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朕今日就给你们解决了这件事
在朱由检看来,周应秋此举,不过就是担心山东官员抱团,不利于朝廷对山东的掌控。<br /><br />对这一点,朱由检也支持周应秋的举措。<br /><br />这也是为什么,他要让朝中重臣上书的原因。<br /><br />将这件事暂且放下后,朱由检的注意力,就放到了袁可立的丧礼上。<br /><br />“大伴,明日你代朕去参加袁卿的葬礼,朕就不过去了。”<br /><br />王承恩闻言,躬身应道:“臣遵旨。”<br /><br />翌日。<br /><br />满朝文武三五成群,结伴来到袁府。<br /><br />就连温体仁和周应秋,也都亲自出现在了葬礼上。<br /><br />只是,随着两人的到来,葬礼的气氛忽然变得有些诡异起来。<br /><br />在场的官员,除了两人的心腹故旧,谁也没敢往前凑。<br /><br />好在两人都知道今日什么日子,在祭奠了袁可立后,两人也没有停留,径直离开了袁府。<br /><br />孙承宗站在不远处,看着两人离开,低声对一旁的郭允厚道:“郭部堂,此事可还有转圜的余地?”<br /><br />郭允厚眼睛微眯,沉声道:“问题的关键还是在陛下那里。”<br /><br />“历来阁部之争,就看陛下更相信谁,看朝堂局势。”<br /><br />“现在内阁的权力是有些大了。”<br /><br />孙承宗转头盯着郭允厚,再次开口问道:“那郭部堂食怎么想的?放权给各部?”<br /><br />郭允厚摇头道:“用陛下的话说,眼下正是大争之世,权力应该集中,而不是分散。”<br /><br />孙承宗也缓缓点了点头。<br /><br />两人说话的功夫,王承恩的马车也抵达了袁府。<br /><br />“孙阁老,不如探探陛下的意思?”<br /><br />郭允厚看着正在走下马车的王承恩,低声建议道。<br /><br />“问问也好,朝廷马上就要对漠南用兵,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要出什么乱子。”<br /><br />等王承恩宣读完,朱由检亲自为袁可立写的祭文后,孙承宗和郭允厚两人就迎了上去。<br /><br />“王公公。”<br /><br />“二位阁老。”<br /><br />双方简单的拱手见礼后,郭允厚低声道:“公公,可否借一步说话?”<br /><br />王承恩脸色一怔,旋即点头道:“好,那边有座茶楼,咱们去那里如何?”<br /><br />“公公请。”<br /><br />三人结伴来到临街的一处茶楼,待各自坐定后,郭允厚开门见山道:“公公,不知陛下对昨日的事是怎么看的?”<br /><br />听到郭允厚的话,王承恩原本和善的脸上,霎时变得阴沉起来。<br /><br />“两位阁老,您二位这是要探伺禁中?”<br /><br />孙承宗赶紧解释道:“公公莫要误会,实在是眼下朝堂着实不能出乱子,我二人也是想看看陛下的意思。”<br /><br />听他这么说,王承恩的脸色虽是缓和了不少,但却是三缄其口,并未和两人多说。<br /><br />看着王承恩的车驾远离,两人皆是叹了口气。<br /><br />乾清宫,朱由检听完王承恩的秉奏后,神色也变得郑重起来。<br /><br />“宣孙承宗和郭允厚两人觐见。”<br /><br />“是,皇爷。”<br /><br />半个时辰后,两人有些忐忑的来到了乾清宫。<br /><br />“陛下,臣等知罪。”<br /><br />两人一进入偏殿,就跪地请罪道。<br /><br />朱由检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两人,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这才开口问道:“对昨天的事,你二人是什么意见?”<br /><br />“陛下,我大明从宣宗开始,阁部之间的权力之争就一直存在,等孝宗时期,当时的吏部尚书王恕,和内阁首辅丘濬两人互不相让,爆发阁部之争。”<br /><br />“到世宗期间,严嵩和夏言也因权力之争,闹得朝堂上群臣纷纷站队。”<br /><br />“神宗时,吏部和内阁也因京察……”<br /><br />随着孙承宗的讲述,朱由检总算是弄明白了昨天那件事,后面所代表的是什么。<br /><br />深吸一口气,朱由检又对两人问道:“那你二人是什么意见?”<br /><br />郭允厚拱手道:“陛下,朝堂不能乱。”<br /><br />孙承宗也点头道:“臣赞同郭部堂的意见。”<br /><br />“好了,朕知道了,你二人先回去吧,朕再想想。”<br /><br />“臣等告退。”<br /><br />两人走后,朱由检起身出了殿门,站在高耸的玉阶上,轻声嘀咕道:“果然应了那句话,没有外部敌人的时候,自己人就是敌人。”<br /><br />待脑袋清醒后,朱由检重新回到西暖阁,开始认真的思索起来。<br /><br />……<br /><br />五日后。<br /><br />一道山东的奏本,经通政司送到了内阁。<br /><br />郭允厚看过之后,当即勃然大怒。<br /><br />“混账!”<br /><br />文渊阁内,几位阁臣的目光皆是落在了他的身上。<br /><br />“郭部堂,可是出事了?”<br /><br />孙承宗摘下鼻子上的老花镜,抬头问道。<br /><br />郭允厚将奏本递给温体仁,沉声道:“首辅,看看吧,对方出手了。”<br /><br />温体仁闻言,面色一沉,接过奏本看了起来。<br /><br />片刻后,他也是长长的叹了口气。<br /><br />等内阁诸臣一一看过那道奏本后,温体仁开口道:“都说说吧,当如何票拟?”<br /><br />“着都察院派员前往曲阜,彻查此事,将所有涉事官员尽皆捉拿入京,交三法司论罪。”<br /><br />郭允厚言辞很是坚决。<br /><br />孙承宗补充道:“不够,户部和礼部都应派员前往。”<br /><br />施鳯来点头道:”不错,事涉衍圣公府和户房,户部和礼部理应出面。”<br /><br />说完后,几人皆是看向了温体仁,最终该如何票拟,还得他这位首辅拿主意。<br /><br />“去面圣吧,和陛下当面说说。”<br /><br />温体仁拿起那份奏本,大踏步的出了殿门。<br /><br />乾清宫内,朱由检看完奏本后,深吸一口气道:“说说吧,该怎么处置?”<br /><br />温体仁躬身道:“陛下,内阁的意见是,立即都察院、礼部、户部遣人去往曲阜,彻查此事。”<br /><br />朱由检眉头一挑道:“首辅,曲阜县令也是崇祯元年进士吧?如此以来,你这位内阁首辅,可就颜面扫地了。”<br /><br />温体仁苦笑道:“陛下,臣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上书弹劾臣德不配位。”<br /><br />朱由检摆了摆手道:“行了。”<br /><br />“宣周应秋,及各部尚书。”<br /><br />朱由检这话一出,几人皆是有些不明所以,这个时候宣周应秋是什么意思?<br /><br />王承恩却是不管那些,闻言就出了乾清宫。<br /><br />“朕今日就将你们的事给你们解决了。”<br /><br />说完这句话,朱由检也不再理会几人,而是看起了桌案上,自己写的一份章程。<br /><br />两炷香后,周应秋和另外几位尚书,就在内侍的引领下,来到了偏殿。<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br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