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雨沉默了几息后,拱手应下:“是。”<br />
赤雨的命是宋长策救的,这些年不论宋长策下什么命令,他都不会拒绝,即便他不理解。<br />
说到这里,宋长策有些心痒痒的看向柳襄,恰柳襄也挑眉望向他。<br />
相视片刻后,无需多言,同时起身:“走,练武场!”<br />
宋长策:“输了请吃猪蹄?”<br />
柳襄:“再加一坛梨花醉。”<br />
“成!”<br />
宋长策:“对了,我听说最近那帮人在设赌局。”<br />
“是吗?看来回京都太闲了。”<br />
半个时辰后,两道身影并肩离开练武场。<br />
而他们身后,有人欢喜有人愁。<br />
“将军怎么会输了呢?”<br />
“谁知道呢,明明比的是刀,是将军最擅长的武器。”<br />
“唉,下次赌中郎将赢!”<br />
这时,一道声音突然自他们背后响起:“是吗?这么巧,我也赌的我赢。”<br />
众士兵被吓的慌忙回头,却见本来已经离开的二人不知何时竟站在他们身后,抱臂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们。<br />
众士兵心中一沉,完犊子了,被抓住了!<br />
“公开设赌局,该如何罚?”柳襄好整以暇道。<br />
众人低着头装鹌鹑。<br />
柳襄伸出手,方才坐庄的瘦高个便恭敬将银子递过去。<br />
柳襄掂了掂,挑眉:“这么多人赌我赢?”<br />
“没收了,每人十圈,你数着。”<br />
这回待柳襄和宋长策走远,其他人一涌而上按着那瘦高个:“你个叛徒!”<br />
“我就说比刀法将军怎么会输呢,原来是你和将军中郎将里应外合!”<br />
“我也是被逼的啊,谁让你们不争气都上套,十圈,你们再不跑天就要黑了!”<br />
“你给我等着!”<br />
“……”<br />
身后的打闹声传来,柳襄和宋长策对视一笑,将银子扔给他:“回头给他们加进去。”<br />
宋长策将银子收好,道:“我赢了,将军该请我吃猪蹄。”<br />
柳襄皱眉看他:“又没真打,不算。”“那可不行,将军岂能言而无信。”宋长策不满道。<br />
柳襄终于后知后觉的反应了过来,眯起眼看他:“你算计我?”<br />
先是跟她设赌局,又跟她说那帮人最近闹的凶,然后撺掇她放水收拾他们,这家伙怎么最近长心眼子了啊。<br />
宋长策嗖的一下就蹿没了:“现在才发现已经晚了!”<br />
“明天晚饭我留着肚子啊。”<br />
柳襄:“……”<br />
“你给我等着!”<br />
-<br />
太阳将落山,晚霞红了半边天。<br />
柳襄换了身衣裳出了门。<br />
她想来想去心头都不安,还是决定去看看谢蘅落水到底是怎么回事。<br />
正好将名单给他看看,看这上面有没有他认识的。<br />
也将他要求立的字据带给他。<br />
柳襄熟门熟路的到了谢蘅的院子。<br />
守在院外的侍卫看见她后便折身进去禀报,很快便出来:“云麾将军请。”<br />
柳襄颔首道了谢后,缓步走进院子。<br />
很快,她就看到了靠窗户边坐着的人。<br />
夕阳落了一半到窗棂,仿若一束光洒在他的身上。<br />
他换了身淡紫色的素锦袍,头发似乎才晾干,只用了一根簪子松松束着,乌发散落在霞光中,似有所感般他抬眸望来,丹凤眼中似乎少了些平日的傲气。<br />
柳襄脚步未停,心跳却漏了一瞬。<br />
但很快她就挪开视线,不敢再多看。<br />
美人再好看,也注定和她是陌路。<br />
