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2章
洪秀全忙道:<br /><br />“之前的确不知,好在有杨秀清之助,如今确实是已经知晓了。”<br /><br />杨秀清低沉地哼了一声,道:<br /><br />“今日乃是吾给了杨秀清之启示,否则吾之地上天国便被汝之不察给弄没了!”<br /><br />洪秀全额头冒出汗水,尴尬道:<br /><br />“幸得帝兄无所不能,无所不察,是愚弟失察了。”<br /><br />杨秀清低沉道:<br /><br />“汝有罪,有罪当罚。”<br /><br />“今后,汝当发布旨意晓谕诸信徒,不得称‘王’,只可称‘主’。”<br /><br />“待汝立下新功,吾自可再赏还于汝。”<br /><br />洪秀全表情瞬间僵硬。<br /><br />一股怒火犹如火山爆发在体内疯狂升腾。<br /><br />好你个杨秀清,之前不给称“朕”也就算了。<br /><br />现在特么连“本王”都不行了?<br /><br />有那么好几秒钟,洪秀全恨不得当场和杨秀清撕破脸,大家一起爆了算了。<br /><br />但关键时刻,洪秀全体内尚存的理智将他拉了回来。<br /><br />现在要是真的翻脸,那永安城内所有的太平军都爆了。<br /><br />杨秀清固然是肯定活不了,但洪秀全也别想再安安逸逸地当什么天王,只能是被清廷凌迟处死,举族抄斩的下场。<br /><br />洪秀全咬牙切齿,过了好一会才道:<br /><br />“愚弟知晓了。”<br /><br />杨秀清又转向众人,低沉开口:<br /><br />“今后,天王洪秀全为万岁,东王杨秀清为九千岁,西王萧朝贵为八千岁,南王冯云山为七千岁,北王韦昌辉为六千岁,翼王石达开为五千岁。”<br /><br />“凡军国大事,天王洪秀全做出谕令,颁布前当送呈东王九千岁杨秀清知晓。”<br /><br />“尔等可知了?”<br /><br />众人等待片刻,见洪秀全始终并未开口,便齐声道:<br /><br />“信徒等都知了。”<br /><br />杨秀清低沉道:<br /><br />“好,今日便到此为止。吾归天上去了。”<br /><br />……<br /><br />【借助“周锡能案”的公审,成功“天父上帝附体”的杨秀清再度把自己的身份提高,到了和洪秀全仅有咫尺之遥的“九千岁”。】<br /><br />【同时,还在之前仅能处理军务的权力之外,多了一项能名正言顺干预政务的权力。】<br /><br />【太平天国在制度上确立了洪秀全、杨秀清双头领导的政治格局。】<br /><br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见状不由好笑。<br /><br />“这个杨秀清,还真是……”<br /><br />这种装神弄鬼的东西,之前在明教军队,也就是红巾军之中,同样很多。<br /><br />老朱也是亲眼见证,亲身参与过不少次。<br /><br />如今太平天国这种种附体行为,让老朱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和浓浓的吐槽欲望。<br /><br />朱棣嘿嘿地笑了两声,想起自家大哥朱标。<br /><br />朱标在世时,大明其实就已经很类似于这种“双巨头”制度了。<br /><br />大部分国家的平常事务都是由朱标处理,只有少部分关键政务才需要禀报朱元璋。<br /><br />许多后世史家学者就认为,朱标的死让年迈的朱元璋不得不再度承担起繁重的工作,导致本就年迈的朱元璋没几年便(本章未完,请翻页)<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br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