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qingshuge.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br />对于秦瑱来说,庐江之战,孙策是个外人。<br /><br />因为孙策和刘勋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势力,互相之间没有太大影响。<br /><br />他们设计,不需要考虑孙策的影响。<br /><br />但某种意义上来说,孙策又是关联者。<br /><br />因为庐江比邻江东,南接丹阳,地理位置极重。<br /><br />孙策一旦知道此事,就不会没有反应。<br /><br />而此时一听太史享给他带来的情报,秦瑱便是一异道:<br /><br />“如此说来,在元复北上之前,孙策已经平定了吴郡?”<br /><br />“正是如此,军师不知,孙策此次平定吴郡,可是做了好大事情!”<br /><br />太史享像是说故事一般,对着秦瑱绘声绘色道:<br /><br />“小子听说,孙策夺取吴郡之后,严白虎等众一并斩首。”<br /><br />“此外还牵连了王氏、许氏两个大族,数百人口!”<br /><br />“听说连尚在襁褓的婴孩也未放过,不分男女老少,接连被杀!”<br /><br />“那血流入河内,几日不见水清,属实行事狠绝!”<br /><br />听着这话,秦瑱不由暗想孙策终究还是对世家动刀子了。<br /><br />在原本历程中,孙策对士族的态度可谓强硬。<br /><br />由此也导致孙策一死,江东就陷入了分崩离析的边缘,是碧眼儿能屈能伸,方才给拉回来。<br /><br />现在这个时间线上由于局势改变,孙策对江东士族更为铁血。<br /><br />要是孙策能保持下去,那自然没问题。<br /><br />可孙策若是遭逢意外,恐怕江东士族的反抗会来的更为剧烈!<br /><br />想到此地,他不禁又在暗想历史上导致孙策死亡的刺客。<br /><br />在原本历程中,孙策是遇刺而死,不过他对于这刺客的身份尚且存疑。<br /><br />记载是许贡门客,但也有郭嘉策划的可能。<br /><br />毕竟彼时曹操正在打官渡之战,孙策一统江东,正在谋划袭击许都迎取献帝。<br /><br />这个特殊的时间点,老曹都有些害怕,郭嘉直接却判断孙策会死于匹夫之手。<br /><br />一切举止都能说明郭嘉有动手的可能性。<br /><br />只有郭嘉亲自参与了策划,才有这个把握说孙策会死于‘匹夫’之手。<br /><br />故而秦瑱推断多半是两方协同动手,郭嘉说动了许贡门客并提供情报,趁机杀了孙策。<br /><br />用最小的代价,解决了最大的问题。<br /><br />现在随着局势不断变化,孙策的结局很可能迎来改变。<br /><br />不过这给他提供了一个思路,或许可以效仿此时,直接刺杀孙策!<br /><br />但要行此事,有一个很大问题,他们的情报机构太过落后!<br /><br />情报在争霸过程之中,可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br /><br />一般谋士设计之时,并不会通过凭空推断与臆测来进行设计。<br /><br />大多数时候都是根据已知情报的基础上推演敌军动向,采取主动或者被动措施。<br /><br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花大力气给老曹组建情报机构的原因。<br /><br />穿越者的先知先觉是有限的!<br /><br />当局势改变到一定程度,蝴蝶效应会导致这些先知先觉慢慢消失,甚至产生误导。<br /><br />在这种时候,建立一个健全的情报机构,就十分重要了!<br /><br />而建立情报机构需要消耗大量钱财和精力。<br /><br />对老曹来说难度不大,可对之前的刘备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br /><br />因此他之前从来没给刘备提过情报机构之事。<br /><br />可现在随着他们势力越来越大,情报机构的建立也越发迫切。<br /><br />一如现在,他一离开了寿春,就像是半个瞎子一样,除了他能掌握的消息之外,对外界的一切细节都难已知晓。<br /><br />这种感觉是十分痛苦的,就像战争迷雾一样,迷着他的眼睛,让他无法看清全局动向。<br /><br />思虑之间,秦瑱再度看向了太史享道:<br /><br />“元复可知孙策平定吴郡是在何时?”