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玉婉有好些日子没回娘家,这一次,最小的孩子也长大了不少,她这回便都带回娘家让沈氏多瞧瞧。<br />
温叶是最后一个离开正院,牵着蹦蹦跳跳的徐玉宣一起。<br />
温玉婉望着她潇洒丰盈的背影,同沈氏感慨道:“难怪我婆婆总说,四妹走了大运。”<br />
沈氏抿了口茶道:“也是她自己会经营。”<br />
这一点温玉婉倒赞同,只不过自家婆婆说的话,她又不可能去真反驳。<br />
“对了。”温玉婉忽然想起一事,问道,“我听说母亲之前和四妹一起去京郊泡了温泉?”<br />
沈氏瞥了自己女儿一眼道:“又是你婆婆说的?”<br />
温玉婉笑了笑,“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母亲。”<br />
沈氏道:“是去了一回,还带了小五一起。”<br />
温玉婉道:“我名下也有温泉庄子,母亲若再想泡温泉,随时写信给我。”<br />
不过在这之前,她得先带婆婆去一趟。<br />
沈氏闻言,慈爱的目光看向她道:“你还有几个孩子要照顾,就别操劳我这儿了,省得你婆婆多想。”<br />
女子想要在婆家过得好,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br />
温玉婉能有今日,还是沈氏当初想的法子。<br />
从温玉婉嫁人的那天起,在永诚伯夫人的视线范围内,温玉婉就不能和沈氏亲近超过她。<br />
永诚伯夫人是个爱面子的人,她疼爱温玉婉是真,然而在她心里,肯定是希望儿媳事事以婆家为先。<br />
沈氏并不觉得这个办法有什么不好,她只希望女儿能够在婆家一切顺遂。<br />
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女儿什么心思,沈氏怎么会猜不出来,“只要你在伯爵府一切都好,我们母女少见几面也没关系。”<br />
温玉婉默了默,抬眸道:“那都听母亲您的。”<br />
沈氏像小时候一样抬手抚了抚她发间说:“你四妹说了,日后我若想泡温泉,尽管麻烦她。”<br />
温玉婉闻言,没忍住笑了,她虽对家里的妹妹们了解不多,但也依稀记得温叶是几个妹妹里最懒散怕麻烦的那个。<br />
恐怕是和原话有些出入,不过难得见母亲同自己开玩笑,温玉婉觉得还挺新鲜。<br />
*<br />
另一边,温叶中途将徐玉宣交给徐月嘉后,就带着婢女们过来了溪翠院。<br />
常姨娘早早便等着了,温叶不带徐玉宣,是有正事要和常姨娘说。<br />
到了溪翠院正堂,温叶找了个借口让小妹先回自己屋里。<br />
一刻钟后,当常姨娘得知温叶不打算要孩子后,傻眼了。<br />
温叶预料过很有可能会出现的场面,也提前做了准备,她丝毫不慌道:“姨娘,这件事我是认真的,你不用劝我。”<br />
眸光中透着浓浓的坚定。<br />
常姨娘愣了许久,才涩哑开口:“是不是当初我生你小妹时,把你给吓着了?”温叶摇头:“姨娘想哪去了,我的性子你还不清楚,我不愿生是因为怕怀孕的辛苦,怕生孩子的疼,还有怕死。”<br />
常姨娘听到最后那个‘死’字,当即‘呸’道:“大过年的,提它作甚。”<br />
温叶:“那姨娘还会劝我生吗?”<br />
常姨娘静默了许久,深深叹了口气道:“也罢,你不愿生,姨娘还能逼你不成?”<br />
温叶顿了顿,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场面,她预想的‘歇斯底里’一点发生的征兆都没有。<br />
除去眼底下意识流露的失望和遗憾,常姨娘还算平静。<br />
常姨娘见大女儿一直盯着自己研究,一时气笑,“怎么?怕姨娘反悔啊?”<br />
温叶:“我以为姨娘会再劝我几句。”<br />
常姨娘却看着她道:“你就是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姨娘知道怀孕的辛苦。”<br />
虽然她至今仍不懂且无法理解大女儿脑子里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但她更不想亲手将女儿推进危险当中。<br />
她自知不是聪慧之人,很多事想不太深。<br />
可她也明白一个道理,有些事强求不来。<br />
既然大女儿在国公府没有孩子也能过得好,那何必再逼她去做她不愿做的事呢。<br />
