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汉武帝直播世界地图 第39节
那去病能不采用这种作战方式吗?<br />
卫青悲哀的发现。<br />
不能。<br />
因为陛下要进攻匈奴,彻底将匈奴打废。<br />
而当自己率领大军的时候,他找不到除了去病之外优秀的将领,来充当破开匈奴战线的矛!<br />
局势,需要去病上战场。<br />
而只要去病继续上战场,采用这种作战方式。<br />
那他的身体素质一定会下降。<br />
就算去病运气非常非常好,没有死在战场上,也没有染病。<br />
那他也一定会减寿,比不过正常人的寿数。<br />
这是必然的结果。<br />
去病如此,放在战役上,也是如此。<br />
匈奴部落之间微妙的关系、各部落驻扎的兵力,他们的利益分配,以及牛羊的繁育时间……<br />
都影响着他们的出兵选择。<br />
甚至不考虑各部落之间的矛盾,匈奴人上下一心。士气高昂,想要破除天幕所说的预言。<br />
那他们也无法在现在立马出兵,进攻大汉。<br />
大汉需要春耕,匈奴的牛羊不需要繁衍、驻扎合适的草场、女人不需要稳定的地方,生育后代了吗?<br />
卫青侃侃而谈,把自己的猜测,都说了出来。<br />
只是他没有用外甥做例,而是换了其他的例子。<br />
在场的众人没一个愚笨的。<br />
卫青说完,他们就听懂了。<br />
刘彻拧着眉,思索起来匈奴的情况。<br />
作为君主,刘彻是没有卫青那么通军事的。<br />
但他懂人心,尤其懂匈奴单于。<br />
换位思考,假如他是对方,骤然得知天幕说自己未来那么凄惨。<br />
即便是匈奴单于还能稳得住,可他的属下却不一定了。<br />
毕竟,匈奴和大汉并不相同,他们的政体极为松散,宛若周天子分封下的诸侯。而其中,也并非全都是匈奴。<br />
匈奴强的时候,这些‘诸侯’,跟着匈奴,自称匈奴人。<br />
匈奴弱的时候,这些‘诸侯’,就会反戈,自称各胡。<br />
而天幕的出现,卡在一个微妙的时间。匈奴人的祭天龙城,刚刚被端。<br />
他们不败的神话,已然被卫青打破。<br />
天幕,又极为详细的介绍了卫青,霍去病两人的战绩。<br />
所有人都知道,匈奴未来要被打的屁滚尿流,几万几万人的被俘虏,甚至连匈奴单于都差点被抓住。<br />
即便这是未来要发生的事情,现在匈奴依旧很强大。<br />
但一部分人肯定会丧失对匈奴的信心,开始动摇。<br />
甚至想要左右下注。<br />
面对这样的情况,匈奴单于迫切的需要在自己还有优势的时候,赶紧进攻大汉,用胜利来抵消天幕的预言。<br />
战争已经无法避免。<br />
这根本不需要考虑朝内大臣的想法。<br />
匈奴管你们内部和不和,想不想打呢,反而是大汉越不和,他们越要打。<br />
趁你病,要你命才是真理!<br />
刘彻眯了眯眼睛,既然无法避免战争,就要考虑如何迎战。<br />
那么,匈奴单于会出多少兵呢?<br />
推演到这里,刘彻卡住了。<br />
军事上他真的不通啊!<br />
拿不准主意,刘彻只能对卫青问道。<br />
“卫青,你觉得匈奴会如何出兵?”<br />
“试探出兵,不会太多,但也不会太少。”<br />
卫青也在思索这个问题,他的手指在舆图上,比划着几条天险要道:<br />
“大约在三至五万之间,其进攻地点,应该也在上谷、渔阳,辽西和雁门这四个之间。”<br />
如果有人常读军事历史,那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br />
古代军队争夺的地点,通常极为固定。<br />
这是因为,那些城池在建设的时候,就已经考虑了地形的因素。<br />
它们建造的位置,本身就有军事用途。<br />
比如防御。<br />
因为华夏的地形,很少有广阔的平原。<br />
反而多为崎岖不平的山地,丘陵,以及江河。<br />
大军想要大规模进攻,必须要从有城池的这条道上走。<br />
其它道路,要么走起来耗费太高,后勤跟不上。要不就是地形太危险,极其容易被敌人设埋伏。<br />
所以会出现,历史上好多战役,都会走同一条路,攻打同一个城池。<br />
匈奴的情况更为特殊些。<br />
他们不以占据城池为目的进攻,而是为了掠夺。<br />
