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 第51节
“我听公安同志的意思,应该是在后天早上吧,大概十点左右,那个时间,我肯定是在办公室的!”<br />
“那正好,到时候我提前邀请一下厂长,亲眼目睹了表彰的场面,才好说动他嘛。”<br />
杨兴云用手支着下巴,在那里琢磨道,一抬眼,似乎是察觉到了徐元的疑惑一般,为他解惑道:<br />
“说起来,这事儿还是我好不容易从采购科科长那里打听到的呢,他们科上次派人去沪市出差,跟那边一个电器厂科长搭上了线。<br />
这不,说是下个礼拜能弄回来十五台风扇,在夏天,这可不就是救命的玩意儿?<br />
三个车间那么大,各自摆一台肯定是不够用的,厂长办公室怎么着也得放一台充充面子,剩下的就是这么多科室来分了。<br />
狼多肉少,僧多粥少,原本我还愁着咱们财务科怎么才能争取到一台呢,现在,你的这封表彰信,来得可真是恰到好处,正好给咱们财务科加分了!”<br />
杨兴云不由得在心里感慨着,什么叫做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不就是最好的印证吗?<br />
果然,他杨兴云就是有识人之明,早在小徐参加招工考试的时候就知道,这小伙子,指定是他的一员大将,现在看来,不仅是大将,还是福将呢!<br />
就坐在杨兴云对面儿的徐元可不知道,看上去严肃正经的科长,这会儿正在心里夸自己呢,哦,对了,还捎带着夸了夸徐元!<br />
不过,话又说回来,办公室里极有可能要添一台电风扇,这消息的确让人很是欣喜。<br />
像是钢厂、纺织厂这样效益好的大厂,车间及科室办公室,电风扇那是早就配上了的,但是,红星食品厂这才建厂几年啊,更别提,这两年还陆陆续续添了新的生产线呢。<br />
所以,厂子里至今还没配上风扇、遇到夏天只能熬着,也就不足为奇了!<br />
像徐家这样家底儿厚的,一台电风扇的价格,倒也不是负担不起,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因为没票啊,要知道,就连不少规模较小的国营厂都弄不到风扇票呢,更别说他们只是工人了。<br />
“对了,科长,那这么多风扇,是沪市的厂子负责运输吗?还是咱们省城的运输公司顺带着捎回来啊?”<br />
钢厂是有自己的运输队的,但是,红星食品厂建厂时间短,更多精力都用在了发展生产上,需要运送东西到底下各个县、市的时候,就直接联系运输公司了。<br />
闻言,杨兴云眉头一挑,顿时有些明白,徐元究竟想问什么了,他就知道,这小子向来脑子活泛。<br />
“采购科的人出差是跟那边供销社商量合作的事情去了,顺带着跟几个国营厂联系了一番,这才阴差阳错地拿到了这十五台风扇的供应。<br />
咱们这属于是国营工厂之间的互通往来,是产品换产品,人家风扇厂是想着今年中秋节给职工的福利就用水果馅儿月饼和面包了,又因为夏天才是用风扇最多的时候,这才答应提前把风扇送过来的。<br />
想争取到更多的供应份额,只怕,没那么容易!”<br />
杨科长嘴上说的是“没那么容易”,但实际上,只是为了不过于打击徐元罢了。<br />
毕竟,国营厂子的生产及销售,那都是按照上面给的计划执行的,计划之外生产的风扇,肯定有,但数量绝对不会太多。<br />
人家厂子这才是第一年想用食品厂的东西当福利呢,还不知道到时候职工们是个什么反应呢,能匀出这十五台来,都已经很不错了,想再多要上几台,怕是白日做梦!<br />
被杨科长这么一泼冷水,徐元也冷静下来了,仔细想想,也确实是他想当然了,就算风扇厂能多带几台过来,但是,厂长家里要不要摆上一台?<br />
副厂长家里要不要来一台?工会主席呢?连杨科长都未必能争取到,更别提徐元这个小小的会计了!<br />
心底里叹了口气,感受着眼下天气的炎热,徐元是越发盼着政策开放的时候早早到来了!<br />
第82章 风扇<br />
