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元殿,<br /><br />最后的一日科考,殿内的气氛,显得极为紧张,<br /><br />众多考生,也没了前两日的懒散,皆是聚精会神的答卷,只有张瑾瑜,坐在大殿入口处,端着一大碗的羊肉汤,拿着馕饼,就着咸菜,在那大口吃了起来,<br /><br />院内的一番行头,张瑾瑜也让手下亲兵,赶紧大体收拾一番,不然等下午时候,龙门大开,考生一出来,看着乱糟糟的,岂不是丢了颜面。<br /><br />“侯爷,您慢些吃,日头还长,要不了多久,东西都收拾完了,马粪什么的,也收集起来埋在了东边树下。”<br /><br />张瑾瑜刚刚吞了一口羊肉在嘴里嚼着,听着宁边的话,还没咽下去,又吐不出来,卡在嘴里,狠狠瞪了他一眼,勉强吞下之后,一口馕饼顺顺口,<br /><br />“弄了就弄了,这还吃着饭,你顶个马粪在嘴上,吃还是不吃,”<br /><br />“侯爷,末将这不是开心吗,龙门一开,末将派人去外面,给侯爷订点酒菜,换换口味也是好的。”<br /><br />宁边早就吃过了,但是羊肉再好,连吃了几日,谁不腻歪,才有此一说,<br /><br />张瑾瑜心中一动,倒像个好法子,不过,怎可如此奢华,<br /><br />“你就知道吃,等晚一些,你拿着腰牌,去买一些熟食就成,什么订菜,太扎眼了,另外,这个拿着,”<br /><br />说完,把身后的一个水囊递了过去,<br /><br />宁边接过水囊,晃了晃,里面没有水声,显然是空了,<br /><br />“侯爷稍等,末将给您灌水去,”<br /><br />“等一下,急什么,”<br /><br />张瑾瑜一把拉着急忙离开的宁边,吩咐道;<br /><br />“不是灌水,你去屋子那边,不是有几车酒水吗,扯开一坛酒,灌满。”<br /><br />“是,侯爷。”<br /><br />也不知心血来潮,还是嘴馋了,想起殿下送的酒水,算是提前喝点庆功酒,这样一想,一口把碗中的肉汤喝干净,递给了身边的亲兵,<br /><br />朝着殿内望去,几位正堂的大人,也不似以往时候坐着,轮换的时候,都是带着人四处巡查,<br /><br />没等一会,<br /><br />宁边就拿着水囊走了回来,恰巧,三位皇子,也知道今日事关重大,竟然没有多睡一会,用了膳之后,也带着人走到大殿门口,见到洛云侯坐在那,堆着笑容,就迎了上去,<br /><br />大皇子周鼎,到了近前,没等张瑾瑜起来,竟然先行了一礼,<br /><br />“小王见过大统领,”<br /><br />张瑾瑜心中暗骂了一声,竟然来这一套,瞧着手上的馕饼还没吃完,顾不得许多,起身回礼,<br /><br />“大殿下客气,臣哪里敢受殿下施礼啊。”<br /><br />“哎,侯爷此言差矣,昨日在,养。咳。”<br /><br />一想到昨夜的事,大皇子周鼎立刻住了声,此乃机密之事,万不可胡说,咳嗽一声打个愣,伸手拍了拍三皇子周隆,让其带人搬来桌椅,<br /><br />就在殿门口,坐了下来,刚坐下,就有伺候的太监,端茶递水,拿着糕点摆上,看着一桌子上好的吃食,张瑾瑜嘴角一抽,这里,就像筛子一样,什么都漏了进来,定然是陛下安排的,<br /><br />二皇子也不含糊,伸手就摸了一个送入嘴中,瞧着桌上还有一个水囊,拿过来开了口,就往嘴中灌去,<br /><br />张瑾瑜想着事,还没来得及阻止,只见二皇子,噗嗤一下,就喷了出来,<br /><br />“咳咳,怎么回事,里面是酒啊。”<br /><br />不说脖子,衣服,对面的三皇子,受了无妄之灾,一口酒水,全喷在三皇子脸上,糕点的残渣,还有酒水,沾了上半身,<br /><br />“殿下鲁莽不是,来人啊,送二殿下,三殿下回去洗漱,再换一身衣服,”<br /><br />“是,侯爷,”<br /><br />两位皇子满脸黑线,不得已,起身随着太监就回了大帐,临走时候,气不过骂道;<br /><br />“狗奴才,快点啊,”<br /><br />“是,是殿下。”