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文字差异
('不过刘邦心里虽然忧虑种种,却也并非没有收获。<br /><br />至少从明面上。<br /><br />他已经收获了百越王的信任,接下来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么他自然能在两日后的宴会上,好好的‘发挥’一通了。<br /><br />“按照东越王所说,这百越王乃是一极狡诈阴狠之人,谨慎不亚于东越王,可今日一见……”<br /><br />刘邦皱着眉头思索着今日见到百越王的场景,心里闪过无数念头。<br /><br />因为他今日所见到的百越王,完全和自己想象的,以及东越王等人口中描述的百越王形象,完全不同!<br /><br />什么谨慎狡诈?<br /><br />他分明只看到一个眼高于顶,自大到极致的百越王!<br /><br />即使是彻底坐稳大秦储君的赢野,都没有今日百越王的排场来得大!<br /><br />年老痴呆?权欲放纵?<br /><br />莫非是百越王现在接管了南北越王的地盘人口后,变得逐渐奢靡狂妄了?<br /><br />亦或者……<br /><br />压根就是演给他的一出戏???<br /><br />……<br /><br />……<br /><br />而就在刘邦在床上辗转反侧之际。<br /><br />大秦。<br /><br />东宫之内。<br /><br />忙碌完政事的赢野,也终于接见了李斯。<br /><br />“拜见殿下!”<br /><br />一见到赢野,李斯就急忙要行礼参拜,摆出一副无比恭顺的模样。<br /><br />而见到李斯如此作态,赢野心里不禁暗暗发笑,自是知道这家伙如此作态的原因,接着摆摆手道:<br /><br />“罢了,莫在孤面前做这些姿态。”<br /><br />“今日让萧何召你来,原因你应当已经知晓了吧?”<br /><br />闻言,李斯赶忙拱手道:<br /><br />“启禀殿下,某这些时日一直勤恳忙碌着殿下交代的差事,绝没有半点马虎松懈!”<br /><br />“不过造字一事,兹事体大,容不得半点差池,即使某已召集了数十位大贤能士,日夜编撰,如今也不过完成了一小部分而已。”<br /><br />“尚且……还需要殿下的指点!”<br /><br />“哦?”赢野闻言忽然来了兴趣。<br /><br />他本以为李斯为了揽下总纲编撰的差事,会故意将造字的进程大夸特夸,没想到这货还算实诚,并没有夸大其词。<br /><br />不过赢野自是知道造字工程的庞巨繁琐,其中涉及到‘偏旁’的转化,字形的简化,还有象形字,通假字等等。<br /><br />毕竟赢野要求的造字,可不是让李斯造出繁体字来,而是要李斯造出后世的简体字!<br /><br />是的,简体字!<br /><br />其实从文学角度来说的话,繁体字自是比简体字要好很多,但问题是许多文字笔画太多,在书写时耗时耗力,最关键的是在向底层黔首们传播时,难度也会大大增加。<br /><br />但简体字则不同。<br /><br />这玩意一旦推广开来,最多只消数代人,便能让乡间农夫都能识到几百个常用字,这样官府贴的告示,大家也能读懂,不至于再被亭长保长之类的蒙骗了。<br /><br />而且。<br /><br />即使在造出了众多新字后,这还仅仅只能算是第一步!<br /><br />因为数千个新文的详细注释,才是最庞巨的工程!<br /><br />造字这等工程,不仅需要娴熟夯实到极致的文学功底,还需要博览群书,甚至还需要穷究人力的想象力!<br /><br />所以饶是以李斯之才,再加上数十位大秦的大贤博士,弄了小半年,都仅仅只是起了个头,整个工程的进程连十分之一都远远没有达到。<br /><br />而赢野今日召李斯来的原因嘛,其实也很简单。<br /><br />自然是要给李斯好好指点下‘迷津’,让其造字的进度加快,否则现在大秦一统都几年了,文字迟迟没能统一,这对于大秦人心的大一统,可不见得是好事。<br /><br />至于总纲编撰之事嘛,不过是次要而已。<br /><br />“殿下,这是臣这些日子带人整理文字,编造新字的一些资料,请殿下过目。”<br /><br />而就在赢野沉吟之际,李斯忽然拿出了厚厚一‘箱’纸,抬到了赢野面前。<br /><br />赢野这才回过神来,才发现今日李斯见自己时,却是带了个半米长宽的箱子,没曾想竟然其近期造字的进度资料。<br /><br />随即。<br /><br />赢野也不说话,径直拿起纸张,细细看了起来。<br /><br />这一看之下,赢野倒是颇为惊讶,因为李斯率人造字时,其严谨程度却是远远超乎自己的想象。<br /><br />比如简单的一个‘的’字,李斯为了造此字整理的资料,就足足有数斤重的纸张那么多。<br /><br />为什么这么多呢?<br /><br />因为要造出‘的’字,不仅需要详细的整理出‘的’字的起源历史,这个字在历史发展时的演化,还需要精准的阐述‘的’字的意思。<br /><br />关键是还需要将各国文字里的‘的’字,也依次整理出来,最后汇总成册,如此方才算是‘造’出了‘的’字。<br /><br />而之所以要如此繁琐工序,原因也很简单。<br /><br />毕竟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七国间文字异形的现象非常严重!<br /><br />这种现象至战国时尤为严重,同一个文字往往齐楚有异,秦赵迥然,彼此间的文字都互不同识。<br /><br />尤其在竹帛、货币、玺印、陶器、漆木……等带有浓厚列国文化的器物上。<br /><br />出现了各种字形纷繁、异国人难以辨认的字体!<br /><br />就连近代学者王国维都曾经说过: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br /><br />而这还不算是最要命的。<br /><br />最要命的是,七国间不仅官方文字不互同,在民间也缓慢演变出了一种种更加简化,诡变,甚至算得上草率的‘新字体。’<br /><br />所以后来东汉学者许慎都忍不住在《说文解字叙》里感慨道:‘天下分七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br /><br />什么意思呢?<br /><br />就是说七国间不但彼此文字迥乎不同,就连说话也完全不同。<br /><br />其实这也能理解为何后世将秦始皇的地位抬得那般高的原因了。<br /><br />毕竟七国间彼此文字不同,语言不同,要是就这么继续发展下去的话,不消几代人,只怕就真成了一个个完全文化独立的国家,又何来后世的五千年华夏文化?<br /><br />而此时赢野看着李斯为造字整理出的资料,心里也是泛起了诸多感慨念想。<br /><br />不看不知道呐……<br /><br />他的确没想到!<br /><br />七国间彼此的文字语言差异,竟然已经达到了这般地步!<br /><br />若不是大父雄才大略,励精图治一统六国的话,只怕……<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moxiangge.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moxiangge.cc <br /><br />\n\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