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第1081章 外儒内法<br /><br />李水干咳了一声,说道:“陛下,小臣认为,这其中的关窍道理,实则人人皆懂。”<br /><br />“然而,关乎切身利益,他们又要装作不懂了。”<br /><br />“故而,陛下统御四方之时,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只敢在心中暗暗腹诽。”<br /><br />“或者有朝一日,陛下遨游仙界,这些人便要蠢蠢欲动了。”<br /><br />“他们或者说一些奇谈怪论,诬陷陛下,或者扯旗造反,毁掉陛下的万代基业……”<br /><br />嬴政皱了皱眉头,有些怀疑的说道:“有如此严重吗?”<br /><br />李水心想:事实就是这么严重,你是不知道啊。<br /><br />他叹了口气,对嬴政说道:“陛下,防人之口,甚至预防川啊。”<br /><br />“若再让这些人胡思乱想下去,难保不对大秦生出二心。”<br /><br />“如今,大秦百姓,个个丰衣足食,对陛下自然是感恩戴德。”<br /><br />“可是他们的儿子,孙子,重孙子,他们从小生活在丰衣足食之下,他们会感恩于陛下,会感恩于大秦吗?”<br /><br />“这等人只会认为,他们所得到的一切,皆是应得的。”<br /><br />“陛下有功,他们不会称谢。陛下有子虚乌有的过错,他们会抓住不放。”<br /><br />“如此一来,大秦将来堪忧啊。”<br /><br />一番话,说的嬴政眉头紧皱。<br /><br />他沉思了一会,看向李水说道:“槐谷子,你是不是已经有了对策?”<br /><br />李水咧嘴一笑,他笑眯眯的说道:“有了。”<br /><br />嬴政说道:“有何对策?”<br /><br />李水说道:“放弃法家之道。”<br /><br />嬴政一听这话,立刻断然拒绝:“不可。”<br /><br />“法家之道,乃大秦立国根本。”<br /><br />“秦律严明,只要人人遵守,大秦自然长治久安。”<br /><br />“放弃法家之道,用什么立国?”<br /><br />“用虚无缥缈的道家?装神弄鬼的阴阳家?痴人说梦的墨家?装模做样的儒家?”<br /><br />李水:“……”<br /><br />好家伙,不愧是千古一帝啊,一句话把所有人都骂了一遍。<br /><br />李水干咳了一声,对嬴政说道:“陛下,其实……可以行法家之道,但是对外宣传的时候,可以宣传成其他的学说。”<br /><br />嬴政一愣,似乎没明白李水的意思。<br /><br />李水接着说道:“比如,陛下依然法令严明,依然王子犯法,与庶人同罪。”<br /><br />“但是陛下要在各种场合,向天下人宣扬,说大秦奉行的是儒学。”<br /><br />“大秦一代代帝王,都要做儒家期待的仁君,像是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爱护天下百姓。”<br /><br />“而百姓和百官,也要像儒家说的那样,忠于郡王,肝脑涂地,万死不辞。”<br /><br />嬴政:“……”<br /><br />他表情古怪的看着李水。<br /><br />李水小心翼翼的说道:“陛下,小臣的建议,不可行吗?”<br /><br />嬴政幽幽的说道:“槐谷子,你可知道,你要朕做什么?”<br /><br />“你是要朕欺骗天下人啊。”<br /><br />“朕,扫荡六合,一统天下,为千古一帝,为大秦始皇帝。”<br /><br />“难道朕的天下,需要欺骗才能稳固吗?”<br /><br />“难道朕的大秦,需要建立在谎言之上吗?”<br /><br />李水:“……”<br /><br />啊这……<br /><br />怎么好好地,理解到这上面去了?<br /><br />他苦着脸对嬴政说道:“陛下,我不是这个意思啊我。”<br /><br />他挠了挠头,说道:“这也不是欺骗,这其实是帝王之道。”<br />“昔日大秦兼并六国,难道就没有用什么计谋吗?”<br /><br />“陛下总不是要做迂腐可笑的宋襄公吧?”<br /><br />最后一句话,打动了嬴政。<br /><br />他沉思良久,淡淡的说道:“这帝王,朕当的真是有些疲乏了。”<br /><br />“谪仙啊,你的长生药,何时能研制出来?”<br /><br />李水恭恭敬敬的说道:“快了,快了。”<br /><br />嬴政坐在椅子上,无奈的摇了摇头:“你这一句快了,让朕等了数年了。”<br /><br />李水说道:“如今进展颇大,再过数年,应当可以了。”<br /><br />嬴政说道:“罢了,朕就再给你五年时间。”<br /><br />李水心说:“五年时间……罢了,五年很长,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br /><br />他对嬴政说道:“陛下,那以儒代法的事……”<br /><br />嬴政说道:“你为何钟情于儒家?”<br /><br />“难道是因为淳于越?”<br /><br />李水老老实实的回答说:“有这方面的原因,但并非全部。”<br /><br />“儒家,其实是最合适的学说了。”<br /><br />“儒家提倡仁政。孔曰成仁,孟曰取义。”<br /><br />“大到治国之上,讲究君君臣臣。小到修身之上,讲究三省吾身。”<br /><br />“如果能提倡开来,天下的读书人,人人皆为正直君子。”<br /><br />“对大秦的安定,颇为有益。”<br /><br />“如果儒家的外表之下,再辅以法家,大秦可延续万代。”<br /><br />嬴政点了点头,说道:“好,那就照此办理。”<br /><br />“朕一旦推广儒学,便会做做样子,做出一副体恤百官的仁君模样来。”<br /><br />“到那时候,天下人该当交口称赞了。”<br /><br />李水说道:“自然,自然。”<br /><br />嬴政又说道:“然而,朕行仁政。百官岂非会觉得朕软弱可欺?”<br /><br />李水躬身说道:“这其中的尺度,就要靠陛下来掌控了。”<br /><br />“些许小事,可以行仁政。”<br /><br />“比如朝会交头接耳,私下纳小妾。无关痛痒,可以给与小恩小惠,减免刑罚。”<br /><br />“然而,一旦涉及到大秦江山,就必须要用雷霆手段。”<br /><br />“比如贪污,比如散布流言,比如结党营私……”<br /><br />嬴政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br /><br />李水干笑了一声,说道:“治国之道,在于刚柔并济。”<br /><br />“陛下应该一手拿着棒子,一手拿着甜枣。”<br /><br />“最好是打一棒子,就给一个甜枣。”<br /><br />“之前只顾着打人了,接下来,该当把甜枣补上了。”<br /><br />嬴政哈哈大笑。<br /><br />他看着李水,微笑着说道:“槐谷子,没想到,你对治国竟然有如此见地。”<br /><br />“怎么?你也曾琢磨过,做了帝王之后,如何治国吗?”<br /><br />这话问的就有点危险了。<br /><br />或许嬴政只是随口一说,但是李水可不敢随口一答。<br /><br />他微微一笑,神色从容地说道:“陛下,小臣是在治理商君别院的时候,总结出来的规律。”<br /><br />“小臣私底下觉得,这应该也适合治国。于是斗胆向陛下推荐了。”<br /><br /><br /><br /><br /><b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uyuange.cc。书苑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yuan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