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一口浓痰,从姚大夫口中吐出。<br />
痰里,搀着不少血丝。<br />
是竹子插破了皇帝的喉咙。<br />
这是不可避免的。<br />
宫女立刻给姚大夫端来了茶水。<br />
在好好漱口了几次之后,姚大夫擦了擦自己的嘴,低头问皇帝,“皇上,觉得如何了?”<br />
“.......呃......”皇帝艰难地发出了声音,“喉咙.......很痛。”<br />
“是会痛的,”姚大夫点点头,“不过过两日就会好的。一会儿给您开个清热的方子,可以缓解喉咙水肿。”<br />
“你.......”皇帝声音很是沙哑,“为什么还要救朕?”<br />
皇帝心想,难道,姚正是整个大荣朝,唯一一个真心拥护自己的人吗?<br />
居然是他........<br />
可皇帝这话一问,姚正忽地笑了起来,“哈哈哈哈,皇上,您不明白吗?”<br />
“明白什么?”皇帝心中突然产生了莫名的恐惧。<br />
就听姚大夫笑道:“明白.......死,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儿了。<br />
眼睛一闭,痛苦全消。<br />
可活着,却要比死艰难的多。<br />
特别是像您这样,脑子清醒,身体却无法由自己支配地活着~~~~<br />
要比死痛苦一千倍,一万倍呢。<br />
所以皇上,草民怎么舍得让您死呢........”<br />
皇帝瞪大了眼睛。<br />
有生以来,他第一次感到了,真正的恐惧。<br />
第457章 呆症<br />
为了确保皇帝能瘫在床上,活得长长久久,太皇太后还在姚大夫的建议下,特地让康王妃去王府库房里找找,有没有千年山参。<br />
若是没有,百年灵芝也不是不行。<br />
结果康王妃找半天好不容易找出来两根五十年的老山参。<br />
太皇太后说,知道你们王府寒碜,没想到居然这么寒碜。<br />
连根百年老参都没有,家底子这么薄,还做什么王爷?<br />
康王骑驴下坡,说自己王府确实不富裕,太皇太后能不能.......<br />
后面的话没说出口,就挨了老太太俩拐棍。<br />
不过嫌弃归嫌弃,太皇太后最后还是把两根山参拿走了。她说,五十加五十,也能凑一百。<br />
老太太让姚大夫把两根山参给皇帝熬了汤,直接灌进嘴里就行。<br />
可姚大夫却婉拒了。<br />
他让人去找慈安堂的宋好婆,跟她要了三根去年没吃完的萝卜,准备给皇帝煮了一锅萝卜煮萝卜。<br />
姚大夫说了,人要适应季节,正所谓夏吃萝卜冬吃姜,隔年的萝卜赛人参。<br />
如今皇帝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要进补,而是一直卧床,肠胃无法正常蠕动,所以要多吃点萝卜汤,让肠胃能正常动起来。<br />
肠胃好了,身体才能好。<br />
太皇太后有点儿不信,“你说的是真的吗?哀家怎么从来没听说过隔年的萝卜赛人参?”<br />
“假的,”姚大夫回答得很是直率,“草民只是觉得五十年的山参也是难得,给皇上用.......浪费了。<br />
反正皇上这个身体,也不是一根两根参的事儿,所以.......吃点儿萝卜汤其实也挺好的。”<br />
“哈哈哈哈哈哈,”太皇太后闻言大笑,她指着姚大夫,朗声道:“你个姚正,居然还是这个狗脾气!<br />
好~~~~哀家当初看中的,就是你这副直肠子!那一对山参也不用还给康王了,咱俩一人一根,分了拉倒。”<br />
“阿这.......真的好吗?”<br />
姚大夫一边把一根山参塞进自己药箱里,一边问了一句。<br />
太皇太后更乐了,“你拿都拿了,还问什么?!行了,别装了。不就是两根参嘛!等太子登基之后,再让他赐康王两根百年的山参就是了。”<br />
姚大夫手上的动作一顿。<br />
缓缓抬头看向了太皇太后。<br />
太皇太后一脸乐呵呵地问道:“怎么了?你不要啊?不要还给哀家。”<br />
“要要要,”姚大夫赶紧把自己的小药箱合上,然后抱拳躬身道:“草民谢太皇太后赏赐。”<br />
“你个太医院院正,说什么草民!真是年岁越大,越不懂规矩了。”太皇太后拎起了拐棍,指了指姚正。<br />
姚大夫微微颔首,笑不露齿,呵呵呵呵地承认确实是自己不懂规矩了,随后又跟太皇太后寒暄了几句,便出了门去。<br />
可是他却没有走远。<br />
过了不多久,闵尚宫带着两个宫女出来了。<br />
此时已然夕阳西斜,她们要去厨房给太皇太后传膳食。<br />
在外头已经等了一刻的姚大夫见到了闵尚宫,赶紧凑上前去,“闵尚宫,能否借一步说话?”<br />
闵尚宫会意,朝身后两个小宫女说了声‘你们等会儿’,便带着姚大夫往边上走了二三十米。<br />
两人很快站定。<br />
姚大夫小声问道:“闵尚宫,太皇太后这个记性,是不是......有些不好?”<br />
“确实,”闵尚宫轻声道:“今年开年之后,太皇太后老是会忘掉近几年发生的事儿。倒是久远的事儿,哪怕是一点点小事儿,她老人却记得很清楚。”<br />
“那太医院有给太皇太后请过脉吗?”姚大夫问道。闵尚宫回说:“太医院的太医每天都会请平安脉,但是却又只说太皇太后身体康健的很。<br />
说句实话,太皇太后这精气神和饭量胃口,确实不错。<br />
但是只有我们这些贴身伺候的人,才能察觉得出,太皇太后应该.......我不知道怎么说。”
