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对太子的安排
坤宁宫。<br /><br />周皇后今天出宫一趟,身子也有些疲乏,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朱慈煌和郑森,顿觉有些心累。<br /><br />“皇儿,你刚才去乾清宫了?”<br /><br />周皇后倚靠在软靠上,声音有些慵懒。<br /><br />朱慈煌点头道:“回母后,是顺天府那边的事儿,之前的时候……”<br /><br />随着朱慈煌的讲述,又有郑森在旁补充,周皇后也弄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br /><br />“嗯,皇儿这次做的不错,身为大明太子,就是要体恤百姓的不易。”<br /><br />“母后,父皇还说了,要从英烈遗孤中,遴选一些人,组建太子幼军,让他们随儿臣修习武事。”<br /><br />“儿臣以后练武,您可就莫要阻止了。”<br /><br />周皇后闻言,登时坐直了身体。<br /><br />她也知道自己儿子还小,表达能力还不是很清晰,所以她直接看向了郑森,对其问道:“森哥儿,陛下是怎么说的?”<br /><br />郑森躬身道:“回娘娘的话,殿下所言是真的,陛下是要为殿下组建一支两百人的幼军。”<br /><br />周皇后微微颔首,脸上也浮出一丝笑意,对一旁的婉琳吩咐道:“婉琳,送太子和森哥儿出去吧。”<br /><br />“是,娘娘。”<br /><br />……<br /><br />一个时辰后,乾清宫,西暖阁。<br /><br />周皇后端着一个托盘,款款走了进来。<br /><br />“皇后?你怎么过来了?”<br /><br />朱由检放下手里的奏本,有些奇怪的问道。<br /><br />他可是知道,周皇后一般情况下,是很少来乾清宫的。<br /><br />“陛下,妾想着您今日也劳累了一天,特意熬了参汤,来请陛下尝尝。”<br /><br />朱由检展颜道:“皇后有心了。”<br /><br />一碗参汤喝完,周皇后从怀里取出一块帕子,小心的为朱由检擦了擦嘴角。<br /><br />“陛下,太子也大了,您看是不是该为其遴选老师了?”<br /><br />朱由检这才明白周皇后今晚的来意。<br /><br />看着一脸认真的周皇后,朱由检笑着将其拉到自己怀里,笑道:“皇后放心,太子读书的事儿,朕一支放在心上呢,你就莫要担忧了。”<br /><br />“妾……”<br /><br />“这件事,你问过朕好几次,朕也回答过你好几次了。”<br /><br />“今儿个,索性朕就和你说说。”<br /><br />“以朕的打算,等太子八岁后,朕会在宫里重建大本堂,遴选天下名师,教导太子和其他皇子、公主。”<br /><br />“等其十六岁后,就进入皇家科学院学习,十八岁进入军事学院,之后就要去军中历练。”<br /><br />“从军中……”<br /><br />“陛下,太子要去军中历练?”<br /><br />事关自己儿子,周皇后也顾不上什么礼仪了,直接打断了朱由检的话。<br /><br />甚至还从朱由检怀里挣脱,站了起来。<br /><br />“不错,大明皇太子、皇子成年之后,都要去军中历练,此为永例!”<br /><br />见朱由检面色严肃,周皇后的心里一颤。<br /><br />不等周皇后说话,朱由检就接着说道:“当今之世乃大争之世,无论皇太子还是皇子,都要知晓兵事,知道打仗是怎么回事。”<br /><br />“深宫里是养不出铁血帝王的!”<br /><br />周皇后这下子有些无言以对了。<br /><br />朱由检的神色也舒缓了许多,拉着对方的柔夷,低声劝慰道:“皇后放心,朕不会让自己儿子弄什么白龙鱼服那一套。”<br /><br />“就是以皇子和太子的身份,去军中历练一番,安全上是可以保证的。”<br /><br />“再者,距离太子成年还有十多年的时间,你也不用太过担心。”<br /><br />“罢罢罢,皇儿既然生在皇家,那就有他的命。”<br /><br />周皇后对这些道理,也很是清楚,干脆也就不再继续这个话题。<br /><br />同时,她也不再催着朱由检,给太子找什么老师了。<br /><br />自己儿子将来要去大本堂,去科学院,去军事学院,一想到将来要学习这么多年,索性就让他趁着年龄小,好好玩儿几年吧。<br /><br />宽慰了周皇后一番后,朱由检干脆将其留在了乾清宫。<br /><br />是夜,帝后二人琴瑟和鸣。<br /><br />翌日,朱由检一大早就再次出了宫。<br /><br />无论是之前的皇家医学院,还是昨日看过的赛马场,朱由检对建筑学院的水平,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br /><br />以建筑学院和营造司如今的水平,另建一座新城这件事,是时候再次提上日程了。<br /><br />皇家科学院。<br /><br />朱由检下了车驾,就在宋应星等人的簇拥下,进入了科学院。<br /><br />“宋卿,朕之前说要另建新城的事,建筑学院那边,可有了章程?”<br /><br />宋应星躬身道:“回陛下,臣这两年走遍了京城四周,朝廷如果想要建造新城的话,臣以为只有固安最是适合。”<br /><br />“嗯?”<br /><br />朱由检停下脚步,对宋应星道:“说说。”<br /><br />“按照陛下所说,除了各衙门之外,工坊、榷场之类都要留在京城,为了便于管理,那就不能距离新城太远。”<br /><br />“而随着京城的工坊越来越多,各工坊排出的烟雾也是越来越多,据臣观察,这些烟雾中含有大量的碳毒,水泥工坊、焦炭工坊、煤场等附近,更是每日尘土飞扬,所以新城距离京城也不能太近。”<br /><br />“固安距离京城一百里左右,这个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正好合适。”<br /><br />“且固安以东是凤河,以西是琉璃河,中间浑河穿城而过,不会缺了水源。”<br /><br />“地势也相对平摊,最重要的是,固安附近人口稀少,便于整体规划建造。”<br /><br />朱由检对固安不是很了解,但他也听出来了,宋应星考虑的很是全面。<br /><br />“卿既然有了初步的选址,那对新城的规划,你们是怎么想的?”<br /><br />宋应星闻言,躬身道:“还请陛下移驾建筑学院,臣等对新城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也已经形成了图纸。”<br /><br />“哦?好,那就去看看。”<br /><br />朱由检有些意外。<br /><br />一行人来到一处单独划出来的区域,上百号人已经等在了那里,见到朱由检过来,众人赶紧见礼道:“臣(学生)等参见陛下。”<br /><br />“免了。”<br /><br />朱由检看了眼黑压压的人群,抬手虚扶道。<br /><br />刚才众人都跪着,朱由检还没注意,此刻都站起来后,朱由检敏锐的在人群中看到了几名西洋人。<br /><br />或是看出了朱由检的疑惑,宋应星赶紧解释道:“陛下,那是西洋传教士,是臣从锦衣卫的诏狱里带出来的。”<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br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