踏上台阶,快步从窗边走过。<br />
她目不斜视,并不知谢蘅的视线穿过夕阳落在她的身上。<br />
柳襄进屋走近茶台,刚拱手行礼,垂下的目光便落到茶台上那颗银色铃铛上。<br />
她微微一怔,这是她的铃铛,怎么会在他这里。<br />
且她记得很清楚,他在国公府时给她看的是一颗红色的铃铛,并非眼前这颗。<br />
她还未想起来,几根修长的手指便捻起那颗银铃铛,声音不轻不淡道:“这可是你的?”<br />
虽是问句,语气确是陈述。<br />
柳襄慢慢抬眸对上他的视线,终于想起了什么。那个大雨天,她在城隍庙外救他时曾经掉过一颗铃铛。<br />
而那天,她戴的正是银铃铛。<br />
第34章<br />
柳襄记得那天她下山后是发现掉了一颗铃铛,因恰是缀在最前头那一颗,她才所有察觉,但当时想着那么大的雨,一颗小小的铃铛不可能那么巧的就被谢蘅捡了去,没成想这天底下还真就有这么巧合的事。<br />
在国公府他就已经试探过她,那颗红色小铃铛和眼前这颗是同样的样式,她此时再否认,已经完全没有意义。<br />
“是我的。”柳襄如实道。<br />
谢蘅手指微微蜷缩了下,抬眸直直盯着她。<br />
她丝毫不诧异这颗银铃铛是如何到他手中的,是否也就说明她知道她那日救的人是他。<br />
“你那天揭开过我的面具?”<br />
柳襄立刻否认:“没有。”<br />
柳襄刚答完便意识到了什么。<br />
不论她答有或者没有,都是在承认那日救他的人是她。<br />
不过,她似乎也没法否认,因为她不知道他是在哪里捡到的这颗铃铛,如果是他的身旁,她的否认就显得很多余了。<br />
况且当时她不愿意让他知道只是觉得他很麻烦,而她不想惹麻烦,所以才在他的人到来之前选择了离开。<br />
但现在,他知不知道其实好像也并不是那么重要了。<br />
谢蘅紧盯着她,继续问道:“那你如何知是我?”<br />
这个问题柳襄记得很清楚:“当时世子手腕上有一道被烫伤的红痕,我因此认出来的。”<br />
谢蘅一怔,神色略显复杂:“你又怎知我手腕被烫伤过?”<br />
柳襄也只能如实道:“那天世子被客栈小二撞到时,我就在对面用饭,但只看到世子的背影,是从世子的马车认出来的。”<br />
原是这样。<br />
谢蘅淡淡收回目光。<br />
他无意识的捏紧指尖的银铃铛,耳尖隐隐泛红。<br />
她知道是他,还将他脱光了?!<br />
所以她早就对他图谋不轨!<br />
柳襄感受他的气息越发不对劲,眼尖的瞥见他泛红的耳尖后,猛地想起那日的场景,终是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他怕是误会了什么,赶紧解释道:“那天宋长策也在,我将世子从雨中带进城隍庙后,是他给世子烤的衣裳。”<br />
谢蘅捏紧的手指蓦地一松,飞快抬眸盯着她。<br />
柳襄怕他不信,举着手指道:“我发誓真的是宋长策,我当时也淋湿了去后面烤衣裳了,我什么都没看到,也没碰过世子。”<br />
谢蘅耳尖的红色慢慢的淡了下来。<br />
原来是宋长策。<br />
他缓缓收回手,连带着拿走了那颗银铃铛。随后他抬手拿了一个茶杯,给柳襄添了一杯热茶。<br />
柳襄瞪大眼盯着那杯茶,受宠若惊的同时不免在想,里头没毒吧?<br />
不然他屈尊降贵给她倒茶?<br />
直到谢蘅淡淡扫向她,她才忙坐下道:“多谢世子。”<br />
之后不见谢蘅开口,柳襄便问道:“世子昨日怎知那颗铃铛是我的?”<br />
然话一出口,她心头就有了答案。<br />
这种样式的铃铛玉京没有,而乔月姝身边从北边回来的只有她,他自然而然就会怀疑到她身上。