那必然会往富饶的地方去。<br />
不然他们冒着性命之危跑过来一趟干嘛?<br />
溜马玩?<br />
没有收获,空着手回家,信不信的第二天,他们就能把匈奴单于给剁了!<br />
当匈奴出兵没有耗费吗?<br />
笑死,就草原那么贫乏的地方,他们可比大汉穷多了。<br />
什么政治意义,都没有抓到手里的钱粮女人和奴隶重要!<br />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br />
看似有的选,其实根本没法选。<br />
卫青讲述着自己的猜测:<br />
“匈奴不会再像以前那样。<br />
天幕做的预言,会让匈奴单于害怕失败!<br />
这场出兵,他只能胜,还得是大胜!<br />
只要有轻微的失利,匈奴单于就要承受极大的压力。<br />
他必须要考虑失利乃至战败带来的影响。<br />
这个时候,他会反复衡量两者的国力,更加谨慎。<br />
而两军交战,勇者方胜,他只要有顾虑,必然不可能出动所有军队!”<br />
说到这里,主父偃已经明白过来了。<br />
“自陛下登基以来,时常练兵。如今大汉虽不能远征,可防守方面,必然不会吃亏!”<br />
主父偃这句话,不仅附和了卫青,还暗戳戳的给刘彻拍了拍龙屁。<br />
这让刘彻不由得多了几分高兴。<br />
“正是如此!”<br />
卫青手指从匈奴后路的天险上划过,笑着说道:<br />
“匈奴单于若真敢全军进攻,把战场设置在我大汉疆域之内,那我等正好可以断他后路,关门打狗!”<br />
卫青的话没有说完,不过在场的人,心都脏,卫青的未尽之言,他们也明白。<br />
战场设置在大汉境内,对大汉百姓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可说的难听点,倘若不在意百姓士兵的伤亡。<br />
莫说一换一了。<br />
三换一,甚至四换一,大汉都不带亏的。<br />
匈奴才有多少人啊!<br />
稍微换它个几万。<br />
匈奴就要元气大伤。<br />
这时候,大汉再举兵进攻,难度必然会大幅度降低。<br />
可惜,匈奴肯定不敢大军攻入,自断后路的。<br />
毕竟目前优势在他。
卫青悲哀的发现。<br />
不能。<br />
因为陛下要进攻匈奴,彻底将匈奴打废。<br />
而当自己率领大军的时候,他找不到除了去病之外优秀的将领,来充当破开匈奴战线的矛!<br />
局势,需要去病上战场。<br />
而只要去病继续上战场,采用这种作战方式。<br />
那他的身体素质一定会下降。<br />
就算去病运气非常非常好,没有死在战场上,也没有染病。<br />
那他也一定会减寿,比不过正常人的寿数。<br />
这是必然的结果。<br />
去病如此,放在战役上,也是如此。<br />
匈奴部落之间微妙的关系、各部落驻扎的兵力,他们的利益分配,以及牛羊的繁育时间……<br />
都影响着他们的出兵选择。<br />
甚至不考虑各部落之间的矛盾,匈奴人上下一心。士气高昂,想要破除天幕所说的预言。<br />
那他们也无法在现在立马出兵,进攻大汉。<br />
大汉需要春耕,匈奴的牛羊不需要繁衍、驻扎合适的草场、女人不需要稳定的地方,生育后代了吗?<br />
卫青侃侃而谈,把自己的猜测,都说了出来。<br />
只是他没有用外甥做例,而是换了其他的例子。<br />
在场的众人没一个愚笨的。<br />
卫青说完,他们就听懂了。<br />
刘彻拧着眉,思索起来匈奴的情况。<br />
作为君主,刘彻是没有卫青那么通军事的。<br />
但他懂人心,尤其懂匈奴单于。<br />
换位思考,假如他是对方,骤然得知天幕说自己未来那么凄惨。<br />
即便是匈奴单于还能稳得住,可他的属下却不一定了。<br />
毕竟,匈奴和大汉并不相同,他们的政体极为松散,宛若周天子分封下的诸侯。而其中,也并非全都是匈奴。<br />
匈奴强的时候,这些‘诸侯’,跟着匈奴,自称匈奴人。<br />
匈奴弱的时候,这些‘诸侯’,就会反戈,自称各胡。<br />
而天幕的出现,卡在一个微妙的时间。匈奴人的祭天龙城,刚刚被端。<br />
他们不败的神话,已然被卫青打破。<br />
天幕,又极为详细的介绍了卫青,霍去病两人的战绩。<br />
所有人都知道,匈奴未来要被打的屁滚尿流,几万几万人的被俘虏,甚至连匈奴单于都差点被抓住。<br />
