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笑道:“不怪啊,这本就不是你故意的嘛,现在解决了就好呀,对了,小薇薇给我来信了,说改日天晴了邀咱俩去她府上赏花呢!”<br />
白玥薇的父亲安国公虽是行军打仗的粗人,然而他的夫人白氏却是一个爱花的文雅之士,安国公便时常为夫人寻一些奇花异草,久而久之,安国公府上的花园竟是在京中都出了名。<br />
一到春季,三不五时便有人受邀或者是主动拜访,到白府去赏花品茗。<br />
裴词安瞧着她的笑颜,心里忽然涌出一丝愧疚。<br />
——那日遇刺之事,他和太子都查出是柳三娘所为,但昨日,他为着他母亲着想,在太子问及他关于柳三娘如何处置时,他昧着良心替柳三娘求了情,希望太子能留她一条活路。<br />
裴词安怕被沈若怜察觉自己的不对劲儿,忙笑着接过那本册子,状若无事笑道:<br />
“好,到时我们带一只公主昨夜吃的冰糖肘子过去。”<br />
裴词安和沈若怜商量着选了两个名字,用笔圈了出来,由裴词安翌日上朝时候带进宫。<br />
转眼到了四月初,距离纳采之日也更近了。<br />
打从那日晏温离开后,沈若怜便再也没有他的消息,裴词安递进宫的选好的名字也没了下文,而这场打从那天夜里下起来的春雨也持续了许多天。<br />
到处都是湿哒哒黏腻腻的,沈若怜整日待在房中,心情都快郁闷死了。<br />
直到四月初三这日下午,天才放了晴。<br />
沈若怜一见天色放晴,立刻写信约了白玥薇,后日若是不下雨便和裴词安一道去白府赏花。<br />
然而当日下午晚些时候,宫里突然下了旨意。<br />
那旨意言说,去岁冬季北方大雪遭灾,朝中大臣们皆为北方捐款捐物,为了彰显后宫嫔妃和官员亲眷的善心,朝廷决定将今年重阳节前后的丝织节提前至四月初六。<br />
由于每届丝织节朝中后妃及公主都要参与,且要由皇后或者公主牵头,是以这举办丝织节的消息也便被送到了公主府上。<br />
沈若怜得到消息的时候还有些恍惚,忽然想起三年前她参加那次,当时她才不到十三岁,但是由于苦练绣功,已经能在丝织节上与孙婧初一争魁首了。<br />
丝织节的前五名一般可以得到皇家的赏赐,可以是物品,也可以是除了铁血丹书以外的一个请求。<br />
那一次沈若怜和孙婧初同时被选为第一名,沈若怜喜滋滋地求了一次出宫的机会,而孙婧初则选了一方砚台。<br />
当时她还纳闷,那砚台瞧着十分厚重,不像是女子惯用之物,她选那个做什么。<br />
后来直到某一次她去了晏温书房,瞧见了那方砚台,方知道原来孙婧初把砚台送给了太子哥哥。<br />
只是她当时尚且年少,不懂得这其中的含义,还觉得孙姐姐人还挺好的。<br />
沈若怜闷闷地想,自己当时还真是个傻子,恐怕早在那时候,他们俩之间便已经有了不同于常人的情愫了吧。<br />
-<br />
因着丝织节是在宫中太和殿前的广场上举办,到了四月初五这天,沈若怜便提前进了宫。<br />
她进宫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匆匆换了身衣裳,沈若怜便先去给皇后请安。<br />
去凤栖宫的一路上,她都在心里默默祈祷千万不要碰到晏温,所幸直到到了凤栖宫,幸运地见到凤栖宫只有皇后一人,她的心才放了下来。<br />
她给皇后请了安,同她说了会儿话,皇后问她在宫外生活如何,沈若怜也挑着些有趣的事儿说与她听,逗得皇后笑声连连。<br />
皇后又问了问她那次摔伤的事,嘱咐她下次当心,又说身为公主行止坐卧皆要有礼有节,像和一群男子出去骑马这种事以后莫要再做。<br />
