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不在意,一句话直击痛点啊。”<br />
秦玉逢回身靠近他,十指纤纤,轻轻地勾着他胸前的衣襟:“陛下已经同妾身有山陵之约,却仍旧将我禁足三月,这是因为您是天子。”<br />
“而身为天子,需要考虑的事情,远比一名丈夫要多。您心里头的顾虑,连太后那样善良的人都知道,都愿意替您做这个恶人。”<br />
“您说,臣妾应不应该承这份恩呢?”<br />
她字字句句,皆浸透着笑意。<br />
低柔婉转若情话,个中的含义却如利刃刺透胸膛,欲要将心肠都剖出来看个分明。<br />
皇帝如秦玉逢预料中那样脸色苍白,情绪激烈起伏。<br />
又蓦然出乎了她的预料。<br />
“你不该,也不会选择接受别人的这种好意,你根本没喝那碗药。”他笃定地说。<br />
秦玉逢一呆,难以自制地笑起来。<br />
“哎呀,一下子就被您发现了。”她伏在他怀里,在别人莫名其妙的注视中,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仿若是遇上了极为值得高兴的事情。<br />
皇帝动动嘴唇,有点想骂她,还是忍住了。<br />
秦玉逢解释道:“内务府新送来的熏香里有麝香,味道太重,臣妾用药把它浇熄了。您要是来得晚一些,臣妾就要把炉子里的东西打包送人了。”<br />
他脸色一变:“麝香?”<br />
蓬絮解释道:“调香的人下了大工夫,一般人闻不出来,但味道重到如此地步,便是最可疑的地方。”<br />
送来的人说听闻华妃娘娘最近喜欢精致复杂的玩意儿,所以特制了这款放了十几种昂贵香料的香献给她。<br />
无论秦玉逢喜不喜欢,以她这段时间的作风,必然会室内使用。<br />
麝香只伤孕妇,对没有怀孕的人来说影响不大。<br />
秦玉逢便如那人的愿,点了几次。<br />
皇帝声音发沉,透着寒意:“是谁干的?”<br />
他不好对太后做什么,这个人撞到他面前,他必然要对方付出远超预估的代价。<br />
“一个您想不到的人,妾身拿不到他的证据,便不说了。”<br />
秦玉逢撇开脸,招呼人将香炉里被浸湿的香粉打包,装进金丝楠木的锦盒里,送去张贵人那里。<br />
皇帝立刻不再追问。<br />
因为张贵人是怀王的人。<br />
怀王也确实有本事让任何人都找不到罪证。<br />
他转了话题,试图安慰她两句,让她不要将太后的行为太放在心上。<br />
秦玉逢答:“臣妾自然能领会太后娘娘的好意,只是将太后宫里的人赶回去了,让太后娘娘自己猜我有没有喝那碗药,您若是不想我因此与太后结仇,便什么都不要往外透露。”<br />
皇帝:“……”<br />
很担心亲娘的睡眠状况,但他选择闭嘴。他离开纤云宫后,若无其事地回到勤政殿继续工作。<br />
但有些事情,已经彻底发生了改变。<br />
蓬絮命人将东西送去张贵人那里,回来时看到自家主子心情很好地叫人把殿内的晃眼装饰都收起来。<br />
她换位思考了一番假如壁水在这里会做的事情。<br />
凑过去问:“主子如此大费周章,还招惹了太后,到底是什么用意?”<br />
秦玉逢笑而不语。<br />
这年头的人不懂什么叫做洗粉和虐粉,才会觉得她的行为古怪。<br />
困于宫中,又行跋扈之事,可使见不惯她的人远离她。<br />
而在这种情况下还会站在她身边的人,对她的容忍度和忠诚度都会大大提升,不免生出“她只有我了”的想法。<br />
最重要的是,这件事会使皇帝心中的天平倾斜向她,愿意为她牺牲,为她做出违背原则 的事情。<br />
那个看不惯她的怀王,不必她多说,就蹦跶不了多久。<br />
而太后,再也不能对她做什么了。<br />
这才叫一劳永逸。<br />
傍晚时分,皇帝被太后叫到宫里。<br />
母子两个相顾无言片刻,皇帝说:“儿子早已成人,前朝的事情应付的来,母后颐养天年便好,少操些心吧。”<br />
太后本就因为今天做的事情备受煎熬,闻言落寞地垂头:“给皇儿添麻烦了。”<br />
皇帝叹口气,安慰几句,没有什么效果。<br />
