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沈家的人,想活吗?”<br />
归言虽不知公子为何会如此问,但他想起今日云姨娘的话,“大概有些人想,有些人不想吧。”<br />
“那便让想死的人与沈书戎共赴黄泉,想活的人留在人间……”<br />
李鹤珣眼底泛起冷光,抬手阖上册子,“尝尝剑树刀山的滋味。”<br />
这头,探春端着厨房刚做好的糕点放在沈观衣跟前,听着断断续续的琴音,讨好道:“少夫人,您看,奴婢给您拿了什么好东西来。”<br />
紧闭的窗棂飘不进一丝凉意,沈观衣轻轻按住琴弦,抬头看去。桌上放着她往日里喜欢的桂花糕,甜腻的滋味只是看一眼都能想起。<br />
但如今的她皱了皱眉,想到那等甜腻的滋味有些恹恹,“探春,我想吃醉糕了。”<br />
带着果酒香的醉糕。<br />
平日里她也不怎么馋嘴,可是如今竟分外想念那个味道。<br />
探春为难道:“少夫人,您说的可是黄记的那家铺子?”<br />
“嗯,怎么了?”沈观衣低头轻拨了一下琴弦。<br />
“前两日上京动乱,那家小铺子早就被人砸了。”<br />
沈观衣诧异道:“砸了?”<br />
“那该怎么办,我想吃……”本来只是有些许的馋意,如今一听吃不到了,那抹可有可无的念头在瞬间变为了坚定。<br />
探春试探道:“那奴婢去问问厨房,看他们会不会做醉糕?”<br />
在沈观衣颔首后,探春便转身往外走去,琴音袅袅,在她关上门后,将声音隔绝了一些。<br />
想来小姐还未消气呢,从前她与宁世子之间有些不愉后,也总是喜欢一个人坐在窗边抚琴。<br />
哎,姑爷真是的,要她说,还不如让宁世子与小姐在一起呢,至少宁世子将小姐惹恼后会哄人,会讨小姐欢心,姑爷会什么,只会将自己关在书房,整日忙碌,小姐恼了也不知晓来哄哄。<br />
探春正嘀咕着呢,突然发觉面前站着一个人,将她吓了一跳。<br />
她拍着胸口抬头看去,看见是归言后,顿时没好气道:“你吓我做什么,让开。”<br />
“我吓你?我只是看你魂不守舍的,问问你怎么了而已。”<br />
探春忙着呢,哪有功夫理他。<br />
见探春要走,归言连忙将人叫住,“等等,少夫人那边如何了,消气了吗?”<br />
“没有。”<br />
归言趋步跟在探春身后,“啊?还气着呢?”<br />
探春不耐道:“你没有自己的事情做吗?跟着我干什么,走开。”<br />
“你这是去哪儿啊?厨房?是少夫人饿了?”<br />
探春猛地停下脚步回头看他,归言一时不查差点与探春撞上,他堪堪停下,正要抱怨,却见探春双手叉腰,没好气道:“少夫人想吃醉糕,奴婢去厨房问问有谁能做,可以了吗?”<br />
“赶紧走吧,少夫人还等着呢,别在这儿碍事。”<br />
醉糕?归言错愕了一瞬,想起秋猎后公子被宁世子扰乱心思的那些时日做的事,他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神情。<br />
他当是公子喜欢吃呢,原来是少夫人。<br />
“你等等。”<br />
见探春脚步不停,他连忙道:“我知道哪儿有,你等我半个时辰,我给你带来。”<br />
探春顿时停下步子,回头莫名的看向他,“你会……做?”<br />
她才刚说到前两个字,归言便已经跑走了。探春犹豫了一二,想着信他一回,毕竟府中的厨子自姑爷先前吩咐后,每日都变着花样儿的给小姐做吃食,但凡是他们会的,几乎都做了个遍。<br />
这醉糕虽不难,可小姐喜欢的,是黄记那家做出来的口味,便是府中的厨子也不定能做好。<br />
半个时辰后,探春正着急的来回走动时,突然看见了从远处疾步走来的归言,他手中正端着一盘糕点。<br />
探春双眸一亮,“你还当真弄来了啊。”<br />
随后连忙从他手中接过,朝着广明院走去,“多谢,少夫人还等着呢,我先走了。”<br />
“欸……”归言看着探春着急的背影,那句原本要说的话被噎在了喉咙中。<br />
