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心绪不算好。<br />
崔珏先替她收了笔墨、整理好记录。<br />
携她一起回卧房时,他才问:“上次听夫人说起,‘青霜白鹭’两个名字的含义,不知为何与‘春涧花影’相差甚远?”<br />
夫人的不快,是否与孟家相关?<br />
纪明遥沉默躺在床上。<br />
“二爷是想问我,十岁前后发生了什么事吗?”半晌,她开口。<br />
她眼中是崔珏从未见过的厌恶,还有着些许难过。<br />
“从十岁开始,温从阳就缠上我了。”<br />
不待崔珏有所反应,纪明遥已经说下去。<br />
“他是太太的亲侄子,太太很看重、很喜欢他,我不敢得罪,只能尽量躲着。可他好像看不懂我的意思。我越躲,他越缠上来,还非要当着人问我,为什么不同他说话了。”<br />
纪明遥睫毛颤动,声音轻飘飘的。<br />
“那时我就想,若我有一柄剑,若我能御剑乘风而去,是否就再不用受束缚,再不必受他纠缠。”<br />
“恰好分了院落,身边新添了人。”她轻轻一笑,“我当时心里很不平稳,所以给她们起了这两个名字。幸好,不算辱没了她们。”<br />
她手背覆上双眼,发出一声轻叹。<br />
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为什么重新提起来,还是会觉得厌烦至极?<br />
崔珏抱住了她。<br />
抱得很紧。<br />
“我不该问。”他低声认错,“我以为,夫人今日心绪不佳,或许与孟家相关。恰好,我又已经好奇数日,几个丫鬟的名字为何含义不同,所以先提起了此事。我不该问。”<br />
“与你无关,你为何要认错?”在他怀里,纪明遥渐渐平静,“你不提,也都发生过了。”<br />
她开始笑:“正好告诉了你,你以后也不必再为温从阳吃醋了,是不是?”<br />
“夫人!”崔珏吻她的额角,“别这样说。”<br />
抿住夫人的鬓发,他抬起脸,凝视夫人的眼睛。<br />
夫人没有哭。她的确在笑着。<br />
但这笑里,又是在为谁伤心?<br />
温从阳是安国公夫人看重、喜爱的小辈,是安国公夫人的亲侄子。<br />
若当年,她真有意阻拦,温从阳如何敢对夫人放肆纠缠?<br />
安国公夫人,可能当真不知,夫人对温从阳的真正态度吗。<br />
-<br />
安国公府。<br />
经过大半个月忙碌,纪明德的嫁妆终于备齐了八·九成,余下所剩用具,成婚之前定能置办齐全。温夫人身上也稍好了些,便打算寻个机会送女儿回去了。<br />
端午过后,不知为何,再提起从阳,明达竟不再似从前厌烦不屑,反而时不时就低了头思索。<br />
虽然她每次试探相问,明达只不肯说,但总归是个好兆头。<br />
从阳那里,她已经描补过了,从阳应当会信。趁这个机会把明达送回去,小别一二十日,或许两个人能比以前好些?<br />
她就不奢望,这两个孩子能似明遥与崔珏一般了。<br />
“崔翰林端午节亲自给他夫人买鲜花,两人郎才女貌、神仙眷侣”,这样的话,连她病在家中,不得出门,都几次听见下人议论。<br />
不过短短一两个月,崔珏竟已对明遥换了一副模样。<br />
她早就看出来了,哪个男子会不喜欢明遥?所以她也不算太意外。<br />
当日明达定要嫁从阳,也不是为了与他浓情恩爱。<br />
他两个只要不反目成仇,她也能少操些心了。<br />
放下手中人口名册,温夫人正待对女儿说话,有人在外回禀:“亲家太太派了李嬷嬷来了。”<br />
李桥媳妇?<br />
温夫人心觉不妙,只能忙说:“快叫进来!”<br />
“给姑太太请安。给大奶奶请安。”李桥媳妇低着头进来。<br />
