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买票等船再到坐上船,商悯足足花了一天一夜。<br /><br />世道变了,大战将起,商人也是要保命的,运河通行的商船减少了许多,船只更多的是从西北方离开,敢于坐船西行北上去谭国的人几乎没有。<br /><br />购置船票没花多久,时间全花在等船上了。<br /><br />等商悯坐上船,船舱甲板来回转了一圈,也没看到船上有多少人。问了船夫,船夫答这趟船不是为了送船客,而是为了去把滞留在谭国的商客给接走。<br /><br />“攻谭令传下两个多月了,商客们为何不早作打算,要等燕军逼近才撤走?”商悯不解地问。<br /><br />船夫打量一番商悯的衣着,她身上穿了件灰扑扑的衣裳,脸也伪装得平平无奇,看着不像殷实人家的孩子,便只当她不谙世事。<br /><br />他解释道:“能走的早走了,剩下的这些商人走南闯北倒卖货物,手上积压的货没法轻易出手。这仗一打,商路就要断了,不仅让来往商客没了财路,还害得不少经商之人赔得家破人亡。”<br /><br />言外之意,是打仗会导致家破人亡,破产也会家破人亡,商人们为了挽回损失只得冒险滞留谭国,走投无路之时再逃走。<br /><br />谭国不像其他国家那般物产丰富,商客来了谭国,往往能挣到些好处,谭国国策也利于通商,少收关税,久而久之成了商贸胜地。<br /><br />商悯不知该说什么好。<br /><br />打仗对于两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上至下一个都逃不了,况且这场战争影响的不只是两国。<br /><br />西南方的李国也在与谭国交战,谭国东面是程国,因国小力弱只是借了大燕一些粮草,倒未与谭国开战,但是封锁了边境线,派重兵把守。东南则是大燕,国土相接,往来商道自攻谭令后已经断绝。<br /><br />至于运河,就更有些说头了。<br /><br />运河连接陇坪河,陇坪河源头则在谭国境内,是谭国人的母亲河。开凿运河的工程是肃国、李国、翟国、大燕共同商讨推进的。<br /><br />可是因为工程太过庞大,涉及水系过多,又需要使河流改道安置两岸居民,是以运河修了百年,直至肃国灭亡也没修好。<br /><br />谭国建国后,运河又修了几十年,方才正式贯通。<br /><br />这西北大运河以陇坪河为源头,贯穿西北与西南,连接李国国境内的水系,最后又汇入翟国的静水河之中,比梁国境内贯穿南北的那条运河还要浩大壮观。<br /><br />商悯跳船的地点就是李国边境。<br /><br />“那这些商客,是要去往哪里?”商悯接着问,“他们可有做好打算,去别国讨生活?”<br /><br />船夫道:“大多是要去翟国,翟王宽宏仁善,愿大开运河口岸庇护商客入翟国避难,一些商货,翟国也愿出钱购置,并免除租借货船的费用,只是货物收购价比市价低了四成,不过这已经算好的了,总比赔个底朝天强。”<br /><br />商悯听闻此言,先是为这些商客感到一丝安慰(本章未完,请翻页)<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br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