这一次, 张公安是穿着警服来的食品厂,有不少坐办公室的人通过窗户,都看到公安同志直接进了财务科, 心下不免好奇其来意。<br />
储峰在杨兴云的办公室里坐着,等到林东正过来说,公安局的同志已经到了之后,他这才恍然大悟, 这家伙, 跟他玩心眼儿呢!<br />
用手指隔空轻轻点了点杨兴云,意思是秋后算账,储峰这才抚了抚衣服上的褶皱, 往隔壁办公室去了。表彰的话并不长, 储峰过来的时候, 徐元都已经把表彰信接过来了, 结果,两位公安同志一看, 食品厂的厂长“碰巧”也在这儿,那就多夸徐元两句,也算是送个顺水人情吧!<br />
这不,张公安夸心思缜密、勇敢果断, 储峰夸脚踏实地、工作能力强, 倒是弄得徐元这个当事人有些尴尬了。<br />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他哪儿有储厂长吹出来的那么好啊?之所以替厂子出谋划策,为的还不是厂里给的奖励?<br />
好在, 这两位也知道什么叫做适可而止, 你来我往地聊了几句,两位公安同志便要离开了。<br />
杨兴云使了个眼色, 徐元顿时心领神会,小跑了两步,追上去送送公安同志了。<br />
等他再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就看见他们科长脸上笑开了花,不必多说,属于财务科的那台电风扇,有着落了。<br />
“小徐,这封表彰信虽然是公安局给你个人的,但是,说到底,你这也是给咱们食品厂脸上增光了,厂里不可能什么表示都没有。<br />
这样吧,就由我代表厂里,奖励给你一个搪瓷杯和十块钱,待会儿就让后勤部的人给你送过来。<br />
另外,我也会让宣传科出一篇稿件,交到广播站去,就搁在中午吃饭的那个时间,读给大家听吧,这样一来,也能号召鼓励全厂的同志们积极向你学习!”<br />
这年头,人人都以名字出现在报纸上为荣,虽然食品厂的广播站,和《工人报》《省城日报》这样的报纸之间,差了好几个档次,但是,对普通工人来说,能上广播站,那也是一件值得兴奋激动好一阵儿的事情了。<br />
只不过,徐元跟大多数人的想法还是有些不一样的,他这几年出风头的次数并不少。<br />
而且,这次赵如茵被抓,归根究底是因为他主动去报了案,虽然大家嘴上都会说,违法犯罪了的坏分子,就该被抓起来送去劳改,但是,在行动上,大部分人还是会对跟公安局打上交道的人敬而远之的。<br />
徐元只想平平安安度过这两年,可不想为着出一次风头,就成了被大家孤立的对象,所以,钱和搪瓷杯他可以收下,但是,上广播站的事儿,还是算了吧。<br />
“厂长,这次的事情其实有点儿复杂,虽然是公安局经手处理的整件事情,但是,还牵扯到了教育部门、省城大学,以及下面的公社,所以,办案的时间才会比一般案件要长一些。”<br />
红星食品厂这几年发展得不错,连带着储峰也在上头的领导面前,说话分量重了些许,要真是没半点心眼子的人,又该怎么跟领导以及各国营厂的人打交道呢?<br />
所以,待徐元说完,储峰没犹豫多久,就收回了自己刚才的话,笑了笑:<br />
“是我欠考虑了,宣传稿和上广播站的事情,动静确实有些大了,还是只给予适当奖励吧!”<br />
他瞧得清楚,徐元自己也未必愿意出这个风头,既然如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算了吧!<br />
杨兴云同样察觉到了徐元的心思,宣传表扬的事情可以暂且按下不提,但是......<br />
“厂长,那我们财务科的电风扇?”他提醒了一句,等得了储峰一句没好气的“照旧”,这才又美滋滋地乐了起来。<br />
等储峰离开后,把他们刚才的话听得清清楚楚的众人,这才一窝蜂地围了上来,田家瑞几乎是迫不及待地问道:<br />
“科长,你跟厂长刚才提到电风扇,是咱们财务科马上要来一台风扇了吗?”<br />
“嗯!等风扇到了,咱们财务科能分到一台,到时候,你们工作可得更加打起精神来,别让其他科室说酸话。”<br />
杨兴云一抬下巴,不无得意地道,他也知道,夏天大家都被热得蔫蔫的、没什么精气神儿,所以,有时候趴在桌子上打个盹儿、工作稍微拖沓了些,他都是能理解的。<br />