沈若怜虽然心里不乐意,但也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又让皇后保重身子。两人说了许多,皇后半句没提前几日宫外流言那事,沈若怜也就没说。<br />
其实她到现在也不知道晏温到底把那柳三娘怎么样了,她想,这件事有晏温处置,又牵扯到裴词安,她无论如何也不该干涉太多。<br />
正想着,皇后突然出声将下人都屏退。<br />
沈若怜不由微怔,面上划过不解,就见皇后笑着握住她的手,轻声道:<br />
“马上就要行纳彩礼了,嘉宁可会紧张?”<br />
沈若怜想了想,摇摇头,笑道:<br />
“不紧张,裴二公子人很好。”<br />
皇后面上浮现欣慰之色,眼底柔和,爱怜地拍了拍她的手背,“这次回去,从宫里带两个嬷嬷回去,有些事,也该让她们教教你了。”<br />
沈若怜脸颊微红,她忽然想起那夜晏温发现她桌上放着的春//宫//图一事。<br />
当时又羞又气不觉得有什么,后来冷静下来后的这几天里,她每每回想起来就只剩下羞赧和尴尬。<br />
皇后见她面色泛红,低着头沉默不语,以为她是因为害羞而不愿意,便又道:<br />
“请嬷嬷一事还是你太子哥哥跟本宫提的,说到底从前是本宫疏忽了。”<br />
沈若怜眼睫微颤,随后默默点了点头,模样十分乖顺,“嘉宁但凭母后做主。”<br />
说完了该说的,皇后看了看天色,留她在凤栖宫吃饭。<br />
沈若怜犹豫了一下,道:<br />
“母后先用吧,儿臣才进宫,明日丝织节的许多事都还没有准备,就想先回去瞧瞧。”<br />
皇后打量了她一眼,无奈道:<br />
“也罢,那本宫就不留你了。”<br />
末了,又语重心长地补充道,“你回去瞧瞧,也早些用膳,那些事自有宫人操心,母后可舍不得我们嘉宁累着了。”<br />
沈若怜闻言,心底一热,瓮声瓮气回了声“知道了,那儿臣告退。”<br />
“去吧。”<br />
天近黄昏,最东边的幽蓝色天幕已挂上了一轮弦月,西边天上的云却仍然被夕阳染得一片橘红,层层翻涌着。<br />
沈若怜站在廊下,抬头看了看天,深吸一口气,抬脚走下台阶。<br />
岂料才刚绕过垂花门,她无意间一抬头,就见一身玄色箭袖锦衣的晏温从不远处走了过来,巧的是,他在她看过去的时候,似有感应一般恰好也看了过来。<br />
沈若怜一眼看进了他琥珀色的瞳眸里,天边翻滚的橘色云层像火一般,映在他幽深的眸底。<br />
她的手一抖,呼吸小小的顿了一下,心里没来由生出一丝紧张。<br />
而晏温面上表情却毫无半分波澜,只是淡淡扫了她一眼就同她错开了视线,继续朝这边走来,步调平稳。<br />
两人面对面走着,一旁又没有岔路,沈若怜再想去躲已是不能,只得硬着头皮垂首站在原地,略有些忐忑地等着他走近。<br />
青石板地砖的缝隙里有一株嫩绿色的野草,上面坠着几滴细小的水珠,那些晶莹的水珠在渐沉的夕阳下透着七彩光芒。<br />
沈若怜紧盯着水珠,耳中男人沉稳而有节律的脚步声越靠越近。她不自觉捏紧了身侧的衣料,在那双金丝云纹绣线的筒靴进入视线的瞬间,她微微福下身,小小地唤了声,“皇兄。”<br />
鼻腔里萦绕着淡淡的青竹香,冷冽干净的气息如同他这个人一贯的平静温雅。<br />
那人在她叫了他后,轻描淡写地“嗯”了一声,脚下步子未停分毫,径直擦着她的身子绕了过去。<br />
他的衣摆带起一阵春夜里潮湿的晚风,湿冷的气息轻轻掀起沈若怜鬓边的碎发。<br />
第32章<br />
沈若怜起身的动作僵了一瞬, 随即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站直了身子。<br />