罢了,还是让公子自个儿去与少夫人说吧。<br />
探春步伐匆匆的回了屋内,将醉糕放在沈观衣面前时,沈观衣抬头看了她一眼,在她忐忑的目光中拿起了一块。<br />
“厨子竟然当真会做?怎的从前不见他们做过。”<br />
说罢,沈观衣将白糯的糕点放入嘴中,轻轻咬了一口,淡淡的果酒香混杂着蜂蜜味传入口中,她满意的点了点头,“虽比黄记差了一些,但还不错,当真是厨子做的?”<br />
还不错?<br />
探春错愕的看着沈观衣,在她的应允下,也拿起一块尝了尝,顿时睁大了眼,“当真不错。”<br />
沈观衣舔了舔嘴角,先前那股作呕之意总算被压下,她夸赞道:“没想到李家的厨子,还有这等手艺。”<br />
“不是厨子,少夫人,是……归言做的。”<br />
探春说出来后自己都有些不信,这般好吃的糕点能是那个烦人精做出来的。<br />
但那时他来去匆匆,若是厨子做的,他大可知会她一声便是,既然没有,那定是出自他手。<br />
沈观衣听见这个结果,比探春更为诧异,“归……言?”<br />
在她的记忆中,从未见过归言下厨,倒是李鹤珣,前世曾给她做过醉糕吃。<br />
不过李鹤珣的手艺很好,甚至比黄记做的都要好吃,若当真是李鹤珣,不会是这个味道。<br />
沈观衣轻笑道:“归言……没想到他还有这等厨艺。”<br />
第75章<br />
桌上的糕点还剩下一半, 崇心院那边便派了人来,说是过几日太傅府老夫人六十大寿,岳安怡要带沈观衣一起过去。<br />
“娘让我同去?”沈观衣不解。<br />
她在上京一没交好之人, 二与那些人也算不上熟稔, 先前在宫中岳安怡应当就已经看出来了,眼下带她去太傅府, 就不怕她扫了兴致?<br />
但岳姑姑说:“夫人说了,少夫人嫁入府中这般久,也应当多结识一些其他大臣家的夫人,平日里好有个说话的伴儿。”沈观衣倒是不知岳安怡竟然会如此为她着想。<br />
反正平日里她也无事可做,去便去吧。<br />
岳姑姑得了沈观衣的应承后才施礼退下。<br />
她走后不久, 沈观衣起身来到旁边的小书房, 桌案上摆置的几乎都是李鹤珣平日的东西, 她看了一眼, 将那些书册都推到了一旁,随后拿出一张白纸放在跟前,“探春,替我磨墨。”<br />
“小姐, 您是要作画吗?”<br />
指尖从挂着的笔杆上划过,最后停在一支看上去最漂亮的的笔前,沈观衣将其拿下来, 沾上墨汁,秀美中略显潦草的字迹顿时跃然纸上。<br />
她自然不是要作画,而是写一封书信, 给静王的书信。<br />
先前本来打着让李鹤珣去救人的念头, 可她现今还生着气呢,自不会求他。<br />
前世她无意中知晓了静王心中一直藏着一个白月光, 在春风阁中的厢房里挂满了静王为她作的画,一颦一笑都栩栩如生,可见作画之人有多上心。<br />
那时她看见满屋子的画时怔愣了好久,随即便面色漆黑的让人将作画之人缉拿,最后才知晓那些画都是静王这么多年的心血。<br />
画上的人是她娘亲。<br />
静王当年在春风阁与娘亲匆匆一面,便爱慕多年,若不是亲眼所见,她才不信世上有这般痴傻之人。<br />
后来她从别处知晓,当年静王本是寻过娘亲的,但因无心皇位,怕被帝王忌惮,手上几乎没什么可用的人,后来又被皇帝遣回了封地,他的手便是能伸到上京来,一来一回的消息也需要时间。<br />
更何况,当时还有景宁侯在其中替娘亲阻隔,静王找不到人,而等他回到上京时,娘早就成了一捧黄土。<br />
前世静王瞧见她的第一眼便知晓她与娘亲必定有关,他对娘亲的消息痴缠不放,恨不得整日黏在她身边,差点被李鹤珣带人围了王府。<br />
如今为了将沈观韵救出来,她不得不以此为筹码,与他交易一番。<br />
他不就是想知晓娘亲的消息吗,她告诉他就是。<br />
将信写好后,沈观衣嘱咐了探春两句,见她似乎有话想说,沈观衣道:“你若不想去,便将阿莺叫来。”<br />
“去去去,我去。”探春连忙拿着信走了,生怕晚一步便被阿莺抢了先。<br />
入夜,书房的烛火映照在窗棂上,迟迟未灭。<br />