但是,有了风扇以后,要是不做出些改变的话,难保不会被没有分到风扇的科室说酸话,因此,为着争一口气,杨兴云便提前叮嘱道。“那肯定的!真要有了风扇,咱们办公室可就凉快多了,对了,科长,要只有一台的话,要不您也暂时把工作用的东西搬过来吧?”<br />
田家瑞第一个表态道,只不过,紧随其后的话,听起来就叫人有点儿无奈了。<br />
放在任何时候,有了好东西,那肯定都是领导先用啊,六七十年代的上下级关系,是没有过于明显的“尊卑”界限了,但是,大咧咧地直接默认,电风扇到时候放在他们这间办公室,仔细一想,也就只有田家瑞能干出来这种事儿了。<br />
好在,杨兴云本就没准备把电风扇留着自个儿用,费同样的电,让一个人凉快,还是同时让五个人都凉快,哪一个更划算,这笔账他还是能算清楚的。<br />
当然,田家瑞的话也给了他一点儿启发,能凉快些,谁愿意就跟在蒸笼里似的热着啊?视线不由得移到了徐元那张办公桌上。<br />
徐元是什么人?看眼色的功夫丝毫不亚于有十几年工作经验的老人,顿时意会,主动道:“科长,这两天我把办公桌收拾一下,到时候您就坐我旁边儿吧?这么大的一张桌子,完全够用了,只要您别嫌我有时候干活儿慢就成。”<br />
徐元说自己干活儿慢,那纯粹是谦虚,是说了个凑趣儿的话,在场的人哪里会当真?一个个都笑了起来。<br />
说真的,能跟科长在一个办公室工作,虽然会有些压力,但是又莫名有点儿期待,这是怎么一回事啊?<br />
在财务科众人的盼望中,一辆卡车开进了食品厂,车厢里装着的,可不就是一台台电风扇吗?<br />
关于电风扇的分配,厂里早就开会讨论过了,各科室拿着批条到时候去取就行,至于财务科,则是徐元跟林东正两个人主动请缨的。<br />
手上拿着采购科开的条子,徐元跟林东正一块儿下楼了,卡车旁边站着俩人,应该都是那家风扇厂的工人吧。<br />
采购科的人站在旁边跟他们聊了几句,这才离开了,为了能完成采购指标任务,他们向科长打申请,就可以在食堂小灶点一次四菜一汤的席面,由手艺最好、做清炒白菜都比别人好吃的孙师傅掌厨。<br />
想来,这是去食堂安排去了吧,毕竟,兵对兵,将对将,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风扇厂来的人,分量还不足以让他们储厂长作陪,采购科的人上场招待,也就足够了。徐元跟林东正是刻意晚到了一会儿的,排在了队伍的末尾,轮到他们俩的时候,就剩那一台电风扇,也没得挑了。<br />
林东正把电风扇抱在怀里,给徐元使了个眼色,便先离开了。<br />
“同志,你这是干什么?”看徐元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两包烟来,往他们俩手里各自塞了一包,齐伟一脸严肃。<br />
他是风扇厂采购科的人,平常,为了完成采购任务,大都是他求爷爷告奶奶地给人塞东西,真被别人“奉承贿赂”的体验,还是少有的。<br />
说着话,齐伟的视线却是微微下移,是荷花牌的香烟啊,四毛五一包,比“干部烟”还要贵呢,而且,他记得,这是冀省生产的,在秦省应该流通的比较少吧。<br />
事实上,两包香烟加起来还不到一块钱,真拿这点儿东西“贿赂”人,看不起谁呢?这一点,双方都心知肚明。<br />
毕竟,夏天衣服薄,随便在身上揣点儿什么东西,形状就会透出来了,除非直接塞钱,要不然,拿香烟这样的小件儿来打开局面,才是最合适的。<br />
卡车进厂以后,就停在了这个荫凉些的地方,车头对着办公大楼,也就是说,徐元跟齐伟站在车尾这里,正好是一处视线盲区。<br />
要不然,徐元也不可能大白天的就干“贿赂”这种事儿啊!<br />
“两位同志,我叫徐元,没别的意思,就想跟你们认识一下。<br />
成天听人说,沪市生产的东西质量好,沪市东西好吃,沪市怎么怎么样,这不是从来没出过远门儿、没见识吗?<br />
想着两位同志都是从沪市来的,那肯定知道的东西比我多了去了,就想问问你们,沪市的日子,真那么好过吗?”<br />
