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新学堂这边的学子们简直忧心忡忡:<br />
“国子监那帮公子哥儿该不会要和咱们抢吃食了吧?”<br />
“咱们自己都不够,还要分给他们?”<br />
“国子监的学子们毕竟身份贵重,若他们家里同陛下和皇后去说,这事儿多半能成。”<br />
“啊?我实在不喜欢那帮公子哥儿,他们每日都拿瞧下人的眼神瞧着咱们。”<br />
“可不是么,我听说他们国子监膳堂做出来的吃食难吃的紧,和咱们根本没得比。”<br />
就在新学堂的学子们紧绷着心弦的时候,国子监这边发布了一个通知。<br />
除去正常旬假和紧急情况,所有学子无事一律不得离开国子监,违反者严惩。<br />
新学堂的学子们这下可高兴坏了。<br />
他们是高兴坏了,国子监这边可难受了。<br />
蔡斌的事刚传开的时候,好些人就对御膳房的吃食动起了心思,而且蔡斌给他们打了个样,不好意思从新学堂这边要,那让自家祖父或者父亲从宫里带也是一样的,结果还没来得及实施,人就给关起来了。<br />
以前闻着对面的饭食香气,他们还能安慰自己,味道多半也就那样,起码肯定比不上大名鼎鼎的福招阁。<br />
可现在蔡斌的反应就摆在他们面前。<br />
蔡斌往日里可没少去福招阁啊,连他都如此,御膳房的饭食得好吃成啥样啊。<br />
有些事情就不能想,越想越抓心挠肝。<br />
更何况他们身边还有个尝过的蔺淮,虽说他也只喝过珍珠奶茶吧,但架不住蔺淮故意似的铆足了劲儿夸啊。<br />
不得不说,学霸一旦堆砌起辞藻来,那威力也是非常吓人的。<br />
想象一下,这边国子监的学子们吃着膳堂里清汤寡水的膳食,那边蔺淮疯狂夸新学堂的膳食。<br />
这场景多少是有点好笑了。<br />
于是一时间,国子监的学子们仿佛堕入了地狱一般,整日里生不如死。<br />
就这么煎熬着等来了旬假。<br />
晚膳的时候御膳房同时收到了几十个官员传膳的要求,而且无一例外,全是外带。<br />
余山盯着满桌的牌子,“怎么回事,为何今日外带这么多?”<br />
徐安笑得不行,“还能是什么,国子监那头放假了呗。”<br />
余山立刻懂了,“我说呢。”<br />
两人正说话间,厨役又送了十几个牌子进来,堆在桌上满满当当,瞧着颇有些吓人。<br />
余山盘算了一下御膳房今日剩余的食材,无奈道:“不够了,最多再做二十份。”<br />
今日膳食是麻辣烫,里面除了各种素食肉食外,还加了泡面,至于泡面的做法,自然又是路景嘴馋的时候教给他们的。<br />
除此之外,还有一杯冷泡茶。<br />
白日里两人还在庆幸今日膳食省事呢,只需放在一个锅里煮就好了,结果到了这个点突然来了这么多牌子。徐安把厨役叫进来,吩咐道:“眼下食材只堪堪够做二十份的,你去和各个衙门的书办说一声,若今日要的话须得等,至少一个时辰。”<br />
厨役应了一声,麻溜跑了。<br />
很快他就跑回来,气喘吁吁道:“两位大厨,几十个书办一个也没走,都说愿意等。”<br />
徐安点头,“成,马上叫采办出去购置食材,要快。”<br />
“是。”<br />
厨役忙不迭又走了。<br />
余山和徐安立刻动手做那二十份麻辣烫。<br />
他们这边倒是很快,不过一刻钟便陆续送到了书办们手上。<br />
此刻大人们也都在值房里焦急地等着。<br />
之所以这样也不全是为了今日放旬假的儿子,也是为了家中的其他人。<br />
毕竟御膳房的吃食好吃这事儿已经在家属们中间传开了,往日里多少还有些不好意思,今日可不同,今日大家都一样,谁也别笑话谁。<br />
然而他们很快就收到了一个坏消息。<br />
“还要等一个时辰?”<br />
书办点头,“御膳房那边说他们的食材不够了,要差采办出去买。”<br />
官员愣了一下,“今日到底传了多少牌子?”<br />
书办想了想,“我去的时候御膳房的案桌上已经摆满了,少说也有四五十吧。”<br />
官员:“……”<br />
知道今日人多,倒也没想到会这么多。<br />
好在御膳房是按照递牌子的顺序来的,要是按官位大小来,那他只怕要排到最末去。<br />
此消息一传出,官位稍低一些的,如这位,自然觉得高兴,官位高的就没这么爽快了。<br />
可惜御膳房如今有皇后给撑腰,他们就是施压也没用。<br />
等着吧。<br />
于是这些官员的家里人一直眼巴巴地等到了晚上,尤其是那个从国子监饱受折磨回来的学子。<br />
其他人还好,饿的话愿意用些别的吃食垫垫肚子,这些学子说什么也不愿意,说什么都要等祖父或父亲回来。<br />
就这么盼着,总算是把人盼回了府。<br />
官员瞧着短短十日没见的儿子/孙子,第一反应都是震惊,“怎的瘦成这样?”<br />
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憔悴,仿佛闹了几年饥荒那般的憔悴。<br />
“国子监闹饥荒了?”<br />
学子:“……”<br />
不管了,先尝尝御膳房的吃食再说。结果当然是一尝一个不吱声。<br />
有夸张些的,甚至一边吃一边流泪,想想这十日在国子监里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啊。