即便这是未来要发生的事情,现在匈奴依旧很强大。<br />
但一部分人肯定会丧失对匈奴的信心,开始动摇。<br />
甚至想要左右下注。<br />
面对这样的情况,匈奴单于迫切的需要在自己还有优势的时候,赶紧进攻大汉,用胜利来抵消天幕的预言。<br />
战争已经无法避免。<br />
这根本不需要考虑朝内大臣的想法。<br />
匈奴管你们内部和不和,想不想打呢,反而是大汉越不和,他们越要打。<br />
趁你病,要你命才是真理!<br />
刘彻眯了眯眼睛,既然无法避免战争,就要考虑如何迎战。<br />
那么,匈奴单于会出多少兵呢?<br />
推演到这里,刘彻卡住了。<br />
军事上他真的不通啊!<br />
拿不准主意,刘彻只能对卫青问道。<br />
“卫青,你觉得匈奴会如何出兵?”<br />
“试探出兵,不会太多,但也不会太少。”<br />
卫青也在思索这个问题,他的手指在舆图上,比划着几条天险要道:<br />
“大约在三至五万之间,其进攻地点,应该也在上谷、渔阳,辽西和雁门这四个之间。”<br />
如果有人常读军事历史,那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br />
古代军队争夺的地点,通常极为固定。<br />
这是因为,那些城池在建设的时候,就已经考虑了地形的因素。<br />
它们建造的位置,本身就有军事用途。<br />
比如防御。<br />
因为华夏的地形,很少有广阔的平原。<br />
反而多为崎岖不平的山地,丘陵,以及江河。<br />
大军想要大规模进攻,必须要从有城池的这条道上走。<br />
其它道路,要么走起来耗费太高,后勤跟不上。要不就是地形太危险,极其容易被敌人设埋伏。<br />
所以会出现,历史上好多战役,都会走同一条路,攻打同一个城池。<br />
匈奴的情况更为特殊些。<br />
他们不以占据城池为目的进攻,而是为了掠夺。<br />
那必然会往富饶的地方去。<br />
不然他们冒着性命之危跑过来一趟干嘛?<br />
溜马玩?<br />
没有收获,空着手回家,信不信的第二天,他们就能把匈奴单于给剁了!<br />
当匈奴出兵没有耗费吗?<br />
笑死,就草原那么贫乏的地方,他们可比大汉穷多了。<br />
什么政治意义,都没有抓到手里的钱粮女人和奴隶重要!<br />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br />
看似有的选,其实根本没法选。<br />
卫青讲述着自己的猜测:<br />
“匈奴不会再像以前那样。<br />
天幕做的预言,会让匈奴单于害怕失败!<br />
这场出兵,他只能胜,还得是大胜!<br />
只要有轻微的失利,匈奴单于就要承受极大的压力。<br />
他必须要考虑失利乃至战败带来的影响。<br />
这个时候,他会反复衡量两者的国力,更加谨慎。<br />
而两军交战,勇者方胜,他只要有顾虑,必然不可能出动所有军队!”<br />
说到这里,主父偃已经明白过来了。<br />
“自陛下登基以来,时常练兵。如今大汉虽不能远征,可防守方面,必然不会吃亏!”<br />
主父偃这句话,不仅附和了卫青,还暗戳戳的给刘彻拍了拍龙屁。<br />
这让刘彻不由得多了几分高兴。<br />
“正是如此!”<br />
卫青手指从匈奴后路的天险上划过,笑着说道:<br />
“匈奴单于若真敢全军进攻,把战场设置在我大汉疆域之内,那我等正好可以断他后路,关门打狗!”<br />
卫青的话没有说完,不过在场的人,心都脏,卫青的未尽之言,他们也明白。<br />
战场设置在大汉境内,对大汉百姓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可说的难听点,倘若不在意百姓士兵的伤亡。<br />
莫说一换一了。<br />
三换一,甚至四换一,大汉都不带亏的。<br />
匈奴才有多少人啊!<br />
稍微换它个几万。<br />
匈奴就要元气大伤。<br />
这时候,大汉再举兵进攻,难度必然会大幅度降低。<br />
可惜,匈奴肯定不敢大军攻入,自断后路的。<br />
毕竟目前优势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