徐元算是找了个合适的话题切入口,加上荷花牌香烟的一点儿情面,对方说话的语气,总算没有不耐烦了。<br />
当然了,说话的时候,语气里依旧免不了有些优越感被带出来,对此,徐元并不在意,沪市发展得有多好,单看大家公认的三转一响牌子是哪个地方的厂子,就能知道了。<br />
沪市本地人,还在风扇厂工作,来到秦省,确实可以允许有那么一丢丢的优越感存在。<br />
又聊了几句沪市的情况,徐元这才切入正题,表明了自己的真实目的:<br />
“齐伟哥,我们秦省夏天是真的热,稍微不注意些,人就要中暑了,我年轻,体格倒是还行,但是我奶,她老人家都六十多岁了,平常白天也都是一个人待在家里。<br />
这万一哪天中暑晕倒了,被耽搁的时间长了,落下个什么毛病,我们一大家子人,岂不是要后悔遗憾一辈子?<br />
哥,你在风扇厂上班,那消息肯定比我灵通,能不能稍微透点儿给我呀?<br />
我舅爷之前可是国营饭店的大厨,这两天我就托他给你们做点儿能放得住的东西,回去的时候给你们带上,总要比啃干巴巴的饼子好一些。”<br />
第83章 许诺<br />
徐元这也算是投其所好了, 刚才他就注意到,在聊到沪市情况的时候,齐伟对本地的美食可以说是如数家珍, 可见是个爱吃的人。<br />
齐伟心下微微一动,大厨什么的,他也不是没见过,还真不可能为着一口吃的就许诺出去什么, 相比之下, 更打动他的,还是徐元的这份儿细心,以及堪称敏锐的洞察力。“我跟你说句实在话吧, 要风扇, 我这里是真的挪不出来了, 但是呢, 这不是刚好凑巧了吗?<br />
我手里有一张风扇票,本来是打算给我老丈人家送过去的, 你要的话,倒是可以挪一挪,让你先用。<br />
另外呢,我也不瞒你, 我们风扇厂这次有两辆卡车开来秦省了, 除了你面前的这一辆, 还有一辆车的风扇,是省城百货公司定下的。<br />
估摸着, 也就是这两天, 风扇就会上柜台了,你有票的话, 直接过去买,肯定是能抢到一台的。”<br />
听到这儿,旁边的人不动声色地扭头看了齐伟一眼,却什么都没说。
“那正好,到时候我提前邀请一下厂长,亲眼目睹了表彰的场面,才好说动他嘛。”<br />
杨兴云用手支着下巴,在那里琢磨道,一抬眼,似乎是察觉到了徐元的疑惑一般,为他解惑道:<br />
“说起来,这事儿还是我好不容易从采购科科长那里打听到的呢,他们科上次派人去沪市出差,跟那边一个电器厂科长搭上了线。<br />
这不,说是下个礼拜能弄回来十五台风扇,在夏天,这可不就是救命的玩意儿?<br />
三个车间那么大,各自摆一台肯定是不够用的,厂长办公室怎么着也得放一台充充面子,剩下的就是这么多科室来分了。<br />
狼多肉少,僧多粥少,原本我还愁着咱们财务科怎么才能争取到一台呢,现在,你的这封表彰信,来得可真是恰到好处,正好给咱们财务科加分了!”<br />
杨兴云不由得在心里感慨着,什么叫做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不就是最好的印证吗?<br />
果然,他杨兴云就是有识人之明,早在小徐参加招工考试的时候就知道,这小伙子,指定是他的一员大将,现在看来,不仅是大将,还是福将呢!<br />
就坐在杨兴云对面儿的徐元可不知道,看上去严肃正经的科长,这会儿正在心里夸自己呢,哦,对了,还捎带着夸了夸徐元!<br />
不过,话又说回来,办公室里极有可能要添一台电风扇,这消息的确让人很是欣喜。<br />
像是钢厂、纺织厂这样效益好的大厂,车间及科室办公室,电风扇那是早就配上了的,但是,红星食品厂这才建厂几年啊,更别提,这两年还陆陆续续添了新的生产线呢。<br />
所以,厂子里至今还没配上风扇、遇到夏天只能熬着,也就不足为奇了!<br />
像徐家这样家底儿厚的,一台电风扇的价格,倒也不是负担不起,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因为没票啊,要知道,就连不少规模较小的国营厂都弄不到风扇票呢,更别说他们只是工人了。<br />
