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你。”<br />
李道玄凝眸注视着气质大变的明崇俨,眼神逐渐变得认真起来,做好了随时出手的准备。<br />
“小友,不必紧张。”<br />
此刻的明崇俨眸光深邃,竟对李道玄打了个稽首,看起来似乎没有半点敌意。<br />
“严格来说,你上次见到的,并不完全是我。”<br />
李道玄皱眉,不明白他为何会这么说。<br />
明崇俨轻轻一叹,道:“你现在看到的,是我最后的一丝善念,我和祂不同,祂试图用酷烈的手段来吞噬神佛,而我则希望更温和一些。”<br />
李道玄露出一丝冷笑,残酷也好,温和也罢,又有什么区别?<br />
“小友,还记得我之前给你说过的话吗?”<br />
“那些所谓的圣人,对你并没有什么好心,他们只是在利用你,就像利用太真和青衣一样。”<br />
李道玄眼中寒芒一闪,道:“把话说清楚。”<br />
虽然对方的话未必可信,但李道玄也确实对诸圣产生了一丝疑心,尤其是青衣娘娘突然成为佛祖,太真师姐自以为与命运抗争的转世,竟然也是早已设计好的。<br />
明显是有人想让她转世为杨玉环,然后和大唐发生什么关联,就和武则天一样。<br />
诸圣以大唐为棋盘,以李世民、武则天、太真、青衣娘娘甚至是刚出世不久的李隆基和还未出世的杨玉环为棋子,连李道玄自己,也是一颗棋子。<br />
他并不喜欢这样。<br />
明崇俨声音平静道:“只听我说,小友未必会信,若想知道真相,不如亲眼去看一看。”<br />
“去哪看?”<br />
明崇俨指了指玄奘手中的佛经,笑道:“自然是去那本书中看,不知小友可有胆量,去书中一游,看一看那些圣人拼命掩盖的……真相?”<br />
话音落下,那本破旧的经书突然绽放出一种古老、漆黑的乌光,模糊的经文变得清晰起来,散发着蒙蒙光泽,隐隐有着一种吸力。<br />
明崇俨和玄奘都被吸入了书中,李道玄周身绽放的五色神光倒是能抵抗住那股吸力,只是犹豫片刻,他心念一动,还是撤去了护体神光。<br />
对于这多出的最后一本大乘真经,他确实非常好奇。<br />
里面究竟记载了什么,会让佛心如此坚定的玄奘都几乎入魔,那些圣人掩盖的真相,究竟又是什么?<br />
不得不说,明崇俨的话确实击中了他心底最深处的疑虑。<br />
当然,他敢冒险一试,也是源于对实力的自信,成为地仙境后,他的实力上升了何止十倍,如果再面对被附身的宁采臣,完全不需娘娘出手,一人便足以将之斩杀。<br />
既如此,他倒要看看,那真经中到底记载了何等惊天动地的真相。<br />
五色神光散去,李道玄也被吸入了那本真经中。<br />
月夜下,墓碑前,刚刚的三人全部消失无踪,只有一本流转着乌光的经书静静漂浮在夜空中,徐徐翻开了第一页。<br />
……<br />
第702章 无量量劫,封神真相<br />
李道玄眼前出现了一片洪荒大地,万古山河,尽是蛮荒瘴气,凶兽横行。他心中已是了然,这是上古之时的世界,甚至古老到连人族都是茹毛饮血,刚刚出世。<br />
人、阐、截三教并立,西方教后来居上。<br />
然而有势力,就有纷争。<br />
亿万年来,那些气运所钟,掌握无穷伟力的神佛仙魔们,动辄毁天灭地,摧山断岳,一怒之下便屠城灭国,无数生灵被殃及池鱼。<br />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br />
一片片森林被神火烧成不毛之地,最后退化成无尽荒漠,亿万生灵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只能饥渴而死。<br />
十日耀天,一条条江河被蒸发殆尽,密密麻麻的水族生灵在干裂的河床上奄奄一息。<br />
无数流离失所的人族,跋山涉水,渡过无穷艰难,最终跪在阐教和人教的大门前,请求能入门修行,掌握自己的命运。<br />
然而两教的建立虽然得人族气运相助,却门槛极高,唯有出身超凡且气运所钟者才能拜入。<br />
于是无数人跪死在了山门前。<br />
神灵一怒撞碎不周山,世界天崩地裂,无尽汪洋淹没了一个个家庭,一亩亩良田,就连天上飞行的鸟儿都被闪电劈落,化为焦炭。<br />
这些枉死的生灵,卑微到极点的生命,用自己的尸体在向这个天地控诉,经年累月,万古不衰。<br />
