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节
虽说做了一天的活,但顺利领到了东西,一切付出都有收获,夫妻俩的脚步都轻快不已。<br />
拐了几条路,一直走到城内最偏的小巷。<br />
巷中挤着一排排破落的矮屋,其中一座逼仄昏暗的土房便是他们的家。<br />
走近了敲门,门很快开了条缝。两人手里都提着东西,没手用,便拿肩膀挤开门走进去。<br />
两个瘦猫似的孩子立刻围了过来。<br />
一儿一女,一大一小。<br />
口中齐齐喊着爹娘,眼里泛着闪光,期待地接过二人手中的东西。<br />
柳枝二人一见,笑着将吃食递去,双双露出笑脸。<br />
心下很是宽慰。<br />
想前些日子,俩孩子还没这么生龙活虎,全是蔫巴无力的,险些就要到饿死的边缘。<br />
多亏方君施的几顿饱饭,才将一家人救回来。<br />
如今,孩子们渐渐恢复生机,能走能跳,当父母的也能松一口气。<br />
柳枝的婆母也走出来,帮她们拿东西,倒水。<br />
同时不忘关心道:“今日活计做得如何?”<br />
中午时,她儿急匆匆回来一趟,把饭一放便又跑了。<br />
她也没来得及问,忧心了一天,这下总算能问个清楚。<br />
柳枝转头对自家男人说:“你跟娘说说吧,我要去煮面了。”<br />
男人犹豫一下:“还是你在这和娘说话吧,我去煮面。你那会儿也没看到人家的煮面过程,有些讲究呢。”<br />
说完,他就去找罐子烧水了。<br />
柳枝也觉得有理,好不容易赚来的面饼,别是让她给煮坏了。<br />
于是她先把卫生巾放进屋内的柜子里,然后就坐下与婆母叙话。<br />
柳枝将今日的种种从头到尾都说了。<br />
婆母听着,时不时笑着点头说好,偶尔还拍一下掌,直呼方君圣明,很能体恤她们这些人的难处。<br />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忽然齐齐闻到一股奇异霸道的香气。<br />
那味道格外诱人馋虫,连柳枝这样意志坚定的人都下意识吞了两口唾沫。<br />
对面,婆母的肚子也似乎响了两声。<br />
柳枝贴心地装作没听见,面不改色。<br />
婆母却是有些尴尬:“这就是你们加工得来的吃食么,实在是香得紧啊……”<br />
一旁,俩小孩早就待不住了,忍不住跑去找自家亲爹一探究竟。<br />
最后,一个大的捧着热气腾腾的面碗,旁边挂着两个小小的碗护法,一齐走了过来。碗被摆在又小又破的木桌上,旁边是两份有些凉了的粥糊。<br />
这就是一家人今日的晚食了,已经格外丰盛。<br />
摆了饭,一家子围坐在桌旁。<br />
俩孩子的眼睛直直盯着那面碗看。<br />
柳枝见状笑道:“你俩快和阿奶一起分着吃吧,我和你爹先吃粥糊,等会儿咱们再换,让我们尝两口汤就行。”<br />
她小女儿一听,却使劲摇头,说:“不行,娘和爹辛苦,得要先吃。然后再给阿奶吃,我和大哥最后才吃!”<br />
大儿子也跟着道:“对,让爹娘先吃!”<br />
说完,俩孩子就将面碗推到柳枝跟前,眼神催促。<br />
婆母也在旁边认同地点头:“孩子们说得对,你们俩在外边辛苦一整日,让我们舒服地待在家里。这碗面还是你俩先吃!”<br />
柳枝和自家男人对视一眼,鼻尖竟然有些酸了。<br />
饭食充足,工作顺利,孩子慢慢懂事起来,老人也体贴。<br />
累了一天的心,被治愈又治愈。<br />
这生活,再没有一点不知足的地方了。<br />
“那娘和你爹就不客气了!”<br />
柳枝不再推却,飞快往嘴里塞了一筷子面,又给自家男人塞了一口,然后就把碗推到了婆母跟前。<br />
“我俩吃了,娘快吃吧!”<br />
说完就将注意力转回自己吃的面上。<br />
刚吃面的时候仓促,可等它进了嘴,两人就都嚼得很珍惜。<br />
