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王熙凤闻言点了点史湘云的额头“你马上就要嫁人了,怎么还这么顽皮。”<br />
“我不想嫁人!”史湘云嘟着嘴说道。<br />
此话一出,屋子里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br />
王熙凤见状连忙笑着说道:“哪有姑娘家不嫁人的,我看你看见三妹妹穿上了嫁衣,你心里想着的是自己穿上嫁衣,要出嫁,舍不得亲人了吧。”<br />
史湘云可不傻,就是有些心直口快,有些时候话没过脑子就说了出去,事后才反应过来得罪了人。<br />
这一次也不例外,听了王熙凤的话也意识到了自己不该在这里说那话,连忙笑着说道:“二嫂子别笑话我了。”<br />
“放心,我今儿不笑话了,等再过段时间,你出嫁的时候我在笑话你。”王熙凤笑着说道,然后就越过史湘云,走向贾探春,关心询问。<br />
史湘云见屋子里众人的注意力又集中在了贾探春身上,这才吐了吐舌头,满脸的庆幸。<br />
她刚刚是有感而发,但却没有想要破坏贾探春婚礼的意思。<br />
她是真不想嫁人,一方面是因为见多了姑娘嫁人后,在夫家的身不由己。另外一方面,也是对自己夫婿有些不满。<br />
虽说吴斌并没有随他父亲去西南,而是留在京城孝顺祖母,并不需要跋山涉水嫁去西南那边,可……听说对方是一个五大三粗的武人。<br />
别看史湘云出身史家,史家也是武将勋贵之家,可这世道还是文质彬彬的如玉君子更讨人喜欢一些。<br />
再加上史湘云小时候又遇见了贾宝玉,贾宝玉可能什么都不行,但那张皮囊却是非常好看的,史湘云就难免有些……<br />
眼瞧着十月底自己就要嫁到吴家去,史湘云这会儿见到贾探春出嫁,怎么可能心里没电波动。<br />
只是贾宝玉已经去逝了,而这年头又讲究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br />
要说史鼐和史鼎也没亏待史湘云,吴家也是上上等人家,吴斌是嫡长子,而且自己本身也算是有出息的已经补上了三等侍卫。<br />
可以说,横向对比勋贵之家,吴斌完全能称得上抢手货。<br />
若不是史鼐和史鼎这辈子都补上了实职,其中史鼐更是有实权的肥缺之位,人家吴家也不会和史家结亲了。<br />
有出息的男儿,在什么时候都不缺亲事。<br />
王熙凤没有管史湘云的那些小姑娘的小心思,只是按照习俗,和贾探春说了些话。<br />
等到吉日的时候,贾探春被盖上了红盖头,然后被贾琏背着送上了花轿。<br />
接下来的事情,王熙凤就只能听下人转述了,而且即便是听下人转述,也得等之后,她还得先招待来荣国府的客人。<br />
等忙完,已经是晚上了,王熙凤听了几句后,就让人退下了。<br />
没什么特别的,和其他府上的迎亲相差无几。<br />
***<br />
等贾探春出嫁后,十月底史湘云也嫁入吴家。<br />
大家都觉得太上皇没几天可活了,因此能大婚的,都赶紧大婚了。<br />
一来是担心守孝,二来也是担心太上皇死后皇上玩清算,来个一朝天子一朝臣,结亲后多一门姻亲,说不一定就是关键时候的活路。<br />
谁都知道皇上自己当家做主后,肯定会对朝堂进行清洗。<br />
可清洗这事也是有说法的,有些皇帝就只清洗自己的政敌。而有些皇帝就借着这事放大清洗范围,不单单是自己的政敌,那些自己看不顺眼尸位素餐的官员,也会被清算。嗯,后面这种情况,因为打击面积太广而翻车的皇帝历史上也不少。<br />
在不确定皇上要清洗的范围的时候,多给自家找一条后路,并不是什么坏事。<br />
当然这是已经定下了婚事的人,而那些没定下婚事的人,此时此刻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好。<br />
万一自己家倒霉了,女儿尚未定婚,可就要跟着自己家一起倒霉,而如果女儿定婚了,那就是夫家的人,出嫁女是不会因为娘家的罪受到责罚的。<br />
因此许多心里有鬼的人家又想要给自己女儿定下婚姻,可别人也有顾虑呀!<br />
万一,万一给自己儿子女儿定下的人家,在之后皇上清洗的过程中,倒霉了,怎么办?<br />
悔婚?<br />
上层阶级悔婚,要付出的代价可是很大的。名声直接就被毁了一大半。<br />
虽然大家内心都很理解这种行为,可表面上却是要绝对鄙视这种落井下石的事。<br />
因为大家更喜欢看到的是雪中送炭的故事。<br />
那结亲?<br />
这不是成为皇上的眼中钉肉中刺吗?<br />
所以这段时间,京城婚姻市场可谓是一地鸡毛。<br />
这个时候贾家的人都庆幸,已经给贾惜春定好了婚事,就等着她出孝后就成亲。<br />
王熙凤坐在荣国府里吃瓜看戏,就在京城各家纷纷扰扰的情况下,时间过得飞快,又过了一年。<br />
第154章 入宫朝贺<br />
又是一年大年初一,王熙凤梳妆打扮后穿上一品诰命夫人的服饰,进宫朝贺。<br />
这不是王熙凤第一次进宫朝贺,但是却是第一次她自己一个人进宫朝贺,好在不是第一次,按部就班,一个人王熙凤也没出什么岔子。<br />
进了栖凤宫,王熙凤先走到皇后娘娘的宝座面前,跪下磕头行礼,得了皇后娘娘的应允后,才起身,由女官领着,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br />
