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qingshuge.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br /><br />黄瑾将圣旨翻开,李彻二人连忙站好,拱手行礼。<br /><br />“兹奉王李彻、燕王李霖,戍边守国,戡乱平祸,忠诚为基。屡挫强寇,民安邦固,功在千古。<br /><br />如今烽烟虽歇,然劳苦未尽,朕皆铭于心,岂忍忘之?<br /><br />今特赐奉王东市宅院一座,以慰边劳之辛;赐燕王宅院一座,以彰保邦之功。<br /><br />另赏金千缗,绸缎百匹,蔬菜酒肉若干,可供家用所需。<br /><br />奉王、燕王,当持赤心不改,荣归高堂,无负苍生所望也。<br /><br />钦此!”<br /><br />黄瑾将圣旨收好,笑眯眯地看向李彻二人。<br /><br />李彻和李霖连忙高呼:“儿臣,谢父皇隆恩。”<br /><br />黄瑾连忙上前扶起两人:“二位殿下快快请起。”<br /><br />“陛下知道两位殿下在宫中待不住,早早就让奴婢准备了空的宅院。<br /><br />这两个宅邸皆在东市,虽说占地不多,但胜在距离皇城近,且家具器皿皆齐全,今日便可入住。<br /><br />陛下担忧安全,还特准二位殿下从军中挑选百名士兵,充当临时王府的护卫。<br /><br />隔壁便是京营,有禁军在周围巡逻,安全绝对无虞。”<br /><br />李彻连忙道:“还请公公带路,我们当面给父皇请安谢恩。”<br /><br />黄瑾摆了摆手:“陛下说了,事务繁忙,两位殿下接到旨意后就不必谢恩了,直接去新宅就是。”<br /><br />李彻也是有些感慨。<br /><br />便宜父皇还真是用心了,这封圣旨可不仅仅是一个宅院那么简单。<br /><br />大庆初建国时,帝都中的房子紧张,靠近皇城的宅院更是各个有主。<br /><br />庆帝也不好从子民的手中抢夺,所以连皇子们都只能挤住在一个十王宅。<br /><br />除了方便庆帝监视外,也有节省开支的意思。<br /><br />至于今天赐给李彻二人这两座宅院......天知道是哪个被抄家的倒霉蛋的祖宅。<br /><br />不过李彻也不在乎这个,别说是人家的祖宅了,就是凶宅也不耽误自己住。<br /><br />京中有独立的王府,还是妥妥的一环房子,这可是其他藩王都没有的待遇。<br /><br />李霖同样也很兴奋,当即便拉着李彻去看新宅。<br /><br />两人从皇城出发,又去了一趟京营,点了一百亲卫随身护卫。<br /><br />顺便还把大松、小松也带了出来,有了这两员‘虎将’,就是来再多的刺客也没用。<br /><br />荆轲来了看到他们两个,都得把地图塞回去!<br /><br />两人来到东市口,靠近帝都的区域。<br /><br />引路的太监指着两座宅院,恭声道:“两位殿下,这就是奉王府,这就是燕王府了。”<br /><br />李彻定睛一看,面前的宅院果然已经挂上了奉王府的牌匾。<br /><br />“有劳公公带路。”李彻拿出几两碎金子,塞进太监手中,“这是本王和燕王赏你的。”<br /><br />后者吓得连连倒退:“不敢不敢,奴婢怎敢收殿下的东西。”<br /><br />“拿着吧。”李彻笑了笑,“非是不干不净的贿赂,乃是乔迁的赏钱,你也沾沾喜气。”<br /><br />太监顿时转惊为笑,连连作揖:“谢奉王赏!”<br /><br />心中也是暗道,谁说奉王殿下木讷来的,看看人家这话说的!<br /><br />给了面子也赏了里子,这奉王可太好了,若奉王是太子......那就更好了。<br /><br />想起那个喜怒无常,对太监、宫女们非打即骂的太子,太监只觉得皇子之间的差距真大。<br /><br />太监将宫中的赏赐放下后,便向李彻二人告辞了。<br /><br />李霖也急匆匆地冲向他的燕王府,只剩下李彻和一众将领。<br /><br />李彻笑了笑,看向众将:“走吧,一起去看看,不出意外的话,这段日子我们就住在这里了。”<br /><br />秋白瞪大眼睛,看向那宅院:“这院子是比朝阳城的气派啊,还是帝都的官会享受。”<br /><br />朝阳城的王府是那群前朝世家留下的,他们抄家后被赶到关外,财力和物力自然和帝都的官员比不了。<br /><br />这宅院占地虽不宽广,但布局却极为精巧。<br /><br />若说豪奢,尚差一分,可若说雅致,却又多三分。<br /><br />宅门是简洁的朱漆木门,入内后,映入眼帘的是一道用青石铺就的小径。<br /><br />小径两侧种植着两排修剪得宜的绿竹,即便凉风轻拂,也发不出扰人的声响。<br /><br />李彻抱着小白熊走上去,只觉得足下的青石板平整干净,却带着些许日月侵染的古意。<br /><br />继续往里走,中庭赫然耸立着一座精巧的木亭。<br /><br />亭柱以淡红镶金的桐木制成,雕花俯仰,破具匠心。<br /><br />亭檐微微翘起,仿佛江上渔帆的末角,飘逸而赋有生机。<br /><br />最妙的是,亭中嵌有一方石桌,边缘刻着流水纹饰,四周环绕着低矮木椅,散发出一股书香文雅的气息。<br /><br />还有一条溪流,正从院内一侧假山中涓涓流出,顺着嵌鹅卵石的浅渠蜿蜒向前。<br /><br />池水清澈见底,几条小鱼游弋其中,每一片鱼鳞都看得清清楚楚。<br /><br />李彻咂了咂舌:“还是文人会享受啊,这宅院一看就是文官留下的。”<br /><br />这宅院虽谈不上奢华,却十分精致淡雅。