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节
糖炒栗子近来成了县里最受欢迎的小食。<br />
只要在路边小馆打包一份,捧着纸袋就能边走边吃。从早到晚,学习中途吃一颗,做活间隙来一颗,茶余饭后剥一颗,什么时候吃都很适合。<br />
要说这栗子有哪里不好,那就是剥壳有些麻烦。<br />
不过,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这居然算个优点。<br />
栗子连剥壳带吃能折腾很久,很长一段时间手里都能有个吃食捏着,偶尔盘玩两下,心里那叫一个充实。<br />
当然,自然也有不爱剥壳的人。<br />
觉得剥栗子麻烦但又想吃,就可以选择在福利铺买到一种剥栗子的小工具,对于栗子爱好者来说性价比很高。<br />
这种工具是一个带可按压柄把手的夹子。<br />
夹头像是一个小铁笼,大小正好能把栗子包住。把栗子放进去轻轻一捏夹柄,壳就裂开了,不会伤到里面的栗子肉,拿出来就能畅享栗子的美味。<br />
说来奇妙,这件小工具还不是盛珺提的点子,而是城里一位爱吃栗子学习又好的小娘自己灵机一动造出来的。<br />
盛珺得知后十分感慨。<br />
只能说吃货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文化的吃货就更能耐了。<br />
栗子连带一系列食谱很快被送出城外,送入之前那批在各地酒楼就职的厨子们手中。<br />
糖炒栗子等食物也开始出现在各地,眠崇的板栗因此在周边小小扬名了一把。<br />
说到厨子。<br />
之前培育的那批厨子都干出了不错的成绩,如今已能陆续传回一些有用的情报。<br />
荷花觉得很有成就感,对于厨子的培养工作也更加上心。<br />
厨子们不仅需要培训厨艺,还要做一些间谍工作相关的训练。<br />
有了这一系列正规的培训流程,就是一个正式的机构了,应该取个响亮的名头。<br />
荷花在参考过盛珺的意见后,将这个特殊的厨师学堂起名为“兴东方”。<br />
兴是兴和县的兴,也是振兴的兴。<br />
东蕴含着太阳东升的意思,日出东方,蒸蒸日上,算是一个好兆头。<br />
而方,就是方仙儿的那个方。<br />
组合在一起,简直是非常完美,恰到好处的三个字。<br />
拥有了讲究的好名字,荷花也是干劲满满,立誓要带领兴东方闯出一片天。<br />
在城里的秋收大业即将收尾时。<br />
拉克申也带着一大群人风尘仆仆抵达了县城。<br />
在距离眠崇还有一段距离时,他们就引起了巡逻县军的警戒。<br />
县军当即带着武器列队迎了过去,那浩荡的气势吓了拉克申他们一大跳。<br />
好在逼近以后,确认过是熟人,且身份全都没有问题,县军就收起气势换了一副热情的面孔,派出几人引着拉克申他们往一处村庄去了。不得不说,如今兴和县各方面工作效率已经高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br />
自上次拉克申说要举家搬来落户,县里就为他安排好了地方。<br />
像是屋子连带基础的家具,桌椅和床什么的,都已经安排到位了。<br />
等拉克申拖家带口一来,立刻就能拎包入住。<br />
次日即可办完所有的手续,全部成为光荣的兴和人。<br />
甚至,只要他们不累,第三日就能上工干活领方仙票了。<br />
一听住处已经打点安排好,拉克申也是感动不已,他边走边偏头和身旁的亲人们说道:<br />
“哎,我就说吧,咱们来兴和肯定没错,这里简直比草原还要热情舒服!等会儿我就带你们去城里好好逛逛……喂!你们有在听我说吗?”<br />
发现同伴没人认真听他讲话,拉克申有些不满。<br />
一旁,他的妻子从目瞪口呆中回过神,戳了戳他的手臂,指着不远处震惊道:<br />
“呃,是的,你刚才那些话我们都很认同,毕竟一路过来你已经说了许多遍。可那边跑的东西,你好像从来没有提过!”<br />
“不可能,还有什么是我没提过的?”<br />
拉克申疑惑地转过头,朝她指的地方望过去,然后也张大了嘴巴。<br />
天啊,他看到了什么!<br />
一个人坐在一架只有两个轮子的怪东西上,前面明明没有牛马牵引,竟然也能飞速移动!<br />
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难道是他眼睛花了吗?<br />
或者说,这是什么新的杂技节目?<br />
拉克申结结巴巴地碰了碰旁边县军的胳膊:“那,那个是……?”<br />