不知为何,她又低头看了眼那株小草身上的水珠。<br />
暮色四合,那几滴水珠已不再反出七彩的光, 她垂眸咬了下唇, 也不再停留,继续朝前走。<br />
然而才刚走出两步, 身后的男人忽然又出声叫住了她。<br />
有那么一瞬间,沈若怜并不是很想理他,她十分想忽略掉那道声音,直接离开。<br />
可犹豫了一下, 她到底还是停了下来, 转回身笑看向他, 语气里透着客气和礼貌, “皇兄唤我何事?”<br />
晏温视线在她带着笑意的面容上停留了一瞬,蹙了蹙眉, 随后踅身朝她这边走了回来。<br />
夜色四起, 周围的一切几乎都只剩下一个轮廓,男人高大健硕的身影从黑暗中一步步向她压了过来。<br />
沈若怜藏在袖间的手指不自觉蜷了起来,极力克制住自己想要后退的动作, 定定站在原地,保持着面上的笑意。<br />
晏温身为储君, 儒雅温和, 沈若怜见惯了他穿明黄色蟒袍或是月牙白和浅蓝色锦袍,却很少见他穿深色衣裳。<br />
今日晏温这一身窄袖玄色绣麒麟暗纹的交领直裰, 衬得他棱角分明, 眉眼格外犀利,最后一丝天光打在他刀凿斧刻般俊朗的脸上, 半明半晦,愈发显出他身上迫人的气势。<br />
他靠近她的时候身姿笔直挺拔,如雪松筠竹,目光穿透夜色锁在她的脸上。<br />
远处的绢丝宫灯被一盏盏点亮,天色彻底黑了下来。<br />
沈若怜眼睫轻颤了一下,下意识抿紧了唇,那股熟悉的冷竹香味又重新回到鼻腔,她的脸颊被他隔着衣裳依然滚烫的胸膛染得有些微微发热。<br />
离他太近了些。<br />
她最终还是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半步,极力保持着淡然的语气,“皇兄叫我是有什么吩咐么?”<br />
她觉得男人幽深的视线在她面上凝了一瞬,朝她伸出了手。<br />
沈若怜下意识想躲,然而才刚动了动身子,男人微凉的指腹已经擦过她的耳廓。<br />
她心里猛地一揪,下意识吞了下口水,随即感觉到头上发丝被轻轻扯痛,之后晏温收回手,负手而立,瞧了她一眼,冷声道:<br />
“步摇勾到头发了。”<br />
晏温的声音带着沉冷的沙哑。<br />
他虽同她站得很近,她几乎一抬眼便能看到他说话时滑动的喉结,但他对她说话的语气却保持着十足的距离感,仿若对待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一般。<br />
沈若怜揪起的心沉了下去,她微垂下眼眸,笑着同他道了谢。<br />
“皇兄若是再没什么事,我便先回去了。”<br />
“嗯。”晏温淡淡应了一声,在她动作前,他已先她一步转身,迈着一贯沉稳的步伐离开了。沈若怜忍不住朝后看了一眼,夜幕下,那道黑色的身影略显冷寂,很快融在了四周的黑暗里。<br />
有了凤栖宫这一场小插曲,沈若怜回去后便没什么心情整理明日要用的东西了,她嘱咐秋容帮她将东西收拾好,自己早早洗漱后上了床。<br />
一直在床上辗转到后半夜,她才迷迷糊糊睡了过去。<br />
第二日天还未亮,沈若怜便被外面的脚步声吵醒,她迷迷糊糊掀开帘子,哑声问,“秋容,什么时辰了?”<br />
秋容凑过来递了杯水给她,接过她手中的帐帘挂起来,“卯时刚过,奴婢正打算叫您呢,该起身了。”<br />
沈若怜喝了口水,揉了揉眼睛,懒洋洋地点头,“知道了。”<br />
她将水杯递回秋容手里,坐在床上抱着被子,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床尾发了会儿呆,这才慢吞吞从床上下来,挪到一边让秋容给她更衣。