不待姑太太问,她就直接回话说:“家里老太太这几日身上不大好,我们太太又要给老太太侍疾,又要管着家里的事,身上也着实支撑不住了,已经请了大夫吃药调养。没奈何,只能派奴才来问:不知姑太太这里的事忙得怎么样了?若松快了些,能否请大奶奶回家,帮着伺候老太太呢?过几日老爷的生辰,家里还要请客办宴,若大奶奶总不回去,旁人问起来,太太都不好意思说话,都要没脸再见人了。”<br />
李桥媳妇是替何夫人传话,说“要没脸见人了”。可这话就似打在温慧脸上,让她先无地自容。<br />
还是高估了嫂子的耐性。<br />
“你快去告诉你们太太:我正要送她回去的。”她只能撑着笑说,“这些日子多亏了嫂子放她回来,帮了我大忙,就如救了我半条命一般!我本想等再好些,就亲自过去相谢,可如今还是走不动路,只能让你代为转告:等我好了,必然亲自上门,请了嫂子来相聚。你先回去,你大奶奶这就收拾东西,晚饭之前,一定也回去了。”<br />
李桥媳妇领命告退。<br />
温慧就忙催促女儿:“快回去吧,你外祖母也想你了。我有你四妹妹,家常的事也不必愁。柴家月底才来提亲,那时我也应能好些了。”<br />
纪明达知晓拖延不得,只能回房整理行装。<br />
……<br />
理国公府。<br />
何夫人是真累得吃上了药,并非装样。只是她心里实在有气,所以要叫儿媳妇回来这事,她没先回禀过婆婆和丈夫,便自己叫了陪房过去,也是想认真羞一羞小姑子和儿媳妇的脸。<br />
可李桥媳妇回来,把小姑子的话一说,她听完,心里又软了,又开始想,是不是自己苛刻太过。毕竟照顾完儿媳妇的病回去那天,小姑子那脸色着实青得不好看了。且若不是实在支撑不住,安国公府怎么可能端午都没办宴?<br />
但再一想到,小姑子的病是为了伺候她那亲女儿累的,何夫人又觉得她是活该!<br />
且小姑子先摆出这样的姿态,又显得她苛责无礼,容不下儿媳妇回去伺候亲娘。<br />
何夫人便说:“快叫你大爷去安国府接人!让他快快地去,不许磨蹭!”<br />
有从阳过去,这母女俩脸上又能好看些,老太太和老爷应也不会再计较她了。<br />
温从阳只好快马赶来安国公府。
崔珏先替她收了笔墨、整理好记录。<br />
携她一起回卧房时,他才问:“上次听夫人说起,‘青霜白鹭’两个名字的含义,不知为何与‘春涧花影’相差甚远?”<br />
夫人的不快,是否与孟家相关?<br />
纪明遥沉默躺在床上。<br />
“二爷是想问我,十岁前后发生了什么事吗?”半晌,她开口。<br />
她眼中是崔珏从未见过的厌恶,还有着些许难过。<br />
“从十岁开始,温从阳就缠上我了。”<br />
不待崔珏有所反应,纪明遥已经说下去。<br />
“他是太太的亲侄子,太太很看重、很喜欢他,我不敢得罪,只能尽量躲着。可他好像看不懂我的意思。我越躲,他越缠上来,还非要当着人问我,为什么不同他说话了。”<br />
纪明遥睫毛颤动,声音轻飘飘的。<br />
“那时我就想,若我有一柄剑,若我能御剑乘风而去,是否就再不用受束缚,再不必受他纠缠。”<br />
“恰好分了院落,身边新添了人。”她轻轻一笑,“我当时心里很不平稳,所以给她们起了这两个名字。幸好,不算辱没了她们。”<br />
她手背覆上双眼,发出一声轻叹。<br />
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为什么重新提起来,还是会觉得厌烦至极?<br />
崔珏抱住了她。<br />
抱得很紧。<br />
“我不该问。”他低声认错,“我以为,夫人今日心绪不佳,或许与孟家相关。恰好,我又已经好奇数日,几个丫鬟的名字为何含义不同,所以先提起了此事。我不该问。”<br />
“与你无关,你为何要认错?”在他怀里,纪明遥渐渐平静,“你不提,也都发生过了。”<br />
她开始笑:“正好告诉了你,你以后也不必再为温从阳吃醋了,是不是?”<br />
“夫人!”崔珏吻她的额角,“别这样说。”<br />
抿住夫人的鬓发,他抬起脸,凝视夫人的眼睛。<br />
夫人没有哭。她的确在笑着。<br />
