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吏治
羊毛出在羊身上!<br /><br />难怪老佛爷当年能有底气说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br /><br />《辛丑条约》规定清廷需向列强赔款4.5亿两白银,算上利益和贷款,总共达到9.8亿两白银,逼近10亿大关了。<br /><br />才10亿啊?<br /><br />我大清一年有3亿的财政收入,再苦一苦百姓,不用三年,两年半就能把赔款赔完了。<br /><br />“黄宗羲定律,讲明了王朝赋税的累数级递增,也就是积累莫返之害!”<br /><br />林煜随手在地上写了个“吏”字,而后缓缓开口说道。<br /><br />“你们应该也已经意识到了,之所以会有‘黄宗羲定律’的周而复始,本质上就是我们开头所讲,国家管理科学的第一章,真正执行管理封建专制国家的人员部分,也就是作为最基层的吏员系统出现了问题。”<br /><br />“我们刚刚已经讲过,作为国家管理最基层,也是真正作为最终执行人的小吏,他们被国家的上层建筑剥夺了仕途和做官的资格,就连俸禄也是低到忽略不计。”<br /><br />“如果你们是这些小吏,你们会如何?”<br /><br />“荀子他老人家说的很好,人之性本恶,天下熙熙,皆为利往,人活着都是为了自己的欲望,百姓的欲望是吃饱穿暖、老婆孩子热炕头,商人的欲望是赚大钱,士兵的欲望是有更多的军饷、做将军……<br /><br />所以,小吏的欲望,不能升官,那就只能求财了,他们会动用一切手中的‘微末’权力,去最大程度的赚取非法财富。”<br /><br />“因此,即便每个新生王朝对税制都进行了更化改革,但真正执行到下面,依旧会被小吏以各种名目手段,将其无限放大。”<br /><br />“被放大的数额,就是统计公式里的横征数额,而这个横征数额又总会将王朝的赋税,与农业生产的增值率,趋同平衡!”<br /><br />确切地说,不是趋同平衡,而是紧追不放。<br /><br />农业产量长一寸,赋税量就增一分,紧追不放,大体上能占总产出的30%~50%。<br /><br />林煜又说:“但实际上,即便王朝上层知道有这些问题,就能因此不去进行税制改革吗?比如前面说到的那位宋朝反贼,他是不是应该照搬,继续学县太爷那样,跟百姓去征收‘剿贼饷’等在内的一系列苛捐杂税?”<br /><br />郑和当即摇头:“自然不能,他是被百姓推上去的,而且他自己便是反贼,如何能去继续征收‘剿贼饷’?”<br /><br />“这就是了,”林煜点头说道,“所以反贼大当家必须进行税制改革,也就是合并全部苛捐杂税改为统一征收,这也是‘黄宗羲定律’在历代王朝的具现化。”<br /><br />“总结来说就是,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br /><br />“在封建专制王朝的明文法典规定下,往往正税之外,总会因为各种需求,而增生摊派各种名义的杂税,不仅加重百姓负担,还为各级官吏横征(本章未完,请翻页)<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br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