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她这些年,省吃俭用就是为了早日还清欠债。<br/><br/> 她叹了口气道:“我还有三两多银子,看看你手上有多少,如果不够就再欠一阵子,下个月凑齐了再还。”<br/><br/> 张鸣曦心里默算了一下,他们从六月份开始,每个月挣四两多银子,多的时候能挣四两半,少的时候也能挣四两出头。<br/><br/> 六月份挣的银子还了三两给三叔家。<br/><br/> 知道给利息三叔三婶也不会要,他去还钱时,买了一包盐,一包糖,六尺布,凑了三色礼一起送去三叔家。<br/><br/> 三叔三婶一开始还不要呢,骂他乱花钱,太见外,在他的一再坚持下,才勉强收下的。<br/><br/> 他每个月给一两银子胡秋月做家用,不过这个月还没给。<br/><br/> 胡秋月手上的三两多银子应该包括了以前攒的一两多。<br/><br/> 七八两个月挣的钱基本没怎么花,他连着当初留着散花的那一两碎银在内,一共有六两多银子,但要留一两银子做本钱,买下个集日需要的材料。<br/><br/> 他对胡秋月说:“我给你五两银子,连你手上的一起凑够八两还给姐夫。本来打算给两个小宝买点东西,现在没钱,等过年再说。”<br/><br/> 胡秋月理解他急切地想还清欠债的心情,点头道:“好,你姐也不会让你多花钱的。”<br/><br/> 张鸣曦拿出钱袋,数出五两银子给胡秋月,拿着钱袋轻轻摇晃了一下,笑道:“还有一两多银子,是下个集日的本钱。从此以后,赚的每个铜板都是我们自己的了!”<br/><br/> 胡秋月长长地舒了口气,心里跟他一样高兴,正要拿着银子出去时,目光一晃,被他手上的钱袋吸引。<br/><br/> 她伸手拿过钱袋一看,藏青色的钱袋上绣着黄色的竹叶。<br/><br/> 看似不相干的两种颜色凑在一起,竟是出奇的相配。<br/><br/> 黄色的竹叶衬得藏青没有那么沉闷,多了一份活泼。藏青压着黄色,让黄色少了一份轻佻,多了一份明艳。<br/><br/> 那竹叶细长,针脚又细又密,鲜活得很。<br/><br/> 胡秋月见这绣活实在好,爱不释手,翻来覆去的看,惊讶地问道:“小竹给你做的?什么时候做的?我怎么没有看见他绣竹叶?”<br/><br/> 张鸣曦得意地道:“我让他绣的。他害羞,不敢让你看见,躲在卧房里绣的。怎么样?好不好看?”<br/><br/> 第 149章 美好人生今日始<br/><br/> “好看!小竹手真巧,之前还不会绣花的,偷偷练习了几个月,就绣得这样好了!”胡秋月翻看着钱袋,不住口的夸着。<br/><br/> 张鸣曦听见娘表扬白竹,心里得意,开箱子又拿出一个大钱袋,献宝似的,拿给胡秋月看:“你看,这里还有一个大的,也是我要他绣的,绣的竹子!”<br/><br/> 胡秋月接过来一看,一个暗紫色的钱袋上绣着一棵白色的竹子。<br/><br/> 竹子修长,亭亭玉立,柔软的枝条舒展着,片片竹叶或上扬,或斜逸,似在迎风飞舞,像活的一样,飘逸灵动。<br/><br/> 胡秋月抚摸着钱袋上的白竹,抿唇笑道:“臭小子,小竹把自己都送给你了,看你什么时候能攒够一袋子银子!”<br/><br/> 张鸣曦刚才得意洋洋的在娘面前显摆,想让娘好好表扬一下白竹。<br/><br/> 这时见娘给他出了个大难题,不由得皱眉,苦着脸道:“饶了我吧,娘!这么大个钱袋,怎么也得装几百两银子。我何时才能挣到几百两银子啊?”<br/><br/> 胡秋月见他愁眉苦脸的样子,一时失笑,打趣道:“有办法。挣不够一袋子银子,挣够一袋子铜板总可以吧?铜板也是钱,一袋子铜板也不少呢!”<br/><br/> 张鸣曦大笑,道:“还是娘聪明,先定个小目标,就是挣够一袋子铜板!”<br/><br/> 俩人说笑着,张鸣曦收了钱袋,胡秋月拿了银子去还给赵仁。<br/><br/> 这真是很值得记忆的一天!<br/><br/> 美好的人生自今日始!<br/><br/> 从此以后,再也不欠债了,再也不用花一个铜板都要斟酌再三了,从此以后,每挣一个铜板都是自己的了!