抬头一看,就见对面左上方向坐着一个熟人,正是薛宝钗。
“我不想嫁人!”史湘云嘟着嘴说道。<br />
此话一出,屋子里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br />
王熙凤见状连忙笑着说道:“哪有姑娘家不嫁人的,我看你看见三妹妹穿上了嫁衣,你心里想着的是自己穿上嫁衣,要出嫁,舍不得亲人了吧。”<br />
史湘云可不傻,就是有些心直口快,有些时候话没过脑子就说了出去,事后才反应过来得罪了人。<br />
这一次也不例外,听了王熙凤的话也意识到了自己不该在这里说那话,连忙笑着说道:“二嫂子别笑话我了。”<br />
“放心,我今儿不笑话了,等再过段时间,你出嫁的时候我在笑话你。”王熙凤笑着说道,然后就越过史湘云,走向贾探春,关心询问。<br />
史湘云见屋子里众人的注意力又集中在了贾探春身上,这才吐了吐舌头,满脸的庆幸。<br />
她刚刚是有感而发,但却没有想要破坏贾探春婚礼的意思。<br />
她是真不想嫁人,一方面是因为见多了姑娘嫁人后,在夫家的身不由己。另外一方面,也是对自己夫婿有些不满。<br />
虽说吴斌并没有随他父亲去西南,而是留在京城孝顺祖母,并不需要跋山涉水嫁去西南那边,可……听说对方是一个五大三粗的武人。<br />
别看史湘云出身史家,史家也是武将勋贵之家,可这世道还是文质彬彬的如玉君子更讨人喜欢一些。<br />
再加上史湘云小时候又遇见了贾宝玉,贾宝玉可能什么都不行,但那张皮囊却是非常好看的,史湘云就难免有些……<br />
眼瞧着十月底自己就要嫁到吴家去,史湘云这会儿见到贾探春出嫁,怎么可能心里没电波动。<br />
只是贾宝玉已经去逝了,而这年头又讲究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br />
要说史鼐和史鼎也没亏待史湘云,吴家也是上上等人家,吴斌是嫡长子,而且自己本身也算是有出息的已经补上了三等侍卫。<br />
可以说,横向对比勋贵之家,吴斌完全能称得上抢手货。<br />
若不是史鼐和史鼎这辈子都补上了实职,其中史鼐更是有实权的肥缺之位,人家吴家也不会和史家结亲了。<br />
有出息的男儿,在什么时候都不缺亲事。<br />
王熙凤没有管史湘云的那些小姑娘的小心思,只是按照习俗,和贾探春说了些话。<br />
等到吉日的时候,贾探春被盖上了红盖头,然后被贾琏背着送上了花轿。<br />
接下来的事情,王熙凤就只能听下人转述了,而且即便是听下人转述,也得等之后,她还得先招待来荣国府的客人。<br />
等忙完,已经是晚上了,王熙凤听了几句后,就让人退下了。<br />
没什么特别的,和其他府上的迎亲相差无几。<br />
***<br />
等贾探春出嫁后,十月底史湘云也嫁入吴家。<br />
大家都觉得太上皇没几天可活了,因此能大婚的,都赶紧大婚了。<br />
一来是担心守孝,二来也是担心太上皇死后皇上玩清算,来个一朝天子一朝臣,结亲后多一门姻亲,说不一定就是关键时候的活路。<br />
谁都知道皇上自己当家做主后,肯定会对朝堂进行清洗。<br />
可清洗这事也是有说法的,有些皇帝就只清洗自己的政敌。而有些皇帝就借着这事放大清洗范围,不单单是自己的政敌,那些自己看不顺眼尸位素餐的官员,也会被清算。嗯,后面这种情况,因为打击面积太广而翻车的皇帝历史上也不少。<br />
在不确定皇上要清洗的范围的时候,多给自家找一条后路,并不是什么坏事。<br />
当然这是已经定下了婚事的人,而那些没定下婚事的人,此时此刻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好。<br />
万一自己家倒霉了,女儿尚未定婚,可就要跟着自己家一起倒霉,而如果女儿定婚了,那就是夫家的人,出嫁女是不会因为娘家的罪受到责罚的。<br />
因此许多心里有鬼的人家又想要给自己女儿定下婚姻,可别人也有顾虑呀!<br />
万一,万一给自己儿子女儿定下的人家,在之后皇上清洗的过程中,倒霉了,怎么办?<br />
悔婚?<br />
上层阶级悔婚,要付出的代价可是很大的。名声直接就被毁了一大半。<br />
虽然大家内心都很理解这种行为,可表面上却是要绝对鄙视这种落井下石的事。<br />
因为大家更喜欢看到的是雪中送炭的故事。<br />
那结亲?<br />
这不是成为皇上的眼中钉肉中刺吗?<br />
所以这段时间,京城婚姻市场可谓是一地鸡毛。<br />
这个时候贾家的人都庆幸,已经给贾惜春定好了婚事,就等着她出孝后就成亲。<br />
王熙凤坐在荣国府里吃瓜看戏,就在京城各家纷纷扰扰的情况下,时间过得飞快,又过了一年。<br />
第154章 入宫朝贺<br />
又是一年大年初一,王熙凤梳妆打扮后穿上一品诰命夫人的服饰,进宫朝贺。<br />
这不是王熙凤第一次进宫朝贺,但是却是第一次她自己一个人进宫朝贺,好在不是第一次,按部就班,一个人王熙凤也没出什么岔子。<br />
进了栖凤宫,王熙凤先走到皇后娘娘的宝座面前,跪下磕头行礼,得了皇后娘娘的应允后,才起身,由女官领着,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br />
抬头一看,就见对面左上方向坐着一个熟人,正是薛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