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抬头看向她,那双狭长的桃花眼里,往日里的风流恣意似乎被谁偷走了,如今幽深沉寂的如同一滩死水。<br />
他问她高兴吗?<br />
沈观衣看着他许久,想起从前种种,如前世一般的结局,扪心自问,谈不上高兴与否。<br />
“之前你还在庄子上时我曾觉着,你那般喜欢我,日后定也会一直喜欢我。”<br />
他缓缓起身行至她身后,“我甚至想着就你那样的性子,除了我还有谁能招架得住。”<br />
“只是我没想到,那些我以为的喜欢,是假的。”<br />
骨节分明的手指若有似无的抚过女子头上的步摇,宁长愠低声道:“从前我还心疼过你,被困在庄子上那么多年,如今我才发现,被困在庄子上的人,从来都不是你。”<br />
冰凉的手指从发间滑落至耳畔,如同粘腻阴湿的虫子爬过,“前些时日,我爹酒后说了些许多年前的事情,说他在年轻时喜欢过一个女子,那人弹的一手好琴,是上京有名的曲娘,只是可惜,身份如鸿沟,他终是负了她。”<br />
“我爹以为那个曲娘已经死了,但殊不知,她入了沈家,成为了姨娘不说,还生下了一个容色不输她的女儿。”<br />
修长的指尖勾起女子的下巴,宁长愠问她,“娓娓,你那般爱你的娘亲,可曾想过替她报仇?”<br />
他似乎也不需要她的回答,在今日见她前,便早已将往年的诸多事想明白了。<br />
比起从未喜欢过他而言,只是利用与报复才是将他打入深渊的重击。<br />
他爹让柳商为情所困,她便让他爱而不得。<br />
沈观衣没想到宁长愠竟会这么早便得知当年之事,她并未在其中做过什么推波助澜,若是如此,那前世的他呢?是不是也早就知晓了。<br />
他若心中清楚她与他之间隔着娘亲,为何还要对她穷追不舍?<br />
沈观衣不解的抬头看向他,在察觉到他眼底一闪而过的讳莫如深时,突然想到了什么。<br />
他今日见她,莫不是在知晓这些事后心中大怒,所以想要与她同归于尽?<br />
沈观衣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四周,从厢房走到外面需要绕过一张圆桌,她没有武力傍身,但宁长愠却有拳脚功夫,从这里逃出去,定是不可行的。<br />
沈观衣悲观的想到,倘若他当真想要对她不利,她逃不掉。<br />
她的小心思没有逃过宁长愠的双眼,瞳仁轻颤,宁长愠突然笑着松开手,笑声似乎从他的胸膛穿透而出,低沉可怜,大笑不止,笑得眼泪都浸出了水光。<br />
她在警惕他。<br />
“沈观衣,你有心吗?”<br />
“宁长愠,你少——”<br />
话音未落,他猛地执住她的手腕,双眸发狠,“便是你汲汲营营,满心利用报复,可那些年的相伴都是假的吗,你便是一点都不曾放在心上。”<br />
“你怕我伤你?”<br />
“沈观衣,我怎会伤你!”发狠的话携带着满腔凄然,那般好看的眼睛却朦胧着一层薄薄的水雾。<br />
“那你今日为何见我,还说这些话,你想要我如何想!更何况,在我心中,我们早就两清了!景宁侯曾对不起我娘,可你也救过我,护了我六年,便是我从前想过要报复你,但我不是什么都没做便放过你了吗?”沈观衣恼怒的看着他。<br />
她分明早在先前就放过他,与他说清楚了,如今景宁侯出事,他来与她算从前的帐,若不是要做些什么,她半点不信!<br />
似是怕他当真被逼急了,做出些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沈观衣压下恼意,劝诱道:“景宁侯一事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剥去侯爵贬为庶人是不争的事实,但流放之地我可以想法子暗做手脚。”<br />