但这笑里,又是在为谁伤心?<br />
温从阳是安国公夫人看重、喜爱的小辈,是安国公夫人的亲侄子。<br />
若当年,她真有意阻拦,温从阳如何敢对夫人放肆纠缠?<br />
安国公夫人,可能当真不知,夫人对温从阳的真正态度吗。<br />
-<br />
安国公府。<br />
经过大半个月忙碌,纪明德的嫁妆终于备齐了八·九成,余下所剩用具,成婚之前定能置办齐全。温夫人身上也稍好了些,便打算寻个机会送女儿回去了。<br />
端午过后,不知为何,再提起从阳,明达竟不再似从前厌烦不屑,反而时不时就低了头思索。<br />
虽然她每次试探相问,明达只不肯说,但总归是个好兆头。<br />
从阳那里,她已经描补过了,从阳应当会信。趁这个机会把明达送回去,小别一二十日,或许两个人能比以前好些?<br />
她就不奢望,这两个孩子能似明遥与崔珏一般了。<br />
“崔翰林端午节亲自给他夫人买鲜花,两人郎才女貌、神仙眷侣”,这样的话,连她病在家中,不得出门,都几次听见下人议论。<br />
不过短短一两个月,崔珏竟已对明遥换了一副模样。<br />
她早就看出来了,哪个男子会不喜欢明遥?所以她也不算太意外。<br />
当日明达定要嫁从阳,也不是为了与他浓情恩爱。<br />
他两个只要不反目成仇,她也能少操些心了。<br />
放下手中人口名册,温夫人正待对女儿说话,有人在外回禀:“亲家太太派了李嬷嬷来了。”<br />
李桥媳妇?<br />
温夫人心觉不妙,只能忙说:“快叫进来!”<br />
“给姑太太请安。给大奶奶请安。”李桥媳妇低着头进来。<br />
不待姑太太问,她就直接回话说:“家里老太太这几日身上不大好,我们太太又要给老太太侍疾,又要管着家里的事,身上也着实支撑不住了,已经请了大夫吃药调养。没奈何,只能派奴才来问:不知姑太太这里的事忙得怎么样了?若松快了些,能否请大奶奶回家,帮着伺候老太太呢?过几日老爷的生辰,家里还要请客办宴,若大奶奶总不回去,旁人问起来,太太都不好意思说话,都要没脸再见人了。”<br />
李桥媳妇是替何夫人传话,说“要没脸见人了”。可这话就似打在温慧脸上,让她先无地自容。<br />
还是高估了嫂子的耐性。<br />
“你快去告诉你们太太:我正要送她回去的。”她只能撑着笑说,“这些日子多亏了嫂子放她回来,帮了我大忙,就如救了我半条命一般!我本想等再好些,就亲自过去相谢,可如今还是走不动路,只能让你代为转告:等我好了,必然亲自上门,请了嫂子来相聚。你先回去,你大奶奶这就收拾东西,晚饭之前,一定也回去了。”<br />
李桥媳妇领命告退。<br />
温慧就忙催促女儿:“快回去吧,你外祖母也想你了。我有你四妹妹,家常的事也不必愁。柴家月底才来提亲,那时我也应能好些了。”<br />
纪明达知晓拖延不得,只能回房整理行装。<br />
……<br />
理国公府。<br />
何夫人是真累得吃上了药,并非装样。只是她心里实在有气,所以要叫儿媳妇回来这事,她没先回禀过婆婆和丈夫,便自己叫了陪房过去,也是想认真羞一羞小姑子和儿媳妇的脸。<br />
可李桥媳妇回来,把小姑子的话一说,她听完,心里又软了,又开始想,是不是自己苛刻太过。毕竟照顾完儿媳妇的病回去那天,小姑子那脸色着实青得不好看了。且若不是实在支撑不住,安国公府怎么可能端午都没办宴?<br />
但再一想到,小姑子的病是为了伺候她那亲女儿累的,何夫人又觉得她是活该!<br />
且小姑子先摆出这样的姿态,又显得她苛责无礼,容不下儿媳妇回去伺候亲娘。<br />
何夫人便说:“快叫你大爷去安国府接人!让他快快地去,不许磨蹭!”<br />
有从阳过去,这母女俩脸上又能好看些,老太太和老爷应也不会再计较她了。<br />
温从阳只好快马赶来安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