归言步履匆匆的从外面回来,将沈府那边发生的事情一一告诉了李鹤珣。<br />
他按照公子的吩咐去将沈观韵救走后暂且送去了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故意留给了唐氏与沈观月逃跑的机会,眼睁睁看着她们从府中溜走后,又在她们的必经之路上安排了人手将其绑了去,如今人应当已经送到了京外的庄子上。<br />
李鹤珣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他放下笔起身,拿过一旁的剪子缓慢的剪着灯芯,沉默许久后才问道:“她睡了?”<br />
若是以前归言还会疑惑公子口中所说的人是谁,如今他心中跟明镜似的,公子除了问少夫人,还能问谁。<br />
“应当是睡下了,我方才见院子里熄了烛火。”<br />
“今日的醉糕,她可有觉着不妥的地方?”<br />
归言犹豫道:“属下将糕点给了探春时,她拿着便走了,属下也不知道少夫人喜不喜欢,应该是……喜欢的吧?”<br />
毕竟是公子亲手做的,要不是他眼睁睁的看着公子进了厨房,他还不知晓公子那双执笔的手,还能做羹汤!<br />
李鹤珣看他的那一眼,哪怕什么都没说,也让归言在脑海中瞬间想起了几个字:要你有何用!<br />
“炭火送去了几个?”归言回过神来,挠了挠头,“这个,属下记着夫人那边的掌事姑姑说,每个院子都有不同的规格来着。”<br />
“她畏寒,让……”李鹤珣止住了话头,看了一眼天色,“罢了,明日我再与母亲说,你将书房的炭火送去她那儿。”<br />
归言听话的叫来了下人,将炭火搬走,屋内一时半刻还察觉不到凉意,但若是呆久了,便会觉着有些冷。<br />
他见李鹤珣不动如山的坐在桌案前,迟迟没有要回屋的意思,顿时道:“公子,眼下天色不早了,您不若早些歇息?”<br />
“赵、沈两家出了事,堆积在他们手中的事情还需要处理,沽城那边今日也传回了消息,你若是困了,便先去歇着。”<br />
归言:……<br />
“属下不乏,就是怕公子累着了。”
归言虽不知公子为何会如此问,但他想起今日云姨娘的话,“大概有些人想,有些人不想吧。”<br />
“那便让想死的人与沈书戎共赴黄泉,想活的人留在人间……”<br />
李鹤珣眼底泛起冷光,抬手阖上册子,“尝尝剑树刀山的滋味。”<br />
这头,探春端着厨房刚做好的糕点放在沈观衣跟前,听着断断续续的琴音,讨好道:“少夫人,您看,奴婢给您拿了什么好东西来。”<br />
紧闭的窗棂飘不进一丝凉意,沈观衣轻轻按住琴弦,抬头看去。桌上放着她往日里喜欢的桂花糕,甜腻的滋味只是看一眼都能想起。<br />
但如今的她皱了皱眉,想到那等甜腻的滋味有些恹恹,“探春,我想吃醉糕了。”<br />
带着果酒香的醉糕。<br />
平日里她也不怎么馋嘴,可是如今竟分外想念那个味道。<br />
探春为难道:“少夫人,您说的可是黄记的那家铺子?”<br />
“嗯,怎么了?”沈观衣低头轻拨了一下琴弦。<br />
“前两日上京动乱,那家小铺子早就被人砸了。”<br />
沈观衣诧异道:“砸了?”<br />
“那该怎么办,我想吃……”本来只是有些许的馋意,如今一听吃不到了,那抹可有可无的念头在瞬间变为了坚定。<br />
探春试探道:“那奴婢去问问厨房,看他们会不会做醉糕?”<br />
在沈观衣颔首后,探春便转身往外走去,琴音袅袅,在她关上门后,将声音隔绝了一些。<br />
想来小姐还未消气呢,从前她与宁世子之间有些不愉后,也总是喜欢一个人坐在窗边抚琴。<br />
哎,姑爷真是的,要她说,还不如让宁世子与小姐在一起呢,至少宁世子将小姐惹恼后会哄人,会讨小姐欢心,姑爷会什么,只会将自己关在书房,整日忙碌,小姐恼了也不知晓来哄哄。<br />
探春正嘀咕着呢,突然发觉面前站着一个人,将她吓了一跳。<br />
她拍着胸口抬头看去,看见是归言后,顿时没好气道:“你吓我做什么,让开。”<br />
“我吓你?我只是看你魂不守舍的,问问你怎么了而已。”<br />