思及此,常姨娘还有是有些遗憾:“只可惜我给你将来的孩子攒的那些布料了。”<br />
温叶笑了笑道:“那些布料就留给小妹做衣裳吧,国公夫人对我很好,女儿如今的库房里,好的料子堆到都穿不完。”<br />
常姨娘却言:“我心里有数。”<br />
......<br />
从溪翠院离开后,走到半路温叶才想起来忘将小妹的生辰礼提前给到,她赶紧折回去。<br />
溪翠院内,常姨娘正同小女儿商量道:“日后姨娘攒的银子有一半还是要留给你四姐,你别因此同你四姐生分。”<br />
温然不觉得这有什么,她道:“四姐是有难处吗?我那还有不少呢,姨娘都拿去便是。”<br />
先前她得到的赏赐,才花了一小部分,还剩许多呢。<br />
常姨娘欣慰地笑了笑道:“你的你自己收好,你四姐那份,姨娘慢慢攒着,够了。”<br />
温然想了想道:“父亲明日说要询问我功课,我争取表现好,父亲一高兴,肯定会掏银子给我。”<br />
自从进宫后,父亲这边的进项就少了许多,看来是该重新捡起来了。<br />
温叶站在廊下,一时间百感交集。<br />
第93章 小田螺<br />
她没有进去搅扰。<br />
世事难两全, 如果这样能让她们安心些,也好。<br />
温叶在屋外站了一会儿,等屋内的母女俩商量完毕后才跨步进去。<br />
常姨娘在和温然商量此事前, 便让院里的其他人离远远的。见温叶突然毫无声响地折回来, 常姨娘还小惊了一下问道:“落东西了?”<br />
“是落了一样。”温叶语气寻常地将手中的盒子递过去,“给小妹的。”<br />
常姨娘看到是一个不小的盒子后,就道:“这得花多少银子?”<br />
温叶将盒子放下道:“没花多少。”<br />
常姨娘一脸不信。<br />
温然亦是,她道:“四姐, 你去年送我的七只小金猴都还在呢,我和姨娘不缺银子花的。”<br />
就算哪一日缺了, 只要她用功读书, 总会赚到的。<br />
毕竟书不能白读。<br />
温叶和常姨娘并不知晓,温然已经找到了一条谋生之道。<br />
温叶只好解释:“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 就是我自个儿做的一些吃食和小玩意儿, 不值几个钱。”<br />
做了多年母女和姐妹,温叶怎么会不了解眼前俩人呢。<br />
若是年年送她们贵重的礼物, 只会加重她们的难安,去岁一出手就十分阔气的行为, 除了想要让她们过得更好外, 还有一点就是想让她们知道自己在国公府一切都好。<br />
“吃食?”温然心动道, “都有什么啊?”<br />
虽说温叶在嫁人前留下了食谱,温然想吃常姨娘也会吩咐小厨房给她做,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和与温叶在时,一起吃的味道不同。<br />
“你尝尝就知道了。”温叶都是按照俩人的口味做的。<br />
冬日里吃食不容易坏,拿去让小厨房热一热, 味道仍然很正。<br />
温叶又在溪翠院待了一会儿,陪着常姨娘和温然吃了几块点心后, 才真正离开。<br />
*<br />
今年有温叶的提前准备。<br />
各种花样的食补,还有不知从哪搜罗来的逗人发笑的故事。<br />
陆氏虽忙,但身心上的疲惫感没有过往那般重了。<br />
每每应酬完后,剩下的不再只有累,还有一丝对‘她今晚又会搞出什么名堂’的期待。<br />
一眨眼,便到了正月十六。<br />
最忙的日子已经过去,今儿是陆氏最后一顿食补,不知是不是有些补过了头,陆氏发觉近来穿衣时,腰身都稍紧了些。<br />
大晋朝正月十六复印开朝,徐国公和徐月嘉都上朝去了。<br />
徐景容也在昨日午后与徐姑母的次子结伴回书院。<br />
申廷轩更是早在初六后便搬回了去岁大姑母上京时买下的宅院。<br />
所以今日膳桌上就四个人。<br />
陆氏瞥了一眼埋头喝汤的小儿子,语气透着新奇:“以往也没见你这般爱喝素汤。”<br />
徐景林抬起头道:“这个汤喝起来有肉味。”陆氏闻言,低头尝了尝,还真是。<br />
她看向温叶道:“不若下回家宴上的菜单交由你来负责?”<br />
温叶忙摇头拒绝:“嫂嫂,术业有专攻,我这点小折腾哪能撑得起家宴这种场合。”<br />
“再说了,这些食补都是我为嫂嫂量身定做的,嫂嫂舍得让它们去‘服务’外人?”<br />
陆氏颇无语:“……你啊你,说话真是越来越没规矩。”<br />
“不着调。”语气带着纵容。<br />