<br/><br/> 张鸣曦觉得自己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又像是解开了束缚在身上的沉重枷锁,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无比轻松。<br/><br/> 他面带微笑,进进出出脚底像安了弹簧,走路轻快无比,整个人像流水一样柔软放松。<br/><br/> 白竹第一次见这样的放松的张鸣曦。他自然知道是因为家里还清了所有欠债的缘故。<br/><br/> 他不时地偷瞄张鸣曦,心里柔软一片,日子真的好起来了,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br/><br/> ……<br/><br/> 中秋一过,就要准备割谷了。<br/><br/> 今年有六亩田的谷子,张鸣曦一个人忙不过来。<br/><br/> 他在割谷之前,忙着把紧要事先做了。<br/><br/> 他先带着白竹和宴宴送了一次咸菜,收回六百文钱,家里还了欠债后,兜里比脸还干净,每一个铜板都受到了热烈欢迎。<br/><br/> 大缸一空,胡秋月在家买了豇豆辣椒,白菜,又腌了两缸。<br/><br/> 张鸣曦想着卖卤肉能挣钱,这门生意不能丢。<br/><br/> 可<br/>
第(1/2)节
<第(2/2)节
自己马上要忙秋收,没有时间去镇上,靠娘带着两小只挑不了多少,和白竹商量一下,干脆花了两百文,让村里的木匠给做了一个板车。<br/><br/> 有了板车就方便多了,一个人在前面拉,一个人在后面推,既省力,又拉得多。<br/><br/> 下午张鸣曦拉回板车时,兴奋得小孩子似的,非要白竹坐在板车上,他拉着满院子跑,带他兜风。<br/><br/> 张鸣曦年轻,一身力气,拉着新板车,有意嘚瑟,脚底板像擦了油,跑得虎虎生风。<br/>
第(2/2)节
<
她这些年,省吃俭用就是为了早日还清欠债。<br/><br/> 她叹了口气道:“我还有三两多银子,看看你手上有多少,如果不够就再欠一阵子,下个月凑齐了再还。”<br/><br/> 张鸣曦心里默算了一下,他们从六月份开始,每个月挣四两多银子,多的时候能挣四两半,少的时候也能挣四两出头。<br/><br/> 六月份挣的银子还了三两给三叔家。<br/><br/> 知道给利息三叔三婶也不会要,他去还钱时,买了一包盐,一包糖,六尺布,凑了三色礼一起送去三叔家。<br/><br/> 三叔三婶一开始还不要呢,骂他乱花钱,太见外,在他的一再坚持下,才勉强收下的。<br/><br/> 他每个月给一两银子胡秋月做家用,不过这个月还没给。<br/><br/> 胡秋月手上的三两多银子应该包括了以前攒的一两多。<br/><br/> 七八两个月挣的钱基本没怎么花,他连着当初留着散花的那一两碎银在内,一共有六两多银子,但要留一两银子做本钱,买下个集日需要的材料。<br/><br/> 他对胡秋月说:“我给你五两银子,连你手上的一起凑够八两还给姐夫。本来打算给两个小宝买点东西,现在没钱,等过年再说。”<br/><br/> 胡秋月理解他急切地想还清欠债的心情,点头道:“好,你姐也不会让你多花钱的。”<br/><br/> 张鸣曦拿出钱袋,数出五两银子给胡秋月,拿着钱袋轻轻摇晃了一下,笑道:“还有一两多银子,是下个集日的本钱。从此以后,赚的每个铜板都是我们自己的了!”<br/><br/> 胡秋月长长地舒了口气,心里跟他一样高兴,正要拿着银子出去时,目光一晃,被他手上的钱袋吸引。<br/><br/> 她伸手拿过钱袋一看,藏青色的钱袋上绣着黄色的竹叶。<br/><br/> 看似不相干的两种颜色凑在一起,竟是出奇的相配。<br/><br/> 黄色的竹叶衬得藏青没有那么沉闷,多了一份活泼。藏青压着黄色,让黄色少了一份轻佻,多了一份明艳。<br/><br/> 那竹叶细长,针脚又细又密,鲜活得很。