“国子监那帮公子哥儿该不会要和咱们抢吃食了吧?”<br />
“咱们自己都不够,还要分给他们?”<br />
“国子监的学子们毕竟身份贵重,若他们家里同陛下和皇后去说,这事儿多半能成。”<br />
“啊?我实在不喜欢那帮公子哥儿,他们每日都拿瞧下人的眼神瞧着咱们。”<br />
“可不是么,我听说他们国子监膳堂做出来的吃食难吃的紧,和咱们根本没得比。”<br />
就在新学堂的学子们紧绷着心弦的时候,国子监这边发布了一个通知。<br />
除去正常旬假和紧急情况,所有学子无事一律不得离开国子监,违反者严惩。<br />
新学堂的学子们这下可高兴坏了。<br />
他们是高兴坏了,国子监这边可难受了。<br />
蔡斌的事刚传开的时候,好些人就对御膳房的吃食动起了心思,而且蔡斌给他们打了个样,不好意思从新学堂这边要,那让自家祖父或者父亲从宫里带也是一样的,结果还没来得及实施,人就给关起来了。<br />
以前闻着对面的饭食香气,他们还能安慰自己,味道多半也就那样,起码肯定比不上大名鼎鼎的福招阁。<br />
可现在蔡斌的反应就摆在他们面前。<br />
蔡斌往日里可没少去福招阁啊,连他都如此,御膳房的饭食得好吃成啥样啊。<br />
有些事情就不能想,越想越抓心挠肝。<br />
更何况他们身边还有个尝过的蔺淮,虽说他也只喝过珍珠奶茶吧,但架不住蔺淮故意似的铆足了劲儿夸啊。<br />
不得不说,学霸一旦堆砌起辞藻来,那威力也是非常吓人的。<br />
想象一下,这边国子监的学子们吃着膳堂里清汤寡水的膳食,那边蔺淮疯狂夸新学堂的膳食。<br />
这场景多少是有点好笑了。<br />
于是一时间,国子监的学子们仿佛堕入了地狱一般,整日里生不如死。<br />
就这么煎熬着等来了旬假。<br />
晚膳的时候御膳房同时收到了几十个官员传膳的要求,而且无一例外,全是外带。<br />
余山盯着满桌的牌子,“怎么回事,为何今日外带这么多?”<br />
徐安笑得不行,“还能是什么,国子监那头放假了呗。”<br />
余山立刻懂了,“我说呢。”<br />
两人正说话间,厨役又送了十几个牌子进来,堆在桌上满满当当,瞧着颇有些吓人。<br />
余山盘算了一下御膳房今日剩余的食材,无奈道:“不够了,最多再做二十份。”<br />
今日膳食是麻辣烫,里面除了各种素食肉食外,还加了泡面,至于泡面的做法,自然又是路景嘴馋的时候教给他们的。<br />
除此之外,还有一杯冷泡茶。<br />
白日里两人还在庆幸今日膳食省事呢,只需放在一个锅里煮就好了,结果到了这个点突然来了这么多牌子。徐安把厨役叫进来,吩咐道:“眼下食材只堪堪够做二十份的,你去和各个衙门的书办说一声,若今日要的话须得等,至少一个时辰。”<br />
厨役应了一声,麻溜跑了。<br />
很快他就跑回来,气喘吁吁道:“两位大厨,几十个书办一个也没走,都说愿意等。”<br />
徐安点头,“成,马上叫采办出去购置食材,要快。”<br />
“是。”<br />
厨役忙不迭又走了。<br />
余山和徐安立刻动手做那二十份麻辣烫。<br />
他们这边倒是很快,不过一刻钟便陆续送到了书办们手上。<br />
此刻大人们也都在值房里焦急地等着。<br />
之所以这样也不全是为了今日放旬假的儿子,也是为了家中的其他人。<br />
毕竟御膳房的吃食好吃这事儿已经在家属们中间传开了,往日里多少还有些不好意思,今日可不同,今日大家都一样,谁也别笑话谁。<br />
然而他们很快就收到了一个坏消息。<br />
“还要等一个时辰?”<br />
书办点头,“御膳房那边说他们的食材不够了,要差采办出去买。”<br />
官员愣了一下,“今日到底传了多少牌子?”<br />
书办想了想,“我去的时候御膳房的案桌上已经摆满了,少说也有四五十吧。”<br />
官员:“……”<br />
知道今日人多,倒也没想到会这么多。<br />
好在御膳房是按照递牌子的顺序来的,要是按官位大小来,那他只怕要排到最末去。<br />
此消息一传出,官位稍低一些的,如这位,自然觉得高兴,官位高的就没这么爽快了。<br />
可惜御膳房如今有皇后给撑腰,他们就是施压也没用。<br />
等着吧。<br />
于是这些官员的家里人一直眼巴巴地等到了晚上,尤其是那个从国子监饱受折磨回来的学子。<br />
其他人还好,饿的话愿意用些别的吃食垫垫肚子,这些学子说什么也不愿意,说什么都要等祖父或父亲回来。<br />
就这么盼着,总算是把人盼回了府。<br />
官员瞧着短短十日没见的儿子/孙子,第一反应都是震惊,“怎的瘦成这样?”<br />
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憔悴,仿佛闹了几年饥荒那般的憔悴。<br />
“国子监闹饥荒了?”<br />
学子:“……”<br />
不管了,先尝尝御膳房的吃食再说。结果当然是一尝一个不吱声。<br />
有夸张些的,甚至一边吃一边流泪,想想这十日在国子监里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