虽然陆氏嘴上这么训责,但到底没再提家宴菜单的事。
温叶是最后一个离开正院,牵着蹦蹦跳跳的徐玉宣一起。<br />
温玉婉望着她潇洒丰盈的背影,同沈氏感慨道:“难怪我婆婆总说,四妹走了大运。”<br />
沈氏抿了口茶道:“也是她自己会经营。”<br />
这一点温玉婉倒赞同,只不过自家婆婆说的话,她又不可能去真反驳。<br />
“对了。”温玉婉忽然想起一事,问道,“我听说母亲之前和四妹一起去京郊泡了温泉?”<br />
沈氏瞥了自己女儿一眼道:“又是你婆婆说的?”<br />
温玉婉笑了笑,“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母亲。”<br />
沈氏道:“是去了一回,还带了小五一起。”<br />
温玉婉道:“我名下也有温泉庄子,母亲若再想泡温泉,随时写信给我。”<br />
不过在这之前,她得先带婆婆去一趟。<br />
沈氏闻言,慈爱的目光看向她道:“你还有几个孩子要照顾,就别操劳我这儿了,省得你婆婆多想。”<br />
女子想要在婆家过得好,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br />
温玉婉能有今日,还是沈氏当初想的法子。<br />
从温玉婉嫁人的那天起,在永诚伯夫人的视线范围内,温玉婉就不能和沈氏亲近超过她。<br />
永诚伯夫人是个爱面子的人,她疼爱温玉婉是真,然而在她心里,肯定是希望儿媳事事以婆家为先。<br />
沈氏并不觉得这个办法有什么不好,她只希望女儿能够在婆家一切顺遂。<br />
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女儿什么心思,沈氏怎么会猜不出来,“只要你在伯爵府一切都好,我们母女少见几面也没关系。”<br />
温玉婉默了默,抬眸道:“那都听母亲您的。”<br />
沈氏像小时候一样抬手抚了抚她发间说:“你四妹说了,日后我若想泡温泉,尽管麻烦她。”<br />
温玉婉闻言,没忍住笑了,她虽对家里的妹妹们了解不多,但也依稀记得温叶是几个妹妹里最懒散怕麻烦的那个。<br />
恐怕是和原话有些出入,不过难得见母亲同自己开玩笑,温玉婉觉得还挺新鲜。<br />
*<br />
另一边,温叶中途将徐玉宣交给徐月嘉后,就带着婢女们过来了溪翠院。<br />
常姨娘早早便等着了,温叶不带徐玉宣,是有正事要和常姨娘说。<br />
到了溪翠院正堂,温叶找了个借口让小妹先回自己屋里。<br />
一刻钟后,当常姨娘得知温叶不打算要孩子后,傻眼了。<br />
温叶预料过很有可能会出现的场面,也提前做了准备,她丝毫不慌道:“姨娘,这件事我是认真的,你不用劝我。”<br />
眸光中透着浓浓的坚定。<br />
常姨娘愣了许久,才涩哑开口:“是不是当初我生你小妹时,把你给吓着了?”温叶摇头:“姨娘想哪去了,我的性子你还不清楚,我不愿生是因为怕怀孕的辛苦,怕生孩子的疼,还有怕死。”<br />
常姨娘听到最后那个‘死’字,当即‘呸’道:“大过年的,提它作甚。”<br />
温叶:“那姨娘还会劝我生吗?”<br />
常姨娘静默了许久,深深叹了口气道:“也罢,你不愿生,姨娘还能逼你不成?”<br />
温叶顿了顿,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场面,她预想的‘歇斯底里’一点发生的征兆都没有。<br />
除去眼底下意识流露的失望和遗憾,常姨娘还算平静。<br />
常姨娘见大女儿一直盯着自己研究,一时气笑,“怎么?怕姨娘反悔啊?”<br />
温叶:“我以为姨娘会再劝我几句。”<br />
常姨娘却看着她道:“你就是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姨娘知道怀孕的辛苦。”<br />
虽然她至今仍不懂且无法理解大女儿脑子里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但她更不想亲手将女儿推进危险当中。<br />
她自知不是聪慧之人,很多事想不太深。<br />
可她也明白一个道理,有些事强求不来。<br />
既然大女儿在国公府没有孩子也能过得好,那何必再逼她去做她不愿做的事呢。<br />
思及此,常姨娘还有是有些遗憾:“只可惜我给你将来的孩子攒的那些布料了。”<br />