县军扫了一眼,表情自然道:“哦,你是说自行车啊。那是在你走之后做出来的新鲜东西,看到那个脚踏板了吗?踩着来回蹬车就能前进了。”<br />
“这种车很适合走咱们平整的水泥路,县里不少人都换了一辆骑。你们若是喜欢,之后有了方仙票也可以在福利铺里换到。”<br />
接着,好心的县军又给拉克申简单介绍了一下城里的新变化。<br />
因为橡胶制品的出现,再加上丰收,这几个月城里简直就如翻天覆地一样。<br />
听完他的话,拉克申的疑惑解决不少,但他仍是震惊无比:“等等,我是只走了几个月没错对吧?”<br />
“是啊。”县军肯定道。<br />
“可我怎么觉得简直就是像过了好几年?”拉克申捂着脑袋叫道。<br />
唉,亏他在来时路上信誓旦旦地和家人们说,自己已经十分熟悉兴和的一切,等来了就能带他们畅游县城。<br />
结果现在,他就走了那么一段时日,再返回来时又和外来者完全没有差别了,还得请县里派人带他们重新了解兴和。<br />
早知道就不吹牛说大话了!<br />
看到拉克申沮丧的模样,县军开口安慰道:<br />
“没关系,城里虽然有了不少新变化,但都是让我们生活更好的变化,很快你们就能适应过来。”“对了,之前你走的时候,县里的幼儿园和小学还没有完善好,如今已经可以正常入学了,你们的孩子很快就能读书识字。”<br />
“还有村里的村医也已经就位,住在这里有不舒服随时都能问诊哦。”<br />
听到这些消息,拉克申他们高兴极了。<br />
对他们来说,过日子安稳就是最重要的。<br />
在此基础上,除了吃喝,就是健康,再就是孩子们的前程。<br />
在这里,一切都能得到满足。<br />
一行人说着话,很快就到达了他们要居住的村落。<br />
村里又清静又干净,据说是为了防治疾病,对环境卫生也很有要求。<br />
迎路遇到的村民也都很好相处。<br />
枣儿她们选的这个村子,住民都是从各处迁来的,这样拉克申他们融入进去会更快。<br />
这会儿知道他们到了,其他村民一个通知一个,陆续跑过来帮忙。<br />
相处没多久,一群人就打成了一片,热热闹闹的全是欢声笑语。<br />
看过屋子以后,拉克申一行人更是满意的不得了。<br />
他们分到了好几处带院的小屋,离得都不远,来回串门很方便。<br />
屋内基本的桌椅板凳都已备齐,灶炉也砌好,直接就能烧饭。剩下的家当就要靠自己的双手慢慢添置。<br />
此刻他们的生活才刚起步,就比起之前的山居生活好出无数倍。不夸张的说,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br />
搬来这里,简直就是有生之年做出的最棒的决定!<br />
住处没有问题了,接着就是生计。<br />
不过,对于这方面,拉克申他们在来时的路上已经做了初步的规划。<br />
一部分人打算去养殖场,一部分人要去田里做农活,还有少部分人想要去城里务工闯荡。<br />
既然有种地的想法,一行人放好东西,就跟着左邻右舍去田里看了看情况。<br />
如今秋收已经落下尾声,地里正在进行一些善后工作,不过村民还是给拉克申他们展示了一下新的收割机。<br />
“没想到收获改能这样轻松!”拉克申惊道。<br />
“是呀!虽然现在咱们村里的牛马都是农忙时跟县里借来的,但养殖场那边除了鸡鸭,也已经开始科学养牲畜了,到时说不定家家户户都能分到牛马用!”一个村民充满憧憬地说道。<br />
“太好了,等我们去了养殖场一定会好好干的!”<br />
本来,能搬来兴和已经是一件幸运的事,有这样好的生活环境,拉克申他们也不觉得种地养殖这些事很辛苦。<br />
但谁不愿意有更好用的农具呢?<br />
轻松不说还能提升许多效率,简直就是意外之喜。<br />
见过了村民,又去一趟福利铺,把这些日子上的种种新品挨个认识一遍。<br />
什么雨鞋雨衣,每样都像是神在上边落了法术般神奇。这会儿没有下雨,但拉克申他们也试穿了一下村民热情相借的雨衣。<br />
往身上浇了两瓢水,果然一点也没淋湿,真是令人大开眼界!<br />
试完东西就到吃饭的时候。<br />
拉克申带着家人们吃了一顿火锅,这可是他尝过的美食,回去的路上每日都在回味,来的路上时刻都在吹嘘。<br />
好在火锅对得起任何人的期待,拉克申的亲人们吃过,全都是赞不绝口。<br />
饭后,还有村民端来一份糖炒栗子。<br />
用架子夹开壳,品尝着香甜的板栗仁,一群人吃完,休息整顿了一阵,然后就迫不及待前往县城。<br />
为满足拉克申他们的好奇心,村民们特意凑出了一批自行车,又从周边村子借来了好多辆,打算载着他们进城去。<br />
