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应对之策
<br />这时,一名身着华丽紫袍的男子步入室内,正是兵部尚书杨宇轩的心腹,杨廷芳。<br /><br />“刘公公,您受累了,但有个好消息要告诉您。”他面带微笑,“那贼子已在刑部大牢中被解决掉了,您的仇恨已报。”<br /><br />“好,好,真是大快人心!”刘宏虽喜出望外,但随即皱眉问道:“只是,刑部的人可靠吗?若事后追查起来,恐怕会说出不该说的话。”<br /><br />“这一点您不必担心,我已经安排妥当。”杨廷芳语气坚定,“您可以放心向黄公公告知此事,我这边也会向我家大人复命。”<br /><br />刘宏脸上痛苦扭曲,但意识尚清。<br /><br />“呵呵,刘大人放心,这事交给我,刑部大牢的看守会办妥。”杨廷芳嘴角扬起一丝轻蔑的笑,“事后,他们会消失得无影无踪。”<br /><br />对他而言,这只是小事一桩,翟宁若在皇宫,想要对付他绝非易事;但在刑部大牢,一切都变得简单多了。<br /><br />“好,既然杨大人有把握,那就行。”刘宏忍痛追问道:“那两个女人呢?”“她们已经上路了,您放心吧。”杨廷芳说完便拱手告辞。<br /><br />“好,好,好!改天一起喝酒。”刘宏见状才彻底放下心来。<br /><br />金銮殿内,福伯手捧加急奏折,疾步至女帝御案前。<br /><br />“陛下,东北王阿敏上奏折了。”女帝原本轻松的心情瞬间沉重,她深知阿敏不是轻易妥协之人,奏折内容多半与兵饷粮草相关。<br /><br />翻开一看,女帝勃然大怒:“太过分了,这比李裕忠还狠!”“他这是逼宫!”女帝将奏折重重摔在地上。<br /><br />福伯瞥了一眼,亦怒不可遏:“陛下,阿敏简直无耻,竟索要如此多银两。”“撤藩之事,何来安置费用之说?”女帝下令:“立即召集六部大臣,商议对策。”<br /><br />片刻后,小偏殿内群臣汇聚,个个面色凝重,行过礼后,众人都静静等待女帝开口。<br /><br />“诸位,这是东北王阿敏的奏折,请过目。”女帝平复心情,命福伯递上传阅,大臣们依次阅览,个个脸色铁青。<br /><br />奏折中写道:“撤藩乃国之大事,涉及东北百万百姓、三十万将士及众多官员。”“东北军民皆愿接受撤藩,但需妥善安置。”<br /><br />“恳请陛下念及东北数十万百姓的生计。”<br /><br />“购买耕地、种子、农具和牲畜都需要大量资金,初步估算至少需银二百五十万两。”<br /><br />“待朝廷拨款到位,我将立即妥善安置这些民众。”<br /><br />“目前,已过往常发放军饷的时间,士兵们因饥饿频发不满,提议闯入关内索取粮食。”<br /><br />“我虽竭力阻止,但局势已如星星之火,一触即发。”<br /><br />“恳求陛下给予东北军民一条生路,尽快拨付撤藩所需银两。”<br /><br />“阿敏叩首。”<br /><br />“陛下,阿敏此言实为过分。”<br /><br />“其语气非但不像臣子,反倒像匪徒般嚣张。”<br /><br />“天下何曾有过此等道理?”<br /><br />“东北军皆由他私自招募,如今要解散,竟向朝廷索要安置费?这些年他在东北收取的税赋去哪儿了?”<br /><br />“真是狼子野心,恬不知耻。”<br /><br />“众位大人,今日召见并非让你们来辩论或谩骂。”<br /><br />“朕想听听应对之策。”<br /><br />“田玉,你有何见解?”<br /><br />女帝语气冰冷。<br /><br />“依臣之见,应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br /><br />田玉沉思后答道。<br /><br />“置之不理?”<br /><br />“东北王岂是轻易可对付之人?”<br /><br />“其兵力与西南相当,若效仿李裕忠叛乱,你去平息,还是朕亲自出征?”<br /><br />“阿敏奏折中的威胁之意,难道你们未察觉?”<br /><br />女帝严厉斥责。<br /><br />若真能置之不理,何必召集众人商议?<br /><br />阿敏奏折中的威胁,众人岂会视而不见。<br /><br />“陛下,不如先拨今年的军饷和粮草,以稳定局势。”<br /><br />“待西北战事结束,再集中力量对付阿敏。”<br /><br />“既然已平定了李裕忠,对付阿敏亦不在话下。”<br /><br />朱天章硬着头皮建议。<br /><br />“若予粮饷,岂不是自打脸皮,令朝廷蒙羞?”<br /><br />“且不说巨额银两从何而来。”<br /><br />女帝对朱天章毫不留情。<br /><br />“杨宇轩,作为兵部尚书,你有何看法?”<br /><br />“回陛下,阿敏此举明显是在挑衅。”<br /><br />“臣建议派遣张定天率领归顺的西南军迅速出击,即便无法取胜,也能削弱阿敏实力。”<br /><br />“随后动员各地总兵合力剿灭。”<br /><br />“如此不仅可消除隐患,还能震慑其他诸侯。”<br /><br />“此危机实为转机。”<br /><br />杨宇轩恭敬作答,策略显得深思熟虑。<br /><br />虽然表面上看似合理,但在场者都明白,杨宇轩另有算盘。<br /><br />西南叛军由翟宁招降,按理说应该听从兵部尚书杨宇轩的调遣,然而,杨宇轩心里盘算着利用这些降军去对付东北军,不论哪方伤亡,对他来说都是好事。<br /><br />他打算将这二十万降军分散开来,并从中选拔亲信,以巩固自己的势力,可是,女帝没有给他这个机会。<br /><br />女帝直接下令:“杨大人,你可带领这二十万降军,明日即刻前往关外,平定东北王。”听到这话,杨宇轩脸色大变,连忙跪倒磕头,心中虽有千般不愿,却不敢违抗圣命。<br /><br />他本是文官出身,身体早已被酒色掏空,真要上战场,只怕还没到东北,就已病倒。<br /><br />女帝冷冷地扫视了一圈,转向韩岱与卢鸿:“如今国库紧张,西北战事未平,若再开辟东线,军饷恐难以为继。”<br /><br />韩岱拱手答道:“陛下,银两之事确实棘手,需寻找妥善之策。”<br /><br />卢鸿补充道:“同时应对两方敌人,对朝廷极为不利,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br /><br />女帝闻言,眉头紧锁:“那你们倒是给朕出个主意!”<br /><br />正当众臣面面相觑,难以作答之时,一名太监入内禀报:“陛下,公主殿下在外求见。”<br /><br />“清月?她来此何事?”女帝疑惑地问道,随即下令让公主入内。<br /><br />清月公主步入殿中,行礼后直奔主题:“陛下,您是否正因东北撤藩之事烦恼?不知是否有解决之道?”<br /><br />“我这儿有人。”清月公主昂首说道。<br /><br /><br /><br /><br /><b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uyuange.cc。书苑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yuan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