痰里,搀着不少血丝。<br />
是竹子插破了皇帝的喉咙。<br />
这是不可避免的。<br />
宫女立刻给姚大夫端来了茶水。<br />
在好好漱口了几次之后,姚大夫擦了擦自己的嘴,低头问皇帝,“皇上,觉得如何了?”<br />
“.......呃......”皇帝艰难地发出了声音,“喉咙.......很痛。”<br />
“是会痛的,”姚大夫点点头,“不过过两日就会好的。一会儿给您开个清热的方子,可以缓解喉咙水肿。”<br />
“你.......”皇帝声音很是沙哑,“为什么还要救朕?”<br />
皇帝心想,难道,姚正是整个大荣朝,唯一一个真心拥护自己的人吗?<br />
居然是他........<br />
可皇帝这话一问,姚正忽地笑了起来,“哈哈哈哈,皇上,您不明白吗?”<br />
“明白什么?”皇帝心中突然产生了莫名的恐惧。<br />
就听姚大夫笑道:“明白.......死,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儿了。<br />
眼睛一闭,痛苦全消。<br />
可活着,却要比死艰难的多。<br />
特别是像您这样,脑子清醒,身体却无法由自己支配地活着~~~~<br />
要比死痛苦一千倍,一万倍呢。<br />
所以皇上,草民怎么舍得让您死呢........”<br />
皇帝瞪大了眼睛。<br />
有生以来,他第一次感到了,真正的恐惧。<br />
第457章 呆症<br />
为了确保皇帝能瘫在床上,活得长长久久,太皇太后还在姚大夫的建议下,特地让康王妃去王府库房里找找,有没有千年山参。<br />
若是没有,百年灵芝也不是不行。<br />
结果康王妃找半天好不容易找出来两根五十年的老山参。<br />
太皇太后说,知道你们王府寒碜,没想到居然这么寒碜。<br />
连根百年老参都没有,家底子这么薄,还做什么王爷?<br />
康王骑驴下坡,说自己王府确实不富裕,太皇太后能不能.......<br />
后面的话没说出口,就挨了老太太俩拐棍。<br />
不过嫌弃归嫌弃,太皇太后最后还是把两根山参拿走了。她说,五十加五十,也能凑一百。<br />
老太太让姚大夫把两根山参给皇帝熬了汤,直接灌进嘴里就行。<br />
可姚大夫却婉拒了。<br />
他让人去找慈安堂的宋好婆,跟她要了三根去年没吃完的萝卜,准备给皇帝煮了一锅萝卜煮萝卜。<br />
姚大夫说了,人要适应季节,正所谓夏吃萝卜冬吃姜,隔年的萝卜赛人参。<br />
如今皇帝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要进补,而是一直卧床,肠胃无法正常蠕动,所以要多吃点萝卜汤,让肠胃能正常动起来。<br />
肠胃好了,身体才能好。<br />
太皇太后有点儿不信,“你说的是真的吗?哀家怎么从来没听说过隔年的萝卜赛人参?”<br />
“假的,”姚大夫回答得很是直率,“草民只是觉得五十年的山参也是难得,给皇上用.......浪费了。<br />
反正皇上这个身体,也不是一根两根参的事儿,所以.......吃点儿萝卜汤其实也挺好的。”<br />
“哈哈哈哈哈哈,”太皇太后闻言大笑,她指着姚大夫,朗声道:“你个姚正,居然还是这个狗脾气!<br />
好~~~~哀家当初看中的,就是你这副直肠子!那一对山参也不用还给康王了,咱俩一人一根,分了拉倒。”<br />
“阿这.......真的好吗?”<br />
姚大夫一边把一根山参塞进自己药箱里,一边问了一句。<br />
太皇太后更乐了,“你拿都拿了,还问什么?!行了,别装了。不就是两根参嘛!等太子登基之后,再让他赐康王两根百年的山参就是了。”<br />
姚大夫手上的动作一顿。<br />
缓缓抬头看向了太皇太后。<br />
太皇太后一脸乐呵呵地问道:“怎么了?你不要啊?不要还给哀家。”<br />
“要要要,”姚大夫赶紧把自己的小药箱合上,然后抱拳躬身道:“草民谢太皇太后赏赐。”<br />
“你个太医院院正,说什么草民!真是年岁越大,越不懂规矩了。”太皇太后拎起了拐棍,指了指姚正。<br />
姚大夫微微颔首,笑不露齿,呵呵呵呵地承认确实是自己不懂规矩了,随后又跟太皇太后寒暄了几句,便出了门去。<br />
可是他却没有走远。<br />
过了不多久,闵尚宫带着两个宫女出来了。<br />
此时已然夕阳西斜,她们要去厨房给太皇太后传膳食。<br />
在外头已经等了一刻的姚大夫见到了闵尚宫,赶紧凑上前去,“闵尚宫,能否借一步说话?”<br />
闵尚宫会意,朝身后两个小宫女说了声‘你们等会儿’,便带着姚大夫往边上走了二三十米。<br />
两人很快站定。<br />
姚大夫小声问道:“闵尚宫,太皇太后这个记性,是不是......有些不好?”<br />
“确实,”闵尚宫轻声道:“今年开年之后,太皇太后老是会忘掉近几年发生的事儿。倒是久远的事儿,哪怕是一点点小事儿,她老人却记得很清楚。”<br />
“那太医院有给太皇太后请过脉吗?”姚大夫问道。闵尚宫回说:“太医院的太医每天都会请平安脉,但是却又只说太皇太后身体康健的很。<br />
说句实话,太皇太后这精气神和饭量胃口,确实不错。<br />
但是只有我们这些贴身伺候的人,才能察觉得出,太皇太后应该.......我不知道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