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br />
次日, 繁芜醒来时院中已无竹阕乙的身影。<br />
她想他应该离开的很早。<br />
等繁芜吃过早饭,忽闻院外马蹄声。<br />
透过院中暗窗,她看到来的人是布山, 这才敢上前去开门。<br />
布山对她行礼后笑道:“阿芜姑娘, 我带你去太学。”<br />
见这女子清减了许多,眼底一片青色, 唇色也有些发白,布山不好询问,便也忍着没有过问。<br />
他将一套女学士的衣衫给她,“我等着阿芜大人。”<br />
他也很快改口笑唤她大人。<br />
繁芜微红着耳朵,伸手扶了扶发冠,她心中到底是有些神气的,好歹这么年轻就能出入太学了。<br />
不是去学习而已, 她是去为官的……<br />
抿唇一笑,那双灵眸也变的清亮了。<br />
布山见她的神色比刚才好了许多, 叹道:“阿芜大人请上车。”<br />
担心她怕热, 车中还备了冰。<br />
繁芜微吃惊地问:“布山大人, 这冰是从什么地方运来的。”<br />
“是从棘城快马加鞭运到长安的。”<br />
繁芜又是一惊, 棘城到长安的车马已经这么快了吗?<br />
“是宫中都能用到,还是只有陈王能用到。”<br />
听她这么问,布山大笑起来:“姑娘的问题总是如此犀利。宫中能用到冰块的主子不多,但陈王绝不会少阿芜姑娘的用度。”<br />
繁芜微垂下眉眼,不再问什么了。<br />
马车驶离小院,向着大街走去。<br />
太学的学士殿在渊及门对门,与渊及殿遥遥相望。<br />
繁芜穿过太学门时, 见喜姝正骑马向渊及门方向去。<br />
她步子一停,站在太学门向着渊及门看了有一阵。<br />
她见喜姝在渊及门外被禁卫军拦下, 翻身下马后,向渊及殿的方向走去。<br />
布山咳了咳,提醒她该走了。<br />
繁芜:“竹阕乙在渊及殿?他没有离开长安?”<br />
她原以为竹阕乙就算是做样子也该回苗疆一段时间的,怎料他没有回苗疆,还去了渊及殿。<br />
布山第一次听她连名带姓唤竹阕乙,哑然失色地看向她。<br />
见她眉间有愠色,心中难免悻悻,他抿着唇不答话,转头看向旁处。繁芜刚踏上学士殿的台阶,转头就想往回走。<br />
走出几步后,又停下步子。<br />
她想到喜姝进不去渊及殿,她这么担心做什么?<br />
布山正想劝她,却见她又回来了,方长吁一口气。不过这垠垣公主的事,繁芜可能不知道,是他们殿下有意在暗中撮合喜姝与竹阕乙……<br />
不过殿下耳提面命,不要让阿芜姑娘知道,否则提头去见他。<br />
当然,布山心知喜姝不可能会成。<br />
只不过,殿下他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吧,如今殿下病着,只要高兴就好。<br />
学士殿内,很多同官阶的大人前来与繁芜打招呼。<br />
封女学士的事已过去好几个月了,学士殿中许多人却是第一次见这位女学士。<br />
自然,除了打招呼,他们更想知道这位年轻女子为何能成为女学士。<br />
此前未闻才名,也未曾有贤名传出。<br />
既非经学世家,也非累世公卿。<br />
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她的来历,只是有人提到朝议郎竹阕乙,才恍然知晓她是竹阕乙的妹妹。<br />
听到“竹阕乙的妹妹”这几个字,繁芜脸上的神情已改,她几乎是皱着眉说:“我与他非兄妹,诸位大人切莫再传了。”<br />
此时殿前安静了一刹那,布山也惊看向她。<br />
此时有人不满地说道:“听闻朝议郎对你有‘养育’之恩,没想到女学士竟然是如此‘忘本’之人,他虽与你无血缘,既然教养你长大,他就是你的兄长,你当敬他爱他。”<br />