便不再多言。<br />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太后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没有问纤云宫的后续:“桂华,你说,华妃到底有没有喝那碗药?”<br />
“奴婢不知道,但有没有喝,对圣上来说,意义都不大。”<br />
就皇帝现在的样子,就是华妃生不出来,他也会从别的嫔妃甚至宗室里抱一个孩子给她。<br />
太后长叹:“是啊,没什么意义,倒坏了我们母子的情谊。”<br />
第64章<br />
秦玉逢被放出来的时候, 差不多是二月。<br />
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桃花都开始绽放了。<br />
正适合迎新妃入宫。<br />
因为是以“考察皇后人选”为由选入后宫的, 没有搞选秀的流程,人选由前朝商议。<br />
皇帝过目,太后审批。<br />
然后贤妃安排宫室。<br />
秉承着贵精不贵多的理念,这次得到大家一直认可的共有三位新妃。第一位是内阁首辅墨成的侄孙女墨染香。<br />
墨家是个半隐世的古老家族,京官里只有墨成这一位官员, 祖地那边有几位参与州郡事务的成员,主打的就是一个高风亮节,荣辱不惊。<br />
这位墨娘子据说七岁能诗, 十岁琴引百鸟,十三岁著《寒香谱》一册, 十五岁及笄那年, 容貌惊艳了无数人, 去墨府提亲的人从城头排到城尾, 剩下的男人是自觉不配不敢上门。<br />
正是因为太过优秀, 她年过十八还未定亲。<br />
如今中宫空悬, 她来得正是时候。<br />
皇帝对她表现出足够的重视, 初封便是妃位,赐号“昭”。<br />
比秦玉逢当初入宫的时候手笔还大方。<br />
倘若不知道墨染香于后位无缘的话。<br />
第二位是新任工部尚书文瑜的妹妹文紫蕊。<br />
文氏同厉氏相同, 都是在建国前的京城世家,不同的是, 文氏并没有离京避祸转为豪强的经历, 他们一直在京城。<br />
谁占京城给谁打工。<br />
文氏能在混乱期一直在京城混不是没有道理的。<br />
他们家的人特别能生, 而且还是保质保量的那种,即使折损在争斗中, 也还有能拉出来撑门面的。<br />
这家人因此很喜欢广撒网,夺嫡的时候文氏本身保持中立,却将族中三位优秀的子弟送给当时最热门的三位皇子当幕僚。<br />
那三位皇子中目前唯一活着的就是怀王。<br />
而怀王的正妃,便是姓文。<br />
文氏因为立场问题很少有人身居高位,但中流砥柱里总有他们的身影。<br />
文瑜当上工部尚书属于捡漏。<br />
但并不妨碍文氏推他上台与其他世家竞争,也不妨碍文氏推他妹妹入宫去争夺皇后之位。<br />
文紫蕊的履历不及墨染香厉害,但也十分漂亮,算是京城淑女的典范。<br />
封的是文昭媛。<br />
第三位是厉氏的淑女,名为厉新筠。<br />
是秦玉逢堂嫂厉惠娘三叔的女儿,也就是太仆寺卿厉居的堂侄女。<br />
厉新筠的履历跟前面两位相比逊色许多,唯一值得称赞是“持家有度”,帮她父亲打理了一部分厉氏的产业,赚了不少钱。<br />
很显然是来凑数的。<br />
她被封为修容,封号颖。<br />
九嫔几乎满了。<br />
或许皇帝也意识到这点,在新妃入宫前还做了一件事。<br />
他把贤妃封作贵妃,把瑾修仪封作德妃。<br />
贵淑德贤,现在前三个都被占了。再往上就只有位同副后的皇贵妃和皇后,要想到达那个位置,难度不是一星半点。<br />
大家对皇帝的这个决定感到非常茫然。<br />
纷纷在心中思考:那华妃怎么办?皇上是要立华妃当皇贵妃吗?要立的话,为什么不现在立呢?<br />
皇帝瞥了一眼内阁晃动的人影,将新写的封后圣旨塞进匣子里,上锁,收起匣子,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br />
他站起来说:“摆驾纤云宫。”<br />
心情不好,不上班了,去看看媳妇。<br />