这会儿已是傍晚,坐在自行车的后座兜风也是一件很舒服的事。
只要在路边小馆打包一份,捧着纸袋就能边走边吃。从早到晚,学习中途吃一颗,做活间隙来一颗,茶余饭后剥一颗,什么时候吃都很适合。<br />
要说这栗子有哪里不好,那就是剥壳有些麻烦。<br />
不过,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这居然算个优点。<br />
栗子连剥壳带吃能折腾很久,很长一段时间手里都能有个吃食捏着,偶尔盘玩两下,心里那叫一个充实。<br />
当然,自然也有不爱剥壳的人。<br />
觉得剥栗子麻烦但又想吃,就可以选择在福利铺买到一种剥栗子的小工具,对于栗子爱好者来说性价比很高。<br />
这种工具是一个带可按压柄把手的夹子。<br />
夹头像是一个小铁笼,大小正好能把栗子包住。把栗子放进去轻轻一捏夹柄,壳就裂开了,不会伤到里面的栗子肉,拿出来就能畅享栗子的美味。<br />
说来奇妙,这件小工具还不是盛珺提的点子,而是城里一位爱吃栗子学习又好的小娘自己灵机一动造出来的。<br />
盛珺得知后十分感慨。<br />
只能说吃货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文化的吃货就更能耐了。<br />
栗子连带一系列食谱很快被送出城外,送入之前那批在各地酒楼就职的厨子们手中。<br />
糖炒栗子等食物也开始出现在各地,眠崇的板栗因此在周边小小扬名了一把。<br />
说到厨子。<br />
之前培育的那批厨子都干出了不错的成绩,如今已能陆续传回一些有用的情报。<br />
荷花觉得很有成就感,对于厨子的培养工作也更加上心。<br />
厨子们不仅需要培训厨艺,还要做一些间谍工作相关的训练。<br />
有了这一系列正规的培训流程,就是一个正式的机构了,应该取个响亮的名头。<br />
荷花在参考过盛珺的意见后,将这个特殊的厨师学堂起名为“兴东方”。<br />
兴是兴和县的兴,也是振兴的兴。<br />
东蕴含着太阳东升的意思,日出东方,蒸蒸日上,算是一个好兆头。<br />
而方,就是方仙儿的那个方。<br />
组合在一起,简直是非常完美,恰到好处的三个字。<br />
拥有了讲究的好名字,荷花也是干劲满满,立誓要带领兴东方闯出一片天。<br />
在城里的秋收大业即将收尾时。<br />
拉克申也带着一大群人风尘仆仆抵达了县城。<br />
在距离眠崇还有一段距离时,他们就引起了巡逻县军的警戒。<br />
县军当即带着武器列队迎了过去,那浩荡的气势吓了拉克申他们一大跳。<br />
好在逼近以后,确认过是熟人,且身份全都没有问题,县军就收起气势换了一副热情的面孔,派出几人引着拉克申他们往一处村庄去了。不得不说,如今兴和县各方面工作效率已经高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br />
自上次拉克申说要举家搬来落户,县里就为他安排好了地方。<br />
像是屋子连带基础的家具,桌椅和床什么的,都已经安排到位了。<br />
等拉克申拖家带口一来,立刻就能拎包入住。<br />
次日即可办完所有的手续,全部成为光荣的兴和人。<br />
甚至,只要他们不累,第三日就能上工干活领方仙票了。<br />
一听住处已经打点安排好,拉克申也是感动不已,他边走边偏头和身旁的亲人们说道:<br />
“哎,我就说吧,咱们来兴和肯定没错,这里简直比草原还要热情舒服!等会儿我就带你们去城里好好逛逛……喂!你们有在听我说吗?”<br />
发现同伴没人认真听他讲话,拉克申有些不满。<br />
一旁,他的妻子从目瞪口呆中回过神,戳了戳他的手臂,指着不远处震惊道:<br />
“呃,是的,你刚才那些话我们都很认同,毕竟一路过来你已经说了许多遍。可那边跑的东西,你好像从来没有提过!”<br />
“不可能,还有什么是我没提过的?”<br />
拉克申疑惑地转过头,朝她指的地方望过去,然后也张大了嘴巴。<br />
天啊,他看到了什么!<br />
一个人坐在一架只有两个轮子的怪东西上,前面明明没有牛马牵引,竟然也能飞速移动!<br />
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难道是他眼睛花了吗?<br />
或者说,这是什么新的杂技节目?<br />
拉克申结结巴巴地碰了碰旁边县军的胳膊:“那,那个是……?”<br />
县军扫了一眼,表情自然道:“哦,你是说自行车啊。那是在你走之后做出来的新鲜东西,看到那个脚踏板了吗?踩着来回蹬车就能前进了。”<br />