探春忙着呢,哪有功夫理他。<br />
见探春要走,归言连忙将人叫住,“等等,少夫人那边如何了,消气了吗?”<br />
“没有。”<br />
归言趋步跟在探春身后,“啊?还气着呢?”<br />
探春不耐道:“你没有自己的事情做吗?跟着我干什么,走开。”<br />
“你这是去哪儿啊?厨房?是少夫人饿了?”<br />
探春猛地停下脚步回头看他,归言一时不查差点与探春撞上,他堪堪停下,正要抱怨,却见探春双手叉腰,没好气道:“少夫人想吃醉糕,奴婢去厨房问问有谁能做,可以了吗?”<br />
“赶紧走吧,少夫人还等着呢,别在这儿碍事。”<br />
醉糕?归言错愕了一瞬,想起秋猎后公子被宁世子扰乱心思的那些时日做的事,他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神情。<br />
他当是公子喜欢吃呢,原来是少夫人。<br />
“你等等。”<br />
见探春脚步不停,他连忙道:“我知道哪儿有,你等我半个时辰,我给你带来。”<br />
探春顿时停下步子,回头莫名的看向他,“你会……做?”<br />
她才刚说到前两个字,归言便已经跑走了。探春犹豫了一二,想着信他一回,毕竟府中的厨子自姑爷先前吩咐后,每日都变着花样儿的给小姐做吃食,但凡是他们会的,几乎都做了个遍。<br />
这醉糕虽不难,可小姐喜欢的,是黄记那家做出来的口味,便是府中的厨子也不定能做好。<br />
半个时辰后,探春正着急的来回走动时,突然看见了从远处疾步走来的归言,他手中正端着一盘糕点。<br />
探春双眸一亮,“你还当真弄来了啊。”<br />
随后连忙从他手中接过,朝着广明院走去,“多谢,少夫人还等着呢,我先走了。”<br />
“欸……”归言看着探春着急的背影,那句原本要说的话被噎在了喉咙中。<br />
罢了,还是让公子自个儿去与少夫人说吧。<br />
探春步伐匆匆的回了屋内,将醉糕放在沈观衣面前时,沈观衣抬头看了她一眼,在她忐忑的目光中拿起了一块。<br />
“厨子竟然当真会做?怎的从前不见他们做过。”<br />
说罢,沈观衣将白糯的糕点放入嘴中,轻轻咬了一口,淡淡的果酒香混杂着蜂蜜味传入口中,她满意的点了点头,“虽比黄记差了一些,但还不错,当真是厨子做的?”<br />
还不错?<br />
探春错愕的看着沈观衣,在她的应允下,也拿起一块尝了尝,顿时睁大了眼,“当真不错。”<br />
沈观衣舔了舔嘴角,先前那股作呕之意总算被压下,她夸赞道:“没想到李家的厨子,还有这等手艺。”<br />
“不是厨子,少夫人,是……归言做的。”<br />
探春说出来后自己都有些不信,这般好吃的糕点能是那个烦人精做出来的。<br />
但那时他来去匆匆,若是厨子做的,他大可知会她一声便是,既然没有,那定是出自他手。<br />
沈观衣听见这个结果,比探春更为诧异,“归……言?”<br />
在她的记忆中,从未见过归言下厨,倒是李鹤珣,前世曾给她做过醉糕吃。<br />
不过李鹤珣的手艺很好,甚至比黄记做的都要好吃,若当真是李鹤珣,不会是这个味道。<br />
沈观衣轻笑道:“归言……没想到他还有这等厨艺。”<br />
第75章<br />
桌上的糕点还剩下一半, 崇心院那边便派了人来,说是过几日太傅府老夫人六十大寿,岳安怡要带沈观衣一起过去。<br />
“娘让我同去?”沈观衣不解。<br />
她在上京一没交好之人, 二与那些人也算不上熟稔, 先前在宫中岳安怡应当就已经看出来了,眼下带她去太傅府, 就不怕她扫了兴致?<br />
但岳姑姑说:“夫人说了,少夫人嫁入府中这般久,也应当多结识一些其他大臣家的夫人,平日里好有个说话的伴儿。”沈观衣倒是不知岳安怡竟然会如此为她着想。<br />
反正平日里她也无事可做,去便去吧。<br />
岳姑姑得了沈观衣的应承后才施礼退下。<br />
她走后不久, 沈观衣起身来到旁边的小书房, 桌案上摆置的几乎都是李鹤珣平日的东西, 她看了一眼, 将那些书册都推到了一旁,随后拿出一张白纸放在跟前,“探春,替我磨墨。”<br />