秦玉逢正在试春衣。
秦玉逢回身靠近他,十指纤纤,轻轻地勾着他胸前的衣襟:“陛下已经同妾身有山陵之约,却仍旧将我禁足三月,这是因为您是天子。”<br />
“而身为天子,需要考虑的事情,远比一名丈夫要多。您心里头的顾虑,连太后那样善良的人都知道,都愿意替您做这个恶人。”<br />
“您说,臣妾应不应该承这份恩呢?”<br />
她字字句句,皆浸透着笑意。<br />
低柔婉转若情话,个中的含义却如利刃刺透胸膛,欲要将心肠都剖出来看个分明。<br />
皇帝如秦玉逢预料中那样脸色苍白,情绪激烈起伏。<br />
又蓦然出乎了她的预料。<br />
“你不该,也不会选择接受别人的这种好意,你根本没喝那碗药。”他笃定地说。<br />
秦玉逢一呆,难以自制地笑起来。<br />
“哎呀,一下子就被您发现了。”她伏在他怀里,在别人莫名其妙的注视中,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仿若是遇上了极为值得高兴的事情。<br />
皇帝动动嘴唇,有点想骂她,还是忍住了。<br />
秦玉逢解释道:“内务府新送来的熏香里有麝香,味道太重,臣妾用药把它浇熄了。您要是来得晚一些,臣妾就要把炉子里的东西打包送人了。”<br />
他脸色一变:“麝香?”<br />
蓬絮解释道:“调香的人下了大工夫,一般人闻不出来,但味道重到如此地步,便是最可疑的地方。”<br />
送来的人说听闻华妃娘娘最近喜欢精致复杂的玩意儿,所以特制了这款放了十几种昂贵香料的香献给她。<br />
无论秦玉逢喜不喜欢,以她这段时间的作风,必然会室内使用。<br />
麝香只伤孕妇,对没有怀孕的人来说影响不大。<br />
秦玉逢便如那人的愿,点了几次。<br />
皇帝声音发沉,透着寒意:“是谁干的?”<br />
他不好对太后做什么,这个人撞到他面前,他必然要对方付出远超预估的代价。<br />
“一个您想不到的人,妾身拿不到他的证据,便不说了。”<br />
秦玉逢撇开脸,招呼人将香炉里被浸湿的香粉打包,装进金丝楠木的锦盒里,送去张贵人那里。<br />
皇帝立刻不再追问。<br />
因为张贵人是怀王的人。<br />
怀王也确实有本事让任何人都找不到罪证。<br />
他转了话题,试图安慰她两句,让她不要将太后的行为太放在心上。<br />
秦玉逢答:“臣妾自然能领会太后娘娘的好意,只是将太后宫里的人赶回去了,让太后娘娘自己猜我有没有喝那碗药,您若是不想我因此与太后结仇,便什么都不要往外透露。”<br />
皇帝:“……”<br />
很担心亲娘的睡眠状况,但他选择闭嘴。他离开纤云宫后,若无其事地回到勤政殿继续工作。<br />
但有些事情,已经彻底发生了改变。<br />
蓬絮命人将东西送去张贵人那里,回来时看到自家主子心情很好地叫人把殿内的晃眼装饰都收起来。<br />
她换位思考了一番假如壁水在这里会做的事情。<br />
凑过去问:“主子如此大费周章,还招惹了太后,到底是什么用意?”<br />
秦玉逢笑而不语。<br />
这年头的人不懂什么叫做洗粉和虐粉,才会觉得她的行为古怪。<br />
困于宫中,又行跋扈之事,可使见不惯她的人远离她。<br />
而在这种情况下还会站在她身边的人,对她的容忍度和忠诚度都会大大提升,不免生出“她只有我了”的想法。<br />
最重要的是,这件事会使皇帝心中的天平倾斜向她,愿意为她牺牲,为她做出违背原则 的事情。<br />
那个看不惯她的怀王,不必她多说,就蹦跶不了多久。<br />
而太后,再也不能对她做什么了。<br />
这才叫一劳永逸。<br />
傍晚时分,皇帝被太后叫到宫里。<br />
母子两个相顾无言片刻,皇帝说:“儿子早已成人,前朝的事情应付的来,母后颐养天年便好,少操些心吧。”<br />
太后本就因为今天做的事情备受煎熬,闻言落寞地垂头:“给皇儿添麻烦了。”<br />
皇帝叹口气,安慰几句,没有什么效果。<br />