宁长愠看了她许久,怎会听不出她的言下之意。“你们在做什么?”<br />
突然出现的声音让两人迅速回头看去。<br />
门口不知何时站着一青衣薄衫的男子,影子将他的身影拉的很长,归言规矩的站在他身后,垂头不语。<br />
李鹤珣目光冷凛的看向沈观衣被握住的手腕,“景宁侯如今生死难断,宁世子还有闲心来此地喝茶。”<br />
“不喝茶便能救我父亲了?”宁长愠嘲道。<br />
“不能,但却能在仅剩的时辰里,让世子再见侯爷一面。”<br />
李鹤珣长身玉立,神色淡淡,可宁长愠却听出了他话中的别意,顿时紧张道:“你什么意思?我父亲出事了?”<br />
“说啊!”<br />
李鹤珣沉默不语的看向他的手,宁长愠咬牙松开,才听见李鹤珣道:“侯爷无碍,只是在大殿之上欲要以死换得侯府上下的流放之罪,虽捡回来一条命,但如今依旧人事不省。”<br />
在宁长愠难看的神色中,李鹤珣问道:“宁世子,本官记得侯府之中只有你与侯爷父子相守,那侯爷口中所说的阖府上下是?”<br />
宁长愠眼眶红的出奇,他低头看了一眼沈观衣,却发现自李鹤珣出现,她的目光再没给过旁人。方才面对他的紧绷与警惕也在眨眼间消散。<br />
或许连她都不曾注意到,她无意之中透露出来的信任有多刺眼。<br />
就,这般相信他吗?<br />
宁长愠捏紧了拳头,恨不得做一回那小人,将她给予李鹤珣的信任全数击溃!反正在她心里,他也不是什么好人,不是吗?<br />
可低头瞧见那坐着才到他腰上的姑娘,明艳肆意,再没有半分当年的狼狈落魄,那是他救下来,养出来的姑娘。<br />
是他曾用心温养过的娇花,哪怕她一颗心冷的跟石头一样,他也全然下不去手。<br />
宁长愠颓然的从怀中摸出一块上好的暖玉来,价值连城,世上仅有一枚的绝世珍宝,是他今日本就要送给她的。<br />
他怕日后再难相见,才将这枚他搜罗多年才为她寻到的东西在今日送来。<br />
快入冬了,暖玉会让她好受些。<br />
可对上沈观衣清浅的眸光时,宁长愠将暖玉放入她手中,却道:“就当给孩子以后的满月礼。”<br />
沈观衣将玉放在桌上,刚要回绝,宁长愠却突然道:“娓娓,这是我送给你的最后一样东西,但你若不喜欢,日后我便为你寻些别的来。”<br />
他话中之意分明有些胡搅蛮缠,但沈观衣知晓,他没有日后了。<br />
与景宁侯流放之后,他再不能踏足上京一步,倘若她此生不离京,那他们日后便再无相见之日。<br />
玲珑剔透的暖玉静静的躺在桌上,或是因无需担忧自身的性命,终于令她回想起往日种种。<br />
这一世她想放过沈家,其中也不免会有因他之故,可沈家步步紧逼,甚至想要将她除之后快,她若还手,侯府必定逃不掉。<br />
可她还是做了。<br />
沈观衣将暖玉从桌上拿起,握入手中。<br />
既今日或是最后一面,她该与他心平气和的道上一别,“那便谢过宁世子,愿世子日后百事无忌,万事胜意。”<br />
宁长愠见她不再如先前那般将他视为洪水猛兽,嘴角略扬,轻言道:“那也愿娓娓能得偿所愿,平安喜乐。”<br />
沈观衣对着他轻轻一笑,宛若春风化雪,“好。”这一瞬,宁长愠眼角有些湿意,他仰头一笑,没再看沈观衣,一步步朝着李鹤珣走去。<br />
第73章<br />
李鹤珣从始至终不曾言语, 静静的看着他二人如同生离死别一般的对望。<br />
唯有离他最近的归言瞧得见他几乎快要将指骨捏碎的,藏在袖笼中半遮半掩的手。<br />
宁长愠步步靠近,直至停在他跟前。<br />
二人皆是身长玉立, 容色卓绝之人, 李鹤珣冷静的看着他,听他道:“李大人, 可否借一步说话?”<br />