温叶笑了笑道:“那些布料就留给小妹做衣裳吧,国公夫人对我很好,女儿如今的库房里,好的料子堆到都穿不完。”<br />
常姨娘却言:“我心里有数。”<br />
......<br />
从溪翠院离开后,走到半路温叶才想起来忘将小妹的生辰礼提前给到,她赶紧折回去。<br />
溪翠院内,常姨娘正同小女儿商量道:“日后姨娘攒的银子有一半还是要留给你四姐,你别因此同你四姐生分。”<br />
温然不觉得这有什么,她道:“四姐是有难处吗?我那还有不少呢,姨娘都拿去便是。”<br />
先前她得到的赏赐,才花了一小部分,还剩许多呢。<br />
常姨娘欣慰地笑了笑道:“你的你自己收好,你四姐那份,姨娘慢慢攒着,够了。”<br />
温然想了想道:“父亲明日说要询问我功课,我争取表现好,父亲一高兴,肯定会掏银子给我。”<br />
自从进宫后,父亲这边的进项就少了许多,看来是该重新捡起来了。<br />
温叶站在廊下,一时间百感交集。<br />
第93章 小田螺<br />
她没有进去搅扰。<br />
世事难两全, 如果这样能让她们安心些,也好。<br />
温叶在屋外站了一会儿,等屋内的母女俩商量完毕后才跨步进去。<br />
常姨娘在和温然商量此事前, 便让院里的其他人离远远的。见温叶突然毫无声响地折回来, 常姨娘还小惊了一下问道:“落东西了?”<br />
“是落了一样。”温叶语气寻常地将手中的盒子递过去,“给小妹的。”<br />
常姨娘看到是一个不小的盒子后,就道:“这得花多少银子?”<br />
温叶将盒子放下道:“没花多少。”<br />
常姨娘一脸不信。<br />
温然亦是,她道:“四姐, 你去年送我的七只小金猴都还在呢,我和姨娘不缺银子花的。”<br />
就算哪一日缺了, 只要她用功读书, 总会赚到的。<br />
毕竟书不能白读。<br />
温叶和常姨娘并不知晓,温然已经找到了一条谋生之道。<br />
温叶只好解释:“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 就是我自个儿做的一些吃食和小玩意儿, 不值几个钱。”<br />
做了多年母女和姐妹,温叶怎么会不了解眼前俩人呢。<br />
若是年年送她们贵重的礼物, 只会加重她们的难安,去岁一出手就十分阔气的行为, 除了想要让她们过得更好外, 还有一点就是想让她们知道自己在国公府一切都好。<br />
“吃食?”温然心动道, “都有什么啊?”<br />
虽说温叶在嫁人前留下了食谱,温然想吃常姨娘也会吩咐小厨房给她做,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和与温叶在时,一起吃的味道不同。<br />
“你尝尝就知道了。”温叶都是按照俩人的口味做的。<br />
冬日里吃食不容易坏,拿去让小厨房热一热, 味道仍然很正。<br />
温叶又在溪翠院待了一会儿,陪着常姨娘和温然吃了几块点心后, 才真正离开。<br />
*<br />
今年有温叶的提前准备。<br />
各种花样的食补,还有不知从哪搜罗来的逗人发笑的故事。<br />
陆氏虽忙,但身心上的疲惫感没有过往那般重了。<br />
每每应酬完后,剩下的不再只有累,还有一丝对‘她今晚又会搞出什么名堂’的期待。<br />
一眨眼,便到了正月十六。<br />
最忙的日子已经过去,今儿是陆氏最后一顿食补,不知是不是有些补过了头,陆氏发觉近来穿衣时,腰身都稍紧了些。<br />
大晋朝正月十六复印开朝,徐国公和徐月嘉都上朝去了。<br />
徐景容也在昨日午后与徐姑母的次子结伴回书院。<br />
申廷轩更是早在初六后便搬回了去岁大姑母上京时买下的宅院。<br />
所以今日膳桌上就四个人。<br />
陆氏瞥了一眼埋头喝汤的小儿子,语气透着新奇:“以往也没见你这般爱喝素汤。”<br />
徐景林抬起头道:“这个汤喝起来有肉味。”陆氏闻言,低头尝了尝,还真是。<br />
她看向温叶道:“不若下回家宴上的菜单交由你来负责?”<br />
温叶忙摇头拒绝:“嫂嫂,术业有专攻,我这点小折腾哪能撑得起家宴这种场合。”<br />
“再说了,这些食补都是我为嫂嫂量身定做的,嫂嫂舍得让它们去‘服务’外人?”<br />
陆氏颇无语:“……你啊你,说话真是越来越没规矩。”<br />
“不着调。”语气带着纵容。<br />
虽然陆氏嘴上这么训责,但到底没再提家宴菜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