便不再多言。<br />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太后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没有问纤云宫的后续:“桂华,你说,华妃到底有没有喝那碗药?”<br />
“奴婢不知道,但有没有喝,对圣上来说,意义都不大。”<br />
就皇帝现在的样子,就是华妃生不出来,他也会从别的嫔妃甚至宗室里抱一个孩子给她。<br />
太后长叹:“是啊,没什么意义,倒坏了我们母子的情谊。”<br />
第64章<br />
秦玉逢被放出来的时候, 差不多是二月。<br />
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桃花都开始绽放了。<br />
正适合迎新妃入宫。<br />
因为是以“考察皇后人选”为由选入后宫的, 没有搞选秀的流程,人选由前朝商议。<br />
皇帝过目,太后审批。<br />
然后贤妃安排宫室。<br />
秉承着贵精不贵多的理念,这次得到大家一直认可的共有三位新妃。第一位是内阁首辅墨成的侄孙女墨染香。<br />
墨家是个半隐世的古老家族,京官里只有墨成这一位官员, 祖地那边有几位参与州郡事务的成员,主打的就是一个高风亮节,荣辱不惊。<br />
这位墨娘子据说七岁能诗, 十岁琴引百鸟,十三岁著《寒香谱》一册, 十五岁及笄那年, 容貌惊艳了无数人, 去墨府提亲的人从城头排到城尾, 剩下的男人是自觉不配不敢上门。<br />
正是因为太过优秀, 她年过十八还未定亲。<br />
如今中宫空悬, 她来得正是时候。<br />
皇帝对她表现出足够的重视, 初封便是妃位,赐号“昭”。<br />
比秦玉逢当初入宫的时候手笔还大方。<br />
倘若不知道墨染香于后位无缘的话。<br />
第二位是新任工部尚书文瑜的妹妹文紫蕊。<br />
文氏同厉氏相同, 都是在建国前的京城世家,不同的是, 文氏并没有离京避祸转为豪强的经历, 他们一直在京城。<br />
谁占京城给谁打工。<br />
文氏能在混乱期一直在京城混不是没有道理的。<br />
他们家的人特别能生, 而且还是保质保量的那种,即使折损在争斗中, 也还有能拉出来撑门面的。<br />
这家人因此很喜欢广撒网,夺嫡的时候文氏本身保持中立,却将族中三位优秀的子弟送给当时最热门的三位皇子当幕僚。<br />
那三位皇子中目前唯一活着的就是怀王。<br />
而怀王的正妃,便是姓文。<br />
文氏因为立场问题很少有人身居高位,但中流砥柱里总有他们的身影。<br />
文瑜当上工部尚书属于捡漏。<br />
但并不妨碍文氏推他上台与其他世家竞争,也不妨碍文氏推他妹妹入宫去争夺皇后之位。<br />
文紫蕊的履历不及墨染香厉害,但也十分漂亮,算是京城淑女的典范。<br />
封的是文昭媛。<br />
第三位是厉氏的淑女,名为厉新筠。<br />
是秦玉逢堂嫂厉惠娘三叔的女儿,也就是太仆寺卿厉居的堂侄女。<br />
厉新筠的履历跟前面两位相比逊色许多,唯一值得称赞是“持家有度”,帮她父亲打理了一部分厉氏的产业,赚了不少钱。<br />
很显然是来凑数的。<br />
她被封为修容,封号颖。<br />
九嫔几乎满了。<br />
或许皇帝也意识到这点,在新妃入宫前还做了一件事。<br />
他把贤妃封作贵妃,把瑾修仪封作德妃。<br />
贵淑德贤,现在前三个都被占了。再往上就只有位同副后的皇贵妃和皇后,要想到达那个位置,难度不是一星半点。<br />
大家对皇帝的这个决定感到非常茫然。<br />
纷纷在心中思考:那华妃怎么办?皇上是要立华妃当皇贵妃吗?要立的话,为什么不现在立呢?<br />
皇帝瞥了一眼内阁晃动的人影,将新写的封后圣旨塞进匣子里,上锁,收起匣子,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br />
他站起来说:“摆驾纤云宫。”<br />
心情不好,不上班了,去看看媳妇。<br />
秦玉逢正在试春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