“小姐, 您是要作画吗?”<br />
指尖从挂着的笔杆上划过,最后停在一支看上去最漂亮的的笔前,沈观衣将其拿下来, 沾上墨汁,秀美中略显潦草的字迹顿时跃然纸上。<br />
她自然不是要作画,而是写一封书信, 给静王的书信。<br />
先前本来打着让李鹤珣去救人的念头, 可她现今还生着气呢,自不会求他。<br />
前世她无意中知晓了静王心中一直藏着一个白月光, 在春风阁中的厢房里挂满了静王为她作的画,一颦一笑都栩栩如生,可见作画之人有多上心。<br />
那时她看见满屋子的画时怔愣了好久,随即便面色漆黑的让人将作画之人缉拿,最后才知晓那些画都是静王这么多年的心血。<br />
画上的人是她娘亲。<br />
静王当年在春风阁与娘亲匆匆一面,便爱慕多年,若不是亲眼所见,她才不信世上有这般痴傻之人。<br />
后来她从别处知晓,当年静王本是寻过娘亲的,但因无心皇位,怕被帝王忌惮,手上几乎没什么可用的人,后来又被皇帝遣回了封地,他的手便是能伸到上京来,一来一回的消息也需要时间。<br />
更何况,当时还有景宁侯在其中替娘亲阻隔,静王找不到人,而等他回到上京时,娘早就成了一捧黄土。<br />
前世静王瞧见她的第一眼便知晓她与娘亲必定有关,他对娘亲的消息痴缠不放,恨不得整日黏在她身边,差点被李鹤珣带人围了王府。<br />
如今为了将沈观韵救出来,她不得不以此为筹码,与他交易一番。<br />
他不就是想知晓娘亲的消息吗,她告诉他就是。<br />
将信写好后,沈观衣嘱咐了探春两句,见她似乎有话想说,沈观衣道:“你若不想去,便将阿莺叫来。”<br />
“去去去,我去。”探春连忙拿着信走了,生怕晚一步便被阿莺抢了先。<br />
入夜,书房的烛火映照在窗棂上,迟迟未灭。<br />
归言步履匆匆的从外面回来,将沈府那边发生的事情一一告诉了李鹤珣。<br />
他按照公子的吩咐去将沈观韵救走后暂且送去了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故意留给了唐氏与沈观月逃跑的机会,眼睁睁看着她们从府中溜走后,又在她们的必经之路上安排了人手将其绑了去,如今人应当已经送到了京外的庄子上。<br />
李鹤珣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他放下笔起身,拿过一旁的剪子缓慢的剪着灯芯,沉默许久后才问道:“她睡了?”<br />
若是以前归言还会疑惑公子口中所说的人是谁,如今他心中跟明镜似的,公子除了问少夫人,还能问谁。<br />
“应当是睡下了,我方才见院子里熄了烛火。”<br />
“今日的醉糕,她可有觉着不妥的地方?”<br />
归言犹豫道:“属下将糕点给了探春时,她拿着便走了,属下也不知道少夫人喜不喜欢,应该是……喜欢的吧?”<br />
毕竟是公子亲手做的,要不是他眼睁睁的看着公子进了厨房,他还不知晓公子那双执笔的手,还能做羹汤!<br />
李鹤珣看他的那一眼,哪怕什么都没说,也让归言在脑海中瞬间想起了几个字:要你有何用!<br />
“炭火送去了几个?”归言回过神来,挠了挠头,“这个,属下记着夫人那边的掌事姑姑说,每个院子都有不同的规格来着。”<br />
“她畏寒,让……”李鹤珣止住了话头,看了一眼天色,“罢了,明日我再与母亲说,你将书房的炭火送去她那儿。”<br />
归言听话的叫来了下人,将炭火搬走,屋内一时半刻还察觉不到凉意,但若是呆久了,便会觉着有些冷。<br />
他见李鹤珣不动如山的坐在桌案前,迟迟没有要回屋的意思,顿时道:“公子,眼下天色不早了,您不若早些歇息?”<br />
“赵、沈两家出了事,堆积在他们手中的事情还需要处理,沽城那边今日也传回了消息,你若是困了,便先去歇着。”<br />
归言:……<br />
“属下不乏,就是怕公子累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