白玥薇的父亲安国公虽是行军打仗的粗人,然而他的夫人白氏却是一个爱花的文雅之士,安国公便时常为夫人寻一些奇花异草,久而久之,安国公府上的花园竟是在京中都出了名。<br />
一到春季,三不五时便有人受邀或者是主动拜访,到白府去赏花品茗。<br />
裴词安瞧着她的笑颜,心里忽然涌出一丝愧疚。<br />
——那日遇刺之事,他和太子都查出是柳三娘所为,但昨日,他为着他母亲着想,在太子问及他关于柳三娘如何处置时,他昧着良心替柳三娘求了情,希望太子能留她一条活路。<br />
裴词安怕被沈若怜察觉自己的不对劲儿,忙笑着接过那本册子,状若无事笑道:<br />
“好,到时我们带一只公主昨夜吃的冰糖肘子过去。”<br />
裴词安和沈若怜商量着选了两个名字,用笔圈了出来,由裴词安翌日上朝时候带进宫。<br />
转眼到了四月初,距离纳采之日也更近了。<br />
打从那日晏温离开后,沈若怜便再也没有他的消息,裴词安递进宫的选好的名字也没了下文,而这场打从那天夜里下起来的春雨也持续了许多天。<br />
到处都是湿哒哒黏腻腻的,沈若怜整日待在房中,心情都快郁闷死了。<br />
直到四月初三这日下午,天才放了晴。<br />
沈若怜一见天色放晴,立刻写信约了白玥薇,后日若是不下雨便和裴词安一道去白府赏花。<br />
然而当日下午晚些时候,宫里突然下了旨意。<br />
那旨意言说,去岁冬季北方大雪遭灾,朝中大臣们皆为北方捐款捐物,为了彰显后宫嫔妃和官员亲眷的善心,朝廷决定将今年重阳节前后的丝织节提前至四月初六。<br />
由于每届丝织节朝中后妃及公主都要参与,且要由皇后或者公主牵头,是以这举办丝织节的消息也便被送到了公主府上。<br />
沈若怜得到消息的时候还有些恍惚,忽然想起三年前她参加那次,当时她才不到十三岁,但是由于苦练绣功,已经能在丝织节上与孙婧初一争魁首了。<br />
丝织节的前五名一般可以得到皇家的赏赐,可以是物品,也可以是除了铁血丹书以外的一个请求。<br />
那一次沈若怜和孙婧初同时被选为第一名,沈若怜喜滋滋地求了一次出宫的机会,而孙婧初则选了一方砚台。<br />
当时她还纳闷,那砚台瞧着十分厚重,不像是女子惯用之物,她选那个做什么。<br />
后来直到某一次她去了晏温书房,瞧见了那方砚台,方知道原来孙婧初把砚台送给了太子哥哥。<br />
只是她当时尚且年少,不懂得这其中的含义,还觉得孙姐姐人还挺好的。<br />
沈若怜闷闷地想,自己当时还真是个傻子,恐怕早在那时候,他们俩之间便已经有了不同于常人的情愫了吧。<br />
-<br />
因着丝织节是在宫中太和殿前的广场上举办,到了四月初五这天,沈若怜便提前进了宫。<br />
她进宫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匆匆换了身衣裳,沈若怜便先去给皇后请安。<br />
去凤栖宫的一路上,她都在心里默默祈祷千万不要碰到晏温,所幸直到到了凤栖宫,幸运地见到凤栖宫只有皇后一人,她的心才放了下来。<br />
她给皇后请了安,同她说了会儿话,皇后问她在宫外生活如何,沈若怜也挑着些有趣的事儿说与她听,逗得皇后笑声连连。<br />
皇后又问了问她那次摔伤的事,嘱咐她下次当心,又说身为公主行止坐卧皆要有礼有节,像和一群男子出去骑马这种事以后莫要再做。<br />
沈若怜虽然心里不乐意,但也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又让皇后保重身子。两人说了许多,皇后半句没提前几日宫外流言那事,沈若怜也就没说。<br />