立刻有不少人附和,说她忘本,说她目无尊长,说她忘恩负义……<br />
繁芜深吸一口气,她早知道朝廷中人最难缠,只一句话就能掀起惊涛骇浪。<br />
她深看向这位“训”她的大人,眸光不锐利也不露情绪,可对方却畏惧的后退了几步。<br />
其实,她只是在想,他说得对“你当敬他爱他”。<br />
她确实是想“爱他”来着。<br />
繁芜展眉间,轻勾唇。<br />
布山看向她的时候,微微露出些许赞赏神色,心道:殿下说太学能磨砺这女子,检验这女子的心境,果真如此。<br />
在那位大人还要继续说的时候,布山一个阴鸷的眼神扫向他,吓得那位大人脸上一白。<br />
学士殿前所有人里只有布山一人身着甲胄,再没眼力的人认不出布山是谁,也该知道外宫之内能着甲胄者,至少是正五品以上。<br />
那位大人顿时噤声不再说一句了。<br />
布山看向繁芜:“带你去见贺兰大人。”<br />
贺兰女学士,太学内资质最老的一位女学士,传言还曾是谢启的老师,如今已年逾古稀。<br />
那老妇人在学士殿偏殿,她身旁坐着几位大人,一女子两男子。<br />
他们见繁芜进来,微点头行礼。布山让繁芜过去给贺兰大人行礼。<br />
繁芜走过去,恭敬一礼。<br />
老妇人抬起头来看向这女子,只看了一阵,苍老的脸上,露出一抹淡笑,她看向布山道:“布山大人,这位就是繁芜大人?”<br />
布山点头一礼,笑道:“以后就麻烦贺兰大人带一带她了。”<br />
贺兰大人笑道:“恐怕教不了她太多,她比我有本事。我可想不出速攻棘城的计谋。”<br />
她的话音刚落,殿中她的学生俱看向繁芜。<br />
繁芜面露窘迫,双手交叠着,身体微有些僵直。<br />
布山赶紧给她解围:“贺兰大人,这庙堂之事,还得您多多教导她。”<br />
贺兰大人笑了笑,旋即,问:“繁芜大人都看过哪些书,四书五经读完没有?”<br />
繁芜微皱着脸,想了许久才答道:“只看过山川地理一类……”<br />
那些年,四书五经……确实没怎么读,有些只是囫囵吞枣地打眼皮子底下过了一遍。<br />
她听到殿前传来很轻的嗤笑声,一时间耳根发烫,低下头去。<br />
贺兰大人看向她的学生几个,却是笑道:“你们笑什么,你们看完了四书五经的,能想出走北川道速攻棘城的法子?”<br />
三人哑然。<br />
贺兰大人再看向繁芜:“那大人近日起,便先读四书五经,再到年底参与太学考试吧。”<br />
“……”<br />
繁芜默然看向布山,似想问他,这位贺兰大人的话是当真的?这也是谢长思的意思?<br />
她都已经是女学士了,为什么还要让她参与考试。<br />
说来心里多少有些不服气。<br />
这次布山却没有想给她解围的意思,他的目光看向旁处。<br />
繁芜无语凝噎,只能硬着头皮对贺兰大人点头一礼。<br />
|<br />
从学士殿出来,繁芜借口去渊及殿借书为由,要去渊及殿。<br />
布山摸了摸鼻子,还有什么书是学士殿没有的?即便学士殿没有太学藏书阁也应有尽有……<br />
看破不说破,布山笑道:“阿芜大人请吧。”<br />
走至太学门,繁芜忽然停步,她问布山:“大人,你说明日之后会不会有传言说我目无兄长忘恩负义。”<br />
布山想了想:“可能会有,但问题不大。”<br />
他看向繁芜,见她神情复杂,不知在想什么。<br />
“大人,走吧。”繁芜说着快步穿过太学门。<br />
去渊及殿的路上,繁芜见竹阕乙与喜姝迎面走来。未曾想,他二人走在一起时竟也能如此相衬……<br />
一个沉敛清贵,一个明艳动人,一个是凝光悠悠寒露坠,一个是疏帘风暖日华薄。<br />
恰是如此互补。<br />
繁芜看着他二人,那股恼怒与生气都被一种惊叹感受强行压下了……<br />
她甚至在想,如果没有她,如果那年她没有跟着他去竹部,他早该娶妻生子了。<br />
……她早该承认的,是她耽误了他半生。<br />
他最美好的年纪,都为她所耽误。