沾汤汁的面条格外有滋味,弹软易化,香得人呼吸都滞住了,下意识屏住气,慢慢品味着。<br />
那边,柳枝的婆母也吃了一口面。<br />
美味鲜香,软绵绵又不失筋道,一点都不费牙。<br />
可口的面条一下就俘获了老人的芳心。<br />
“好吃!”<br />
孩子们见大人都吃得这么香,更是迫不及待。<br />
抄起筷子端过碗。一张开嘴,差点都没控住唇角的口水,赶紧吸溜回去,又拨了面进嘴里,只嚼了两下就瞪着眼大声叫道:“太香了!娘,这个也太好吃啦!”<br />
吃完一口,孩子们忍着不舍,又将面碗推回去:“娘,你们再多吃几口吧!”<br />
这样好吃的东西,柳枝本想推拒,多留些给孩子吃的。<br />
但最后实在没忍住,又夹起一小口吃掉了。<br />
她男人也没忍住,跟着来了一口。<br />
碗里面好像不多了。俩人再把面碗推回去,打定主意不会再动筷。<br />
“好了,我们吃够了,你们仨赶紧吃吧!”<br />
说着,夫妻俩还默契地端过来粥碗,舀粥喝。<br />
刚才的面味还没从舌尖消散,粥也很香。两人成功止住馋意,专心喝粥糊。<br />
孩子们和老太太将剩下的面吃掉了,又开始轮着喝面汤。<br />
面条美味,汤也香得吞舌头。<br />
一碗方便面被推来推去,让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幸福满足的笑容。<br />
“这样好吃的面,若是能日日吃就好了!”<br />
收拾碗的时候,家里的小姑娘悄声嘀咕一句。<br />
柳枝耳尖听到了,忍不住笑道:<br />
“宝儿的心愿,娘和你爹会努力满足的。我们好好干活,争取让咱家天天有面吃!”<br />
屋内一片欢声笑语。<br />
县城中,如柳枝这样的人家不在少数。<br />
今夜,整座城的上空都飘着浓郁的面香。那香气越升越高,仿佛能直直飞到月亮上。<br />
吃完便睡个好觉吧,明日又是崭新的一天。<br />
第98章<br />
县城的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转眼就过去了十几日。<br />
每日按时放饭,女人们都能领到卫生巾,好好干活还有香喷喷的面饼拿。<br />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奖励,都是激励人们好好做工的动力,一个个都积极不已。<br />
一睁开眼,吃饱了就去干活,干完就领吃食,家家户户的精神状态都越来越好。<br />
在一群人的努力下,老旧的城墙被新材料一点点重建起来。<br />
不仅要忙活城墙的事,这两天方君的人又用石灰等物鼓捣出了一种名叫水泥的东西。<br />
水泥做出来后,一部分小组就被分配去城里铺路。<br />
因为时间还短,一开始大伙也没看出那水泥路有什么不同,只觉得那灰色的路似乎是比土路好看一些。<br />
又过了几天,那路越铺越大。<br />
人们新奇地发现地面不再尘土飞扬,心情好像也跟着焕然一新。<br />
这段日子里。<br />
柳枝也跟其他百姓一样,勤勤恳恳地做工。但有些不同的是,她在做活期间也没忘保质保量,十天期满后,她就成功领到了竹筒杯和卫生纸!<br />
那翠绿色的竹筒杯漂亮精致,上面竟然还带着旋转就能扣紧的杯盖。这个设计就很适合把它拿出去用。<br />
出门前,给杯里装上水,再把杯子放在包袋里,或者挂在腰间,无论怎么折腾,水都不会洒出来。柳枝对它爱不释手。<br />
最近出门做工,都会用这杯子带水喝。<br />
不仅好用,这还是她勤奋做工得到认可的象征,让她颇为骄傲。<br />
她男人见了,眼馋得不行,做活都更拼了,就想自己也能领个杯子回来。<br />
不仅是柳枝男人。<br />
还有其他人听说了这事,也都艳羡不已。<br />
