫的活。也是我身子不好,没去两天就染上了重疾, 她们怕我这病传染人, 就让官府又将我送回老家了。”<br />
王嬷嬷岁数和老太太可堪比,在府中也算是最有资历的老人了。<br />
老太太抹了把眼泪:“你来这里,你的孙儿可怎么办?你儿子和媳妇可还放心啊?”<br />
王嬷嬷微微一顿, 拍了拍老太太的手:“主子, 你就放心吧,我毕生夙愿便是一直陪着您, 如今你遭了劫难,我又怎么能置之不理呢?”<br />
老太太瞧着王嬷嬷上下这模样,知道她在老家应当过的也是不错的。<br />
服侍自己的这几十年,她打赏过的东西, 零零总总算下来也颇为丰厚了,况且自己还听说过, 王嬷嬷给她儿子置办过几十亩良田, 还有一座宅院, 足够她后半生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