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骆宁问了原因
('雍王府提前传信。<br /><br />镇南侯终于敢开门,见了勋国公夫妻俩。<br /><br />他毫无底气。明明稳赢的局面,他还当着郑氏夫妻和郑霄的面,痛骂自己儿子。<br /><br />勋国公便在心里想:“此事应该是雍王一手推动。骆家哪有这样的本事?”<br /><br />骆崇邺这姿态,还不如郑家的大管事,实在卑微。<br /><br />“……还请您同王爷说说,吩咐巡城司衙门及早结案,放了令郎回府。”勋国公说。<br /><br />骆宥是巡城司衙门的衙役抓的,现在放不放,却要按律法办事。<br /><br />偏偏律法上讲,一时无法结案,骆宥必须关着。<br /><br />市井百姓哪里懂这其中的较量,只知道骆宥的丫鬟被逼得自尽,还要坐牢,十分可怜。<br /><br />骆宥是镇南侯府少爷、春山书院学子,又是雍王未来的妻弟,他的身份地位比平头百姓高无数倍。<br /><br />他都要受这等委屈与冤枉,联想到自己身上,谁不毛骨悚然?<br /><br />故而,不仅仅是百姓议论,普通官员,哪怕他们依仗门阀,也是后脊一寒,暗中推波助澜。<br /><br />郑家来道歉,是因为他们觉得,雍王是主谋,他不松口此事无法善了,又不能明确去向雍王磕头,只得便宜了骆崇邺。<br /><br />骆崇邺:“我也盼着早日结案,那逆子能回来。真是家门不幸,给国公爷添这么大的麻烦。”<br /><br />“孩子多半是不听话的。”勋国公满意笑道。<br /><br />郑霄不情不愿,向骆崇邺拱手作揖:“侯爷,得罪了。”<br /><br />“不敢不敢,三公子客气。”<br /><br />两下满意。<br /><br />骆崇邺还以见到了勋国公为荣。<br /><br />郑夫人含笑坐在旁边,不言语。本该是骆家主母款待她的,然而内宅没人出来见客,郑夫人也懒得计较。<br /><br />他们这厢谈妥,骆宁来了。<br /><br />骆宁穿了件淡色斗篷,缓步走进了外书房的院子。<br /><br />勋国公夫妻俩没站起身,只郑霄起来了,给骆宁见礼。<br /><br />骆宁不看他,目光扫视勋国公两口子。<br /><br />骆崇邺蹙眉:“阿宁,你来做什么?”<br /><br />骆宁没有对长辈行礼,目光平静得有点阴森:“爹爹,勋国公来做什么的?”<br /><br />“骆小姐,我们是赔罪来了。”郑夫人开了口,“一个婢女,闹这么大阵仗,国公府和皇后娘娘都十分汗颜。<br /><br />国公府素来宽和,善待下人。一点小事,因我们而起,实在是孩子顽皮过头了。”<br /><br />言外之意,他们这样的世家大族,本不会因奴婢而惹得流言蜚语。<br /><br />骆家低微,才会因这点小事闹腾。<br /><br />骆宁:“三公子还算孩子吗?”<br /><br />此话不善,郑夫人一噎。<br /><br />骆宁继续说:“我弟弟,他才是孩子,他尚未及冠。”<br /><br />众人:“……”<br /><br />骆崇邺眉头蹙起来。他刚想开口,骆宁扫了个眼风,那一眼寒如冰霜,愣是逼得骆崇邺开不了口。<br /><br />“三公子,你为何去找我弟弟的麻烦?”骆宁问。<br /><br />郑霄:“只是玩闹。”<br /><br />“太后娘娘叫我们两家看着办。我若不是看她老人家的面子,断乎不肯松口的。”骆宁说。<br /><br />勋国公:“是,太后娘娘深明大义。”<br /><br />郑夫人又道:“咱们本就是亲上加亲。自家人伤了和气,平白给外人看热闹。”<br /><br />骆宁不再说什么。<br /><br />郑家留下了银票,这才离开。<br /><br />回去时,分开两辆马车,勋国公与夫人一辆。<br /><br />“那个准妃,一来气色不善,还以为她要刁难几句。没想到也是虚张声势。”勋国公说。<br /><br />郑夫人快要被骆宁笑死。<br /><br />看着像找茬,还不是乖乖服软?<br /><br />这些低贱的人,哪怕被抬上了高位,也似沐猴而冠,非常不体面。郑夫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br /><br />“太后娘娘自然向着皇后,而不是雍王准妃。”