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qingshuge.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农村里修宗祠常见,修学堂不常见。<br />
哪怕有人修,也是那些富户开私塾让自家孩子念书。<br />
镇里学堂也是家庭富裕点的,才能供养孩子上学。<br />
可现在徐家村就有一个学堂,还是男孩女孩全部都要学习,实在太少见了。<br />
让章县令更感觉惊讶的是,此时学堂中已经挤满学生。<br />
今天县令要来视察工作,机会难得,对于在现代已经深谙其道的江枝来说,自然要做点有意义的事。<br />
可细雨绵绵,徐家村这些村民没办法弄点腰鼓队表演什么的,也没办法弄小学生献花,但请县令讲话题词是有的。<br />
只是江枝心疼孩子们在雨里等待,早就安排到教室里候着了。<br />
章县令对此并不知情,才一迈步进入房间,田小泉,夏元,石猴子带着大大小小所有孩子行礼:<br />
“问县尊好!”<br />
“问县尊好!”<br />
孩子们穿着家里最整洁的衣服,每个人手拿石板,脚边一个小竹凳,分高矮站成行,此时行礼也是有模有样、规规矩矩。<br />
章县令看见满满当当二十个孩子,顿时吃了一惊:“这是在干什么?”<br />
夏秀才也在其中,上前行礼道:“徐家村尊师重教,现在新学堂建成,想请县令大人替孩子们上第一节 课。”<br />
徐家村的学堂新建,夏秀才已经上过几天早晚课,可县令来了,这第一课的头衔自然要让出来。<br />
江枝也道:“章县令,这来得早不如来得巧。<br />
徐家村新建学堂,新教室,新学生,新年第一讲,若能得县令大人开课,孩子们也能像县令大人这样才华横溢,为民造福。”<br />
“哎呀,原来如此!”章县令顿时哈哈大笑。<br />
他今天前来徐家村没有穿官服,也没有惊扰张军头宋亭长他们,只带了一个书吏两个随从,看上去就仿佛一个游山玩水的读书人。<br />
撇下繁重公务,能在新建的学堂里,给新学生上新学期第一讲,这对章县令这样的读书人来说也是愉悦之事。<br />
尤其是此时面对这些眼睛亮晶晶,眼神满是崇拜的孩子们。<br />
“好,既然如此,本官……本夫子就给大家讲上一次!”<br />
“哗!”孩子们激动得纷纷鼓掌,又在夏秀才和江枝的示意下赶紧成排列坐下。<br />
妮妮左边坐着彩霞,右边是磊哥,这三个孩子也要跟着上学了。<br />
只是彩霞才两岁多,跟着来也是混着玩的。<br />
此时三个人眼睛都不够用,看着那些大孩子怎么做就赶紧跟着做。<br />
章县令站在白漆板前,手握大号毛笔,吸墨在板上写下六字:礼、乐、射、御、书、数。<br />
“今日本夫子不讲论语十二章,也不提歌赋诗词,只说君子六艺。<br />
所谓“君子六艺”,是男子必须掌握的六种技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br />
而“女子八雅”是女子必须掌握的八种技能,包括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说到这,章县令对坐在下面的男孩女孩道:“今天你们既然不分男女坐在学堂,那君子六艺就是每个人必须做的。”<br />
君子六艺江枝也知道,但懂的不多,此时正好蹭课。<br />
章县令见下面这些孩子家里都是农家人,自然不求人人科举中第,只希望能懂六艺。<br />
普通人能懂六艺就已经是凤毛麟角。<br />
此时江枝肃然起敬,才知道这简单六字的内容。<br />
要想达到六艺标准,真不能用“文弱书生”来形容读书人。<br />
所谓礼:包括各种礼节、仪式等(即今德育),要求懂各种礼貌用语,各种仪式的礼仪规则。<br />
这礼就多了,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每条都需要学。<br />
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尊重他人,遵循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br />
乐:音乐,不仅包括音乐技能的培养,更注重音乐对人的道德和情感的影响,要求学得其中一个乐器陶冶情操。<br />
江枝想起夏秀才他们这些读书人,不是会弹古琴,就是会笛箫。<br />
吟哦之时摇头晃脑赋有音律,比自己唱的“人生短短急个球”好听多了。<br />
至于乐器,现代大学毕业的江枝只有“退堂鼓”敲得好。<br />
还有射:表面上是射箭技术,实际需要锻炼体格,参加各种体育活动。<br />
就好像李白能仗剑走天涯。<br />
孔子佩剑(德)后背弓箭(礼),身边带着七十二弟子,告诉大家要以德服人,以礼待人。<br />
御:驾驭马车的技术,在现代就是大学生要考驾照。<br />
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br />