李鹤珣越过他的肩头看向坐在他身后把玩着暖玉的沈观衣。<br />
沈观衣对上他看来的目光,眨了眨眼,模样无辜懵懂,大有装乖之意。<br />
“好。”<br />
茶坊后院之中,宁长愠脚步滞住, 回身看他, “李大人, 日后娓娓便要你多费心了。”<br />
李鹤珣缓缓道:“宁世子有时间关心别人的妻子, 不若担心一下侯爷。”<br />
“我父亲那儿我自有打算,这些年我虽不学无术了些,但他所犯下的罪该是何处置,我心里清楚。”<br />
宁长愠继续道:“我找李大人借一步说话只是想提醒李大人, 娓娓虽有身孕,但这并不表示她有多喜欢你。”<br />
李鹤珣面不改色道:“她待我如何,我心中清楚, 便不劳世子担心了。”<br />
“是吗?”宁长愠轻笑道:“我只是好心,你倒不必对我这般疏离,今日我已经知晓我与娓娓再无可能, 便是痴缠, 以她的性子,至多落得个两败俱伤的结果。况且, 我能留在上京的时日不多了,所以想告诉李大人……”<br />
“关于她从前的……所有事。”<br />
李鹤珣眸中闪过一道暗光,宁长愠没有旁的心思,他只是觉着,若这世上当真能有人捂热她的那颗心,恐怕也只有李鹤珣了。<br />
他瞧得出来,娓娓待他是不同的,虽不知那喜欢有几分,或许很浅,浅到她自己都不曾注意,但旁观者清,他比谁都了解她,怎会发现不了。<br />
“她的事我自会问她,大可不必从世子的口中知道。”<br />
那样从容不迫,冷静自持,宁长愠原本生出的那一丁点善意顿时断了,“大人恐怕不知,娓娓性子强势,向来喜欢对她伏低做小的男子,越卑躬屈膝,越能讨她欢心。”<br />
李鹤珣懒得再听他那些胡话,“世子若无旁的事,本官便先走一步。”<br />
在他转身之后,宁长愠继续道:“她冬日畏寒,脾性比平日更加易怒,你大可以不信我的话,但若吃了苦头,可别怪我没提醒你。”<br />
李鹤珣脚步不停,俨然没将他的话放在心上。<br />
宁长愠望着他离开的背影,掩去眼底的落寞,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br />
他方才的话半真半假,既李鹤珣那般清高冷傲,那便让他在娓娓那儿多吃些苦头,便是最终也不能让娓娓上心,也是他自己没本事。<br />
沈观衣随着李鹤珣从茶坊出来时,天色尚早,她摸着手中温热的暖玉,有些沉甸甸的,但却暖和的令人爱不释手,她一变把玩一边好奇道:“你怎的突然来了?”<br />
李鹤珣的目光悄无声息的从沈观衣手中握着的暖玉上扫过,“听归言说,你今日在沈府的事并不顺利。”<br />
提起沈府,沈观衣便想要那个为了沈书戎去送死的女人,十分头疼,“随她去就是,她既想陪人下黄泉,我如何拦得住。”<br />
李鹤珣在沈观衣上马车之时,默不作声的替沈观衣将暖玉接过来,“这两日京中事多,三府罪名已下,太子也被关入宗人府凶多吉少,大事频发,定会生乱,你若是无事,莫要出府。”<br />
沈观衣心不在焉的嗯了一声,脑海中回荡的都是云姨娘将她救出来之时,脸上的庆幸。少时在沈府,云姨娘便是在她娘死的前几日才被沈书戎接回来的,算起来,她不是那些冷眼旁观还要踩上两脚的人。<br />
沈观衣遇见的好人不算多,云姨娘不想活,可云姨娘想要沈观韵活着。<br />
她抿着唇,在李鹤珣的搀扶下钻入马车,因沈观韵一事,眉宇间拧成一股烦闷燥郁的结。<br />
待她思绪烦忧的进入马车后,幕帘放下,归言看向没有挪动一步的李鹤珣,“公子,可是有事要吩咐属下?”<br />
拇指从暖玉上轻轻摩挲了一下,李鹤珣低头看了两眼,这才将手中的东西递给归言,“去寻一个一模一样的来。”<br />
“啊?那这块呢?”归言连忙问道。<br />
