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入口,姜泠眉头忽然一皱。<br/> 这是什么?<br/> 怎么这么苦。<br/> 见她皱眉,绿芜一颗心一凛,右眼皮也跳了跳。果不其然,在姜泠将心中疑惑问出声后,她半福下身,颤颤巍巍道:许是许是今日小灶房并未放方糖,这群马虎的,奴婢这就让他们去放。<br/> 不知是不是错觉,一向嘴皮子颇为利索的绿芜竟犯起了结巴。<br/> 等等。<br/> 姜泠唤住她。<br/> 她也喝过没有放方糖的汤药,这汤羹中的苦味儿,并非是没放方糖所造成的,而是另外一种苦味。<br/> 另外一种陌生的、奇怪的苦味。<br/> 有人将药汤换了!<br/> 她端着汤药站起身。<br/> 这要是何人熬的?<br/> 见被戳穿,绿芜扑通一声跪下来,哭道:奴婢不知道,奴婢什么都不知道。这药是皇上吩咐奴婢端过来的,说是对娘娘您的身子好,要奴婢瞒着不告诉您<br/> 皇命难违,步瞻再三吩咐过,这件事不能让皇后知道。<br/> 绿芜虽然犹豫,但是想着皇上总归不会害娘娘,只好应了下来。<br/> 背叛了娘娘,绿芜心中万分不安,但更多的还是对将来的愧疚。姜泠也并未为难她,将那药碗一放,走出军帐。<br/> 军帐之外,风雪正盛。<br/> 姜泠撑着一把伞,踩在堆得厚实的雪地之上。每走一步,雪地便发出嘎吱的声响。那雪堆得极高,些许雪水渗入姜泠的鞋袜中,她却浑然不觉。<br/> 姜泠往前小跑着,伞被风吹得微斜。<br/> 步瞻不在帐中。<br/> 身后,绿芜同样撑了一把伞小跑过来,见自家娘娘冒着风雪守在外面,她顿时心疼得要命。<br/> 娘娘,陛下如今不在军营中,您还是回帐子里吧,切莫着了凉。<br/> 娘娘,陛下是不会害您的,那碗汤药也是为了您好。<br/> 娘娘<br/> 姜泠很想知道。<br/> 步瞻到底给她灌得是什么药,自己的身体究竟出现了什么毛病。<br/>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水土不服,步瞻究竟在瞒着她什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不能让她知道?<br/> 雪花扑簌簌,随着冷风扑在姜泠脸上。<br/> 没一会儿,她的脸就被冻得红扑扑的。<br/> 帐帘子紧掩着,见自家娘娘在帐外守着,绿芜你只好跟在一块儿守着她。西疆的冬天极寒,姜泠微微瑟缩,隐约觉得有一股冷气正顺着脚底板往心尖上窜。<br/> 方才来时,她便觉得四肢有些发虚。<br/> 不过少时,竟有冷汗自后背冒了出来,微微浸湿了那一层厚厚的衣。<br/> 她紧紧抓着伞柄,指节青白,却隐约感觉自己逐渐脱力。<br/> 陡然一阵天旋地转。<br/> 无边的困意夹杂着晕厥之感,如潮水般再次汹涌而来。姜泠已经数不清这是她近日来第几次出现这等反应,只觉得这次的反应较以往更为剧烈,也更让人难以抵御。<br/> 娘娘,皇后娘娘您怎么了?<br/> 耳畔传来绿芜担忧而惊惧的声息。<br/> 娘娘<br/> 身着雪氅的女子眼前一黑。<br/> 在意识消散的前一瞬,她的耳边只剩下飒飒的飞雪之声。狂风怒号着,将她的意识一寸寸湮灭。<br/> 她陷入这一片无边的黑暗。<br/> 是夜,姜泠发起了高烧。<br/> 当步瞻回到军营时,姜泠正高烧不退。<br/> 周遭下人们忙前忙后,俨然都吓的丢了魂儿。张太医更是往她的嘴里灌了各种汤汤水水,却都不见任何成效。<br/> 步瞻回来时,下人们在地上跪了一排。<br/> 为首的那个正是绿芜。<br/> 相较于其他人面上的惊惧,她一双眼写满了忧虑,将下午所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同步瞻说了一遍。说着说着,她的声音里不觉有了哭腔,只因张太医说,皇后娘娘的情况很是不好。<br/> 他是唯一一个对情蛊有所了解的太医。<br/> 军帐紧阖,军帐外飞雪连绵,军帐内汤水不断。<br/> 就这样过了一整夜。<br/> 几乎所有人都一整夜未合眼。<br/> 翌日的曙光铺满了整个西疆,步瞻同样在床边坐了一整个晚上。他眼下一片乌黑,两眼布满血丝,俨然没有了昔日清冷自持的风采。<br/> 一整夜过去了。<br/> 她没有醒,她还没有醒来。<br/> 他没有出声,整间屋子更是寂静的可怕。终于,张太医再也按捺不住,老泪纵横道:启禀圣上,娘娘她她已病入膏肓,恕老臣愚钝,已然、已然无力回天!<br/> 步瞻手中的玉扳指啪嗒一声掉在地上,碎成两半。<br/> 男人低下头,怅然若失地看着地上破碎的玉扳指。<br/> 就在此时,前去西巫搜寻解药的探子也回到了军营。<br/> 一回营帐,那人便立马来找步瞻。为了伪装下去,对方正穿着西巫那边的服饰,走进帐时,朝着那一袭梨花白氅衣的男子跪了下去。<br/> 启禀主上,属下无能,未能找到解药<br/> 晴天霹雳。<br/> 床榻之上,少女面色酡红,声息愈发微弱。<br/>