赤雨的命是宋长策救的,这些年不论宋长策下什么命令,他都不会拒绝,即便他不理解。<br />
说到这里,宋长策有些心痒痒的看向柳襄,恰柳襄也挑眉望向他。<br />
相视片刻后,无需多言,同时起身:“走,练武场!”<br />
宋长策:“输了请吃猪蹄?”<br />
柳襄:“再加一坛梨花醉。”<br />
“成!”<br />
宋长策:“对了,我听说最近那帮人在设赌局。”<br />
“是吗?看来回京都太闲了。”<br />
半个时辰后,两道身影并肩离开练武场。<br />
而他们身后,有人欢喜有人愁。<br />
“将军怎么会输了呢?”<br />
“谁知道呢,明明比的是刀,是将军最擅长的武器。”<br />
“唉,下次赌中郎将赢!”<br />
这时,一道声音突然自他们背后响起:“是吗?这么巧,我也赌的我赢。”<br />
众士兵被吓的慌忙回头,却见本来已经离开的二人不知何时竟站在他们身后,抱臂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们。<br />
众士兵心中一沉,完犊子了,被抓住了!<br />
“公开设赌局,该如何罚?”柳襄好整以暇道。<br />
众人低着头装鹌鹑。<br />
柳襄伸出手,方才坐庄的瘦高个便恭敬将银子递过去。<br />
柳襄掂了掂,挑眉:“这么多人赌我赢?”<br />
“没收了,每人十圈,你数着。”<br />
这回待柳襄和宋长策走远,其他人一涌而上按着那瘦高个:“你个叛徒!”<br />
“我就说比刀法将军怎么会输呢,原来是你和将军中郎将里应外合!”<br />
“我也是被逼的啊,谁让你们不争气都上套,十圈,你们再不跑天就要黑了!”<br />
“你给我等着!”<br />
“……”<br />
身后的打闹声传来,柳襄和宋长策对视一笑,将银子扔给他:“回头给他们加进去。”<br />
宋长策将银子收好,道:“我赢了,将军该请我吃猪蹄。”<br />
柳襄皱眉看他:“又没真打,不算。”“那可不行,将军岂能言而无信。”宋长策不满道。<br />
柳襄终于后知后觉的反应了过来,眯起眼看他:“你算计我?”<br />
先是跟她设赌局,又跟她说那帮人最近闹的凶,然后撺掇她放水收拾他们,这家伙怎么最近长心眼子了啊。<br />
宋长策嗖的一下就蹿没了:“现在才发现已经晚了!”<br />
“明天晚饭我留着肚子啊。”<br />
柳襄:“……”<br />
“你给我等着!”<br />
-<br />
太阳将落山,晚霞红了半边天。<br />
柳襄换了身衣裳出了门。<br />
她想来想去心头都不安,还是决定去看看谢蘅落水到底是怎么回事。<br />
正好将名单给他看看,看这上面有没有他认识的。<br />
也将他要求立的字据带给他。<br />
柳襄熟门熟路的到了谢蘅的院子。<br />
守在院外的侍卫看见她后便折身进去禀报,很快便出来:“云麾将军请。”<br />
柳襄颔首道了谢后,缓步走进院子。<br />
很快,她就看到了靠窗户边坐着的人。<br />
夕阳落了一半到窗棂,仿若一束光洒在他的身上。<br />
他换了身淡紫色的素锦袍,头发似乎才晾干,只用了一根簪子松松束着,乌发散落在霞光中,似有所感般他抬眸望来,丹凤眼中似乎少了些平日的傲气。<br />
柳襄脚步未停,心跳却漏了一瞬。<br />
但很快她就挪开视线,不敢再多看。<br />
美人再好看,也注定和她是陌路。<br />
踏上台阶,快步从窗边走过。<br />
她目不斜视,并不知谢蘅的视线穿过夕阳落在她的身上。<br />