<br /><br />人一走,只留下大皇子晋王周鼎,和洛云侯坐在那,<br /><br />“侯爷,昨夜之事,你的猜测可有几成把握?”<br /><br />周鼎脸色一正,低头问道。<br /><br />张瑾瑜狐疑的瞧了晋王一眼,这算是何意,还是陛下不放心再来打探,不会吧,<br /><br />“殿下,并无把握,只不过未雨绸缪,战场上瞬息万变,谁胜谁赢,谁知道呢,”<br /><br />模棱两可的话,让周鼎微微皱了眉,侯爷昨夜还信誓旦旦,今个怎么变了,<br /><br />“那要是真如侯爷所言,朝廷不是需要快速出兵吗。”<br /><br />这回轮到张瑾瑜挑了挑眉,大殿下这是试探,<br /><br />“殿下有话直说,臣洗耳恭听,可有吩咐?”<br /><br />“呃,并无吩咐,只是孤觉得,侯爷所言有理,朝廷做好准备也是应当的,要是侯爷领军出征,作为主帅,小王的意思,侯爷可不可以把小王也带上,从小,孤心中梦想就是驰骋疆场,领军打仗,如若可以,小王就去求父皇恩准。”<br /><br />晋王周鼎,也不知是胆大妄为,还是真的有此理想,昨夜听得洛云侯和父皇言谈,心中热血澎湃,战场自己没去过,或许可以去见识一番,所以才有了刚刚的言论,<br /><br />张瑾瑜端着茶碗刚抿了一口,听见晋王殿下的理想,嘴里的水,一口气没上来,就吐了回去,<br /><br />睁大眼睛,瞧着弱冠之龄的大皇子周鼎,暗自嘀咕,现在这年纪,都有心思了,是想染指兵权,还是有人给晋王出的主意,占据先机,会是谁呢,<br /><br />想了一下府上,那些伺候的人,太监侍卫,还是宫女,亦或者是禁军的人,要是真有,那就不能留了,<br /><br />“殿下,臣斗胆问一句话,随大军出征,是谁给你提议的,亦或者有人向殿下谏言,俗话说战场无眼,箭矢刀枪可不管你是将军还是统帅,就算皇子保护的再好,几十万大军,混乱无比,什么事都能发生。”<br /><br />而后又把前朝皇子前线监军之事拿出来,<br /><br />“{前朝的}的时候,几位皇子随即跟随大军出征,有的是战死的,有的死的不明不白,其中的凶险,臣不说,殿下也应该明白,”<br /><br />几句话一说,极具威胁性,张瑾瑜的眼睛,始终盯着大殿下瞧着,只见眼有些畏惧之色,回的话也有些结巴,<br /><br />“回,回侯爷,小,小王也没听谁说,就是见到昨夜侯爷威风,又有几十万大军跟随,就心生向往,想去战场见识一番,所以今日,才寻了机会,问一问侯爷,可否?”<br /><br />张瑾瑜盯着大殿下的眼睛,仔细瞧瞧,也没有躲闪之意,看来不是有人撺掇,那还真是自己所想,这事,倒也不是不行,有个皇子跟着,虽然是累赘,但是能让陛下,还有朝廷安心倒也是真的,更别说京南那一批骄兵悍将,吃了败仗,一肚子窝囊气,就给他们踹回去,<br /><br />“此事不急,殿下应该好好再想一下,等阅卷结束后,出了含元殿,要是殿下真的想清楚了,大殿下就应该去陛下那里说明情况,皇上同意了,臣自然是同意的。”<br /><br />这就叫以退为进,把事情推给皇上,让去就去,不让去就回,这样一来,也能知道陛下心中所想,毕竟整个京营,可是朝廷在中原最后的敢战之兵,在谁手里也不放心。<br /><br />想来京南那边,不出事为好,王子腾也算是熟读兵法,万一战力爆表,说不得一战而下,也未可知。<br /><br />可是,看着眼前的大皇子,由以为想之以往,就算汉武帝的心腹大将军,大司马卫青,做到虎贲抬轿,羽林垂首,天子降阶,算做到了武将最高处,<br /><br />可惜,<br /><br />最后也没有劝慰汉武帝回心转意,一个巫蛊之祸,就杀了太子,<br /><br />好像太上皇一般,真杀太子时候,毫不手软,最是无情帝王家,看来,或许王子腾输,也是勋贵的一条出路,这样说来,倒也不能全给打没了,<br /><br />想的多,就显得心不在焉,<br /><br />对面盘坐的晋王周鼎,<br /><br />见侯爷并未拒绝,晋王殿下脸色一喜,应了声,<br /><br />“是,侯爷,小王记得,”<br /><br />片刻,院子中央,<br /><br />就瞧见离去的另外两位殿下,一脸气闷的走了过来,晋王殿下赶紧住了声。