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官司马筠
('</dt> <h1>史官司马筠</h1><br />\n<br />\n 不知怎的,很快民间就多出一股流言,说的有鼻子有眼,信誓旦旦的。<br />\n<br />\n 说是宫里刚生下十五皇子,被皇帝加封为皇贵妃,但还没来得及行册封礼的昭贵妃娘娘,是皇帝的亲女三公主!<br />\n<br />\n 京中一处偏僻的茶馆里,流言悄然流传着。<br />\n<br />\n 这种惊天八卦,即使无人敢在明面里议论,也免不了人性天生的好奇心,推动着八卦在私下里流传。<br />\n<br />\n 哎,哎你们听说了吗?一个满脸猥琐的青年嬉笑着低声道。<br />\n<br />\n 听说什么?旁边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剔着牙好奇道。<br />\n<br />\n 小二勾着腰笑嘻嘻的凑过来添茶,嗐,客官说的莫不是这几日京里最有名的八卦。<br />\n<br />\n 青年猥琐的和小二对视一眼,随即心照不宣的笑了起来。<br />\n<br />\n 那大肚子男人却越发好奇起来,拍出几个大子,瘦猴儿,快说,说了今儿这茶钱,爷都包了!<br />\n<br />\n 那猥琐青年连忙嘘道:快小声点,京兆衙门这几日抓了好些人了,快灵醒点。<br />\n<br />\n 瘦猴左右看了看,小心翼翼道:这事我要是说了,你可千万别告诉别人。我可是看在咱们哥俩这么多年的情分上才告诉你的。咳咳这事啊,可是跟那儿有关。<br />\n<br />\n 猥琐青年指了指天。<br />\n<br />\n 大肚男人立时懂了,低声惊道:宫里?皇,皇上啊?<br />\n<br />\n 那瘦猴暗暗点头,随即悄悄的把自己知道的消息说了出来,然后满意的从男人脸上看到震惊的表情。<br />\n<br />\n 那大肚男人迫不及待,瞠目结舌追问道:啥?真,真的?皇咳咳,他居然淫了亲女?<br />\n<br />\n 男人一脸不可置信,这,这不无稽之谈嘛!三咳咳,不是已经没了吗?<br />\n<br />\n 瘦猴笑嘻嘻的抛起一个花生米,然后接到嘴里,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什么叫明修大道,暗度小仓这就叫<br />\n<br />\n 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旁边桌,一个白面书生一样的中年男子突然接道。<br />\n<br />\n 嚯!这可吓了瘦猴和大肚男人一跳。<br />\n<br />\n 那男子不紧不慢端着茶盏坐了过来,浅笑道:别怕,在下耳力好,二位所说我都听到了。这几日的传言在下也有所耳闻,但我实在好奇,这传言沸沸扬扬,可有无证据呢?听着好似一点都不可靠。<br />\n<br />\n 瘦猴警惕的看着他,爷敢说,当然是知道比别人更多一些。也不打听打听,我瘦猴在这条街的名声,什么三教九流的消息,我都知道!<br />\n<br />\n 那大肚男人也附和道:这位先生,别看瘦猴瘦瘦干干的,但他消息灵通,时常和我一起斗蟋蟀。我敢担保,他的消息绝对比别人的更有可信度!<br />\n<br />\n 瘦猴挺了挺胸,一脸自得。<br />\n<br />\n 那书生笑了笑,掏出一块银钱置于桌上,行,今日若是听了些有价值秘闻,这银钱就赠予瘦猴兄弟,聊表心意。<br />\n<br />\n 瘦猴笑嘻嘻的赶忙收下,随即以手遮面,悄声道:这消息是从佟府上一个小丫鬟那里流出来的,道上的,谁不多留几个心眼。恰巧收到消息的是我一个兄弟,他接了活后,便悄悄的跟着那丫鬟,然后亲眼看见她进了佟府。你想啊,这佟佳家是咳咳的母族,不比咱们消息灵通的多,这还能有假?<br />\n<br />\n 那书生微愣,随即道谢离去。<br />\n<br />\n 他名叫司马筠,是一个史学家,一直自持是着名史官司马迁,司马家的后裔。<br />\n<br />\n 有意效仿太史公司马迁,秉笔直书,记载野史传闻,采风于民间,流传于后世。<br />\n<br />\n 使后人查询今时之事,不必满心疑虑。<br />\n<br />\n 这么重要的事情,被他听到了,怎么能不记载于史?<br />\n<br />\n 但在此之前,他还是得确认确认消息是否真实。<br />\n<br />\n 司马筠出身清贵,家里颇有些银钱,藏书万卷。<br />\n<br />\n 又自诩史学家,自然免不了和史官打交道。<br />\n<br />\n 他也有一二好友,其中徐梦元更是佼佼者。<br />\n<br />\n 他是为皇帝撰写《起居注》的,想来知道的定然更多一些。<br />\n<br />\n 司马筠也是进士出身,并顺利的进入了翰林院修史。<br />\n<br />\n 本来他若没有辞官,说不定现在也能参与到皇帝起居注的撰写了,但司马筠拒绝了。<br />\n<br />\n 国史和起居注都应该如实记载皇帝功过,不容偏私。<br />\n<br />\n 但自唐太宗李世民玄武之变,杀死亲哥李建成上位后,便严控史册,把守言路,开创了皇家把控史册记载的先例。<br />\n<br />\n 为了替自己的登基确立合法性,李世民设置史官,撰修国史,于是下令创立了宰相监修国史的制度,这就使史官很难做到秉笔直书,只能按统治者的意图撰写历史。<br />\n<br />\n 李世民在位期间一再违例要求亲看国史和起居注,并为自己辩白,说是想看看史官记载了什么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自己要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br />\n<br />\n 但实际上却几次下令删改史册内容,把自己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动因写成安社稷,利万民的大义行为,歪曲了事实,将史册朝利于自己声名的方向记载。<br />\n<br />\n 自此以后的皇帝大都沿袭了这个习惯,严控史册撰写,要求史官避重就轻,以史笔为皇室清名服务。<br />\n<br />\n 司马筠脑筋死板,一心效仿太史公,立志以自己眼睛记载史实,自然<br />\n<br />\n 无法接受这种有修饰的记载行为。<br />\n<br />\n 在翰林院几年,因为他在史册编撰上的执着和固执,时常阻碍修史进程,很快就得罪了上司和同僚,待不下去了。<br />\n<br />\n 司马筠倒也不气馁,坦然的辞了官。<br />\n<br />\n 既然合不来,他就决心自己修一本属于自己的史。<br />\n<br />\n 纵然被后世打为野史,没有名气也无妨。<br />\n<br />\n 起码他问心无愧,自得其乐。<br />\n<br />\n 皇帝淫亲女一事颇大,若是真,那他一定要秉笔直书!<br />\n<br />\n 司马筠敲响了徐元梦的府门,守门的小厮认得他,很快将他请进了门。<br />\n<br />\n 徐大人在家吗?<br />\n<br />\n 小厮摇头,大人这几日颇忙,现在还没回来呢。<br />\n<br />\n 司马筠摆了摆手,你且去吧,我自在此等候即可。<br />\n<br />\n 这一等就是天黑。<br />\n<br />\n 作话:司马筠本人是我杜撰,我很喜欢一些清正史官,特别是太史公司马迁。<br />\n<br />\n 徐元梦此人有历史原型,确实担任过康熙皇帝的起居注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