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2章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少年奕詝。<br /><br />有人担忧,有人暗喜,有人事不关己。<br /><br />而奕詝的师父杜受田,依旧还是表情平静,没有任何变化。<br /><br />奕詝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开口道:<br /><br />“回皇阿玛的话,如今乃是春天,万物生发,鸟兽哺育之际。”<br /><br />“儿臣若杀生,有违天和。”<br /><br />“且,儿臣乃是长子,弓马乃战阵之道,儿臣如何能以战阵之道去和诸弟相较?”<br /><br />“儿臣自知一无所获,有违大清祖制,但请皇阿玛降罪,儿臣绝无怨言。”<br /><br />说完,奕詝流泪磕头不止。<br /><br />在场众人顿时安静。<br /><br />卓秉恬似乎明白了什么,猛然转头看向了奕詝的师傅杜受田。<br /><br />杜受田依旧表情平静,一言不发。<br /><br />道光皇帝闻言,明显动容。<br /><br />过了片刻,道光皇帝叹了一口气。<br /><br />“你有这般心意,的确也是长子之风范了。”<br /><br />“朕不罚你,但也不赏你。”<br /><br />说完,道光皇帝提高了声量。<br /><br />“今日之狩猎,以六阿哥奕訢为优胜!”<br /><br />众人顿时欢呼雀跃。<br /><br />六皇子奕訢也露出了笑容,赶忙上前大礼跪谢。<br /><br />夜晚。<br /><br />四皇子奕詝和师傅杜受田相对而坐。<br /><br />奕詝忧心忡忡地开口道:<br /><br />“师傅,您教我的这两计,当真能有效吗?”<br /><br />杜受田胸有成竹,将那天在上书房密室内没有说出的话,完整地说了出来。<br /><br />“殿下,若论才智,论弓马,您的确比不过六阿哥,这是实情。”<br /><br />“但我们又何必跟六阿哥比呢?”<br /><br />奕詝闻言,不由疑惑:<br /><br />“不和六弟比?可只有我和他有资格竞争皇位啊。”<br /><br />杜受田哈哈一笑,伸手指了指头顶的天空。<br /><br />“殿下,真正能决定谁当太子的,不是六阿哥,而是您的皇阿玛啊!”<br /><br />“您根本就不需要去和谁比,只要您能打动皇上,那您自然就是太子之争的胜利者!”<br /><br />奕詝这才恍然大悟,以弟子礼对杜受田下拜。<br /><br />“奕詝,多谢杜师傅!”<br /><br />杜受田脸上笑容越发浓郁,坦然受之。<br /><br />看到这里,历朝皇帝也完全明白了。<br /><br />【汉高祖刘邦:虽然朕是支持奕詝的,但朕还是想说,这杜受田是真会算计啊!】<br /><br />【秦始皇嬴政:简直胡来,不为国家利益,却为了个人得失力推奕詝上位,这就是害了大清!】<br /><br />【唐太宗李世民:其实这种招数,当年朕的那位皇兄也没少用。】<br /><br />唐初世界之中,李渊看着李世民的这条弹幕,沉默良久。<br /><br />【隋文帝杨坚:杜受田严格说起来是道光皇帝指派给奕詝的臣子,奕詝才是杜受田的君主,他忠于君主倒也没错。】<br /><br />【明太祖朱元璋:奕訢的这个师傅卓秉恬,还是不懂人心!】<br /><br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br /><br />【人心是复杂的。】<br /><br />【历史上很多时候,人们总是会在关键时刻被心态所蒙蔽,做出了和理智相反的决定。】<br /><br />【所以,道光皇帝又会作何选择呢?】<br /><br />回到了皇宫之中的道光皇帝,一个人在御书房中静坐良久。<br /><br />终于,他拿出了一张空白圣旨,提起毛笔。<br /><br />这毛笔似乎极为沉重,让这位大清主宰提笔又放下,连续多次。<br /><br />最终,两鬓斑白的道光皇帝叹了一口气,毅然提起了笔。<br /><br />他首先在最右侧写了一句汉字。<br /><br />紧接着,在中间偏左的位置又写了一句汉字。<br /><br />最后,他在最左边写下一句相对应的满文。<br /><br />翌日。<br /><br />道光皇帝召来几名重臣,表情平静地开口道:<br /><br />“册封太子之密旨已经完成,尔等和朕一起见证吧。”<br /><br />在众人的见证下,这份密旨被装进了一个锦盒里,随后被放入了高高在上的那面“正大光明”牌匾之后。