有些原本只求快不求质量的人,都把心里的急躁按下去了,踏踏实实做工,争取做得又好又快,也能得到奖励。
拐了几条路,一直走到城内最偏的小巷。<br />
巷中挤着一排排破落的矮屋,其中一座逼仄昏暗的土房便是他们的家。<br />
走近了敲门,门很快开了条缝。两人手里都提着东西,没手用,便拿肩膀挤开门走进去。<br />
两个瘦猫似的孩子立刻围了过来。<br />
一儿一女,一大一小。<br />
口中齐齐喊着爹娘,眼里泛着闪光,期待地接过二人手中的东西。<br />
柳枝二人一见,笑着将吃食递去,双双露出笑脸。<br />
心下很是宽慰。<br />
想前些日子,俩孩子还没这么生龙活虎,全是蔫巴无力的,险些就要到饿死的边缘。<br />
多亏方君施的几顿饱饭,才将一家人救回来。<br />
如今,孩子们渐渐恢复生机,能走能跳,当父母的也能松一口气。<br />
柳枝的婆母也走出来,帮她们拿东西,倒水。<br />
同时不忘关心道:“今日活计做得如何?”<br />
中午时,她儿急匆匆回来一趟,把饭一放便又跑了。<br />
她也没来得及问,忧心了一天,这下总算能问个清楚。<br />
柳枝转头对自家男人说:“你跟娘说说吧,我要去煮面了。”<br />
男人犹豫一下:“还是你在这和娘说话吧,我去煮面。你那会儿也没看到人家的煮面过程,有些讲究呢。”<br />
说完,他就去找罐子烧水了。<br />
柳枝也觉得有理,好不容易赚来的面饼,别是让她给煮坏了。<br />
于是她先把卫生巾放进屋内的柜子里,然后就坐下与婆母叙话。<br />
柳枝将今日的种种从头到尾都说了。<br />
婆母听着,时不时笑着点头说好,偶尔还拍一下掌,直呼方君圣明,很能体恤她们这些人的难处。<br />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忽然齐齐闻到一股奇异霸道的香气。<br />
那味道格外诱人馋虫,连柳枝这样意志坚定的人都下意识吞了两口唾沫。<br />
对面,婆母的肚子也似乎响了两声。<br />
柳枝贴心地装作没听见,面不改色。<br />
婆母却是有些尴尬:“这就是你们加工得来的吃食么,实在是香得紧啊……”<br />
一旁,俩小孩早就待不住了,忍不住跑去找自家亲爹一探究竟。<br />
最后,一个大的捧着热气腾腾的面碗,旁边挂着两个小小的碗护法,一齐走了过来。碗被摆在又小又破的木桌上,旁边是两份有些凉了的粥糊。<br />
这就是一家人今日的晚食了,已经格外丰盛。<br />
摆了饭,一家子围坐在桌旁。<br />
俩孩子的眼睛直直盯着那面碗看。<br />
柳枝见状笑道:“你俩快和阿奶一起分着吃吧,我和你爹先吃粥糊,等会儿咱们再换,让我们尝两口汤就行。”<br />
她小女儿一听,却使劲摇头,说:“不行,娘和爹辛苦,得要先吃。然后再给阿奶吃,我和大哥最后才吃!”<br />
大儿子也跟着道:“对,让爹娘先吃!”<br />
说完,俩孩子就将面碗推到柳枝跟前,眼神催促。<br />
婆母也在旁边认同地点头:“孩子们说得对,你们俩在外边辛苦一整日,让我们舒服地待在家里。这碗面还是你俩先吃!”<br />
柳枝和自家男人对视一眼,鼻尖竟然有些酸了。<br />
饭食充足,工作顺利,孩子慢慢懂事起来,老人也体贴。<br />
累了一天的心,被治愈又治愈。<br />
这生活,再没有一点不知足的地方了。<br />
“那娘和你爹就不客气了!”<br />
柳枝不再推却,飞快往嘴里塞了一筷子面,又给自家男人塞了一口,然后就把碗推到了婆母跟前。<br />
“我俩吃了,娘快吃吧!”<br />
说完就将注意力转回自己吃的面上。<br />
刚吃面的时候仓促,可等它进了嘴,两人就都嚼得很珍惜。<br />
沾汤汁的面条格外有滋味,弹软易化,香得人呼吸都滞住了,下意识屏住气,慢慢品味着。<br />
那边,柳枝的婆母也吃了一口面。<br />