<br /><br />此时的崇文门,<br /><br />禁军守将于定之,起了大早,看了眼天色,晴空万里,昨日的阴霾一扫而空,<br /><br />“于将军,今日就是科举结束的时候,等龙门大开,考生一走,咱们就能回去休息,三天了,连个女人味都没闻到,难受的紧。”<br /><br />校尉孙善,一脸愁闷,话说的也没个遮掩,想到府中新买的清倌,还没给开脸,心中饥不可耐,浑身不自在,还没迷糊过来,头盔就被于将军扇了一巴掌,骂道;<br /><br />“你小子,净想一些不靠谱的事,想婆姨女子,晚上回去慢慢想,今个虽说是最后一天,但也是最主要的一天,可别罪受了,苦吃了,临了的时候,出了差错,”<br /><br />于定之一向谨小事微,就算是偷懒喝酒,也是安排好了一切,才偷懒的,所以在整个城门守将中,稳稳坐的至今,还升了官,靠的就是谨慎,<br /><br />“将军放心,刚刚不过是发个牢骚,回去什么时候都有,再说了卑职府上都是庸脂俗粉,哪像人家侯爷,府上那么多娇妻美妾,侯爷都能忍住,也说不到末将忍不住。”<br /><br />孙善叹息一口气,仿佛是给自己找理由,只是这个理由找的,让于定之脸色一黑,洛云侯府的事,是你能想的吗,<br /><br />“你小子,嘴上就没个把门的,洛云侯的事,是你能闲聊的吗,哪天,你就是毁在你这张嘴上,抓紧,让弟兄们好好休息,晌午过后,就准备了。”<br /><br />于定之也懒得再说话,吩咐一番,带着人就上了城楼,留下孙善一人,摸了摸嘴,好像真的话太多了,<br /><br />随即,转身离去,<br /><br />崇文门又陷入一片安静,<br /><br />只是他们不曾知晓,<br /><br />皇宫的午门外,<br /><br />不远处来了一辆马车,停在了街角处,而后车帘打开,只见一位仙风道骨的道家居士,从车中走下,细细看去,不是贾敬还有谁,<br /><br />只见贾敬,整理了衣冠袍服,拿着佛尘和奏折,缓步奔着午门前的登闻鼓而来,<br /><br />虽只有一人,但是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毕竟前些日子,登闻鼓响起,震惊朝野,所以,有心人就留意,午门前的登闻鼓的情况,并且御使大夫也固定安排人在此,守卫的禁军也多了一倍人马,<br /><br />今日,<br /><br />贾敬身穿道袍,一人前行,早就被有心人注意到,街角的茶摊,不知谁喊了一声,<br /><br />“快看,有个道士往登闻鼓走去了,”<br /><br />仅仅一声呼喊,<br /><br />周边的路人,还有茶铺的食客,纷抬头望去,果然,一个仙风道骨的道士,竟然走向皇宫大内,<br /><br />瞬间,人群中就传来纷纷的议论声,<br /><br />“一个道士,怎么会去皇宫?”<br /><br />“谁知道呢,京城开年以来,怪事不断,也不知是不是犯了邪祟。”<br /><br />“你小子胡言乱语,什么都敢说,不要命了。”<br /><br />也不知哪里来的争吵,让四下议论的人,瞧个热闹。<br /><br />茶摊的一处桌子边,太平教的堂主骆飞,眯着眼仔细打量着前头的道士,看样子面善,有些熟悉,低语道;<br /><br />“潘舵主,属下瞧见来人,怎么那么面善,好像哪里见过?”<br /><br />一个疑问,让对面吃着汤饼的潘朝佐定住手中的碗筷,能让骆飞感到熟悉的,必然是认识的人,放下碗筷,着眼望去,一身华贵的道袍,显然不是一般道观出来的,再仔细瞧瞧,脸色一变,<br /><br />这不是宁国府的贾敬吗,他怎么出来了,<br /><br />“果然是熟人,城外玄真观的贾敬,他怎么来这里了,”<br /><br />一声问询,让身边的二人,有些愕然,忽然,万香主开口道,<br /><br />“舵主,堂主,昨夜里有消息传来,说是宫里定了宁国府的罪,已经传了圣旨,至于说什么,还没有打探到,想来贾敬就是因此而来的,啧啧,想不到,以往威风八面的贾家,也有这情形。”