<br/><br/> 胡秋月见这绣活实在好,爱不释手,翻来覆去的看,惊讶地问道:“小竹给你做的?什么时候做的?我怎么没有看见他绣竹叶?”<br/><br/> 张鸣曦得意地道:“我让他绣的。他害羞,不敢让你看见,躲在卧房里绣的。怎么样?好不好看?”<br/><br/> 第 149章 美好人生今日始<br/><br/> “好看!小竹手真巧,之前还不会绣花的,偷偷练习了几个月,就绣得这样好了!”胡秋月翻看着钱袋,不住口的夸着。<br/><br/> 张鸣曦听见娘表扬白竹,心里得意,开箱子又拿出一个大钱袋,献宝似的,拿给胡秋月看:“你看,这里还有一个大的,也是我要他绣的,绣的竹子!”<br/><br/> 胡秋月接过来一看,一个暗紫色的钱袋上绣着一棵白色的竹子。<br/><br/> 竹子修长,亭亭玉立,柔软的枝条舒展着,片片竹叶或上扬,或斜逸,似在迎风飞舞,像活的一样,飘逸灵动。<br/><br/> 胡秋月抚摸着钱袋上的白竹,抿唇笑道:“臭小子,小竹把自己都送给你了,看你什么时候能攒够一袋子银子!”<br/><br/> 张鸣曦刚才得意洋洋的在娘面前显摆,想让娘好好表扬一下白竹。<br/><br/> 这时见娘给他出了个大难题,不由得皱眉,苦着脸道:“饶了我吧,娘!这么大个钱袋,怎么也得装几百两银子。我何时才能挣到几百两银子啊?”<br/><br/> 胡秋月见他愁眉苦脸的样子,一时失笑,打趣道:“有办法。挣不够一袋子银子,挣够一袋子铜板总可以吧?铜板也是钱,一袋子铜板也不少呢!”<br/><br/> 张鸣曦大笑,道:“还是娘聪明,先定个小目标,就是挣够一袋子铜板!”<br/><br/> 俩人说笑着,张鸣曦收了钱袋,胡秋月拿了银子去还给赵仁。<br/><br/> 这真是很值得记忆的一天!<br/><br/> 美好的人生自今日始!<br/><br/> 从此以后,再也不欠债了,再也不用花一个铜板都要斟酌再三了,从此以后,每挣一个铜板都是自己的了!<br/><br/> 张鸣曦觉得自己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又像是解开了束缚在身上的沉重枷锁,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无比轻松。<br/><br/> 他面带微笑,进进出出脚底像安了弹簧,走路轻快无比,整个人像流水一样柔软放松。<br/><br/> 白竹第一次见这样的放松的张鸣曦。他自然知道是因为家里还清了所有欠债的缘故。<br/><br/> 他不时地偷瞄张鸣曦,心里柔软一片,日子真的好起来了,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br/><br/> ……<br/><br/> 中秋一过,就要准备割谷了。<br/><br/> 今年有六亩田的谷子,张鸣曦一个人忙不过来。<br/><br/> 他在割谷之前,忙着把紧要事先做了。<br/><br/> 他先带着白竹和宴宴送了一次咸菜,收回六百文钱,家里还了欠债后,兜里比脸还干净,每一个铜板都受到了热烈欢迎。<br/><br/> 大缸一空,胡秋月在家买了豇豆辣椒,白菜,又腌了两缸。<br/><br/> 张鸣曦想着卖卤肉能挣钱,这门生意不能丢。<br/><br/> 可<br/>
第(1/2)节
<第(2/2)节
自己马上要忙秋收,没有时间去镇上,靠娘带着两小只挑不了多少,和白竹商量一下,干脆花了两百文,让村里的木匠给做了一个板车。<br/><br/> 有了板车就方便多了,一个人在前面拉,一个人在后面推,既省力,又拉得多。<br/><br/> 下午张鸣曦拉回板车时,兴奋得小孩子似的,非要白竹坐在板车上,他拉着满院子跑,带他兜风。<br/><br/> 张鸣曦年轻,一身力气,拉着新板车,有意嘚瑟,脚底板像擦了油,跑得虎虎生风。<br/>
第(2/2)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