<br /><br />太史享闻言,急忙对秦瑱道:<br /><br />“约莫上月中旬!”<br /><br />秦瑱一听,便是心中一跳道:<br /><br />“上个月中旬便已平定?那之后孙策又是何等动向?”<br /><br />须知他们出兵之时是二月上旬,他们的动的时候,孙策还在攻吴县。<br /><br />而现在已经三月初了,庐江他确实是平定了。<br /><br />可孙策那边却有大半个月的动向他不知道!<br /><br />南边没有消息传来,他本以为孙策还平乱,没想到孙策已经早早脱出手来。<br /><br />大半个月的时间,孙策要是回军,恐怕都到丹阳了!<br /><br />一时间他不由皱紧了眉头道:<br /><br />“即知孙策已经平定吴郡,尔等为何不报?”<br /><br />太史享见他如此模样,便即笑道:<br /><br />“秦君何故如此,孙策远在江东,自有父亲防备,秦君自无忧也!”<br /><br />“实则我军已探知孙策平定吴郡之后,便即领军南下会稽!”<br /><br />“我父领军在丹阳,孙策领军南下,若是回军,我军必然先知。”<br /><br />“现在秦君已获庐江,随时可以南下增援,便是孙策回军,却也不惧!”<br /><br />他自笑着,不由暗道秦瑱太过谨慎!<br /><br />要知道他父亲和孙策大交道这么久,不用秦瑱担忧,他爹也会防备孙策。<br /><br />再加上现在通路已经打开,刘备兵马可以源源不断南下。<br /><br />若是真有什么异常军情,他爹自会主动求援。<br /><br />现在可好,他们还不担忧,秦瑱这里反倒担心起来了。<br /><br />可他如此想着,却见秦瑱神色已然越来越深沉,直到最后已是眯着眼睛,神色复杂,像是在思考着什么。<br /><br />见得此状,太史享笑容逐渐淡去,不由开口道:<br /><br />“军师何以这般模样?莫非小子言语冒犯?”<br /><br />他见秦瑱神色不对,还以为秦瑱生气了,忙的询问。<br /><br />可他话音一落,便见秦瑱沉声道:<br /><br />“我且问你,敌军南下之后,若是以水军回军,需用几时?”<br /><br />太史享见此,不由一愣道:<br /><br />“军师此言何意?”<br /><br />“敌军不是已经南下会稽么,怎会以水军回军?”<br /><br />他自是疑惑秦瑱怎会如此判断。<br /><br />要知道孙策如果要回军的话,完全可以从吴郡直接西进。<br /><br />若是用水军,从丹徒直接出发,那速度更快。<br /><br />只需要两天时间就能抵达了丹阳。<br /><br />现在这样先南下会稽,再以水军回军,岂不是多次一举?<br /><br />但他疑问之间,秦瑱却已经站起身来,朝外呼喝道:<br /><br />“速速来人,与我传信!”<br /><br />说完,他便看也不看太史享,便来到了案桌之上展开绢纸奋笔疾书,一边写着一边对沉声道:<br /><br />“元复年纪尚轻,不知孙策厉害,此人千余兵马南下,便能攻下这偌大江东之地,岂是好相与的!”<br /><br />“眼下汝父占据宛陵泾县,虽未通报已与我军联合,但汝父非常人,孙策自然惧其与我军联合!”<br /><br />“若孙策未平吴郡便罢,如今平了吴郡,岂有不回军之理!”<br /><br />“而他夺取吴郡却又率军南下,此等反常之举,安可无计?”<br /><br />“此乃轻慢尔等之心,意欲声东击西之计也!”<br /><br />“尔等只以为他一心南下会稽,岂不是正中敌军之计?”<br /><br />“若他取水路从会稽返军,只需三五日便可杀至丹阳之地。”<br /><br />“眼下我军刚取庐江,自也无力南下,子义没有防备,如何能抵御孙策兵马?”<br /><br />“若叫丹阳为孙策复取,我军难以南下便罢,就怕子义现在也有危险!”<br /><br />听着秦瑱的解释,太史享顿时身子一颤。<br /><br />若依秦瑱之言,孙策岂不知早已经到了丹阳?<br /><br />亏他还以为孙策尚在会稽,还不甚担忧。<br /><br />可若是孙策已经到了丹阳,那可就出大事了!<br /><br />想到此处,他只觉浑身燥热不堪,急忙起身道:<br /><br />“小子这就返回春谷,知会父亲防备!”<br /><br />而他刚站起身来,秦瑱便已先一步起身道:<br /><br />“现在前去却也晚了,若依时间来算,我军刚取庐江,孙策恐怕已至宛陵!”<br /><br />“眼下孙策已至,便汝一人前去,又有何用?”<br /><br />太史享听此,一时红了眼眶,急忙回身道:<br /><br />“可是吾父身处危局,小子为人之子,安能在此作视?”