美味鲜香,软绵绵又不失筋道,一点都不费牙。<br />
可口的面条一下就俘获了老人的芳心。<br />
“好吃!”<br />
孩子们见大人都吃得这么香,更是迫不及待。<br />
抄起筷子端过碗。一张开嘴,差点都没控住唇角的口水,赶紧吸溜回去,又拨了面进嘴里,只嚼了两下就瞪着眼大声叫道:“太香了!娘,这个也太好吃啦!”<br />
吃完一口,孩子们忍着不舍,又将面碗推回去:“娘,你们再多吃几口吧!”<br />
这样好吃的东西,柳枝本想推拒,多留些给孩子吃的。<br />
但最后实在没忍住,又夹起一小口吃掉了。<br />
她男人也没忍住,跟着来了一口。<br />
碗里面好像不多了。俩人再把面碗推回去,打定主意不会再动筷。<br />
“好了,我们吃够了,你们仨赶紧吃吧!”<br />
说着,夫妻俩还默契地端过来粥碗,舀粥喝。<br />
刚才的面味还没从舌尖消散,粥也很香。两人成功止住馋意,专心喝粥糊。<br />
孩子们和老太太将剩下的面吃掉了,又开始轮着喝面汤。<br />
面条美味,汤也香得吞舌头。<br />
一碗方便面被推来推去,让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幸福满足的笑容。<br />
“这样好吃的面,若是能日日吃就好了!”<br />
收拾碗的时候,家里的小姑娘悄声嘀咕一句。<br />
柳枝耳尖听到了,忍不住笑道:<br />
“宝儿的心愿,娘和你爹会努力满足的。我们好好干活,争取让咱家天天有面吃!”<br />
屋内一片欢声笑语。<br />
县城中,如柳枝这样的人家不在少数。<br />
今夜,整座城的上空都飘着浓郁的面香。那香气越升越高,仿佛能直直飞到月亮上。<br />
吃完便睡个好觉吧,明日又是崭新的一天。<br />
第98章<br />
县城的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转眼就过去了十几日。<br />
每日按时放饭,女人们都能领到卫生巾,好好干活还有香喷喷的面饼拿。<br />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奖励,都是激励人们好好做工的动力,一个个都积极不已。<br />
一睁开眼,吃饱了就去干活,干完就领吃食,家家户户的精神状态都越来越好。<br />
在一群人的努力下,老旧的城墙被新材料一点点重建起来。<br />
不仅要忙活城墙的事,这两天方君的人又用石灰等物鼓捣出了一种名叫水泥的东西。<br />
水泥做出来后,一部分小组就被分配去城里铺路。<br />
因为时间还短,一开始大伙也没看出那水泥路有什么不同,只觉得那灰色的路似乎是比土路好看一些。<br />
又过了几天,那路越铺越大。<br />
人们新奇地发现地面不再尘土飞扬,心情好像也跟着焕然一新。<br />
这段日子里。<br />
柳枝也跟其他百姓一样,勤勤恳恳地做工。但有些不同的是,她在做活期间也没忘保质保量,十天期满后,她就成功领到了竹筒杯和卫生纸!<br />
那翠绿色的竹筒杯漂亮精致,上面竟然还带着旋转就能扣紧的杯盖。这个设计就很适合把它拿出去用。<br />
出门前,给杯里装上水,再把杯子放在包袋里,或者挂在腰间,无论怎么折腾,水都不会洒出来。柳枝对它爱不释手。<br />
最近出门做工,都会用这杯子带水喝。<br />
不仅好用,这还是她勤奋做工得到认可的象征,让她颇为骄傲。<br />
她男人见了,眼馋得不行,做活都更拼了,就想自己也能领个杯子回来。<br />
不仅是柳枝男人。<br />
还有其他人听说了这事,也都艳羡不已。<br />
有些原本只求快不求质量的人,都把心里的急躁按下去了,踏踏实实做工,争取做得又好又快,也能得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