数:算数,即理数、气数,古代有九数之说。<br />
东汉的郑玄在他的《周礼注疏·地官司徒·保氏》中引郑司农所言:“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今有重差、夕桀、勾股也。”<br />
东汉就有勾股定理,再想想秦始皇时就有的“九九歌”,江枝庆幸自己没有得意洋洋说教人乘法表,那真是打脸。<br />
今人的一切都是在古人传下来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光是一个古代版奥数“鸡兔同笼”就要算翻一堆人。<br />
江枝彻底叹服于先人的聪明才智,也为徐家村孩子们的幸运高兴。<br />
比起自己那几句学会识字算账,这才是合格的古代版教育。<br />
谁再说古人死读书,江枝就跟谁急,一个书生真能懂这么多知识,随便比一个985大学生拿得出手。<br />
章县令说完六艺又是八雅,洋洋洒洒一讲就是一个多时辰。<br />
田桃、夏元,田小泉等大孩子听得热血沸腾。<br />
他们也知道科举当官很难考,此时听到君子六艺,感觉比听夏秀才的课还有趣,能学的东西太多了。<br />
几个年纪小的孩子第一次听这么久的课,听又听不懂,学又学不会,教室里暖烘烘的,靠在一起已经睡着了。<br />
磊哥都快急哭了,拉拉彩霞又拉拉妮妮,让两人别睡。也有几个大孩子在懵懵懂懂的抠脚扯衣服,完全听不进去,比如徐根有家的徐强,林家的林小虎。<br />
也有孩子很激动,马关家的两个儿子就在不停炫耀他们的拳脚功夫,那是每天练出来的。<br />
以后自己不再是莽夫,那叫君子六艺中的“射”。<br />
第465章 琐事<br />
章县令难得当了一回小学老师,心情愉快。<br />
趁着这份欢喜,江枝拿出早就准备好了的笔墨纸砚,请他给徐家村小学堂写一个校名。<br />
章县令欣然同意,他已经知道这处学堂的学生不交束脩,能免费入学。<br />
而且村里尊师重教,对夏秀才也是礼遇有加,这份恩泽应该流传下来。<br />
于是略一沉吟道:“江村长捐资助学,又以药坊起家,就取‘青泉’二字。<br />
一是青泉湾药坊,二是让学子们饮水思源,牢记徐家村施学之恩情!”<br />
说完就提笔写下“青泉学堂”四个大字。<br />
章县令讲学时,徐家村的村民早已经聚集在外面静听。<br />
如今外面的屋檐宽,足够几十个人或坐或站,既能听到里面的话音,也不影响上课。<br />
村民们见到县令讲完课,又为学堂书下墨宝,立即大声欢呼鼓掌起来:“感谢县令老爷!”<br />
“多谢墨宝!”<br />
“县令老爷学问高,简直是那种吃够桑叶的蚕,张口就吐丝(诗)!”<br />
“那是肯定的,县令老爷是文曲星下凡……”<br />
章县令微笑。<br />
他很喜欢徐家村这里村民的大方开朗,就连小孩子都是活泼可爱。<br />
虽然官员需要的是沉稳含蓄,可见到这种鼓掌欢呼的事谁都喜欢。<br />
章县令只以为徐家村是活泼开朗,却不知道,这里早已经是夸夸群。<br />
有一年夜校熏陶,随时对夏秀才夸赞,学习气氛浓厚,欢呼鼓掌是必须要的。<br />
若不是见他是官老爷,不少人胆小不敢说话。<br />
又有两年练习,夸人水准有所提高,不好再说出“这字写得像粪球”的话,章县令收到的夸夸条会更多。<br />
讲完课,章县令也不在徐家村留饭,而是去了驿站,那里自有招待餐。<br />
他还把二瑞和小满叫了去一起进餐。<br />
吃过饭,章县令行程满满,又不嫌麻烦去看过药坊。<br />
因为原料不足,现在给军中制药的事已经暂停。<br />
章县令准备到夏天时有新草药可以收割后,就让几个药坊继续制药推广销售,给平川县增加财政收入。<br />
这一点,江枝想拒绝继续制药。她不想把自己的药坊变成普通药厂,而是想当研究院。<br />
制药厂靠的是量大,无论购买原材料还是人工,都是一个工作量翻倍的过程。<br />
现在马家、黄家,还有小满田桃几人大人小孩持续几个月的轮班倒,再这样下去还是不行的。<br />
况且卖新药可比昏天黑地熬药轻松,还不耽搁挣钱:“章县令,你也看到了,我这里药坊是几个里面最小的,制药产量也最低,制出来的药少,还不如让其他三个药坊随便加口灶就完成了。”<br />
章县令看着目前还没有开工的药灶皱眉:“这可是一笔固定生意,你就随便推过他人?这里再扩建,还可以再增加人手!”<br />
谁会嫌弃钱多的,如今县衙库房已经渐有起色,还等着几个药坊多赚点钱。<br />
江枝摇头:“我这药坊根底薄,所有工人都需要一点一点教,很麻烦的,人一多就管不过来,我还是有空做点新药更好些。比如说可以抗旱的神仙水,再研制研制,说不定还有其他用途。”
灵异鬼怪相关阅读More+

1979黄金时代

睡觉会变白

仙人消失之后

九方烨

神话之后

鹅是老五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皮皮树

大道之上

宅猪

青山

会说话的肘子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