李鹤珣瞧了他一眼,虽未言语,但归言却立马明白了。
他问她高兴吗?<br />
沈观衣看着他许久,想起从前种种,如前世一般的结局,扪心自问,谈不上高兴与否。<br />
“之前你还在庄子上时我曾觉着,你那般喜欢我,日后定也会一直喜欢我。”<br />
他缓缓起身行至她身后,“我甚至想着就你那样的性子,除了我还有谁能招架得住。”<br />
“只是我没想到,那些我以为的喜欢,是假的。”<br />
骨节分明的手指若有似无的抚过女子头上的步摇,宁长愠低声道:“从前我还心疼过你,被困在庄子上那么多年,如今我才发现,被困在庄子上的人,从来都不是你。”<br />
冰凉的手指从发间滑落至耳畔,如同粘腻阴湿的虫子爬过,“前些时日,我爹酒后说了些许多年前的事情,说他在年轻时喜欢过一个女子,那人弹的一手好琴,是上京有名的曲娘,只是可惜,身份如鸿沟,他终是负了她。”<br />
“我爹以为那个曲娘已经死了,但殊不知,她入了沈家,成为了姨娘不说,还生下了一个容色不输她的女儿。”<br />
修长的指尖勾起女子的下巴,宁长愠问她,“娓娓,你那般爱你的娘亲,可曾想过替她报仇?”<br />
他似乎也不需要她的回答,在今日见她前,便早已将往年的诸多事想明白了。<br />
比起从未喜欢过他而言,只是利用与报复才是将他打入深渊的重击。<br />
他爹让柳商为情所困,她便让他爱而不得。<br />
沈观衣没想到宁长愠竟会这么早便得知当年之事,她并未在其中做过什么推波助澜,若是如此,那前世的他呢?是不是也早就知晓了。<br />
他若心中清楚她与他之间隔着娘亲,为何还要对她穷追不舍?<br />
沈观衣不解的抬头看向他,在察觉到他眼底一闪而过的讳莫如深时,突然想到了什么。<br />
他今日见她,莫不是在知晓这些事后心中大怒,所以想要与她同归于尽?<br />
沈观衣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四周,从厢房走到外面需要绕过一张圆桌,她没有武力傍身,但宁长愠却有拳脚功夫,从这里逃出去,定是不可行的。<br />
沈观衣悲观的想到,倘若他当真想要对她不利,她逃不掉。<br />
她的小心思没有逃过宁长愠的双眼,瞳仁轻颤,宁长愠突然笑着松开手,笑声似乎从他的胸膛穿透而出,低沉可怜,大笑不止,笑得眼泪都浸出了水光。<br />
她在警惕他。<br />
“沈观衣,你有心吗?”<br />
“宁长愠,你少——”<br />
话音未落,他猛地执住她的手腕,双眸发狠,“便是你汲汲营营,满心利用报复,可那些年的相伴都是假的吗,你便是一点都不曾放在心上。”<br />
“你怕我伤你?”<br />
“沈观衣,我怎会伤你!”发狠的话携带着满腔凄然,那般好看的眼睛却朦胧着一层薄薄的水雾。<br />
“那你今日为何见我,还说这些话,你想要我如何想!更何况,在我心中,我们早就两清了!景宁侯曾对不起我娘,可你也救过我,护了我六年,便是我从前想过要报复你,但我不是什么都没做便放过你了吗?”沈观衣恼怒的看着他。<br />
她分明早在先前就放过他,与他说清楚了,如今景宁侯出事,他来与她算从前的帐,若不是要做些什么,她半点不信!<br />
似是怕他当真被逼急了,做出些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沈观衣压下恼意,劝诱道:“景宁侯一事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剥去侯爵贬为庶人是不争的事实,但流放之地我可以想法子暗做手脚。”<br />
宁长愠看了她许久,怎会听不出她的言下之意。“你们在做什么?”<br />