“对了,科长,那这么多风扇,是沪市的厂子负责运输吗?还是咱们省城的运输公司顺带着捎回来啊?”<br />
钢厂是有自己的运输队的,但是,红星食品厂建厂时间短,更多精力都用在了发展生产上,需要运送东西到底下各个县、市的时候,就直接联系运输公司了。<br />
闻言,杨兴云眉头一挑,顿时有些明白,徐元究竟想问什么了,他就知道,这小子向来脑子活泛。<br />
“采购科的人出差是跟那边供销社商量合作的事情去了,顺带着跟几个国营厂联系了一番,这才阴差阳错地拿到了这十五台风扇的供应。<br />
咱们这属于是国营工厂之间的互通往来,是产品换产品,人家风扇厂是想着今年中秋节给职工的福利就用水果馅儿月饼和面包了,又因为夏天才是用风扇最多的时候,这才答应提前把风扇送过来的。<br />
想争取到更多的供应份额,只怕,没那么容易!”<br />
杨科长嘴上说的是“没那么容易”,但实际上,只是为了不过于打击徐元罢了。<br />
毕竟,国营厂子的生产及销售,那都是按照上面给的计划执行的,计划之外生产的风扇,肯定有,但数量绝对不会太多。<br />
人家厂子这才是第一年想用食品厂的东西当福利呢,还不知道到时候职工们是个什么反应呢,能匀出这十五台来,都已经很不错了,想再多要上几台,怕是白日做梦!<br />
被杨科长这么一泼冷水,徐元也冷静下来了,仔细想想,也确实是他想当然了,就算风扇厂能多带几台过来,但是,厂长家里要不要摆上一台?<br />
副厂长家里要不要来一台?工会主席呢?连杨科长都未必能争取到,更别提徐元这个小小的会计了!<br />
心底里叹了口气,感受着眼下天气的炎热,徐元是越发盼着政策开放的时候早早到来了!<br />
第82章 风扇<br />
这一次, 张公安是穿着警服来的食品厂,有不少坐办公室的人通过窗户,都看到公安同志直接进了财务科, 心下不免好奇其来意。<br />
储峰在杨兴云的办公室里坐着,等到林东正过来说,公安局的同志已经到了之后,他这才恍然大悟, 这家伙, 跟他玩心眼儿呢!<br />
用手指隔空轻轻点了点杨兴云,意思是秋后算账,储峰这才抚了抚衣服上的褶皱, 往隔壁办公室去了。表彰的话并不长, 储峰过来的时候, 徐元都已经把表彰信接过来了, 结果,两位公安同志一看, 食品厂的厂长“碰巧”也在这儿,那就多夸徐元两句,也算是送个顺水人情吧!<br />
这不,张公安夸心思缜密、勇敢果断, 储峰夸脚踏实地、工作能力强, 倒是弄得徐元这个当事人有些尴尬了。<br />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他哪儿有储厂长吹出来的那么好啊?之所以替厂子出谋划策,为的还不是厂里给的奖励?<br />
好在, 这两位也知道什么叫做适可而止, 你来我往地聊了几句,两位公安同志便要离开了。<br />
杨兴云使了个眼色, 徐元顿时心领神会,小跑了两步,追上去送送公安同志了。<br />
等他再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就看见他们科长脸上笑开了花,不必多说,属于财务科的那台电风扇,有着落了。<br />
“小徐,这封表彰信虽然是公安局给你个人的,但是,说到底,你这也是给咱们食品厂脸上增光了,厂里不可能什么表示都没有。<br />
这样吧,就由我代表厂里,奖励给你一个搪瓷杯和十块钱,待会儿就让后勤部的人给你送过来。<br />
另外,我也会让宣传科出一篇稿件,交到广播站去,就搁在中午吃饭的那个时间,读给大家听吧,这样一来,也能号召鼓励全厂的同志们积极向你学习!”<br />
这年头,人人都以名字出现在报纸上为荣,虽然食品厂的广播站,和《工人报》《省城日报》这样的报纸之间,差了好几个档次,但是,对普通工人来说,能上广播站,那也是一件值得兴奋激动好一阵儿的事情了。<br />
只不过,徐元跟大多数人的想法还是有些不一样的,他这几年出风头的次数并不少。<br />