<br /><br />抬头看,灰瓦素墙,屋檐却不苛求棱角分明,细节中透出的雅意让人感到别致。<br /><br />李彻心中很清楚,就是这种淡雅往往比表面上的金碧辉煌更奢靡。<br /><br />只有武人勋贵才会像土财主一样,追求大、漂亮、豪华<br /><br />真正的世家大族,追求的都是这种清净淡雅,这叫低调中的奢华。<br /><br />而这种宅院看似不起眼,其的造价怕是不比那些豪宅便宜。<br /><br />光是那假山和溪流,就是请了能工巧匠,花了大价钱,才能达到如此还原的效果。<br /><br />一旁的霍端孝也开口道:“殿下有所不知,此物乃是郭泽旧时宅邸。”<br /><br />“郭泽?”李彻有些惊讶地回过头,“那个因为倒卖军粮,以次充好,被抄家族灭的虢国公?”<br /><br />“正是。”霍端孝继续说道,“锦衣卫抄了他的家,查没钱粮财宝无数,皆是充了军中空缺。”<br /><br />“唯独这宅子,却是无人敢接手。毕竟郭泽犯错再大,也是开国勋贵。买了他的宅院,就等于和其他国公侯爷最多。”<br /><br />李彻闻言,也觉得有些好笑。<br /><br />这就对了,怪不得父皇这么大方。<br /><br />这宅院价值千金,但却无人敢住,毕竟没人愿意为了一个宅院得罪勋贵集团,也就自己和燕王不怕了。<br /><br />“郭泽那大老粗,还懂文人的道道?”李彻笑着问道。<br /><br />霍端孝回道:“这宅院本是前朝一世家的祖宅,不过那家已经落寞了,被郭泽强取豪夺过来了。”<br /><br />“这就对了嘛,与其信郭泽能有这眼光,不如信王三春这小子能读书!”李彻摇了摇头。<br /><br />一旁的王三春突然被点名,挠了挠头犹豫片刻,没敢吱声。<br /><br />他是真没看出来这宅院哪里好来<br /><br />李彻在院中溜达了一圈,开口道:“成,看着没问题,我们就在这儿安顿下来?”<br /><br />众将齐声道:“喏。”<br /><br />李彻走到亭中石桌上,大马金刀地坐下,又令其他人分坐在左右。<br /><br />“秋白。”<br /><br />“属下在。”秋白起身应道。<br /><br />“你去给兄弟们安排住的地方,莫要委屈了大家,给我留一个卧室和一个书房即可。”<br /><br />“是。”<br /><br />“还有,给大松、小松安顿下来,最好让它们待在后院,莫要吓到客人。”<br /><br />“属下明白。”<br /><br />李彻点了点头,最后说道:“我让你收着的折子拿上来,也该办点正事了。”<br /><br />回帝都这一路上,李彻也没闲着。<br /><br />奉国那边的事务都交给了诸葛哲处理,自己用不着操心。<br /><br />但帝都这边的事情也不少,都被李彻记录在了这些折子上。<br /><br />首先就是所谓的奉王一党,这群人说是奉王的党羽,但有的人自己见都没见过,更不知他们的真正目的。<br /><br />李彻相信,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效忠,这奉王一党还是要考察一下。<br /><br />若有打着自己旗号为非作歹之人,该清理就清理。<br /><br />而若是有那真正有本事的人才,也可以带去奉国,支援一下东北建设。<br /><br />这群人暂且不用管,等他们收到自己入住奉王府的消息,自会找上门来。<br /><br />而像是右相霍韬、卫国公朱纯、常家这种重量级人物,就需要自己亲自登门拜访了。<br /><br />除此之外,便是胡商之事了。<br /><br />上次离京时间匆忙,杨叔只找到了玉米、辣椒等种子。<br /><br />这些美洲的种子流传到大庆,说明航线一定是通了的,没准能找到更多种子。<br /><br />若是能找到土豆、红薯这种神物,那奉国可真的要大兴了。<br /><br />尤其是旦日大典,诸国觐见,更是李彻了解外国信息、互通有无的好机会,肯定不能错过。<br /><br />最后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接奉国臣子的家眷了。<br /><br />年初自己就藩时,用了点不太礼貌的手段,这才请到了那么多人才。<br /><br />如今奉国的小日子过得有模有样,很多官员不想再过和家人分居两地的日子,便求李彻将他们的家眷带回来。<br /><br />李彻翻了翻名册,在上面勾勾画画半天,这才递给一旁的秋白:<br /><br />“你带着他们的家书,跑一趟这些人的宅子,让他们做好过完年和我们一起去关外的准备。”<br /><br />“喏。”秋白接过名册。<br /><br />“其中一个人的家宅,你就不用去了。”李彻突然开口道。<br /><br />秋白愣了愣:“殿下说的是。”<br /><br />李彻沉默了片刻,眼中的伤感一闪而过:<br /><br />“秦旌,我答应过他照顾好他的家人,他家我要亲自去。”<br /><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br /><br />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柳岸花又明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绿帽

冰花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