一如东海之上,那只妄图以石子填满沧海的笨鸟。<br />
李道玄仿佛听到了亿万生灵的冤魂在耳边纳喊,如杜鹃啼血。<br />
“滚出我们的世界!”<br />
“我们不需要神灵!”<br />
“还我家园……”<br />
“我想活着……”<br />
这些声音虽然微弱,汇聚在一起却犹如惊雷,震得李道玄心中一颤。<br />
万年如朝夕。<br />
随着无数岁月的积累,众生之怨念已形成无量量劫,蝼蚁之躯,第一次让圣人垂眸。<br />
劫气之下,诸神将纷纷陨落,就连洪荒世界也有可能重归混沌。<br />
诸圣终于有所行动。<br />
但他们并没有选择约束神魔,而是将目光放到了已成为气运之子的人族身上。<br />
能挡劫者,唯有人族。<br />
此时的人族,经过无数年的薪火传承,已经成了天地主角,开枝散叶,庞大无比。<br />
燧人取火,伏羲创八卦,神农尝百草,仓颉造文字……<br />
无数先辈披荆斩棘,呕心沥血,终为人族蹚出了一条通天之路,到了商朝时期,已为天下之主。<br />
而人族对神灵的祭祀和崇拜与上古时相比也有所下降,一种新的崇拜,祖先崇拜开始逐渐壮大。<br />
人们歌颂先祖的勇气和奉献,赞颂自强不息的精神。第三十代商王帝辛更是天姿英伟,骁勇绝伦,文武双全,带领人族征战妖兽,开疆扩土。<br />
一切都欣欣向荣。<br />
但就在这时,封神大劫不期而至。<br />
帝辛开始变得荒淫残暴,宠信狐妖苏妲己,和之前英明神武的形象判若两人,人族内讧,阐教助武王伐纣,截教则相助纣王,打得天昏地暗,不可开交。<br />
又是无数生灵被伟力波及,化为累累尸骨。<br />
历史似乎再次重演。<br />
封神之后,那些战死的神仙拍拍屁股入封神榜,继续逍遥快活,而那些真正的无辜枉死者,却只能白骨露于野。<br />
就好像在劫气的逼迫下,双方制定好剧本,演了一出戏给天道看。<br />
真正的大劫,却让人族自己承受了,以至于身强体健的周武王,在登基后短短两年就突然暴毙。<br />
“但是那些声音并没有消失!”<br />
明崇俨的声音响起,坚定有力。<br />
“神佛造成的恶果,终将由他们自己背负,哪怕是圣人,也难逃其咎!”<br />
“这也就是我所说的,道既是盗,佛即是魔。”<br />
他望着沉默的李道玄,继续道:“小友,你和他们并不一样,你虽然成了仙,却依旧能和凡人为友,有济世之心,既然如此,为何不弃暗投明,和我一起灭掉神佛?”<br />
“这也是亘古至今,无数生灵共同的执念!”<br />
玄奘浑身一震,眼中变得异常复杂。<br />
他是一个虔诚的佛门弟子,素来以普度众生为己任,但当看了这本经书后,他才知道,原来……世人并不需要佛。<br />
众生的心愿根本不是成佛,而是让佛……从这个世界消失。<br />
在这本经书演化的世界中,他也看到了许多佛的恶行。<br />
比如纵容座下的妖物下凡为恶,吞吃活人无数,事后却仅仅是稍作惩戒,不痛不痒。<br />
他听到了无数百姓的悲鸣,枉死者的控诉,失去亲人的哭声……<br />
那颗天生慈悲的佛心被深深触动了,玄奘第一次怀疑了自己的信仰,如果众生根本不需要佛,那自己翻译大乘真经又有什么意义呢?<br />
“大哥,我真的错了吗?”<br />
玄奘望向李道玄的眼神,仿佛在看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br />
在两人的注视下,李道玄终于抬起眼眸,打破了沉默。<br />
“你没有做错。”<br />
他坚定的声音让玄奘为之一愣,也让明崇俨脸上的笑容为之一僵。<br />
“小友,难道在知晓了真相后,你依然还执迷不悟吗?”<br />
他的脸上满是失望,仿佛看着一块蒙尘的白璧。<br />
李道玄却仰起头来,很认真地看着明崇俨。“是你错了。”<br />
他突然问了一个问题。<br />
“若是没有那些掌握伟力的神佛,将天地还于众生,难道就不会有这些悲剧发生了吗?”<br />
玄奘露出不解之色。<br />
李道玄也不再说话,而是以指为笔,以仙力为墨,书中世界的地水风火重塑,开始演化出一个新的世界。<br />
大神通——斡旋造化!<br />
这是一个没有神佛的世界,刚开始看似一片祥和,但随着时间推移,人族依旧会爆发战争,动辄灭城夷族。