其实她到现在也不知道晏温到底把那柳三娘怎么样了,她想,这件事有晏温处置,又牵扯到裴词安,她无论如何也不该干涉太多。<br />
正想着,皇后突然出声将下人都屏退。<br />
沈若怜不由微怔,面上划过不解,就见皇后笑着握住她的手,轻声道:<br />
“马上就要行纳彩礼了,嘉宁可会紧张?”<br />
沈若怜想了想,摇摇头,笑道:<br />
“不紧张,裴二公子人很好。”<br />
皇后面上浮现欣慰之色,眼底柔和,爱怜地拍了拍她的手背,“这次回去,从宫里带两个嬷嬷回去,有些事,也该让她们教教你了。”<br />
沈若怜脸颊微红,她忽然想起那夜晏温发现她桌上放着的春//宫//图一事。<br />
当时又羞又气不觉得有什么,后来冷静下来后的这几天里,她每每回想起来就只剩下羞赧和尴尬。<br />
皇后见她面色泛红,低着头沉默不语,以为她是因为害羞而不愿意,便又道:<br />
“请嬷嬷一事还是你太子哥哥跟本宫提的,说到底从前是本宫疏忽了。”<br />
沈若怜眼睫微颤,随后默默点了点头,模样十分乖顺,“嘉宁但凭母后做主。”<br />
说完了该说的,皇后看了看天色,留她在凤栖宫吃饭。<br />
沈若怜犹豫了一下,道:<br />
“母后先用吧,儿臣才进宫,明日丝织节的许多事都还没有准备,就想先回去瞧瞧。”<br />
皇后打量了她一眼,无奈道:<br />
“也罢,那本宫就不留你了。”<br />
末了,又语重心长地补充道,“你回去瞧瞧,也早些用膳,那些事自有宫人操心,母后可舍不得我们嘉宁累着了。”<br />
沈若怜闻言,心底一热,瓮声瓮气回了声“知道了,那儿臣告退。”<br />
“去吧。”<br />
天近黄昏,最东边的幽蓝色天幕已挂上了一轮弦月,西边天上的云却仍然被夕阳染得一片橘红,层层翻涌着。<br />
沈若怜站在廊下,抬头看了看天,深吸一口气,抬脚走下台阶。<br />
岂料才刚绕过垂花门,她无意间一抬头,就见一身玄色箭袖锦衣的晏温从不远处走了过来,巧的是,他在她看过去的时候,似有感应一般恰好也看了过来。<br />
沈若怜一眼看进了他琥珀色的瞳眸里,天边翻滚的橘色云层像火一般,映在他幽深的眸底。<br />
她的手一抖,呼吸小小的顿了一下,心里没来由生出一丝紧张。<br />
而晏温面上表情却毫无半分波澜,只是淡淡扫了她一眼就同她错开了视线,继续朝这边走来,步调平稳。<br />
两人面对面走着,一旁又没有岔路,沈若怜再想去躲已是不能,只得硬着头皮垂首站在原地,略有些忐忑地等着他走近。<br />
青石板地砖的缝隙里有一株嫩绿色的野草,上面坠着几滴细小的水珠,那些晶莹的水珠在渐沉的夕阳下透着七彩光芒。<br />
沈若怜紧盯着水珠,耳中男人沉稳而有节律的脚步声越靠越近。她不自觉捏紧了身侧的衣料,在那双金丝云纹绣线的筒靴进入视线的瞬间,她微微福下身,小小地唤了声,“皇兄。”<br />
鼻腔里萦绕着淡淡的青竹香,冷冽干净的气息如同他这个人一贯的平静温雅。<br />
那人在她叫了他后,轻描淡写地“嗯”了一声,脚下步子未停分毫,径直擦着她的身子绕了过去。<br />
他的衣摆带起一阵春夜里潮湿的晚风,湿冷的气息轻轻掀起沈若怜鬓边的碎发。<br />
第32章<br />
沈若怜起身的动作僵了一瞬, 随即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站直了身子。<br />
不知为何,她又低头看了眼那株小草身上的水珠。<br />