<br /><br />整个大清都知道,立储之争已经有了结果。<br /><br />但四皇子奕詝和六皇子奕訢谁才是最后的胜利者?<br /><br />除了道光皇帝,没有任何人知道。<br /><br />揭晓答案的日子,在几年之后到来了。<br /><br />道光二十九年,皇太后病逝于紫禁城慈宁宫。<br /><br />母亲的去世给了本已年老的道光皇帝沉重一击,很快病倒。<br /><br />时间过去几个月,道光皇帝不但没有好,反而病情愈发严重。<br /><br />道光三十年,正月。<br /><br />在病榻上强撑着又度过一年的道光皇帝,终于明确地知晓自己再也撑不住了。<br /><br />于是他再度发出圣旨,召集诸多重臣到来。<br /><br />站在最前方的,是负责掌管宗人府的宗令载铨。<br /><br />后面第二排,分别是御前大臣载垣、僧格林沁以及端华。<br /><br />还有军机大臣穆彰阿和赛尚阿。<br /><br />再后面,是总管内务府大臣文庆,以及上书房总师傅、工部尚书杜受田。<br /><br />在道光皇帝和众人的注视下,藏在“正大光明”牌匾中的那个盒子被取下。<br /><br />宗人府宗令载铨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取出其中那份密旨,随后在道光皇帝面前展开。<br /><br />“皇上,是这份吗?”<br /><br />病榻之上的道光皇帝强撑着睁开眼睛,注视良久,然后缓缓点头,用极为低沉嘶哑的声音道:<br /><br />“念吧。”<br /><br />载铨这才转过身来,同时将圣旨的内容面对自己,准备诵读。<br /><br />看清圣旨内容后,载铨不由一愣。<br /><br />足足过了好几秒,载铨才按照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顺序念出上面的两句汉字:<br /><br />“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br /><br />“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br /><br />然后他用满语念出最后那句满文。<br /><br />念完后,载铨将圣旨翻过来,给在场诸多大臣们亲眼确认。<br /><br />道光皇帝亲笔原件,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br /><br />大臣们看完之后,表情同样也有些古怪。<br /><br />历史上所有进行秘密立储的大清皇帝,从来都仅仅说明立谁为太子,不会提到其他皇子。<br /><br />道光皇帝这份圣旨竟然同时提到了四皇子奕詝和六皇子奕訢,实在是让人意外。<br /><br />【道光皇帝在秘密立储圣旨中的奇怪举动,证明直到最后决定的那一刻,他的心中依旧还是挣扎不已,并非完全偏向四皇子奕詝。】<br /><br />镜头一转,已经是道光皇帝的葬礼。<br /><br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1850年2月25日),统治大清帝国三十年的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病逝于圆明园慎德堂。】<br /><br />【年仅十九岁的皇太子奕詝奉道光皇帝遗嘱登基,即皇帝位,年号——咸丰。】<br /><br />【至此,本部视频的主人公,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br /><br />【尚未真正成年的咸丰皇帝,接受的是一个危机四伏,内忧外患的大清帝国。】<br /><br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br /><br />【他将会带领大清帝国走向何方?】<br /><br />【接下来的视频,我们即将一一揭晓。】<br /><br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不由再度感慨。<br /><br />【秦始皇嬴政:道光这小子,绝对是做了最错误的选择,大错特错!】<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br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