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吏治的腐败
宦官专权,在大唐持续了一百多年。<br /><br />光是被宦官废立弑杀的李唐皇帝,一手都数不过来,所以后来王朝,基本都吸取了唐王朝的教训。<br /><br />宋朝杯酒释兵权,解决了节度使,又对宦官专权严加提防,重用文人压制宦官和武将坐大。<br /><br />结果文人却反而跟着坐大了,也造成了两宋冗官现象严重。<br /><br />到了本朝大明开国之初,朱元璋深刻吸取了唐宋元三朝灭亡的经验,明确留下祖训:宦官、外戚、后宫皆不得干政。<br /><br />就连后妃人选,也必须从平民中选秀,而不准纳娶仕宦之家。<br /><br />如果真严格按照《皇明祖训》来说,锦衣卫才是大明唯一合法特务机构,永乐帝后来设立的东厂其实并不合法。<br /><br />因为东厂厂督是皇帝的亲信宦官,这违背了朱元璋留下来的《皇明祖训》。<br /><br />不过,永乐帝在位二十二年,违背祖训的事情本来也没少干,从奉天靖难到登基称帝,还有吞并安南、威慑日本、敲诈朝鲜。<br /><br />哪一件不是在违背祖训?<br /><br />区区重用宦官,设立东厂而已,还是为了巩固大明的皇权,这其实都不算什么。<br /><br />可问题就在于,永乐帝不惜违背祖训也要设立的东厂。<br /><br />其作为巩固皇权,监督制约锦衣卫的“补丁”,不仅没能一劳永逸解决锦衣卫和官员腐败的问题,反而在持续了短短数十年后,便也跟着锦衣卫一起迅速腐化,甚至还穿起了同一条裤子。<br /><br />锦衣卫、东厂的陆续腐化,再度让架在上面的大明皇权感受到了危机。<br /><br />历经永乐至天顺六朝五帝,成化(喜欢奶妈的那位)十二年。<br /><br />因为京城先是出现了“妖狐夜出”,又有妖道李子龙蛊惑笼络朝臣大员意欲弑君,对东厂、锦衣卫本就不满的成化帝,于次年借题发挥,顺势设立了新的内廷特务机构——西缉事厂,简称西厂。<br /><br />西厂同样也以宦官为厂督,锦衣卫精锐作军官,其兵员建制比之原来东厂还要多上一倍,且权势也比东厂更大,可以同时监督东厂、锦衣卫和百官。<br /><br />一句话,东厂能管的,西厂要管!东厂管不了的,西厂更要管!<br /><br />这就是西厂,皇权特许!<br /><br />西厂建立之初,因为权势过大,一度遭到了百官、锦衣卫、东厂联手弹劾。<br /><br />但成化帝不以为然,反而觉得西厂的设立,对百官、锦衣卫、东厂切实起到了强大的监督警示作用。<br /><br />然后……<br /><br />老规矩,西厂也迅速腐化了。<br /><br />因为西厂的权力太大了,甚至可以不用请旨,就能直接到处抓人,管你是六部尚书还是阁部重臣,只要被抓到把柄,西厂也是照拿不误!<br /><br />就连曾经权势滔天的东厂、锦衣卫,同样也被西厂压制得喘不过气来,所谓物极必反,西厂权势实在太大,也是威胁到了皇权的稳定。<br /><br />西厂的存在只持续了短短五年,就因为朝堂的权力角(本章未完,请翻页)<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br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