暮色四合,那几滴水珠已不再反出七彩的光, 她垂眸咬了下唇, 也不再停留,继续朝前走。<br />
然而才刚走出两步, 身后的男人忽然又出声叫住了她。<br />
有那么一瞬间,沈若怜并不是很想理他,她十分想忽略掉那道声音,直接离开。<br />
可犹豫了一下, 她到底还是停了下来, 转回身笑看向他, 语气里透着客气和礼貌, “皇兄唤我何事?”<br />
晏温视线在她带着笑意的面容上停留了一瞬,蹙了蹙眉, 随后踅身朝她这边走了回来。<br />
夜色四起, 周围的一切几乎都只剩下一个轮廓,男人高大健硕的身影从黑暗中一步步向她压了过来。<br />
沈若怜藏在袖间的手指不自觉蜷了起来,极力克制住自己想要后退的动作, 定定站在原地,保持着面上的笑意。<br />
晏温身为储君, 儒雅温和, 沈若怜见惯了他穿明黄色蟒袍或是月牙白和浅蓝色锦袍,却很少见他穿深色衣裳。<br />
今日晏温这一身窄袖玄色绣麒麟暗纹的交领直裰, 衬得他棱角分明, 眉眼格外犀利,最后一丝天光打在他刀凿斧刻般俊朗的脸上, 半明半晦,愈发显出他身上迫人的气势。<br />
他靠近她的时候身姿笔直挺拔,如雪松筠竹,目光穿透夜色锁在她的脸上。<br />
远处的绢丝宫灯被一盏盏点亮,天色彻底黑了下来。<br />
沈若怜眼睫轻颤了一下,下意识抿紧了唇,那股熟悉的冷竹香味又重新回到鼻腔,她的脸颊被他隔着衣裳依然滚烫的胸膛染得有些微微发热。<br />
离他太近了些。<br />
她最终还是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半步,极力保持着淡然的语气,“皇兄叫我是有什么吩咐么?”<br />
她觉得男人幽深的视线在她面上凝了一瞬,朝她伸出了手。<br />
沈若怜下意识想躲,然而才刚动了动身子,男人微凉的指腹已经擦过她的耳廓。<br />
她心里猛地一揪,下意识吞了下口水,随即感觉到头上发丝被轻轻扯痛,之后晏温收回手,负手而立,瞧了她一眼,冷声道:<br />
“步摇勾到头发了。”<br />
晏温的声音带着沉冷的沙哑。<br />
他虽同她站得很近,她几乎一抬眼便能看到他说话时滑动的喉结,但他对她说话的语气却保持着十足的距离感,仿若对待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一般。<br />
沈若怜揪起的心沉了下去,她微垂下眼眸,笑着同他道了谢。<br />
“皇兄若是再没什么事,我便先回去了。”<br />
“嗯。”晏温淡淡应了一声,在她动作前,他已先她一步转身,迈着一贯沉稳的步伐离开了。沈若怜忍不住朝后看了一眼,夜幕下,那道黑色的身影略显冷寂,很快融在了四周的黑暗里。<br />
有了凤栖宫这一场小插曲,沈若怜回去后便没什么心情整理明日要用的东西了,她嘱咐秋容帮她将东西收拾好,自己早早洗漱后上了床。<br />
一直在床上辗转到后半夜,她才迷迷糊糊睡了过去。<br />
第二日天还未亮,沈若怜便被外面的脚步声吵醒,她迷迷糊糊掀开帘子,哑声问,“秋容,什么时辰了?”<br />
秋容凑过来递了杯水给她,接过她手中的帐帘挂起来,“卯时刚过,奴婢正打算叫您呢,该起身了。”<br />
沈若怜喝了口水,揉了揉眼睛,懒洋洋地点头,“知道了。”<br />
她将水杯递回秋容手里,坐在床上抱着被子,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床尾发了会儿呆,这才慢吞吞从床上下来,挪到一边让秋容给她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