李道玄凝眸注视着气质大变的明崇俨,眼神逐渐变得认真起来,做好了随时出手的准备。<br />
“小友,不必紧张。”<br />
此刻的明崇俨眸光深邃,竟对李道玄打了个稽首,看起来似乎没有半点敌意。<br />
“严格来说,你上次见到的,并不完全是我。”<br />
李道玄皱眉,不明白他为何会这么说。<br />
明崇俨轻轻一叹,道:“你现在看到的,是我最后的一丝善念,我和祂不同,祂试图用酷烈的手段来吞噬神佛,而我则希望更温和一些。”<br />
李道玄露出一丝冷笑,残酷也好,温和也罢,又有什么区别?<br />
“小友,还记得我之前给你说过的话吗?”<br />
“那些所谓的圣人,对你并没有什么好心,他们只是在利用你,就像利用太真和青衣一样。”<br />
李道玄眼中寒芒一闪,道:“把话说清楚。”<br />
虽然对方的话未必可信,但李道玄也确实对诸圣产生了一丝疑心,尤其是青衣娘娘突然成为佛祖,太真师姐自以为与命运抗争的转世,竟然也是早已设计好的。<br />
明显是有人想让她转世为杨玉环,然后和大唐发生什么关联,就和武则天一样。<br />
诸圣以大唐为棋盘,以李世民、武则天、太真、青衣娘娘甚至是刚出世不久的李隆基和还未出世的杨玉环为棋子,连李道玄自己,也是一颗棋子。<br />
他并不喜欢这样。<br />
明崇俨声音平静道:“只听我说,小友未必会信,若想知道真相,不如亲眼去看一看。”<br />
“去哪看?”<br />
明崇俨指了指玄奘手中的佛经,笑道:“自然是去那本书中看,不知小友可有胆量,去书中一游,看一看那些圣人拼命掩盖的……真相?”<br />
话音落下,那本破旧的经书突然绽放出一种古老、漆黑的乌光,模糊的经文变得清晰起来,散发着蒙蒙光泽,隐隐有着一种吸力。<br />
明崇俨和玄奘都被吸入了书中,李道玄周身绽放的五色神光倒是能抵抗住那股吸力,只是犹豫片刻,他心念一动,还是撤去了护体神光。<br />
对于这多出的最后一本大乘真经,他确实非常好奇。<br />
里面究竟记载了什么,会让佛心如此坚定的玄奘都几乎入魔,那些圣人掩盖的真相,究竟又是什么?<br />
不得不说,明崇俨的话确实击中了他心底最深处的疑虑。<br />
当然,他敢冒险一试,也是源于对实力的自信,成为地仙境后,他的实力上升了何止十倍,如果再面对被附身的宁采臣,完全不需娘娘出手,一人便足以将之斩杀。<br />
既如此,他倒要看看,那真经中到底记载了何等惊天动地的真相。<br />
五色神光散去,李道玄也被吸入了那本真经中。<br />
月夜下,墓碑前,刚刚的三人全部消失无踪,只有一本流转着乌光的经书静静漂浮在夜空中,徐徐翻开了第一页。<br />
……<br />
第702章 无量量劫,封神真相<br />
李道玄眼前出现了一片洪荒大地,万古山河,尽是蛮荒瘴气,凶兽横行。他心中已是了然,这是上古之时的世界,甚至古老到连人族都是茹毛饮血,刚刚出世。<br />
人、阐、截三教并立,西方教后来居上。<br />
然而有势力,就有纷争。<br />
亿万年来,那些气运所钟,掌握无穷伟力的神佛仙魔们,动辄毁天灭地,摧山断岳,一怒之下便屠城灭国,无数生灵被殃及池鱼。<br />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br />
一片片森林被神火烧成不毛之地,最后退化成无尽荒漠,亿万生灵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只能饥渴而死。<br />
十日耀天,一条条江河被蒸发殆尽,密密麻麻的水族生灵在干裂的河床上奄奄一息。<br />
无数流离失所的人族,跋山涉水,渡过无穷艰难,最终跪在阐教和人教的大门前,请求能入门修行,掌握自己的命运。<br />
然而两教的建立虽然得人族气运相助,却门槛极高,唯有出身超凡且气运所钟者才能拜入。<br />
于是无数人跪死在了山门前。<br />
神灵一怒撞碎不周山,世界天崩地裂,无尽汪洋淹没了一个个家庭,一亩亩良田,就连天上飞行的鸟儿都被闪电劈落,化为焦炭。<br />
这些枉死的生灵,卑微到极点的生命,用自己的尸体在向这个天地控诉,经年累月,万古不衰。<br />
一如东海之上,那只妄图以石子填满沧海的笨鸟。<br />