而且,这次赵如茵被抓,归根究底是因为他主动去报了案,虽然大家嘴上都会说,违法犯罪了的坏分子,就该被抓起来送去劳改,但是,在行动上,大部分人还是会对跟公安局打上交道的人敬而远之的。<br />
徐元只想平平安安度过这两年,可不想为着出一次风头,就成了被大家孤立的对象,所以,钱和搪瓷杯他可以收下,但是,上广播站的事儿,还是算了吧。<br />
“厂长,这次的事情其实有点儿复杂,虽然是公安局经手处理的整件事情,但是,还牵扯到了教育部门、省城大学,以及下面的公社,所以,办案的时间才会比一般案件要长一些。”<br />
红星食品厂这几年发展得不错,连带着储峰也在上头的领导面前,说话分量重了些许,要真是没半点心眼子的人,又该怎么跟领导以及各国营厂的人打交道呢?<br />
所以,待徐元说完,储峰没犹豫多久,就收回了自己刚才的话,笑了笑:<br />
“是我欠考虑了,宣传稿和上广播站的事情,动静确实有些大了,还是只给予适当奖励吧!”<br />
他瞧得清楚,徐元自己也未必愿意出这个风头,既然如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算了吧!<br />
杨兴云同样察觉到了徐元的心思,宣传表扬的事情可以暂且按下不提,但是......<br />
“厂长,那我们财务科的电风扇?”他提醒了一句,等得了储峰一句没好气的“照旧”,这才又美滋滋地乐了起来。<br />
等储峰离开后,把他们刚才的话听得清清楚楚的众人,这才一窝蜂地围了上来,田家瑞几乎是迫不及待地问道:<br />
“科长,你跟厂长刚才提到电风扇,是咱们财务科马上要来一台风扇了吗?”<br />
“嗯!等风扇到了,咱们财务科能分到一台,到时候,你们工作可得更加打起精神来,别让其他科室说酸话。”<br />
杨兴云一抬下巴,不无得意地道,他也知道,夏天大家都被热得蔫蔫的、没什么精气神儿,所以,有时候趴在桌子上打个盹儿、工作稍微拖沓了些,他都是能理解的。<br />
但是,有了风扇以后,要是不做出些改变的话,难保不会被没有分到风扇的科室说酸话,因此,为着争一口气,杨兴云便提前叮嘱道。“那肯定的!真要有了风扇,咱们办公室可就凉快多了,对了,科长,要只有一台的话,要不您也暂时把工作用的东西搬过来吧?”<br />
田家瑞第一个表态道,只不过,紧随其后的话,听起来就叫人有点儿无奈了。<br />
放在任何时候,有了好东西,那肯定都是领导先用啊,六七十年代的上下级关系,是没有过于明显的“尊卑”界限了,但是,大咧咧地直接默认,电风扇到时候放在他们这间办公室,仔细一想,也就只有田家瑞能干出来这种事儿了。<br />
好在,杨兴云本就没准备把电风扇留着自个儿用,费同样的电,让一个人凉快,还是同时让五个人都凉快,哪一个更划算,这笔账他还是能算清楚的。<br />
当然,田家瑞的话也给了他一点儿启发,能凉快些,谁愿意就跟在蒸笼里似的热着啊?视线不由得移到了徐元那张办公桌上。<br />
徐元是什么人?看眼色的功夫丝毫不亚于有十几年工作经验的老人,顿时意会,主动道:“科长,这两天我把办公桌收拾一下,到时候您就坐我旁边儿吧?这么大的一张桌子,完全够用了,只要您别嫌我有时候干活儿慢就成。”<br />
徐元说自己干活儿慢,那纯粹是谦虚,是说了个凑趣儿的话,在场的人哪里会当真?一个个都笑了起来。<br />
说真的,能跟科长在一个办公室工作,虽然会有些压力,但是又莫名有点儿期待,这是怎么一回事啊?<br />
在财务科众人的盼望中,一辆卡车开进了食品厂,车厢里装着的,可不就是一台台电风扇吗?<br />
关于电风扇的分配,厂里早就开会讨论过了,各科室拿着批条到时候去取就行,至于财务科,则是徐元跟林东正两个人主动请缨的。<br />
手上拿着采购科开的条子,徐元跟林东正一块儿下楼了,卡车旁边站着俩人,应该都是那家风扇厂的工人吧。<br />
采购科的人站在旁边跟他们聊了几句,这才离开了,为了能完成采购指标任务,他们向科长打申请,就可以在食堂小灶点一次四菜一汤的席面,由手艺最好、做清炒白菜都比别人好吃的孙师傅掌厨。<br />