<br /><br />不阴不阳的话,明显有嘲笑的意思。<br /><br />潘舵主摇了摇头,叹道;<br /><br />“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贾家是罪有应得,如今报应来了,只是不知,下的何种旨意,能让一个出家修道的人出山?”<br /><br />“那还用说,必然是夺了爵位,着急了呗。”<br /><br />骆堂主最恨朝廷的当官的,嘴里自是没有好话,却不见潘舵主摇了摇头,<br /><br />“这倒不会,他们那个狗皇帝,可小心着呢,就算杀了宁国府的人,也不会动勋贵的爵位,”<br /><br />潘舵主对京城的局势,还是有大致的了解,此事之前问过楚教主,宁国府会不会被夺了爵位,可是楚教主冷笑着摇摇头,说就算宁府的人死绝,爵位也不会动,动了它,勋贵兔死狐悲,朝堂定然动荡。<br /><br />就在几人私下小声讨论的时候,<br /><br />贾敬已经走到了登闻鼓面前,鲜亮的大红色,显得那么刺眼,鼓面宽大,而且重新用酥油浸泡过,宛如一新,回想宁国府的一切,皆因此而生,那么就因此而落吧,<br /><br />丝毫不迟疑,拿过鼓棒,对着鼓面,狠狠敲了起来,<br /><br />“咚,咚,咚,咚!”<br /><br />禁军守卫见到道士都来敲鼓,一时间不知所措,却见领班校尉大喊,吹号。<br /><br />随即,一排禁军拿出号角,一起吹了起来,<br /><br />“呜呜!呜呜!呜呜!”<br /><br />鼓号齐鸣,又一次响起,<br /><br />值守的御使,说来也巧。竟然还是御史钟玉谷,只见此人脸色煞白,哆嗦着走了过来,问道;<br /><br />“何人如此大胆,不知登闻鼓,乃是朝廷官员才可敲打的,你一个方外之人,胆子大得很啊。”<br /><br />“哈哈,钟大人,别来无恙,贫道自然是方外之人,可是贫道,忠义亲王的陪读翰林侍选的身份,可一直没有被削去,官身一说,还是有的。”<br /><br />贾敬丝毫没有惧怕之意,见到钟大人没有认出自己,索性先开了口,<br /><br />钟玉谷脸色一变,瞧着来人,不是贾敬还是何人,他怎么来了,想到宫里昨夜印诏的圣旨,哆嗦着嘴问了一句,<br /><br />“下官见过敬大人,不知敬大人为何敲登闻鼓,可有冤情,”<br /><br />这一声大人,钟玉谷不得不叫,毕竟贾敬在翰林院算是从三品的文官,可比他小小御史大多了,<br /><br />“有,贫道有折子递上给皇上,还请御史大人递上去。”<br /><br />也没有多话,就把写好的折子递给了钟玉谷,后者小心翼翼接了回去,明黄色的折子,仿佛千斤重,不得以,揣在怀中,急匆匆就跑回宫里,<br /><br />养心殿,<br /><br />武皇和李首辅,还在诉说君臣之情,意犹未尽的时候,也听到窗外想起了鼓声,随即传来的号角声,也让君臣二人变了颜面,这是有人敲了登闻鼓,<br /><br />“戴权,派人去瞧瞧,谁那么胆子,又敲了登闻鼓,”<br /><br />“是,陛下,老奴这就派人过去瞧瞧。”<br /><br />戴权脸色阴沉,陛下些许高兴地时候,竟然出了这么个事,对着门口伺候的小云子,使了眼色,<br /><br />小云子点点头,转身就离去,<br /><br />刚出去没多久,御书房入口处,却见到小云子复又跑了回来,戴权一见,眼角一挑,<br /><br />“怎么又回来了呢?”<br /><br />小云子躬着身,急匆匆进来跪下,<br /><br />“督公,御史钟玉谷大人,拿了折子,已经到了殿外,说是敲鼓之人上了折子,还是一位道士。”<br /><br />“什么!”<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br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