“这种车很适合走咱们平整的水泥路,县里不少人都换了一辆骑。你们若是喜欢,之后有了方仙票也可以在福利铺里换到。”<br />
接着,好心的县军又给拉克申简单介绍了一下城里的新变化。<br />
因为橡胶制品的出现,再加上丰收,这几个月城里简直就如翻天覆地一样。<br />
听完他的话,拉克申的疑惑解决不少,但他仍是震惊无比:“等等,我是只走了几个月没错对吧?”<br />
“是啊。”县军肯定道。<br />
“可我怎么觉得简直就是像过了好几年?”拉克申捂着脑袋叫道。<br />
唉,亏他在来时路上信誓旦旦地和家人们说,自己已经十分熟悉兴和的一切,等来了就能带他们畅游县城。<br />
结果现在,他就走了那么一段时日,再返回来时又和外来者完全没有差别了,还得请县里派人带他们重新了解兴和。<br />
早知道就不吹牛说大话了!<br />
看到拉克申沮丧的模样,县军开口安慰道:<br />
“没关系,城里虽然有了不少新变化,但都是让我们生活更好的变化,很快你们就能适应过来。”“对了,之前你走的时候,县里的幼儿园和小学还没有完善好,如今已经可以正常入学了,你们的孩子很快就能读书识字。”<br />
“还有村里的村医也已经就位,住在这里有不舒服随时都能问诊哦。”<br />
听到这些消息,拉克申他们高兴极了。<br />
对他们来说,过日子安稳就是最重要的。<br />
在此基础上,除了吃喝,就是健康,再就是孩子们的前程。<br />
在这里,一切都能得到满足。<br />
一行人说着话,很快就到达了他们要居住的村落。<br />
村里又清静又干净,据说是为了防治疾病,对环境卫生也很有要求。<br />
迎路遇到的村民也都很好相处。<br />
枣儿她们选的这个村子,住民都是从各处迁来的,这样拉克申他们融入进去会更快。<br />
这会儿知道他们到了,其他村民一个通知一个,陆续跑过来帮忙。<br />
相处没多久,一群人就打成了一片,热热闹闹的全是欢声笑语。<br />
看过屋子以后,拉克申一行人更是满意的不得了。<br />
他们分到了好几处带院的小屋,离得都不远,来回串门很方便。<br />
屋内基本的桌椅板凳都已备齐,灶炉也砌好,直接就能烧饭。剩下的家当就要靠自己的双手慢慢添置。<br />
此刻他们的生活才刚起步,就比起之前的山居生活好出无数倍。不夸张的说,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br />
搬来这里,简直就是有生之年做出的最棒的决定!<br />
住处没有问题了,接着就是生计。<br />
不过,对于这方面,拉克申他们在来时的路上已经做了初步的规划。<br />
一部分人打算去养殖场,一部分人要去田里做农活,还有少部分人想要去城里务工闯荡。<br />
既然有种地的想法,一行人放好东西,就跟着左邻右舍去田里看了看情况。<br />
如今秋收已经落下尾声,地里正在进行一些善后工作,不过村民还是给拉克申他们展示了一下新的收割机。<br />
“没想到收获改能这样轻松!”拉克申惊道。<br />
“是呀!虽然现在咱们村里的牛马都是农忙时跟县里借来的,但养殖场那边除了鸡鸭,也已经开始科学养牲畜了,到时说不定家家户户都能分到牛马用!”一个村民充满憧憬地说道。<br />
“太好了,等我们去了养殖场一定会好好干的!”<br />
本来,能搬来兴和已经是一件幸运的事,有这样好的生活环境,拉克申他们也不觉得种地养殖这些事很辛苦。<br />
但谁不愿意有更好用的农具呢?<br />
轻松不说还能提升许多效率,简直就是意外之喜。<br />
见过了村民,又去一趟福利铺,把这些日子上的种种新品挨个认识一遍。<br />
什么雨鞋雨衣,每样都像是神在上边落了法术般神奇。这会儿没有下雨,但拉克申他们也试穿了一下村民热情相借的雨衣。<br />
往身上浇了两瓢水,果然一点也没淋湿,真是令人大开眼界!<br />
试完东西就到吃饭的时候。<br />
拉克申带着家人们吃了一顿火锅,这可是他尝过的美食,回去的路上每日都在回味,来的路上时刻都在吹嘘。<br />
好在火锅对得起任何人的期待,拉克申的亲人们吃过,全都是赞不绝口。<br />
饭后,还有村民端来一份糖炒栗子。<br />
用架子夹开壳,品尝着香甜的板栗仁,一群人吃完,休息整顿了一阵,然后就迫不及待前往县城。<br />
为满足拉克申他们的好奇心,村民们特意凑出了一批自行车,又从周边村子借来了好多辆,打算载着他们进城去。<br />
这会儿已是傍晚,坐在自行车的后座兜风也是一件很舒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