想来,这是去食堂安排去了吧,毕竟,兵对兵,将对将,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风扇厂来的人,分量还不足以让他们储厂长作陪,采购科的人上场招待,也就足够了。徐元跟林东正是刻意晚到了一会儿的,排在了队伍的末尾,轮到他们俩的时候,就剩那一台电风扇,也没得挑了。<br />
林东正把电风扇抱在怀里,给徐元使了个眼色,便先离开了。<br />
“同志,你这是干什么?”看徐元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两包烟来,往他们俩手里各自塞了一包,齐伟一脸严肃。<br />
他是风扇厂采购科的人,平常,为了完成采购任务,大都是他求爷爷告奶奶地给人塞东西,真被别人“奉承贿赂”的体验,还是少有的。<br />
说着话,齐伟的视线却是微微下移,是荷花牌的香烟啊,四毛五一包,比“干部烟”还要贵呢,而且,他记得,这是冀省生产的,在秦省应该流通的比较少吧。<br />
事实上,两包香烟加起来还不到一块钱,真拿这点儿东西“贿赂”人,看不起谁呢?这一点,双方都心知肚明。<br />
毕竟,夏天衣服薄,随便在身上揣点儿什么东西,形状就会透出来了,除非直接塞钱,要不然,拿香烟这样的小件儿来打开局面,才是最合适的。<br />
卡车进厂以后,就停在了这个荫凉些的地方,车头对着办公大楼,也就是说,徐元跟齐伟站在车尾这里,正好是一处视线盲区。<br />
要不然,徐元也不可能大白天的就干“贿赂”这种事儿啊!<br />
“两位同志,我叫徐元,没别的意思,就想跟你们认识一下。<br />
成天听人说,沪市生产的东西质量好,沪市东西好吃,沪市怎么怎么样,这不是从来没出过远门儿、没见识吗?<br />
想着两位同志都是从沪市来的,那肯定知道的东西比我多了去了,就想问问你们,沪市的日子,真那么好过吗?”<br />
徐元算是找了个合适的话题切入口,加上荷花牌香烟的一点儿情面,对方说话的语气,总算没有不耐烦了。<br />
当然了,说话的时候,语气里依旧免不了有些优越感被带出来,对此,徐元并不在意,沪市发展得有多好,单看大家公认的三转一响牌子是哪个地方的厂子,就能知道了。<br />
沪市本地人,还在风扇厂工作,来到秦省,确实可以允许有那么一丢丢的优越感存在。<br />
又聊了几句沪市的情况,徐元这才切入正题,表明了自己的真实目的:<br />
“齐伟哥,我们秦省夏天是真的热,稍微不注意些,人就要中暑了,我年轻,体格倒是还行,但是我奶,她老人家都六十多岁了,平常白天也都是一个人待在家里。<br />
这万一哪天中暑晕倒了,被耽搁的时间长了,落下个什么毛病,我们一大家子人,岂不是要后悔遗憾一辈子?<br />
哥,你在风扇厂上班,那消息肯定比我灵通,能不能稍微透点儿给我呀?<br />
我舅爷之前可是国营饭店的大厨,这两天我就托他给你们做点儿能放得住的东西,回去的时候给你们带上,总要比啃干巴巴的饼子好一些。”<br />
第83章 许诺<br />
徐元这也算是投其所好了, 刚才他就注意到,在聊到沪市情况的时候,齐伟对本地的美食可以说是如数家珍, 可见是个爱吃的人。<br />
齐伟心下微微一动,大厨什么的,他也不是没见过,还真不可能为着一口吃的就许诺出去什么, 相比之下, 更打动他的,还是徐元的这份儿细心,以及堪称敏锐的洞察力。“我跟你说句实在话吧, 要风扇, 我这里是真的挪不出来了, 但是呢, 这不是刚好凑巧了吗?<br />
我手里有一张风扇票,本来是打算给我老丈人家送过去的, 你要的话,倒是可以挪一挪,让你先用。<br />
另外呢,我也不瞒你, 我们风扇厂这次有两辆卡车开来秦省了, 除了你面前的这一辆, 还有一辆车的风扇,是省城百货公司定下的。<br />
估摸着, 也就是这两天, 风扇就会上柜台了,你有票的话, 直接过去买,肯定是能抢到一台的。”<br />
听到这儿,旁边的人不动声色地扭头看了齐伟一眼,却什么都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