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宣威侯宣威天下(完)
古时行军,步卒一日的行进距离,大概在六十里左右。<br /><br />一日六十里,并不是代表只能走六十里。<br /><br />一个成年男子的正常行走速度,大约是每小时五到六公里,在十里到十二里之间。<br /><br />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大概能走二十里左右。<br /><br />行军之时,一般走一个时辰,就会停下来休息一会,以供士卒恢复体力。<br /><br />在此期间,士卒只会携带武器,而铠甲等物都会放在辎重车上,由牲畜拖着走。<br /><br />如此既能在遭遇突袭之时有一战之力,也能将手中的长矛等武器当做手杖,辅助行走,节省体力。<br /><br />正常的行军时间,每日通常在三个时辰左右。<br /><br />比如早上七点开始行军,走到下午一两点就要停下来安营扎寨。<br /><br />毕竟古时不像现代,有那么好的照明条件。<br /><br />如果不能赶在天黑之前将营寨建好,那就不好过夜了。<br /><br />所谓的轻装疾行,也不是什么都不带,而是只带少量的粮草减少负重,提升大军的行进速度,再省去部分安营扎寨的时间,延长行军的时间。<br /><br />并不是像影视剧中拍的那样,士卒们都穿着铠甲一路小跑。<br /><br />若是如此,还没等抵达战场,士卒们就得累死了。<br /><br />张新一日行军百里,还是考虑到要攻取成皋,需得给士卒们留下充足的睡眠时间,恢复体力。<br /><br />否则行军的速度还能更快。<br /><br />例如司马懿攻孟达时,八日疾行一千二百里,平均每天行进一百五十里。<br /><br />再如‘神速将军’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平均每天能够行进一百六十里以上。<br /><br />一日百里,步卒尚有余力,何况骑兵?<br /><br />街亭之战时,张郃率领骑兵四日疾行八百里,平均一天二百里。<br /><br />到了街亭之后,他的骑兵甚至还有余力将马谡围在山上。<br /><br />说到底,还是现在的曹操经验太少,没有摸清楚士卒的极限在哪。<br /><br />他的担忧虽然不无道理,但进攻董卓主要靠的还是步卒。<br /><br />埋伏成皋守将,张新动用的只有乌桓突骑而已。<br /><br />黄巾旧部和步卒还保存着不少体力呢。<br /><br />说干就干,张新当即下令,让先前干了一仗的乌桓突骑稍事休息,以左豹统领黄巾旧部作为先锋,掩护步卒进军。<br /><br />曹操见状,连忙让随军的诸曹夏侯一同前往,也算是略献绵薄之力,显得他没那么混。<br /><br />没办法,此次出兵,张新嫌他麾下的士卒素质太差,根本没带他的兵。<br /><br />曹操甚至有理由怀疑,若不是他死皮赖脸的非要跟来,搞不好张新这次都没打算带他玩儿。<br /><br />左豹接到张新军令,带着赵云、张辽、曹仁、曹洪、曹纯、夏侯渊、夏侯惇等将,先行出发。<br /><br />张新自率步卒,多打火把,做出一副兵多的模样,恐吓董卓。<br /><br />李蒙、王方二人遇上带着赵云张辽、诸曹夏侯的左豹,直接拿头打。<br /><br />西凉骑兵在这群虎将的冲击下,没有坚持太久,便四散溃逃。<br /><br />张新趁机派出休息多时的乌桓突骑,让他们去截击徐荣的援军。<br /><br />黄巾旧部略作休整,也被张新派去,看住董卓的步卒。<br /><br />一夜疾行,张新根据斥候的汇报,于辰时中率军来到帝陵。<br /><br />曹操见董卓不仅掘了诸位先帝的陵墓,还将战场选择在了这里,顿时大怒。<br /><br />“董贼无道,君侯速击之!”<br /><br />“不可。”<br /><br />张新摇摇头,“我军疾行一夜,士卒已疲,当缓缓行之,稍作恢复。”<br /><br />随后张新下令,列阵缓行。<br /><br />他摆出的是一个疏阵,除了前面几排的士卒相连紧密,后面的士卒皆是零星分布,虚设旗帜,虚张声势。<br /><br />接着张新又让士卒大呼‘只诛首恶’,动摇董兵的军心。<br /><br />果然,在他的恐吓之下,董兵只坚持了不到半个时辰,便露出了破绽。<br /><br />曹操看着帝陵之中跪地投降的董兵,以及一路朝着董卓大纛杀去的乐进,心中升起一股不真实的感觉。<br /><br />董卓败了?<br /><br />那个拥兵十万,威势滔天,连续大败他和孙坚,让诸侯联军不敢侧目的大魔王<br /><br />就这么败了?<br /><br />曹操愣了一会,心中若有所思。<br /><br />在成皋时,他认为应该休整,而张新却认为应该急攻。<br /><br />到帝陵后,他认为应该急攻,张新却又下令缓行。<br /><br />这一急一缓之间,二人高下立判。<br /><br />曹操细细思之,发现张新所下的每一道军令,都无比精准。<br /><br />无论是对自家士卒体力的了解,还是对董兵军心的把控,亦或是董卓会做出的应对,似乎都在他的掌握之中。<br /><br />“这便是兵法上所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么?”<br /><br />曹操突然觉得自己悟了。<br /><br />“宣威宣威......此战过后,天下必定皆闻宣威之名,君侯真的要宣威天下了!”<br /><br />曹操盯着张新那张尚有一些稚嫩的脸庞,心中无比钦佩。<br /><br />“少年英杰啊!”<br /><br />张新察觉到曹操的眼神,转头看来,起了一身鸡皮疙瘩。<br /><br />“这老曹不会是有龙阳之好吧?不应该啊?他不是好人妻的么......”<br /><br />正在此时,乐进手中拿着董卓的大纛走了过来,一脸懊恼。<br /><br />“君侯,末将无能,让那董卓跑了。”<br /><br />“跑了?”<br /><br />张新微微皱眉,随后释然一笑。<br /><br />“无妨,文谦此战陷阵夺旗,立下大功,待我迎回天子之后,定会在天子面前为你请功!”<br /><br />董卓征战沙场三十余年,若是没有一些逃跑的功夫在身,恐怕早就死了。<br /><br />他跑了,有些出乎张新的意料,但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br /><br />“多谢君侯!”<br /><br />乐进大喜拜谢。<br /><br />此战虽然未能擒获董卓,但他得了陷阵、夺旗两样大功,也不算差了。<br /><br />安抚完乐进,张新心中有些不甘,又找来投降的董兵询问。<br /><br />在得知董卓早在开战之前便不见踪影后,张新悬着的心还是死了。<br /><br />“算了。”<br /><br />张新心中暗叹,“我麻烦就麻烦一点吧,董卓沙场宿将,此战未战先退,足见其胆气已散。”<br /><br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董卓志气已失,看来我要攻进长安,接回我家大侄子,也不会太难了。”<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br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