突然出现的声音让两人迅速回头看去。<br />
门口不知何时站着一青衣薄衫的男子,影子将他的身影拉的很长,归言规矩的站在他身后,垂头不语。<br />
李鹤珣目光冷凛的看向沈观衣被握住的手腕,“景宁侯如今生死难断,宁世子还有闲心来此地喝茶。”<br />
“不喝茶便能救我父亲了?”宁长愠嘲道。<br />
“不能,但却能在仅剩的时辰里,让世子再见侯爷一面。”<br />
李鹤珣长身玉立,神色淡淡,可宁长愠却听出了他话中的别意,顿时紧张道:“你什么意思?我父亲出事了?”<br />
“说啊!”<br />
李鹤珣沉默不语的看向他的手,宁长愠咬牙松开,才听见李鹤珣道:“侯爷无碍,只是在大殿之上欲要以死换得侯府上下的流放之罪,虽捡回来一条命,但如今依旧人事不省。”<br />
在宁长愠难看的神色中,李鹤珣问道:“宁世子,本官记得侯府之中只有你与侯爷父子相守,那侯爷口中所说的阖府上下是?”<br />
宁长愠眼眶红的出奇,他低头看了一眼沈观衣,却发现自李鹤珣出现,她的目光再没给过旁人。方才面对他的紧绷与警惕也在眨眼间消散。<br />
或许连她都不曾注意到,她无意之中透露出来的信任有多刺眼。<br />
就,这般相信他吗?<br />
宁长愠捏紧了拳头,恨不得做一回那小人,将她给予李鹤珣的信任全数击溃!反正在她心里,他也不是什么好人,不是吗?<br />
可低头瞧见那坐着才到他腰上的姑娘,明艳肆意,再没有半分当年的狼狈落魄,那是他救下来,养出来的姑娘。<br />
是他曾用心温养过的娇花,哪怕她一颗心冷的跟石头一样,他也全然下不去手。<br />
宁长愠颓然的从怀中摸出一块上好的暖玉来,价值连城,世上仅有一枚的绝世珍宝,是他今日本就要送给她的。<br />
他怕日后再难相见,才将这枚他搜罗多年才为她寻到的东西在今日送来。<br />
快入冬了,暖玉会让她好受些。<br />
可对上沈观衣清浅的眸光时,宁长愠将暖玉放入她手中,却道:“就当给孩子以后的满月礼。”<br />
沈观衣将玉放在桌上,刚要回绝,宁长愠却突然道:“娓娓,这是我送给你的最后一样东西,但你若不喜欢,日后我便为你寻些别的来。”<br />
他话中之意分明有些胡搅蛮缠,但沈观衣知晓,他没有日后了。<br />
与景宁侯流放之后,他再不能踏足上京一步,倘若她此生不离京,那他们日后便再无相见之日。<br />
玲珑剔透的暖玉静静的躺在桌上,或是因无需担忧自身的性命,终于令她回想起往日种种。<br />
这一世她想放过沈家,其中也不免会有因他之故,可沈家步步紧逼,甚至想要将她除之后快,她若还手,侯府必定逃不掉。<br />
可她还是做了。<br />
沈观衣将暖玉从桌上拿起,握入手中。<br />
既今日或是最后一面,她该与他心平气和的道上一别,“那便谢过宁世子,愿世子日后百事无忌,万事胜意。”<br />
宁长愠见她不再如先前那般将他视为洪水猛兽,嘴角略扬,轻言道:“那也愿娓娓能得偿所愿,平安喜乐。”<br />
沈观衣对着他轻轻一笑,宛若春风化雪,“好。”这一瞬,宁长愠眼角有些湿意,他仰头一笑,没再看沈观衣,一步步朝着李鹤珣走去。<br />
第73章<br />
李鹤珣从始至终不曾言语, 静静的看着他二人如同生离死别一般的对望。<br />
唯有离他最近的归言瞧得见他几乎快要将指骨捏碎的,藏在袖笼中半遮半掩的手。<br />
宁长愠步步靠近,直至停在他跟前。<br />
二人皆是身长玉立, 容色卓绝之人, 李鹤珣冷静的看着他,听他道:“李大人, 可否借一步说话?”<br />
李鹤珣越过他的肩头看向坐在他身后把玩着暖玉的沈观衣。<br />
沈观衣对上他看来的目光,眨了眨眼,模样无辜懵懂,大有装乖之意。<br />