<br /><br />他终究年少,未经大事,一见此状,顿时慌了阵脚。<br /><br />秦瑱见状,却是上前拍了拍太史享的肩膀道:<br /><br />“元复勿急,此事若我不知便罢,如今知之,定会想办法处置!”<br /><br />“好在此次汝渡江北上,让汝父少些牵挂,不然此次孙策前来,若以汝为质,则汝父恐难行事!”<br /><br />“眼下汝自在此处,休要自作主张,只要汝尚存此地,子义无牵无挂,虽不能胜,却也难至大败!”<br /><br />对于太史慈的能力,他还是颇为信任的。<br /><br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太史慈的家小问题。<br /><br />而太史慈只有独子太史享,只要太史享没事,太史慈就不会有太多牵挂。<br /><br />即便城池陷落,也很难被孙策抓住!<br /><br />相比太史慈来说,他现在面对的问题更为棘手!<br /><br />因为孙策如果是用水军回军的话,那很可能已经看出了他们想要建立水军的目的。<br /><br />一旦被孙策提前堵住春谷这一出河口,那他们的水军可就被堵死了。<br /><br />没有水军,孙策就能用水军隔断长江,让他们兵马难以南下江东。<br /><br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兵力再强,也会陷入被动之中!<br /><br />即便太史慈凭借刘繇的旧部帮助他们占据豫章,迟早也会被孙策所败。<br /><br />这种情况,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br /><br />因而在安抚了几句之后,待得传令士兵前来,秦瑱便交出令书道:<br /><br />“现在立即分三支传信,一支通报秦翊,让他速与陈章回防,防备孙策偷袭历阳等城!”<br /><br />“一支通报鲁肃,令他速速领军出巢湖,严密防备孙策水军!”<br /><br />“一支通报子龙,速速回军皖县,准备随吾南下丹阳!”<br /><br />“令传令城内诸将,即可整兵待令,不得有误!”<br /><br />随着这一连串的命令下达,士兵急忙奔出府内。<br /><br />看着秦瑱做完一切,太史享一时间也稍定下了心来。<br /><br />不管怎样,起码他们父子还有刘备作为后盾!<br /><br />秦瑱如此稳重模样,事情应该还在掌控。<br /><br />但他并不知道,秦瑱此时心里也是颇为忐忑的。<br /><br />一方面惧怕太史慈一个不慎死在了丹阳,另一方面也怕他们行事晚了一步,让孙策占到先机!<br /><br />只是他身为军师,无论如何都要保持理智。<br /><br />这种时候,谁都可以乱,但是他不能乱!<br /><br />但随着他的信使行出之后,坏消息便在夜间接踵而至:<br /><br />“军师,历阳急报,言说江上有大量水军行至!”<br /><br />“报!刘勋枞阳大寨遭到敌军水军奇袭,先以被破,所有船只均被敌军水军所获!”<br /><br />“军师,鲁肃都督传来信报,言说我军出河口上发现大量江东船只!”<br /><br />“我军船只被堵在了巢湖之内,难以东进!”<br /><br />“赵云将军传信,言说孙策已经夺回春谷,太史慈将军不知所踪!”<br /><br />面对这一连串的坏消息,桥蕤等人自然惊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br /><br />而秦瑱面对此状,却是不由叹息。<br /><br />正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r /><br />他本以为庐江既定,江东混乱,这一战得或全功。<br /><br />现在看来,他高兴还是太早了一些。<br /><br />周瑜加上孙策的组合,确实远比一般诸侯更为难缠!<br /><br /><br /><br /><br /><b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uyuange.cc。书苑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yuange.cc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柳岸花又明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绿帽

冰花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