次日, 繁芜醒来时院中已无竹阕乙的身影。<br />
她想他应该离开的很早。<br />
等繁芜吃过早饭,忽闻院外马蹄声。<br />
透过院中暗窗,她看到来的人是布山, 这才敢上前去开门。<br />
布山对她行礼后笑道:“阿芜姑娘, 我带你去太学。”<br />
见这女子清减了许多,眼底一片青色, 唇色也有些发白,布山不好询问,便也忍着没有过问。<br />
他将一套女学士的衣衫给她,“我等着阿芜大人。”<br />
他也很快改口笑唤她大人。<br />
繁芜微红着耳朵,伸手扶了扶发冠,她心中到底是有些神气的,好歹这么年轻就能出入太学了。<br />
不是去学习而已, 她是去为官的……<br />
抿唇一笑,那双灵眸也变的清亮了。<br />
布山见她的神色比刚才好了许多, 叹道:“阿芜大人请上车。”<br />
担心她怕热, 车中还备了冰。<br />
繁芜微吃惊地问:“布山大人, 这冰是从什么地方运来的。”<br />
“是从棘城快马加鞭运到长安的。”<br />
繁芜又是一惊, 棘城到长安的车马已经这么快了吗?<br />
“是宫中都能用到,还是只有陈王能用到。”<br />
听她这么问,布山大笑起来:“姑娘的问题总是如此犀利。宫中能用到冰块的主子不多,但陈王绝不会少阿芜姑娘的用度。”<br />
繁芜微垂下眉眼,不再问什么了。<br />
马车驶离小院,向着大街走去。<br />
太学的学士殿在渊及门对门,与渊及殿遥遥相望。<br />
繁芜穿过太学门时, 见喜姝正骑马向渊及门方向去。<br />
她步子一停,站在太学门向着渊及门看了有一阵。<br />
她见喜姝在渊及门外被禁卫军拦下, 翻身下马后,向渊及殿的方向走去。<br />
布山咳了咳,提醒她该走了。<br />
繁芜:“竹阕乙在渊及殿?他没有离开长安?”<br />
她原以为竹阕乙就算是做样子也该回苗疆一段时间的,怎料他没有回苗疆,还去了渊及殿。<br />
布山第一次听她连名带姓唤竹阕乙,哑然失色地看向她。<br />
见她眉间有愠色,心中难免悻悻,他抿着唇不答话,转头看向旁处。繁芜刚踏上学士殿的台阶,转头就想往回走。<br />
走出几步后,又停下步子。<br />
她想到喜姝进不去渊及殿,她这么担心做什么?<br />
布山正想劝她,却见她又回来了,方长吁一口气。不过这垠垣公主的事,繁芜可能不知道,是他们殿下有意在暗中撮合喜姝与竹阕乙……<br />
不过殿下耳提面命,不要让阿芜姑娘知道,否则提头去见他。<br />
当然,布山心知喜姝不可能会成。<br />
只不过,殿下他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吧,如今殿下病着,只要高兴就好。<br />
学士殿内,很多同官阶的大人前来与繁芜打招呼。<br />
封女学士的事已过去好几个月了,学士殿中许多人却是第一次见这位女学士。<br />
自然,除了打招呼,他们更想知道这位年轻女子为何能成为女学士。<br />
此前未闻才名,也未曾有贤名传出。<br />
既非经学世家,也非累世公卿。<br />
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她的来历,只是有人提到朝议郎竹阕乙,才恍然知晓她是竹阕乙的妹妹。<br />
听到“竹阕乙的妹妹”这几个字,繁芜脸上的神情已改,她几乎是皱着眉说:“我与他非兄妹,诸位大人切莫再传了。”<br />
此时殿前安静了一刹那,布山也惊看向她。<br />
此时有人不满地说道:“听闻朝议郎对你有‘养育’之恩,没想到女学士竟然是如此‘忘本’之人,他虽与你无血缘,既然教养你长大,他就是你的兄长,你当敬他爱他。”<br />
立刻有不少人附和,说她忘本,说她目无尊长,说她忘恩负义……<br />
繁芜深吸一口气,她早知道朝廷中人最难缠,只一句话就能掀起惊涛骇浪。<br />