“好。”<br />
茶坊后院之中,宁长愠脚步滞住, 回身看他, “李大人, 日后娓娓便要你多费心了。”<br />
李鹤珣缓缓道:“宁世子有时间关心别人的妻子, 不若担心一下侯爷。”<br />
“我父亲那儿我自有打算,这些年我虽不学无术了些,但他所犯下的罪该是何处置,我心里清楚。”<br />
宁长愠继续道:“我找李大人借一步说话只是想提醒李大人, 娓娓虽有身孕,但这并不表示她有多喜欢你。”<br />
李鹤珣面不改色道:“她待我如何,我心中清楚, 便不劳世子担心了。”<br />
“是吗?”宁长愠轻笑道:“我只是好心,你倒不必对我这般疏离,今日我已经知晓我与娓娓再无可能, 便是痴缠, 以她的性子,至多落得个两败俱伤的结果。况且, 我能留在上京的时日不多了,所以想告诉李大人……”<br />
“关于她从前的……所有事。”<br />
李鹤珣眸中闪过一道暗光,宁长愠没有旁的心思,他只是觉着,若这世上当真能有人捂热她的那颗心,恐怕也只有李鹤珣了。<br />
他瞧得出来,娓娓待他是不同的,虽不知那喜欢有几分,或许很浅,浅到她自己都不曾注意,但旁观者清,他比谁都了解她,怎会发现不了。<br />
“她的事我自会问她,大可不必从世子的口中知道。”<br />
那样从容不迫,冷静自持,宁长愠原本生出的那一丁点善意顿时断了,“大人恐怕不知,娓娓性子强势,向来喜欢对她伏低做小的男子,越卑躬屈膝,越能讨她欢心。”<br />
李鹤珣懒得再听他那些胡话,“世子若无旁的事,本官便先走一步。”<br />
在他转身之后,宁长愠继续道:“她冬日畏寒,脾性比平日更加易怒,你大可以不信我的话,但若吃了苦头,可别怪我没提醒你。”<br />
李鹤珣脚步不停,俨然没将他的话放在心上。<br />
宁长愠望着他离开的背影,掩去眼底的落寞,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br />
他方才的话半真半假,既李鹤珣那般清高冷傲,那便让他在娓娓那儿多吃些苦头,便是最终也不能让娓娓上心,也是他自己没本事。<br />
沈观衣随着李鹤珣从茶坊出来时,天色尚早,她摸着手中温热的暖玉,有些沉甸甸的,但却暖和的令人爱不释手,她一变把玩一边好奇道:“你怎的突然来了?”<br />
李鹤珣的目光悄无声息的从沈观衣手中握着的暖玉上扫过,“听归言说,你今日在沈府的事并不顺利。”<br />
提起沈府,沈观衣便想要那个为了沈书戎去送死的女人,十分头疼,“随她去就是,她既想陪人下黄泉,我如何拦得住。”<br />
李鹤珣在沈观衣上马车之时,默不作声的替沈观衣将暖玉接过来,“这两日京中事多,三府罪名已下,太子也被关入宗人府凶多吉少,大事频发,定会生乱,你若是无事,莫要出府。”<br />
沈观衣心不在焉的嗯了一声,脑海中回荡的都是云姨娘将她救出来之时,脸上的庆幸。少时在沈府,云姨娘便是在她娘死的前几日才被沈书戎接回来的,算起来,她不是那些冷眼旁观还要踩上两脚的人。<br />
沈观衣遇见的好人不算多,云姨娘不想活,可云姨娘想要沈观韵活着。<br />
她抿着唇,在李鹤珣的搀扶下钻入马车,因沈观韵一事,眉宇间拧成一股烦闷燥郁的结。<br />
待她思绪烦忧的进入马车后,幕帘放下,归言看向没有挪动一步的李鹤珣,“公子,可是有事要吩咐属下?”<br />
拇指从暖玉上轻轻摩挲了一下,李鹤珣低头看了两眼,这才将手中的东西递给归言,“去寻一个一模一样的来。”<br />
“啊?那这块呢?”归言连忙问道。<br />
李鹤珣瞧了他一眼,虽未言语,但归言却立马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