柳襄进屋走近茶台,刚拱手行礼,垂下的目光便落到茶台上那颗银色铃铛上。<br />
她微微一怔,这是她的铃铛,怎么会在他这里。<br />
且她记得很清楚,他在国公府时给她看的是一颗红色的铃铛,并非眼前这颗。<br />
她还未想起来,几根修长的手指便捻起那颗银铃铛,声音不轻不淡道:“这可是你的?”<br />
虽是问句,语气确是陈述。<br />
柳襄慢慢抬眸对上他的视线,终于想起了什么。那个大雨天,她在城隍庙外救他时曾经掉过一颗铃铛。<br />
而那天,她戴的正是银铃铛。<br />
第34章<br />
柳襄记得那天她下山后是发现掉了一颗铃铛,因恰是缀在最前头那一颗,她才所有察觉,但当时想着那么大的雨,一颗小小的铃铛不可能那么巧的就被谢蘅捡了去,没成想这天底下还真就有这么巧合的事。<br />
在国公府他就已经试探过她,那颗红色小铃铛和眼前这颗是同样的样式,她此时再否认,已经完全没有意义。<br />
“是我的。”柳襄如实道。<br />
谢蘅手指微微蜷缩了下,抬眸直直盯着她。<br />
她丝毫不诧异这颗银铃铛是如何到他手中的,是否也就说明她知道她那日救的人是他。<br />
“你那天揭开过我的面具?”<br />
柳襄立刻否认:“没有。”<br />
柳襄刚答完便意识到了什么。<br />
不论她答有或者没有,都是在承认那日救他的人是她。<br />
不过,她似乎也没法否认,因为她不知道他是在哪里捡到的这颗铃铛,如果是他的身旁,她的否认就显得很多余了。<br />
况且当时她不愿意让他知道只是觉得他很麻烦,而她不想惹麻烦,所以才在他的人到来之前选择了离开。<br />
但现在,他知不知道其实好像也并不是那么重要了。<br />
谢蘅紧盯着她,继续问道:“那你如何知是我?”<br />
这个问题柳襄记得很清楚:“当时世子手腕上有一道被烫伤的红痕,我因此认出来的。”<br />
谢蘅一怔,神色略显复杂:“你又怎知我手腕被烫伤过?”<br />
柳襄也只能如实道:“那天世子被客栈小二撞到时,我就在对面用饭,但只看到世子的背影,是从世子的马车认出来的。”<br />
原是这样。<br />
谢蘅淡淡收回目光。<br />
他无意识的捏紧指尖的银铃铛,耳尖隐隐泛红。<br />
她知道是他,还将他脱光了?!<br />
所以她早就对他图谋不轨!<br />
柳襄感受他的气息越发不对劲,眼尖的瞥见他泛红的耳尖后,猛地想起那日的场景,终是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他怕是误会了什么,赶紧解释道:“那天宋长策也在,我将世子从雨中带进城隍庙后,是他给世子烤的衣裳。”<br />
谢蘅捏紧的手指蓦地一松,飞快抬眸盯着她。<br />
柳襄怕他不信,举着手指道:“我发誓真的是宋长策,我当时也淋湿了去后面烤衣裳了,我什么都没看到,也没碰过世子。”<br />
谢蘅耳尖的红色慢慢的淡了下来。<br />
原来是宋长策。<br />
他缓缓收回手,连带着拿走了那颗银铃铛。随后他抬手拿了一个茶杯,给柳襄添了一杯热茶。<br />
柳襄瞪大眼盯着那杯茶,受宠若惊的同时不免在想,里头没毒吧?<br />
不然他屈尊降贵给她倒茶?<br />
直到谢蘅淡淡扫向她,她才忙坐下道:“多谢世子。”<br />
之后不见谢蘅开口,柳襄便问道:“世子昨日怎知那颗铃铛是我的?”<br />
然话一出口,她心头就有了答案。<br />
这种样式的铃铛玉京没有,而乔月姝身边从北边回来的只有她,他自然而然就会怀疑到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