她深看向这位“训”她的大人,眸光不锐利也不露情绪,可对方却畏惧的后退了几步。<br />
其实,她只是在想,他说得对“你当敬他爱他”。<br />
她确实是想“爱他”来着。<br />
繁芜展眉间,轻勾唇。<br />
布山看向她的时候,微微露出些许赞赏神色,心道:殿下说太学能磨砺这女子,检验这女子的心境,果真如此。<br />
在那位大人还要继续说的时候,布山一个阴鸷的眼神扫向他,吓得那位大人脸上一白。<br />
学士殿前所有人里只有布山一人身着甲胄,再没眼力的人认不出布山是谁,也该知道外宫之内能着甲胄者,至少是正五品以上。<br />
那位大人顿时噤声不再说一句了。<br />
布山看向繁芜:“带你去见贺兰大人。”<br />
贺兰女学士,太学内资质最老的一位女学士,传言还曾是谢启的老师,如今已年逾古稀。<br />
那老妇人在学士殿偏殿,她身旁坐着几位大人,一女子两男子。<br />
他们见繁芜进来,微点头行礼。布山让繁芜过去给贺兰大人行礼。<br />
繁芜走过去,恭敬一礼。<br />
老妇人抬起头来看向这女子,只看了一阵,苍老的脸上,露出一抹淡笑,她看向布山道:“布山大人,这位就是繁芜大人?”<br />
布山点头一礼,笑道:“以后就麻烦贺兰大人带一带她了。”<br />
贺兰大人笑道:“恐怕教不了她太多,她比我有本事。我可想不出速攻棘城的计谋。”<br />
她的话音刚落,殿中她的学生俱看向繁芜。<br />
繁芜面露窘迫,双手交叠着,身体微有些僵直。<br />
布山赶紧给她解围:“贺兰大人,这庙堂之事,还得您多多教导她。”<br />
贺兰大人笑了笑,旋即,问:“繁芜大人都看过哪些书,四书五经读完没有?”<br />
繁芜微皱着脸,想了许久才答道:“只看过山川地理一类……”<br />
那些年,四书五经……确实没怎么读,有些只是囫囵吞枣地打眼皮子底下过了一遍。<br />
她听到殿前传来很轻的嗤笑声,一时间耳根发烫,低下头去。<br />
贺兰大人看向她的学生几个,却是笑道:“你们笑什么,你们看完了四书五经的,能想出走北川道速攻棘城的法子?”<br />
三人哑然。<br />
贺兰大人再看向繁芜:“那大人近日起,便先读四书五经,再到年底参与太学考试吧。”<br />
“……”<br />
繁芜默然看向布山,似想问他,这位贺兰大人的话是当真的?这也是谢长思的意思?<br />
她都已经是女学士了,为什么还要让她参与考试。<br />
说来心里多少有些不服气。<br />
这次布山却没有想给她解围的意思,他的目光看向旁处。<br />
繁芜无语凝噎,只能硬着头皮对贺兰大人点头一礼。<br />
|<br />
从学士殿出来,繁芜借口去渊及殿借书为由,要去渊及殿。<br />
布山摸了摸鼻子,还有什么书是学士殿没有的?即便学士殿没有太学藏书阁也应有尽有……<br />
看破不说破,布山笑道:“阿芜大人请吧。”<br />
走至太学门,繁芜忽然停步,她问布山:“大人,你说明日之后会不会有传言说我目无兄长忘恩负义。”<br />
布山想了想:“可能会有,但问题不大。”<br />
他看向繁芜,见她神情复杂,不知在想什么。<br />
“大人,走吧。”繁芜说着快步穿过太学门。<br />
去渊及殿的路上,繁芜见竹阕乙与喜姝迎面走来。未曾想,他二人走在一起时竟也能如此相衬……<br />
一个沉敛清贵,一个明艳动人,一个是凝光悠悠寒露坠,一个是疏帘风暖日华薄。<br />
恰是如此互补。<br />
繁芜看着他二人,那股恼怒与生气都被一种惊叹感受强行压下了……<br />
她甚至在想,如果没有她,如果那年她没有跟着他去竹部,他早该娶妻生子了。<br />
……她早该承认的,是她耽误了他半生。<br />
他最美好的年纪,都为她所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