李道玄仿佛听到了亿万生灵的冤魂在耳边纳喊,如杜鹃啼血。<br />
“滚出我们的世界!”<br />
“我们不需要神灵!”<br />
“还我家园……”<br />
“我想活着……”<br />
这些声音虽然微弱,汇聚在一起却犹如惊雷,震得李道玄心中一颤。<br />
万年如朝夕。<br />
随着无数岁月的积累,众生之怨念已形成无量量劫,蝼蚁之躯,第一次让圣人垂眸。<br />
劫气之下,诸神将纷纷陨落,就连洪荒世界也有可能重归混沌。<br />
诸圣终于有所行动。<br />
但他们并没有选择约束神魔,而是将目光放到了已成为气运之子的人族身上。<br />
能挡劫者,唯有人族。<br />
此时的人族,经过无数年的薪火传承,已经成了天地主角,开枝散叶,庞大无比。<br />
燧人取火,伏羲创八卦,神农尝百草,仓颉造文字……<br />
无数先辈披荆斩棘,呕心沥血,终为人族蹚出了一条通天之路,到了商朝时期,已为天下之主。<br />
而人族对神灵的祭祀和崇拜与上古时相比也有所下降,一种新的崇拜,祖先崇拜开始逐渐壮大。<br />
人们歌颂先祖的勇气和奉献,赞颂自强不息的精神。第三十代商王帝辛更是天姿英伟,骁勇绝伦,文武双全,带领人族征战妖兽,开疆扩土。<br />
一切都欣欣向荣。<br />
但就在这时,封神大劫不期而至。<br />
帝辛开始变得荒淫残暴,宠信狐妖苏妲己,和之前英明神武的形象判若两人,人族内讧,阐教助武王伐纣,截教则相助纣王,打得天昏地暗,不可开交。<br />
又是无数生灵被伟力波及,化为累累尸骨。<br />
历史似乎再次重演。<br />
封神之后,那些战死的神仙拍拍屁股入封神榜,继续逍遥快活,而那些真正的无辜枉死者,却只能白骨露于野。<br />
就好像在劫气的逼迫下,双方制定好剧本,演了一出戏给天道看。<br />
真正的大劫,却让人族自己承受了,以至于身强体健的周武王,在登基后短短两年就突然暴毙。<br />
“但是那些声音并没有消失!”<br />
明崇俨的声音响起,坚定有力。<br />
“神佛造成的恶果,终将由他们自己背负,哪怕是圣人,也难逃其咎!”<br />
“这也就是我所说的,道既是盗,佛即是魔。”<br />
他望着沉默的李道玄,继续道:“小友,你和他们并不一样,你虽然成了仙,却依旧能和凡人为友,有济世之心,既然如此,为何不弃暗投明,和我一起灭掉神佛?”<br />
“这也是亘古至今,无数生灵共同的执念!”<br />
玄奘浑身一震,眼中变得异常复杂。<br />
他是一个虔诚的佛门弟子,素来以普度众生为己任,但当看了这本经书后,他才知道,原来……世人并不需要佛。<br />
众生的心愿根本不是成佛,而是让佛……从这个世界消失。<br />
在这本经书演化的世界中,他也看到了许多佛的恶行。<br />
比如纵容座下的妖物下凡为恶,吞吃活人无数,事后却仅仅是稍作惩戒,不痛不痒。<br />
他听到了无数百姓的悲鸣,枉死者的控诉,失去亲人的哭声……<br />
那颗天生慈悲的佛心被深深触动了,玄奘第一次怀疑了自己的信仰,如果众生根本不需要佛,那自己翻译大乘真经又有什么意义呢?<br />
“大哥,我真的错了吗?”<br />
玄奘望向李道玄的眼神,仿佛在看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br />
在两人的注视下,李道玄终于抬起眼眸,打破了沉默。<br />
“你没有做错。”<br />
他坚定的声音让玄奘为之一愣,也让明崇俨脸上的笑容为之一僵。<br />
“小友,难道在知晓了真相后,你依然还执迷不悟吗?”<br />
他的脸上满是失望,仿佛看着一块蒙尘的白璧。<br />
李道玄却仰起头来,很认真地看着明崇俨。“是你错了。”<br />
他突然问了一个问题。<br />
“若是没有那些掌握伟力的神佛,将天地还于众生,难道就不会有这些悲剧发生了吗?”<br />
玄奘露出不解之色。<br />
李道玄也不再说话,而是以指为笔,以仙力为墨,书中世界的地水风火重塑,开始演化出一个新的世界。<br />
大神通——斡旋造化!<br />
这是一个没有神佛的世界,刚开始看似一片祥和,但随着时间推移,人族依旧会爆发战争,动辄灭城夷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