郑夫人道,“咱们来这一趟,自降身份,也算给足了雍王面子。”<br /><br />又道,“上次骆家把我拦在门外,我可一直记着。”<br /><br />“算了,只盼这事过去。再闹腾下去,皇帝也要过问了。”勋国公说。<br /><br />夫妻俩心中轻松了很多。<br /><br />郑霄坐在马车里,谈不上多高兴,因为他的隐患尚未解除。<br /><br />他发现了一个特别可笑的事:从出事到现在,没人问他到底为什么找骆宥的麻烦,除了骆宁。<br /><br />他父母不在意。<br /><br />在勋国公夫妻眼里,这等小事不值一提,压根儿不上心。被闹大了,也只是雍王不忿,想要借助民怨向郑家发难。<br /><br />这有什么?<br /><br />过几日还不是风平浪静,能耐郑家如何?<br /><br />皇后没有召见他。<br /><br />官衙一直说查,却没人敢叫他去问话。<br /><br />只骆宁问了他。<br /><br />为何刁难骆宥。<br /><br />郑霄的确与骆宥不相识。这种小孩,连舔郑三公子的脚都没资格。<br /><br />是有个人。<br /><br />他是个掮客,说背后主子掌握了郑霄与法华寺小沙弥鬼混的秘密。如果郑霄帮个忙,让骆宥入狱,那人就永远保密。<br /><br />郑霄一向不得罪掮客。<br /><br />掮客不可怕。但做大了,他们身后的卖家、买家势力庞大,非常复杂,郑霄愿意“花钱消灾”。<br /><br />骆宥得罪了谁,郑霄不关心;为什么非要他入狱,郑霄也不在乎。<br /><br />他甚至打算从骆宁身上着手,去骆宥跟前诋毁他姐姐,逼得骆宥动手。<br /><br />郑霄的办法很简单,也奏效,就是羞辱骆宥,叫他反击。<br /><br />只要他动手,骆宥就会被抓起来。<br /><br />大功告成。<br /><br />可丫鬟自尽,是郑霄意料之外的;骆宥本事不错,也是郑霄完全没想到的。<br /><br />更没想到,此事舆论闹得如此大。<br /><br />可掮客那里,郑霄还没有销账,仍有人知晓他在佛门行污秽事。<br /><br />他最近看了几本小书,突然就对尼姑、和尚一流的人物来了兴致。找了几家,小尼姑们一个个枯瘦干瘪,黄瘦巴巴的。<br /><br />反而是法华寺有几个小沙弥,吃得好,一个个圆润白净,比女郎更标致。<br /><br />他厮混了些日子,自然有人为他遮掩。<br /><br />当然万不能被揭穿。<br /><br />他父亲知道了,会打断他的腿;又有皇后娘娘去法华寺祈福在后,传出谣言,对娘娘不利。<br /><br />郑霄想着:“等骆宥出狱,这事应该就落幕。往后再也不去法华寺了。”<br /><br />他心情愉快回了家。<br /><br />这天夜里,骆宁与蔺昭在分析郑霄的日常路线。<br /><br />他几时出门、带几个人,去什么地方,骆宁这段日子都摸清楚了。<br /><br />蔺昭说:“王妃,我替您下手。”<br /><br />“我想自己去。”<br /><br />“王爷不想您做此事。那是皇后娘娘胞弟,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切不可被她记恨。”蔺昭说。<br /><br />又道,“我本是王爷的下属,我去办,皇后娘娘记恨我也没什么用。”<br /><br />骆宁:“蔺姐姐……”<br /><br />“王妃,我动作更麻利,一击毙命。你去办,可能会有差池。”蔺昭说。<br /><br />这句话,说服了骆宁。<br /><br />“蔺姐姐,麻烦你了。”骆宁说,“这段日子的铺垫,郑霄现在人人喊打,他死了,皇帝都会松口气。咱们叫他偿命。”<br /><br />蔺昭道是。<br /><br />然而,就在这个晚上,事情发生了极大的变故。<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moxiangge.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moxiangge.cc <br /><br />\n\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